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3125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装置在汽车离合器压盘壳上,利用机械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代替人力踩踏离合器,包括:一壳体,为帽状,在沿直径方向的两侧和边缘之间设置有一对凸耳组,所述每个凸耳组由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耳组成,所述凸耳组的两个凸耳之间的壳体部分形成啮合空间;一对动力臂,所述动力臂一端设置成负重块,另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采用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两个凸耳之间;一驱动头,为圆柱状,其一端形成开口,所述驱动头插入到所述壳体中,在壳体中沿轴向滑动,所述驱动头在沿直径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分别对应插入到所述啮合空间内,与所述动力臂的齿轮啮合;一弹簧,设置在所述壳体与驱动头之间。
【专利说明】
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特别涉及一种装置在汽车离合器压盘壳上,利用机械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代替人力踩踏离合器的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驾驶员驾驶现有的手动换档汽车时,每一次换档必须完成踏下和放松离合器两次动作,并且要求驾驶员踩踏油门和踩踏离合器两种动作配合好才能保证换档平稳,汽车行驶平顺,在起步的时候,要轻踩油门,慢松离合器,才能平稳起步,否则容易产生发动机熄火或汽车向前猛窜,在坡道起车时,难度更大,这些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较难掌握的技术,同时在驾驶汽车时必须熟练的运用。尤其在城市中,交通拥挤,起步、停车等信号频繁,加大了驾驶难度。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发明了一种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利用机械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代替人力踩踏离合器,简化了驾驶操作程序,停车起步变得十分容易,也不会发生发动机熄火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配合安装一种具有单向传力功能的离合器从动盘,起车与驾驶时换档容易,简化驾驶操作程序,实现离合器全自动功會K。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使得手动档汽车可以去除离合器操纵机构,从而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同时减少离合器的故障率和用户的维修费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为帽状,包括柱状部分和边缘部分,在柱状部分沿直径方向的两侧和边缘之间设置有一对凸耳组,所述每个凸耳组由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耳组成,所述凸耳组的两个凸耳之间的壳体部分形成啮合空间;一对动力臂,所述动力臂一端设置成负重块,另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采用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两个凸耳之间;一驱动头,为圆柱状,其一端形成开口,所述驱动头插入到所述壳体中,在壳体中沿轴向滑动,所述驱动头在沿直径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分别对应插入到所述啮合空间内,与所述动力臂的齿轮啮合;一弹簧,设置在所述壳体与驱动头之间。
[0007]所述动力臂的齿轮通过轴和轴承固定在所述两个凸耳之间。所述弹簧为螺旋弹簧,其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壳体柱状部分的内侧和所述驱动头相对于开口的另一端。所述壳体柱状部分上端设置有轴孔,在所述驱动头相对于开口的另一端对应的设置有轴孔。所述壳体边缘部分设置有螺孔。所述壳体上设置多个凸耳组,相应地还设置有多个啮合空间、动力臂以及驱动头的齿条。
[0008]本发明的上述和另外的特征、优点可以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得到进一步的理解。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自动控制器的正面视图;
[0010]图2为自动控制器的俯视图;
[0011]图3为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凸耳;12啮合空间;13轴孔;14螺孔;2动力臂;21负重块;22齿轮;23轴;3驱动头;31齿条;32轴孔;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包括:
[0014]—壳体1,为帽状,固定在汽车的离合器壳体(图中未示)上,包括柱状部分和边缘部分,在柱状部分沿直径方向的两侧和边缘之间设置有一对凸耳组,所述每个凸耳组由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耳11组成,所述凸耳组的两个凸耳11之间的壳体部分形成啮合空间12 ;所述壳体边缘部分设置有螺孔14,利用所述螺孔14,通过螺栓配合,将壳体I固定在离合器壳体上,随离合器壳体同步旋转;
[0015]一对动力臂2,所述动力臂2 —端设置成负重块21,另一端设置有齿轮22,所述齿轮22采用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两个凸耳11之间,例如,所述动力臂2的齿轮22可以通过轴23和轴承(图中未示)固定在所述两个凸耳11之间,使得动力臂2可以绕轴23旋转;
[0016]—驱动头3,为圆柱状,其一端形成开口,所述驱动头3插入到所述壳体I中,在壳体I中沿轴向滑动,所述驱动头3在沿直径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齿条31,所述齿条31分别对应插入到所述啮合空间12内,与所述动力臂2的齿轮22啮合;
[0017]一弹簧4,设置在所述壳体I与驱动头3之间,所述弹簧4为螺旋弹簧,其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壳体I柱状部分的内侧和所述驱动头3相对于开口的另一端。
[0018]所述壳体I柱状部分上端设置有轴孔13,在所述驱动头3相对于开口的另一端对应的设置有轴孔32,所述两个轴孔13、32均是供汽车变速器第一轴(图中未示)穿过。
[0019]此外,所述壳体I上还可以设置多个凸耳组,相应的,还设置有多个啮合空间12、动力臂3以及驱动头的齿条31,使其互相对应配合。
[0020]由此组成的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其壳体I固定在离合器壳体上,随离合器壳体同步旋转,当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时,发动机转速较低,通过弹簧4的弹力将驱动头3向外推出,其相对于开口的另一端接触并抵压离合器分离杠杆(图中未示),使得离合器分离,也就是说,与现有技术不同,当发动机发动时,离合器是分离的;此时可以进行起步换档,然后踩踏油门,增大发动机转速,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动力臂2上的负重块21逐渐向外侧分开,远离壳体1,也就是动力臂2绕轴23旋转,由此,齿轮23的转动带动驱动头3的齿条31在啮合空间12内滑动,使得驱动头3压缩弹簧4,并向壳体I内移动,相应的,驱动头3脱离离合器分离杠杆,使得离合器接合,汽车开始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发动机转速是逐渐增加的,因此,离合器的接合也是逐渐而缓慢的,汽车起步变得相当平稳,不会发生发动机熄火等情况。
[0021]本发明还可以配合发明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0520129701.1专利中的离合器从动盘,这种从动盘具有单向传递动力的功能,当松开油门时,发动机转速降低,使得离合器不再传递动力,相当于离合器分离。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配合使用这种离合器从动盘,只需松一下油门,即可轻松进行换档,非常方便。
[0022]由此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可以去除离合器操纵机构,从而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同时减少离合器的故障率和用户的维修费用;同时使得起车与驾驶时换档容易,简化驾驶操作程序,实现离合器全自动功能。
[0023]应当理解,以上结合实施例的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发明做出许多变更和修改,其都将落在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为帽状,包括柱状部分和边缘部分,在柱状部分沿直径方向的两侧和边缘之间设置有一对凸耳组,所述每个凸耳组由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耳组成,所述凸耳组的两个凸耳之间的壳体部分形成啮合空间; 一对动力臂,所述动力臂一端设置成负重块,另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采用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两个凸耳之间; 一驱动头,为圆柱状,其一端形成开口,所述驱动头插入到所述壳体中,在壳体中沿轴向滑动,所述驱动头在沿直径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分别对应插入到所述啮合空间内,与所述动力臂的齿轮啮合; 一弹簧,设置在所述壳体与驱动头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臂的齿轮通过轴和轴承固定在所述两个凸耳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螺旋弹簧,其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壳体柱状部分的内侧和所述驱动头相对于开口的另一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柱状部分上端设置有轴孔,在所述驱动头相对于开口的另一端对应的设置有轴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边缘部分设置有螺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离合器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多个凸耳组,相应的还设置有多个啮合空间、动力臂以及驱动头的齿条。
【文档编号】F16D23/12GK105889353SQ201410645342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日
【发明人】瞿秀容, 尤波
【申请人】重庆权林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