一种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6808发布日期:2020-10-28 11:28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滞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系统中,由于生产调节,使得管道内的阀门以及水泵突然启闭,导致管道内的液体速度发生突然的变化,管道内的压强迅速上升和下降,从而导致管道振动,严重时会导致管道损坏。一般通过安装阻尼器来控制管道振动。广泛应用的阻尼器一般只能单方向隔振,但管道的振动通常是多方向的。

授权公告号为cn20560607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控制管道振动和晃动的粘滞阻尼器》,其公开了一种控制管道振动和晃动的粘滞阻尼器,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为一体的缸体,在缸体内盛放有阻尼剂,在缸体的阻尼剂内设置有与顶盖固定连接的活塞,所述的活塞的直径为缸体内径的2/3至4/5,顶盖下端与缸体直接安装有弹性连接的密封套。该阻尼器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且能够有效控制管道振动和晃动。

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其存在如下弊端:

仅通过密封套密封,当密封套损坏或者存在空隙时,外界的杂质容易进入阻尼器,并污染阻尼剂从而影响阻尼器的隔振效果。

阻尼器的活塞浸在阻尼剂中,使用时难以使活塞保持竖直,倾斜的活塞可能会触碰到缸体内壁从而影响阻尼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阻尼器密封不可靠,且活塞容易倾斜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其整体密封可靠,阻尼剂不容易被污染,且其内部结构能使活塞保持竖直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包括:

底座,其包括下连接板以及与下连接板一体成型的带开口的缸体,缸体中盛放有阻尼剂;

内滑套,其设置在缸体的底面上,内滑套中盛放有阻尼剂,内滑套与缸体可相对滑动;

活塞,其包括活塞杆和上连接板,活塞杆的下端部嵌入内滑套中,活塞杆的上端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

柔性盖体,其位于缸体与活塞之间以密封缸体,所述柔性盖体用于密封缸体的开口;

密封套,其套设在缸体的外表面与上连接板之间;

其中,当管道发生竖直方向的振动时,活塞沿着竖直方向挤压内滑套中的阻尼剂;当管道发生水平方向的振动时,活塞带动内滑套在缸体中滑动,内滑套水平挤压缸体中的阻尼剂。

优选地,所述内滑套还包括耐磨垫片,所述耐磨垫片位于内滑套的下表面与缸体的底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滑套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覆盖内滑套的上端开口。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设置有安装通孔。

具体地,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活塞杆的上端部焊接。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密封套的上端套设在连接部上。

优选地,所述密封套为橡胶或者硅胶中的一种制成。

优选地,所述柔性盖体由海绵制成。

优选地,所述阻尼剂为聚异丁烯粘性阻尼剂。

优选地,所述阻尼剂为甲基硅油粘性阻尼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其增设了内滑套,使得活塞杆的下端部可嵌入到内滑套中,从而使活塞沿着内滑套的方向竖直移动,活塞保持竖直能防止活塞与油腔内壁接触,活塞与油腔内壁接触会影响阻尼器的隔振效果,甚至使阻尼器损坏。

另一方面,在油腔的上端部开口处增设了柔性盖体,柔性盖体能在不影响活塞杆水平方向位移的情况下,配合密封套进一步地密封油腔,从而使油腔的密封性更为可靠。柔性盖体的设置,使得阻尼剂不易受到污染,从而有效地延长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底座、11-缸体、12-下连接板、13-阻尼剂;

20-内滑套、21-耐磨垫片、22-密封盖;

30-活塞、31-活塞杆、32-上连接板;

40-柔性盖体;

50-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的优选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其包括底座10、内滑套20、活塞30、柔性盖体40以及密封套50。其中,底座10中盛放有阻尼剂13,内滑套20设置在底座10的阻尼剂13中,活塞30的下端嵌入内滑套20中,内滑套20中具有阻尼剂13,柔性盖体40用于覆盖缸体11开口与活塞杆31之间的空隙,密封套50套设在活塞30与底座10之间。

当管道发生竖直方向振动时,活塞30随之振动,使活塞30沿着竖直方向挤压内滑套20中的阻尼剂13,以实现竖直方向的隔振;

当管道发生水平方向的振动时,活塞30随之振动,活塞30带动内滑套20沿着水平方向在缸体11中滑动,内滑套20水平挤压缸体11中的阻尼剂13,以实现水平方向的隔振。

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10包括缸体11和下连接板12,缸体11与下连接板12一体成型设置,下连接板12位于缸体11的下方。缸体11具有向上的开口,缸体11中盛放有阻尼剂13。本实施例中,下连接板12为矩形板体,而缸体11为圆柱体,下连接板12的四个边角突出,下连接板12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安装通孔,底座10通过安装通孔安装固定。

所述活塞30包括活塞杆31以及上连接板32,活塞杆31的上端部与上连接板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优选地,活塞杆31的上端部与上连接板32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上连接板32与缸体11上端在安装时预留活塞30运动的空间,部分活塞杆31的杆体位于上连接板32和缸体11之间。上连接板32为矩形板体,上连接板32的边角开设有与下连接板12相对应的安装通孔,上连接板32通过安装通孔与管道连接。在实际安装时,可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使活塞30的轴心与底座10的轴心安装的初始位置相对偏移安装。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活塞杆31与上连接板32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上连接板32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为圆柱状凸起结构,连接部的宽度与缸体11的宽度适配。

所述柔性盖体40设置为与缸体11的开口相适配,柔性盖体40的中心具有与活塞杆31相适配的通孔,柔性盖体40环绕活塞杆31中部的外表面设置,柔性盖体40位于缸体11开口于活塞杆31之间,柔性盖体40用于密封缸体11的开口。优选地,柔性盖体40为海绵制成的,具有弹性的柔性盖体40,当活塞杆31沿水平方向移动时柔性盖体40的通孔可随之形变,使得柔性盖体40在密封缸体11开口的同时不阻碍活塞杆31的运动,从而不影响阻尼器在水平方向的隔振能力。

所述密封套50为环形套体,环形的密封套50的上端部套设在上连接板32的连接部上,密封套50的下端套设在缸体11上端的外表面上,密封套50用于进一步密封上连接板32与缸体11之间的空隙,防止阻尼器外的杂质损坏活塞杆31以及进入缸体11中污染阻尼剂13。密封套50为橡胶制成的,根据活塞30与底座10之间的相对运动,相应地产生拉伸或压缩,橡胶材料的弹性能使密封套50形变时仍然保持密封性。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密封套50为硅胶制成。

所述内滑套20包括滑套主体、密封盖22以及耐磨垫片21,其中,滑套主体为上端带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密封盖22上具有与活塞杆31相适配的通孔,活塞杆31的中部穿过密封盖22的通孔,密封盖22覆盖滑套主体的上端开口,以使内滑套20密封。

耐磨垫片21与滑套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耐磨垫片21位于缸体11底面与内滑套20下表面之间。在内滑套20的下表面设置耐磨垫片21能有效防止内滑套20在滑动时,滑套主体与缸体11底面摩擦而造成的磨损,能有效地保护内滑套20,延长内滑套20的使用寿命,且在耐磨垫片21损坏后只需更换耐磨垫片21,内滑套20还能继续使用,能显著地降低更换和修理的成本。

本实施例的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能提供6个自由度的阻尼,

当管道发生竖直方向的振动时,与管道连接的上连接板32带动活塞杆31振动,活塞杆31相应地严重竖直方向运动,活塞杆31的下端部置于盛放有阻尼剂13的内滑套20中。内滑套20的下表面与缸体11的底面接触,内滑套20对活塞杆31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活塞杆31能保持竖直状态而不会发生倾斜的现象。避免了倾斜的活塞杆31与缸体11内壁接触而损坏阻尼器。沿着竖直方向振动的活塞杆31下端部挤压内滑套20中的阻尼剂13,从而提供阻尼降低管道的竖直方向的振动,实现竖直方向的隔振。

当管道发生水平方向的振动时,与管道连接的上连接板32带动活塞30振动,由于活塞杆31嵌入内滑套20中,活塞杆31带动内滑套20在缸体11中沿着水平方向滑动,内滑套20相对缸体11的底面相对水平运动,内滑套20的外表面沿着水平方向挤压缸体11中的阻尼剂13,从而提供阻尼降低管道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实现水平方向的隔振。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阻尼剂13为聚异丁烯粘性阻尼剂,聚异丁烯粘性阻尼剂具有较大的阻尼系数,能有效地提供阻尼,使得管道振动有效地衰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其在缸体11内部增设了内滑套20,使得活塞杆31的下端部可嵌入到内滑套20中,当活塞杆31发生竖直方向振动时,活塞杆31可沿着内滑套20内壁的方向竖直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活塞30保持竖直能防止活塞30与油腔内壁接触,活塞30与油腔内壁接触会影响阻尼器的隔振效果,甚至使阻尼器损坏。当活塞杆31发生水平方向的振动时,活塞杆31带动整个内滑套20在缸体11中沿着水平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水平方向的隔振,且活塞杆31嵌入内滑套20中保持竖直。

另一方面,在油腔的上端部开口处增设了柔性盖体40,柔性盖体40会随着活塞杆31的运动而相应变形,能在不影响活塞杆31水平方向位移的情况下,配合密封套50进一步地密封油腔,从而使油腔的密封性更为可靠。柔性盖体40的设置,使得阻尼剂13不易受到污染,从而有效地延长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粘滞阻尼器,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剂13为甲基硅油粘性阻尼剂。

由于实施例1的聚异丁烯粘性阻尼剂温度适用范围较窄,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管道系统中不适用,因此,本实施例2中的阻尼剂为甲基硅油粘性阻尼剂,甲基硅油粘性阻尼剂具有适用温度范围广的特点,使阻尼器的适用温度范围广,从而提高了阻尼器的通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