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变速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4783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0]如果汽车在I挡起步,那么在借助同步接合装置38结合齿轮组I之后通过制动器B导入驱动力矩,这时行星齿轮传动机构60如前述的那样处于较低的、引起较高的输出力矩的变速比级(这总是例如用IP表示;P总是表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60是有效的)。
[0041]接着挂上2挡,其方式是松开制动器B和接合离合器K3。这能丝毫没有牵引力中断地被控制。在到此为止描述的换挡过程中,可以在子变速器B中已经在先通过同步接合装置38挂上3档。
[0042]在挂入3挡时,使离合器Kl分离并且无牵引力中断地同时接合离合器K2。
[0043]在用3挡行驶时,可以在子变速器A中通过同步接合装置38接入用于4挡和5挡的齿轮组III。然后挡4和5的激活类似于前述的挡I和2地通过制动器B(IIIP)并随后通过离合器K3 (III)实现。
[0044]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子变速器B中的6挡和子变速器A中的其它挡7和8。
[0045]为了通过倒车挡齿轮组R挂上倒车挡,在车辆静止时通过同步接合装置38挂上齿轮组R,然后要么使制动器B被致动(Rl或RP),要么在制动器B松开时接合离合器K3 (R2或R)。
[0046]图3表不另一换挡图,其在走遍如进挡I至8时的换挡序列与图2中表不的换挡图一致。与图2不同的是,图3的换挡图涉及这样的双离合变速器,其中倒车挡齿轮组R不是(如图1中那样)设置在子变速器A中而是设置在子变速器B中。相应地根据图3的换挡图,仅能接入一个倒车挡R,而不是两个。图3所示的换挡图能通过图8中所示那样的并在后面被描述的双离合变速器来实现。
[0047]图4表示另一换挡图,其直至8挡的换档序列与图2表示的换挡序列一致。该换挡图在图4中具有另外的挡9至11,它们能按照前面描述的换挡模式来换挡。图4表示的换挡图能在图9中表示的那样的双离合变速器中实现。与图1不同的是,图9中表示的子变速器A除了齿轮组I,III,V和R外,还设有附加的齿轮组VII。该附加的齿轮组VII在相应的变速比设计中形成挡10和11。此外,在图9表示的子变速器B中除了齿轮组II和IV (用于3和6挡),还设有用于9挡的齿轮组VI。
[0048]在图9表示的装置中总共设有4个换挡组,即4个同步接合装置38。在这些同步接合装置中的一个同步接合装置38能在配属于子变速器A的倒车挡齿轮组R1/2与配属于子变速器B的齿轮组II (用于3挡)之间切换。
[0049]图5表不另一换挡图,其在走遍如进挡I至11时的换挡序列与图4中表不的换挡序列一致。与图4不同的是,图5中表示的换挡图涉及倒车挡齿轮组不是设置在子变速器A中而是设置在子变速器B中的双离合变速器。相应地在图5表示的换挡图中仅能挂上一个倒车挡R。
[0050]借助图6中表示的换挡图来说明一可选的换挡序列。因此在变速器12中第一、第四和第七前进挡1/4/7配属于子变速器B。第二和第三前进挡2/3、第五和第六前进挡5/6以及第八和第九前进挡8/9配属于带有前置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60的子变速器A。
[0051]这里在汽车以I挡起步时,驱动子变速器A的离合器Kl分离,驱动子变速器B的离合器K2接合。在子变速器A中可以在先置入2挡。接着挂上2挡,其方式是松开离合器K2并在无牵引力中断的情况下接合离合器K1,切确地说是在使制动器B被致动和松开离合器K3的情况下进行。接着可以挂上第三挡,其方式是松开制动器B和同时接合离合器K3。
[0052]在挂入4挡时,再次使离合器Kl分离并在无牵引力中断的情况下同时接合离合器K2。能以相应的方式挂上其它挡。
[0053]图7表不另一换挡图,其在走遍如进挡I至9时的换挡序列与图6中表不的换挡序列一致。与图6不同的是,图7中表示的换挡图涉及倒车挡齿轮组不是设置在子变速器A中而是设置在子变速器B中的双离合变速器。相应地在图7表示的换挡图中仅能挂上唯一一个倒车挡R。
[0054]图8中表示的双离合变速器在构造和工作方式上与图1表示的双离合变速器很大程度上结构相同。就这点而言参照对图1中表示的双离合变速器的说明。
[0055]与图1不同的是,图8中在子变速器A中仅设有三个前进挡齿轮组I,III,V,而不包括倒车挡齿轮组R。倒车挡齿轮组R在图8中与前进挡齿轮组II和IV —起设在子变速器B中。相应地在图8的双离合变速器中与图1不同地仅提供唯一一个倒车挡。
[0056]通过图8表示的齿轮组布置得到的优点是,第一挡和倒车挡R设在不同的子变速器A、B中,也就是说设在不同的离合器Kl、K2上。
[0057]在图8表示的装置中总共设有仅3个换挡组,即3个同步接合装置38。在这些同步接合装置中的一个同步接合装置38能在配属于子变速器A的齿轮组I与配属于子变速器B的齿轮组IV(用于6挡)之间切换。
【主权项】
1.用于作为汽车的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装置,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具有: 同轴设置的两个输入轴(14、16),这两个输入轴能通过各一个离合器(K1、K2)被激活; 输出轴(18); 设置在所述轴(14、16)上的、能借助换挡接合装置(38)切换的、用于形成多个前进挡和倒车挡的齿轮组,其中,这些齿轮组被划分到具有一个所述输入轴(14)的子变速器(A)和具有另一所述输入轴(18)的子变速器(B)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子变速器之一(A)的前面或后面连接有能切换到两个变速比级的切换单元、尤其是行星齿轮传动机构(60),所述切换单元具有输入元件(62)、输出元件(64)和传递元件(68), 特别是,为了接上第一变速比级,所述传递元件(68)能够通过制动器⑶固定,为了接上第二变速比级,所述传递元件(68)能通过单独的离合器(Κ3)与所述切换单元(60)的其它元件(62,64)之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切换单元¢0)的所述两个变速比级之间的转换,能够在一个换挡序列的两个相继的挡位之间切换,确切地说尤其是能在负载下进行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0)能尤其是通过所述单独的离合器(K3)转换至1:1的变速比级。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形成的切换单元¢0)的输入元件(62)是齿圈,所述输出元件¢4)是承载行星轮¢6)的行星架,所述传递元件(68)是与所述行星轮(66)啮合的太阳轮,该太阳轮能通过制动器(B)固定或者能通过所述单独的离合器(K3)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其它元件(62,64)之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独的离合器(K3)设在进行驱动的齿圈(62)与太阳轮(6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器(B)和单独的离合器(K3)与太阳轮(68)设在一个公共的空心轴(70)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器(12)具有例如8个前进挡,其中第一和第二前进挡(1/2)、第四和第五前进挡(4/5)、第七和第八前进挡(7/8)配属于带有前置或后置的切换单元(60)的子变速器(A),第三和第六前进挡(3,6)配属于所述子变速器⑶。
8.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器(12)具有例如8个前进挡,其中第二和第三前进挡(2/3)、第五和第六前进挡(5/6)、第八和第九前进挡(8/9)配属于带有前置或后置的切换单元(60)的子变速器(A),第一、第四和第七前进挡(1/4/7)配属于子变速器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变速器(12)中挡数的可扩展性通过能对所述子变速器(A)和/或(B)添加另外的齿轮组来提供。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前置的切换单元(60)的子变速器(A)配设有一具有用于实现两个倒车挡(R1,R2)的中间齿轮的齿轮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子变速器(B)中设有一具有用于形成倒车挡(R)的中间齿轮的齿轮组。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的齿轮组(I)和倒车挡的齿轮组(R)设在不同的子变速器(A,B)中。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接合装置(38)之一能在配属于子变速器(A)的齿轮组与配属于子变速器(B)的齿轮组之间切换。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作为汽车的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装置,具有:两个同轴设置的输入轴,它们能通过各一个离合器(K1、K2)被激活;输出轴(18);设置在所述轴上的、能借助换挡接合装置(38)换挡的、用于形成多个前进挡和一个倒车挡的齿轮组,其中,这些齿轮组分布在具有一个所述输入轴(14)的子变速器(A)中和具有另一所述输入轴(16)的子变速器(B)中。为了在结构紧凑的设计中实现较大的变速器分散度,本发明提出,在带有输入空心轴(14)的所述子变速器(A)的前面连接能在两个变速比级中转换的切换单元(60)。
【IPC分类】F16H3-00, F16H37-04, B60K17-346
【公开号】CN104870861
【申请号】CN201380056725
【发明人】J·梅尔克, A·海特曼, S·胡梅尔, F·福尔默
【申请人】奥迪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3日
【公告号】DE102012021599A1, EP2914874A1, WO2014067632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