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707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滚珠丝杠副装置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滚珠丝杠副的螺母循环结构主要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外循环结构又分为插管式和螺旋槽式,而内循环结构又在大导程高速化方面制约因素太多,承载圈数也受限制,插管式和螺旋槽式体积大,结构繁琐,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在高速情况下容易损坏,螺旋槽拐角处角度大,过渡不顺畅,导致装置承载力弱。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体积大,易损坏,承载能力小,成本高等技术问题,特提供了一种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包括丝杠(1)、螺母(2)、滚道(3)、滚珠(4)、反向装置(5)、通孔(6);
其中:装置内设有滚道(3),滚珠(4)在滚道(3)中滚动,螺母(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反向装置(5),两个反向装置(5)通过螺母(2)中设的通孔(6)连通。
[0005]所述丝杠(1)的外表面和螺母(2)的内表面对应设有凹槽。
[0006]所述的反向装置(5)内设有反向滚道,反向滚道与滚道(3)连通。
[0007]所述的反向滚道的直径与滚道(3)的直径相同。
[0008]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具有结构合理,滚珠传动平稳,不易损坏,噪音小,加工成本低,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包括丝杠(1)、螺母(2)、滚道(3)、滚珠(4)、反向装置(5)、通孔(6);
其中:装置内设有滚道(3),滚珠(4)在滚道(3)中滚动,螺母(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反向装置(5),两个反向装置(5)通过螺母(2)中设的通孔(6)连通。
[0011]所述丝杠(1)的外表面和螺母(2)的内表面对应设有凹槽。
[0012]所述的反向装置(5)内设有反向滚道,反向滚道与滚道(3)连通。
[0013]所述的反向滚道的直径与滚道(3)的直径相同。
【主权项】
1.一种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包括丝杠(1)、螺母(2)、滚道(3)、滚珠(4)、反向装置(5)、通孔(6); 其中:装置内设有滚道(3),滚珠(4)在滚道(3)中滚动,螺母(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反向装置(5),两个反向装置(5)通过螺母(2)中设的通孔(6)连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的外表面和螺母(2)的内表面对应设有凹槽。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向装置(5)内设有反向滚道,反向滚道与滚道(3)连通。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向滚道的直径与滚道(3)的直径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包括丝杠、螺母、滚道、滚珠、反向装置、通孔;其中:装置的丝杠的外表面和螺母的内表面对应设有凹槽,合在一起形成滚道,滚珠在滚道中滚动,螺母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反向装置,两个反向装置通过螺母中设的通孔连通,反向装置内设有反向滚道,反向滚道与滚道连通,反向滚道的直径与滚道的直径相同。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的高承载力内循环式丝杠副,具有结构合理,滚珠传动平稳,不易损坏,噪音小,加工成本低,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IPC分类】F16H25/22
【公开号】CN105333080
【申请号】CN201410400975
【发明人】王慧
【申请人】王慧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8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