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柄式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7585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曲柄式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柄式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公知的曲柄式驱动装置,有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该专利文献1中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以下称为“现有装置”)包括具有供驱动轴嵌插的贯通孔(嵌插孔)并且经由该嵌插孔不可旋转地组装于驱动轴的第一支撑部件、不可旋转地组装于该第一支撑部件且具有偏心轴的第二支撑部件、以及经由该偏心轴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并且连接于驱动对象部件的连接部件。而且,根据现有装置,通过以偏心轴的轴心相对于驱动轴的轴心呈偏心状态的方式将第二支撑部件组装在第一支撑部件,随着第一、第二支撑部件伴随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以在对应于偏心的量(偏心量)的偏心方向上的变位量(驱动量)往复驱动连接部件和驱动对象部件。
[0003]另外,在现有装置中,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的组装位置形成为可在与所述偏心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调节(变更)的结构。而且,在该现有装置中,通过使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的第二支撑部件在偏心方向上的组装位置在与偏心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变更来变更偏心量,由此,变更驱动对象部件的驱动量。
[0004]此外,在该专利文献1中,关于用于设定偏心量(驱动量)的、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的第二支撑部件的组装位置及其变更,公开有以下结构。
[0005]在第一支撑部件即曲柄毂及第二支撑部件即托架的一方支撑部件中,以离开偏心方向配置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卡止部,该一对卡止部用于卡止托架向与该托架相对于曲柄毂偏心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在此之上,通过使曲柄毂及托架的另一方支撑部件与该一对卡止部的一方或另一方抵接来进行相对于曲柄毂的托架组装位置的定位。
[0006]而且,在上述现有装置中,以另一方支撑部件与一对卡止部的一方抵接的状态及与另一方抵接的状态来将偏心量设定为不同的尺寸,通过在与一对卡止部的一方抵接的位置和与另一方抵接的位置之间变更另一方支撑部件的位置来变更偏心量。即,现有装置形成为在曲柄毂的各位相中只可设定两个偏心量(驱动量)的结构。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180289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10]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如上所述,在现有装置中,通过使另一方支撑部件与一对卡止部的一方或另一方抵接来设定偏心量(驱动量),换言之,在现有装置中,只能以两个阶段进行偏心量(驱动量)的变更。因此,在现有装置中,存在有在其假定的使用方法的范围中驱动量的调节受到很大限制、可适用的装置有限这样的问题。
[0012]顺便而言,在现有装置中,通过将另一方支撑部件定位在不与一对卡止部的任一方抵接的中间的位置(中间位置),并在此状态下将托架组装在曲柄毂上,也可形成设定了偏心量(驱动量)的状态,该偏心量(驱动量)与通过使另一方支撑部件与一对卡止部的一方或另一方抵接而设定的偏心量(驱动量)不同。
[0013]但在该情况下,在现有装置中,由于不存在成为中间位置上的偏心量(驱动量)的基准,所以为了将偏心量(驱动量)设定为所期望的尺寸,操作者需要使用卷尺或刻度尺等测量工具,例如对一对卡止部的一方的端面与与该端面相对的另一方支撑部件的端面的距离(间隔)进行测量,从而进行上述定位。另外,作为该方法,也可以考虑在测量上述两个端面间的距离的同时调节偏心量,但在该情况下,由于操作者不得不进行在用手握持测量工具的同时用单手来设定偏心量的操作,所以该操作变得极为困难。
[0014]另外,作为其他的方法,也可以考虑在首先作为与所期望的偏心量相近的状态进行了临时定位后,在该状态下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上述距离,并在确认到该实测值与对应于所期望的偏心量的上述距离(目标值)的差异之后,重新开始定位。然而,由于该方法取决于操作者的感觉,所以很有可能不得不多次重复定位的操作,从而使得偏心量的设定操作变得非常繁琐。
[0015]因此,有鉴于现有装置存在的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现有装置中,可在三个或更多个位置容易进行第二支撑部件(托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曲柄毂)在偏心方向上的偏心量(驱动量)的设定。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6]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能够在下述实用新型的各方面中领会到:本实用新型以曲柄式驱动装置为前提,该曲柄式驱动装置包括具有供驱动轴嵌插的嵌插孔并且经由该嵌插孔不可旋转地组装于该驱动轴的第一支撑部件、不可旋转地组装于该第一支撑部件且具有偏心轴的第二支撑部件、以及经由该偏心轴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并且连接于驱动对象部件的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设置为,可在所述偏心轴的轴心相对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偏心方向上调节(变更)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组装位置,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在所述偏心方向上的组装位置设定所述偏心轴的轴心相对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偏心量,并且通过变更所述组装位置来变更所述偏心量,由此变更驱动量。
[0017]在此之上,根据为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曲柄式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以及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具有供驱动轴嵌插的嵌插孔并且经由所述嵌插孔不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不可旋转地组装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且具有偏心轴;所述连接部件经由所述偏心轴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并且连接于驱动对象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以可在所述偏心轴的轴心相对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偏心方向上调节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组装位置的方式被设定,所述曲柄式驱动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在所述偏心方向上的组装位置设定所述偏心轴的轴心相对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偏心量,并且通过变更所述组装位置来变更所述偏心量,由此变更驱动量的结构,所述曲柄式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心量指标部和第二偏心量指标部,所述第一偏心量指标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一方支撑部件上,且在所述偏心方向上在不同的位置形成三个或更多个;所述第二偏心量指标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另一方支撑部件上,且形成为在所述偏心方向上可与所述一方支撑部件上的所述第一偏心量指标部对位,各所述第一偏心量指标部和所述第二偏心量指标部形成在如下的位置,即,通过在所述偏心方向上使各所述第一偏心量指标部和所述第二偏心量指标部对位,与所述嵌插孔的中心或所述偏心轴的轴心的距离相当于所述偏心量成为对应于所述各第一偏心量指标部的预先设定的偏心量的位置。
[0018]另外,在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曲柄式驱动装置中,也可以设定为,所述第一偏心量指标部为所述一方支撑部件上的在与偏心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偏心量指标部为在所述另一方支撑部件上的第二端面,且该第二端面在与所述第一偏心量指标部的所述第一端面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0019]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一方支撑部件上形成有第一偏心量指标部,并且在另一方支撑部件上形成有第二偏心量指标部,所述第一偏心量指标部在偏心方向上在不同的位置形成有三个或更多个,且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设定偏心量,所述第二偏心量指标部可在偏心方向上与第一偏心量指标部对位,由于通过使第一偏心量指标部的任意一个与第二偏心量指标部在偏心方向上对位,偏心轴相对于驱动轴的偏心量成为对应于该第一偏心量指标部的设定偏心量,所以可容易地进行为了使偏心量为从三个或更多个设定偏心量中选择的所期望的偏心量的、第二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的定位,从而可容易地进行偏心量的设定操作。
[0021]另外,通过使第一偏心量指标部和第二偏心量指标部形成为在与偏心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端面,在偏心量的设定操作中,进行使作为对应于所期望的偏心量的第一偏心量指标部的端面与作为第二偏心量指标部的端面在偏心方向上位置一致的操作,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使用具有平面的其他部件,通过形成使上述两个端面同时与该其他部件的平面抵接的状态等使上述两个端面在偏心方向上位置精确一致,从而可更为精确地将偏心量设定为所期望的偏心量。
【附图说明】
[0022]以下,将根据【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0023]图1是示出适用本实用新型的松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曲柄式驱动装置的平面图;
[0025]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曲柄式驱动装置的正面图;
[0026]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即偏心量el的状态的正面图;
[0027]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即偏心量e2的状态的正面图;
[0028]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即偏心量e3的状态的正面图;
[0029]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即偏心量e4的状态的正面图;
[0030]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即偏心量e0的状态的正面图;
[0031]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即偏心量e5的状态的正面图;
[0032]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0033]图1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正面图;以及
[0034]图1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0035]图中:10—松经装置,12a、12b —松经杆、驱动对象部件,12al、12bl—支撑孔(上),12a2、12b2—支撑孔(中),12a3、12b3—支撑孔(下),14一杆,16—臂,18—轴部件,20—曲柄式驱动装置,22一曲柄穀、第一支撑部件,22a一轴部,22al一开口紧固机构,22b一凸缘部,22c—嵌插孔,22d—端面,22e—引导部,22h—长孔24—托架、第二支撑部件,24a—偏心轴部、偏心轴,24b一贯通孔,24c一托架主体,24e一端面24f—槽,24g一切口,24h一端面,26—连接部件,28—轴承,29—螺丝部件,32—织机框架,34—驱动轴,36—轴承,al、a2、bl、b2—指标面、第一偏心量指标部,a、b—卡止部,A、B—端面、卡止面、第一偏心量指标部,d、h一距尚,e、e0、el、e2、e3、e4、e5一偏心量、设定偏心量,el、e2、e3’、e4’ 一距尚,LI一驱动轴的轴心,L2—偏心轴部的轴心,Μ、N—卡止面、端面、第一偏心量指标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