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933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动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帆布背包、背包、手袋、皮带等物品上的转动钩,尤其是一种转动钩,它包括一个钩子主体、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钩子主体一端的连接环和一个被安装在钩子主体上的锁舌,通常用一弹簧加压使锁舌与钩子主体的顶端连接,用以套住其它环类的物体。
一种传统型式的转动钩已被公布在日本实用新型刊物第46-28823中。传统的转动钩是由一钩子主体和一可转动地安装在钩子主体上的连接环所组成。钩子主体和连接环是被分别做成之后再安装在一起的。钩子主体用金属板做成,在其下端有一个钩子,而其上端有一个小的钩形装置,上端的钩形装置分叉而形成一个长的凹口。一块有弹性的板被夹住在上钩的端部,并通常靠其自身的弹力使钩子趋于闭合。连接环有一连接轴设置在其一侧的中央。连接轴的下端有一扩大了的球形端部。连接轴松动地安装在凹口内,使得安装在钩子主体的分叉上钩装置中的连接环是能转动的。
另一种传统型式的转动钩被分布于日本实用新型披露刊物第2-80212和4-93508。同样,这处传统的转动钩也包括一个钩子主体和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钩子主体上的连接环。取代连接轴的是在连接环的一侧有一个位于中央的通孔。钩子主体的上端有一个连接轴与之形成为一个整体。而连接轴本身在其上端有一个扩大的端部。通孔的直径稍稍大于连接轴上扩大了的端部直径,故连接轴可以被安装在通孔里。连接轴的扩大端部被装入连接环的通孔之后,通过周围的这部分连接环受到挤压,并把连接轴的扩大端部夹住在通孔中,所以钩子主体在连接轴周围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环上。
这些传统的转动钩有缺点在第一种传统转动钩的情况下,为提供钩子主体,必须折弯弹性锁舌的边缘部分放入分叉的上钩装置,这将要求较多的步骤做成转动钩。还有,由于钩了主体是用薄金属板做成的,所以连接轴的扩大端部和钩子主体分叉上钩装置之间的连接力是很弱的。另外,由于连接轴是装在长凹口内,使得连接环有沿凹口吱吱作声的可能。还有扩大端头部分暴露在凹口之外,使转动钩的外观,整体看来不够美观。
在第二种传统转动钩的情况中,为了将钩子主体与连接环连接,在通孔周围连接环必然受到挤压,这样,增加了转动钩的生产步骤。由于挤压工序是在钩子主体和连接环被喷涂或电镀之后,这种工序易于损坏连接环表面的喷涂或电镀层。还有公布在日本实用新型揭示刊物第2-80212中的转动钩,其连接轴的扩大端部突伸到由连接环确定的一个皮带放入孔中。这种扩大端部会影响皮带的放入。在日本实用新型揭示刊物第4-93508中所公布的转动钩,在连接环放入扩大端部的一侧必须做得较厚,这就使得转动钩缺乏整体美观。
考虑到上述的难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动钩,其中的连接环牢固地与钩子主体保持连接,易于生产且外形美观。
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动钩含有一个钩子主体,它包括一个有一凹室的主体外壳,凹室的开口面向主体外壳的一侧,有一对突出部分形成于凹室的相对内壁上,一个真钩部分设置在主体外壳上,一个装在主体外壳上的锁舌可以移动进入或退出与真钩部分连接,和一个装在主体外壳上的加压装置,通常按与真钩部分连接的方向对锁舌加压,有一环形连接物,在其一侧设有一连接轴,连接轴在其末端有一扩大了的端头,连接轴通过外壳开口可转动地装在外壳凹室内,用扩大端头与突出部分连接;以及一个使开口闭合的插入元件,扩大端头被封闭在外壳凹室内,从而使连接环可转动地保持在钩子主体上。
本发明的许多其它优点和特性,在参照详尽的描述并结合附图,精通该技术后将看得很清楚。附图结合本发明的原理将所推荐的实施例,用直观举例的方法表示出来。


图1是一个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转动钩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转动钩的部分纵向断面的正视立面图。
图3类似于图2,但显示了锁栓处于开启位置。
图4是图1所示转动钩的一系列装配顺序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转动钩的部分纵向断面的正视图。
图6是沿图5的A-A线的横向断面图。
图7是图5所示转动钩的一系列装配顺序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转动钩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9是图8转动钩的纵向断面图。
图10是按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转动钩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11是图10转动钩的纵向断面图。
本发明的一些推荐实施例将紧密结合附图作详尽说明。
图1到图4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转动钩。如图所示,转动钩概括地包括一个椭圆孔形钩子主体10和一个环状连接环12,两者都是用金属做成,连接环12可转动地安装在钩子主体10上。钩子主体10包括一个主体外壳10a,一个基本上成J字形的真钩14,与外壳10a形成为一整体,并且从主体外壳10a的下端向下延伸,与主体外壳10a一起确定了一个开口15,一个锁舌17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外壳10a上,以便开启或闭合开口15,以及一个加压装置,例如装在主体外壳10a上的螺旋弹簧18,为了朝着关闭开口15的方向压紧锁舌17。J形真钩14在其末端的内侧有一个配合凸块14a。环状边接环12有一设置在其一侧中心处的连接轴20,它是向外凸伸的,连接轴20的顶端有一个扩大的端头22。端头22的直径大于连接轴20的直径。
主体外壳10a上有一个凹室24贯穿其全长。凹室24有一个开口24′面向主体外壳10a的前方。主体外壳10a有一对凹槽26、26,设置在凹室24的相对内表面上,并且彼此面对面地布置。面对着的凹槽26、26的相对内表面上设有一对面对面的突出部分28、28。凹槽26、26的下边缘设有一对支承凹面31、31,彼此面对面地设置。一对锁合部分即锁合支架46、46从突出部分28、28的内端悬垂,彼此面对面地设置。
锁舌17基本上成倒置L形,包括一个纵向锁杆16和一个基本上沿垂直于锁杆16方向伸展的横杆32a。在锁杆16末端的外侧有一配合凹部16a,用以与真钩14的配合凸块14a结合。横杆32a凹进两倍厚度形成一个侧壁32b,邻近侧壁32b有一个凹座32c,邻近凹座32c是一个边缘板32d。侧壁32b有一根轴30,安置在侧壁上并与之垂直设置。螺旋弹簧18绕轴30旋转在凹座32c,以弹簧18的一端18a紧靠在边缘板32d内。当锁舌17旋转在钩子主体10上时,配上轴30使它可以在相对着的支承凹面31、31上转动。
钩子主体10还包括一个插入件40,当将锁舌17的横杆32a和连接环12的扩大端头22嵌入在凹室24中之后,可被插入到凹室24的开口24′中,以使连接环12可转动地支持在钩子主体10内,插入件40是用金属制成,并包括一个外壁40a,外壁的外形与开口24′的形状互补;一个水平部分42与之成为一整体,且沿垂直于外壁40a的方向延伸,以及一个锁定部分即锁定壁44垂直安置在其一端,其方向向上用以与对面的锁合支架46、46接合。当插入件40插进凹槽26、26,用插入件40的水平部分42可转动地支承连接轴20的扩大端头22。另外螺旋弹簧18的端部18b紧靠在插入件40的水平部分42,用螺旋弹簧18的弹性将水平部分42压靠连接环12的扩大端头22上。
为了组装此转动钩,如图4所示,首先,将弹簧18套在锁舌17的轴30上,让弹簧18的一端18a坐落在锁舌17的边缘板32d上。锁舌17的横杆32a连同坐落其上的弹簧一起通过开口24′插进凹室24。锁舌17被安放在凹室24中,以轴30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凹面31、31上。然后,扩大端头22通过开口24′插入面对面的凹槽26、26,用扩大端头22与突出部分28、28相结合。螺旋弹簧18加压于锁舌17,一般使锁舌1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从图4中看到,从而使锁杆16的末端紧靠在真钩14的末端,以锁杆16的配合凹部16a与真钩14的配合凸块14a相适配。接着,将插入件40的前端向下倾斜插进面对面的凹槽26、26之间。插入件40向前推进,用弹簧18的另一端18b向上压迫插入件40的水平部分42,水平部分42本身又向上压住连接环12的扩大端头22,它是位于插入件40的水平部分42之上的。插入件40的末端锁合壁44一旦通过锁合支架46、46,插入件40的末端锁合壁就在螺旋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达到锁定结合。靠插入并锁合在凹槽26、26之间的插入件40,扩大端头22被陷入在凹槽26、26之间的插入件40,扩大端头22被陷入在凹槽26、26中,因而连接环12可转动地安装在钩子主体10之内。至此转动钩组装完毕。
当有猛烈应力或振动施加在连接环12上时,在传统转动钩的情况下,将出现使扩大端头22通过开口24′从凹槽26脱出的趋势,而在现在情况下,连接环12将永远不可能从钩子主体10中脱出,因为螺旋弹簧18确保了插入件40的端部锁合壁44与钩子主体10的锁合支架46、46的锁定结合。
现在转入该组装完了的转动钩的操作,如图2中所示,通常倒置L形锁舌17的锁杆16是在螺旋弹簧18的压力下,配合凹部16a与配合凸块14a相配合,而使之与J形真钩14的末端连接的。现为将另外一个环(未示出)连接在真钩14上,向里推压锁杆16,使它绕轴30按反时针方向转动,从图3中可见,克服螺旋弹簧18的压力将钩子开口15打开,然后通过钩子开口15将另外的一个环装进真钩14中。放松锁杆16靠螺旋弹簧18的回弹力使锁杆16回复到原有位置,也就是说,以配合凹部16a与配合凸块14a的相配合,使得锁杆16与真钩14的顶端紧密连接。因为轴30是在螺旋弹簧18的压力下弹性地保持在支承凹面31中,故可避免锁舌17的横杆32a从凹槽26、26中脱出。
采用上面陈述的结构,组装连接环12和钩子主体10,只需要就地把锁舌17和插入件40装进钩子主体10即可完成,而无需挤压和其它附加操作,这样有助于减少生产转动钩的工序。另外钩子主体10和连接环12之间的连接力增大了。还有,形成于凹室24中的支承凹面31和L形锁舌17上的轴30,完全被隐蔽而从外部看不到,从而使得转动钩的外观成一整体而更美观。再则,因为钩子主体10、连接环12、锁舌17和插入件40都是用金属制成的,从而使其机械强度和美观程度变得更好。因为是用螺旋弹簧18将插入件40压紧靠在连接环12的扩大端头22上,故插入件40被可靠地夹持在钩子主体10的凹室24中,从而防止意外的吱吱作响。
现在配合图5到图7,转入按照本发明的转动钩的第二个实施例,其中与前述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标以相同的数字。
根据第二实施例,插入件50是用塑料制成,并具有一对弹性臂54、54,弹性臂设在插入件50的前端,而臂本身在其末端又各有一锁合部分即锁合爪54′,如图6所示。突出部分28、28有一对锁合部分即锁合凹槽56、56,形成于其各自的中间,并且彼此位于面对面的位置上。带有对置弹性臂54、54的插入件50被插入凹槽26、26,受对置突出部分28、28压迫臂54、54回弹力的作用。当臂54、54的锁合爪54′、54′一旦进入各自的锁合凹槽56、56,臂54、54立即靠其自身回弹力恢复到原有形态,因而使锁合爪54′、54′与各自的凹槽56、56锁定结合。插入件50被锁合于钩子主体10,以防止连接环12的连接轴20从钩子主体10的凹室24中脱出。
替代前述实施例中的支承凹面31、31,有一桥形部分57安装在主体外壳10a的凹室24的内壁之间,且邻近J形的钩子14处。倒置L形锁舌17有一槽口58,形成于锁杆16和横杆32的内拐角处。L形锁舌17的槽口58支靠在主体外壳10a的桥形部分57上,以使得锁舌17可以打开桥形部分57,使锁杆16可以与J形钩子14结合或分离。
第二实施例转动钩的组装,如图7所示,首先,将弹簧18套在锁舌17的轴30上,并使弹簧18的一端18a坐落在边缘板32d上、锁舌17的横杆32a连同其上的弹簧18通过开口24′被插入到凹室24。锁舌17在凹室24中用槽口58可转动地靠在桥形部分57上。部分扩大端头22通过开口24′插入到面对面的凹槽26中,用扩大端头22与突出部分28结合。螺旋弹簧18通常压住锁舌17,使锁舌顺时针地转动,如图4可以看到的那样,从而将锁杆16的配合凹部16a与钩子14的配合凸块相配合。随后,将相对置弹性壁54、54的插入件50插进,用相对着的突出部分28、28压紧壁54、54。一旦臂54、54的锁合爪54′、54′进入各自的锁合凹槽56、56,臂54、54靠其自身回弹力立即恢复原有形态,因而使锁合爪54′、54′靠各自的锁合凹槽56、56进入锁定结合。如图6所示,锁后后的插入件50的臂54、54紧靠在连接轴20的周围,从而防止连接环12的连接轴20从钩子主体20的凹室24中脱出。
现在转入组装好的转动钩的操作。为将另外一个环(图中未示出)连接到真钩14,向内推动锁杆16沿顺时针转动,如图5中所示,在桥形部分57上克服螺旋弹簧18的压力打开钩子开口15,然后另外一个环通过钩子开口15放入真钩14中,放松锁杆16使锁舌17靠螺旋弹簧18的回弹力恢复到其原始位置,也就是说,配合凹部16a与配合凸块14a相配合,使锁杆16与真钩14的末端连接。因为轴30在螺旋弹簧18的压力下被夹住在支承凹面31、31中,故很好地防止了锁舌17的横杆32a从凹槽26、26中脱出。
依据本发明的转动钩第三种实施例叙述如下。为方便起见,与前述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标以相同的数字。省略掉对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按照第三种实施例,一较长的横杆60与锁杆16成一整体且与之垂直。横杆60的下侧中间部位设有一个连接凸缘64。主体外壳10a的凹室24的开口24′的对面有一个槽口62。锁舌17用其横杆60的前部突伸通过槽口62而定位在外壳主体10a上,而连接凸缘64则靠在桥67上,另外插入件50的水平部分有一个狭长切口从中穿过(图中未示出)。弹簧18的另一端18b穿过插入件50中的狭长切口与连接环12的扩大端头22直接接触,即弹簧18的压力直接加在连接环12的扩大端头22上,从而使卡在突出部分28中的扩大端头22更为安全,而不出现吱吱的声音。
现配合图10和11,进入对本发明的转动钩第四种实施例的阐述。同样,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标以相同的数字。一个另外的弧形钩71被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主体10a下端一开口处销子70周围。钩子71的顶端有一锁合凸端71a。代替前述实施例中的倒置L形锁舌,采用一个基本上为直的锁杆72。该直锁杆72包括位于其一端底侧的连接突起部72a,位于其另一端的夹紧头部75,和位于邻近其另一端上侧的上方延伸部72b。轴30被安装在延伸部72b上方,用来在其周围安装螺旋弹簧18。另外,在直锁杆72底侧中部有一凹槽74。直锁杆72的上侧形成为一支承面32,弹簧18的一端18a放置于其上。主体外壳10a的底部有一隆起部73。如图11所示,被安装在主体外壳10a中的直锁杆72是用凹槽74支承在隆起部73上的。装在轴30上的螺旋弹簧18,其一端18a作用在直锁杆72的支承面32上,其另一端18b作用在插入件50的底部。
依据本发明转动钩的构造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如凹室和插入件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状,只要它们能完成所要求的作用。还有,用来产生加压的装置不必要一定是单独的弹簧,而可以是与锁舌做成一体的弹性板。
采用上述转动钩的结构,完成一个转动钩所要做的只是将构成的元件装在一起,而不需要任何工序,例如挤压工序。这样有助于减少生产转动钩的步骤。另外,钩子主体和连接环之间的连接变得更牢固。还有,钩子主体凹室的开口用不同元件很好地被隐蔽起来,从而使得转动钩作为一整体其外观更佳。再有,因为插入件是用加压装置压靠主体外壳,插入件被牢固地装在主体外壳中,故连接环可被长时间地保持在钩主体上。
显见,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不同改进和变型是有可能的,因此,必须了解在附加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发明可以有不同于特定描述的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动钩包括一个含有主体外壳的钩子主体,主体外壳有一外壳凹室,外壳凹室有一开口面向外壳主体的一个侧面,并有一对突出部分形成于主体外壳的相对内表面上,一个真钩部分设在主体外壳上,一个锁舌装在主体外壳上,可被移动进入或退出与真钩部分的连接,和加压装置,加压装置装在主体外壳上,通常用以沿使锁舌与真钩连接的方向施加压力;一个环状连接环,在连接环的一侧设有一连接轴,在连接轴的末端有一扩大了的端头,该连接轴通过开口,用扩大端头与突出部分连接而可转动地装在外壳凹室内;以及,一个插入件,将开口封闭,使扩大端头封闭在外壳凹室内,这样,连接环被可转动地安装在钩子主体上。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钩,插入件上有一锁合部分,主体外壳的外壳凹室内有一锁合部分,插入件的一部分位于连接环的扩大端头之下,加压装置在锁舌和插入件之间作用,致使加压装置加压于插入件,将插入件的锁合部分与外壳凹室的锁合部分结合,并使扩大端头压靠突出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转动钩,包括一个有带凹室的主体外壳的钩子主体,凹室有一开口,和一对突出部分,真钩设在主体外壳上,一锁舌可被移入或退出与真钩的结合;以及加压装置,一环状连接环的一侧有一连接轴,通过开口使连接轴的一扩大端头与突出部分连接,使连接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凹室内;以及封闭开口的插入元件,将扩大端头封闭在凹室内使连接环可转动地安装在钩子主体上。
文档编号F16G15/08GK1095797SQ9410357
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3日
发明者寺田弥司治, 铃木常夫, 松岛秀幸, 堀田善行 申请人: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