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05206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六沉槽与第二沉槽相互垂直;在内芯1的另一侧面lb上设有第七沉槽37和第八沉槽38,第七沉槽37与第三沉槽33相连通,且第七沉槽与第三沉槽相互垂直,第八沉槽38与第四沉槽34相连通,且第八沉槽与第四沉槽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沉槽的内侧壁、第二沉槽的内侧壁、第三沉槽的内侧壁和第四沉槽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卡台,该卡台供手球饰盖4固定。虽然沉槽作为卡台成型的工艺孔,但是沉槽也具有散热的功能,可进一步避免内芯出现缩印的现象。
[0028]上述槽结构包括设置在内芯的一侧面la上的凹槽结构一和设置在内芯的另一侧面lb上的凹槽结构二,凹槽结构一和凹槽结构二成对称设置。
[00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凹槽结构一包括依次设在第五沉槽35前方的第一凹槽一 51和第二凹槽一 52,在第五沉槽35和第六沉槽36之间依次设有第三凹槽一 53和第四凹槽一54,在第二凹槽一52和第三凹槽一53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凹槽一55和第六凹槽一56,第五凹槽一55和第六凹槽一56位于第五沉槽的下方,在第二凹槽一52和第三凹槽一53之间还设有第七凹槽一 57,第七凹槽一 57位于第五沉槽35的上方,在第四凹槽一 54的后方依次设有第八凹槽一 58和第九凹槽一 59,第八凹槽一和第九凹槽一位于第六沉槽36的上方,在第四凹槽一 54的后方还设有第十凹槽一 510,第十凹槽一位于第六沉槽36的下方。
[0030]如图中所示,凹槽结构二包括依次设在第七沉槽37前方的第一凹槽二61和第二凹槽二 62,在第七沉槽和第八沉槽之间依次设有第三凹槽二 63和第四凹槽二 64,在第二凹槽二和第三凹槽二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凹槽二 65和第六凹槽二 66,第五凹槽二 65和第六凹槽二66位于第七沉槽37的下方,在第二凹槽二 62和第三凹槽二 63之间还设有第七凹槽二 67,第七凹槽二 67位于第七沉槽37的上方,在第四凹槽二 64的后方依次设有第八凹槽二 68和第九凹槽二 69,第八凹槽二和第九凹槽二位于第八沉槽38的上方,在第四凹槽二 64的后方还设有第十凹槽二 610,第十凹槽二位于第八沉槽38的下方。
[0031]参见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凹槽一51和第二凹槽一52之间设有第一引流道一 71,如图中所示,在第一凹槽一和第二凹槽一之间具有槽壁,第一引流道一由在槽壁上加工出凹陷槽形成,使得在注塑成型填充物时,能够便于物料经第一凹槽一后被引入到第二凹槽一中。同理,在第二凹槽一52和第五凹槽一55之间设有第二引流道一72,在第五凹槽一和第六凹槽一之间设有第三引流道一 73,在第七凹槽一 57和第六凹槽一 56之间设有第四引流道一 74,第四引流道一还与第五沉槽相连通,在第八凹槽一 58和第十凹槽一 510之间设有第五引流道一 75,第五引流道一还与第六沉槽36相连通。在第一凹槽二 61和第二凹槽二62之间设有第一引流道二 81,在第二凹槽二 62和第五凹槽二 65之间设有第二引流道二 82,在第五凹槽二 65和第六凹槽二 66之间设有第三引流道二 83,在第七凹槽二和第六凹槽二之间设有第四引流道二 84,第四引流道二还与第七沉槽37相连通,在第八凹槽二 68和第十凹槽二 610之间设有第五引流道二 85,第五引流道二还与第八沉槽38相连通。通过设置引流道的结构,使得在注塑成型时物料更易被注进模具的型腔中,可相应地降低射出压力,有效地避免包覆层出现飞边的现象。
[0032]如图中所示,内芯1包括头部11和腰部12,其二者一体成型。头部的表面与腰部的表面形成台阶面。如图1所示,头部的顶部上用于装配手球饰盖4,腰部供手球尾套9包套。
[0033]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十凹槽一510的一部分位于头部11上,第十凹槽一510的另一部分位于腰部12上。第十凹槽二 610的一部分位于头部11上,第十凹槽二 610的另一部分位于腰部12上。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在内芯的腰部上也避免出现缩印的现象。
[003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手球,包括内芯,其特征在于:在内芯上设有槽结构,在槽结构内填充有填充物,在内芯和填充物的外部设有包覆层,包覆层的内表面与填充物的外表面、内芯的外表面相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球,其特征在于:填充物与包覆层采用各自成型工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球,其特征在于:填充物的外表面与内芯的外表面相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手球,其特征在于:槽结构包括设置在内芯的一侧面上的凹槽结构一和设置在内芯的另一侧面上的凹槽结构二,凹槽结构一和凹槽结构二成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球,其特征在于:在内芯的顶部上设有第一沉槽、第二沉槽、第三沉槽和第四沉槽,在内芯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五沉槽和第六沉槽,第五沉槽与第一沉槽相连通,且第五沉槽与第一沉槽相互垂直,第六沉槽与第二沉槽相连通,且第六沉槽与第二沉槽相互垂直;在内芯的另一侧面上设有第七沉槽和第八沉槽,第七沉槽与第三沉槽相连通,且第七沉槽与第三沉槽相互垂直,第八沉槽与第四沉槽相连通,且第八沉槽与第四沉槽相互垂直,在第一沉槽的内侧壁、第二沉槽的内侧壁、第三沉槽的内侧壁和第四沉槽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供手球饰盖固定的卡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球,其特征在于:凹槽结构一包括依次设在第五沉槽前方的第一凹槽一和第二凹槽一,在第五沉槽和第六沉槽之间依次设有第三凹槽一和第四凹槽一,在第二凹槽一和第三凹槽一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凹槽一和第六凹槽一,第五凹槽一和第六凹槽一位于第五沉槽的下方,在第二凹槽一和第三凹槽一之间还设有第七凹槽一,第七凹槽一位于第五沉槽的上方,在第四凹槽一的后方依次设有第八凹槽一和第九凹槽一,第八凹槽一和第九凹槽一位于第六沉槽的上方,在第四凹槽一的后方还设有第十凹槽一,第十凹槽一位于第六沉槽的下方;凹槽结构二包括依次设在第七沉槽前方的第一凹槽二和第二凹槽二,在第七沉槽和第八沉槽之间依次设有第三凹槽二和第四凹槽二,在第二凹槽二和第三凹槽二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凹槽二和第六凹槽二,第五凹槽二和第六凹槽二位于第七沉槽的下方,在第二凹槽二和第三凹槽二之间还设有第七凹槽二,第七凹槽二位于第七沉槽的上方,在第四凹槽二的后方依次设有第八凹槽二和第九凹槽二,第八凹槽二和第九凹槽二位于第八沉槽的上方,在第四凹槽二的后方还设有第十凹槽二,第十凹槽二位于第八沉槽的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球,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凹槽一和第二凹槽一之间设有第一引流道一,在第二凹槽一和第五凹槽一之间设有第二引流道一,在第五凹槽一和第六凹槽一之间设有第三引流道一,在第七凹槽一和第六凹槽一之间设有第四引流道一,第四引流道一还与第五沉槽相连通,在第八凹槽一和第十凹槽一之间设有第五引流道一,第五引流道一还与第六沉槽相连通,在第一凹槽二和第二凹槽二之间设有第一引流道二,在第二凹槽二和第五凹槽二之间设有第二引流道二,在第五凹槽二和第六凹槽二之间设有第三引流道二,在第七凹槽二和第六凹槽二之间设有第四引流道二,第四引流道二还与第七沉槽相连通,在第八凹槽二和第十凹槽二之间设有第五引流道二,第五引流道二还与第八沉槽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球,其特征在于:内芯包括头部和腰部,其二者一体成型,头部的表面与腰部的表面形成台阶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球,其特征在于:第十凹槽一的一部分位于头部上,第十凹槽一的另一部分位于腰部上;第十凹槽二的一部分位于头部上,第十凹槽二的另一部分位于腰部上。10.—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造带有槽结构的内芯的步骤;(2)完成上述步骤后,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槽结构中成型填充物的步骤;(3)完成上述步骤后,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在内芯和填充物上成型包覆层的步骤。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球,其能够避免在内芯及包覆层上出现缩印的现象。该手球包括内芯,在内芯上设有槽结构,在槽结构内填充有填充物,在内芯和填充物的外部设有包覆层,包覆层的内表面与填充物的外表面、内芯的外表面相贴。
【IPC分类】F16H59/02
【公开号】CN105465347
【申请号】CN201511016393
【发明人】汤茂胜
【申请人】浙江方向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