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96150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
[0003]摩托车前减震器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之一,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2418766B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主要包括套管、柄管、阻尼管、堵头、堵块、空心活塞杆、活塞、空心螺钉、阀片、弹性片、阀针、阀针弹簧、顶杆、调节螺钉、闷头、大压缩弹簧、调节螺母和旋转把手,上述摩托车前减震器通过增设油液阻尼结构、调节螺母和旋转把手等,一方面提高了减震效果,另一方面使得调节更加方便;然而,上述摩托车前减震器,其只能调节复原阻尼力的大小,无法调节压缩阻尼力的大小,从而影响骑乘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以解决现有摩托车前减震器无法调节压缩阻尼力大小,影响骑乘舒适性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脚头、套管、柄管、阻尼管、堵头、堵块、空心活塞杆、活塞、空心螺钉、阀片、弹性片、阀针、阀针弹簧、顶杆、闷头、大压缩弹簧及用于调节复原阻尼力的上调节装置,所述上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钉、旋转把手及档位式非连续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螺钉顶紧于顶杆上,且调节螺钉通过档位式非连续调节装置与旋转把手传动连接,还包括用于调节压缩阻尼力的下调节装置,所述下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脚头上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开有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堵头通过堵头螺钉与脚头固定连接,且堵头上沿轴向开有走油通道,所述走油通道与阻尼管相连通,所述堵头螺钉的轴向开有与走油通道相连通的油道,且堵头螺钉的径向开有与油道相连通的油孔,所述油孔与脚头内的腔室相连通,所述调节螺杆的前端为锥形结构,且调节螺杆的前端穿过脚头的腔室,并与堵头螺钉的油孔正对。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套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脚头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固定套与脚头螺纹连接。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档位式非连续调节装置包括外圈、转轴、小压缩弹簧、滚珠,所述外圈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对与所述滚珠相适应的弧形凹槽,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外圈内,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外圈内的部分上径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放置有小压缩弹簧及位于小压缩弹簧两端的滚珠,所述滚珠顶在所述外圈的凹槽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调节螺钉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把手连接。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把手上开有锁紧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旋转把手的锁紧螺钉,锁紧状态下,锁紧螺钉拧入锁紧螺纹孔内,并顶紧于闷头上。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可通过上调节装置调节流经活塞处的液压油流量,进而实现复原阻尼力大小的调节,亦可通过下调节装置调节流经堵头处的液压油流量,进而实现压缩阻尼力大小的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骑乘舒适性,此夕卜,通过设置锁紧螺钉,可在调节完成后将旋转把手锁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中:
[0015]1、套管;2、柄管;3、阻尼管;4、堵头;5、堵块;6、空心活塞杆;7、活塞;8、空心螺钉;9、阀针;10、顶杆;11、闷头;12、大压缩弹簧;13、脚头;14、旋转把手;15、调节螺钉;16、转轴;17、小压缩弹簧;18、外圈;19、滚珠;20、锁紧螺钉;21、走油通道;22、堵头螺钉;23、油道;24、油孔;25、固定套;26、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7]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脚头13、套管1、柄管2、阻尼管3、堵头4、堵块5、空心活塞杆6、活塞7、空心螺钉8、阀片、弹性片、阀针9、阀针弹簧、顶杆10、闷头11、大压缩弹簧12、用于调节复原阻尼力的上调节装置及用于调节压缩阻尼力的下调节装置,所述上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钉15、旋转把手14及档位式非连续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螺钉15顶紧于顶杆10上,且调节螺钉15通过档位式非连续调节装置与旋转把手14传动连接,所述档位式非连续调节装置包括外圈18、转轴16、小压缩弹簧17、滚珠19,所述外圈18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对与所述滚珠19相适应的弧形凹槽,所述转轴16设置在所述外圈18内,所述转轴16位于所述外圈18内的部分上径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放置有小压缩弹簧17及位于小压缩弹簧17两端的滚珠19,所述滚珠19顶在所述外圈18的凹槽内,所述转轴16的下端与调节螺钉15连接,其上端与旋转把手14连接,所述旋转把手14上开有锁紧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旋转把手14的锁紧螺钉20,锁紧状态下,锁紧螺钉20拧入锁紧螺纹孔内,并顶紧于闷头11上,所述下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套25,所述固定套25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脚头13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固定套25与脚头13螺纹连接,固定套25上开有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26,所述堵头4通过堵头螺钉22与脚头13固定连接,且堵头4上沿轴向开有走油通道21,所述走油通道21与阻尼管3相连通,所述堵头螺钉22的轴向开有与走油通道21相连通的油道23,且堵头螺钉22的径向开有与油道23相连通的油孔24,所述油孔24与脚头13内的腔室相连通,所述调节螺杆26的前端为锥形结构,且调节螺杆26的前端穿过脚头13的腔室,并与堵头螺钉22的油孔24正对。
[0019]通过转动旋转把手14,带动调节螺钉15向下移动,进而带动顶杆10下移,使得顶杆10下端的阀针9向下移动,使阀针9锥形前端与空心螺钉8中空部分的间隙减小,从而使得由空心螺钉8的中空部分回流至阻尼管3的液压油流量减小,增大了复原阻尼力;反向转动旋转把手14,即可减小复原阻尼力;复原阻尼力调节完成后,可通过锁紧螺钉20将旋转把手14锁死。
[0020]通过螺丝刀将调节螺杆26向内侧拧入,进而使得调节螺杆26的锥形前端与堵头螺钉22油孔24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使得由阻尼管3压入脚头13腔室中的液压油流量减小,增大了压缩阻尼力;反之,向外侧拧调节螺杆26,即可减小压缩阻尼力。
[0021]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脚头、套管、柄管、阻尼管、堵头、堵块、空心活塞杆、活塞、空心螺钉、阀片、弹性片、阀针、阀针弹簧、顶杆、闷头、大压缩弹簧及用于调节复原阻尼力的上调节装置,所述上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钉、旋转把手及档位式非连续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螺钉顶紧于顶杆上,且调节螺钉通过档位式非连续调节装置与旋转把手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压缩阻尼力的下调节装置,所述下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脚头上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开有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堵头通过堵头螺钉与脚头固定连接,且堵头上沿轴向开有走油通道,所述走油通道与阻尼管相连通,所述堵头螺钉的轴向开有与走油通道相连通的油道,且堵头螺钉的径向开有与油道相连通的油孔,所述油孔与脚头内的腔室相连通,所述调节螺杆的前端为锥形结构,且调节螺杆的前端穿过脚头的腔室,并与堵头螺钉的油孔正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脚头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固定套与脚头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式非连续调节装置包括外圈、转轴、小压缩弹簧、滚珠,所述外圈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对与所述滚珠相适应的弧形凹槽,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外圈内,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外圈内的部分上径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放置有小压缩弹簧及位于小压缩弹簧两端的滚珠,所述滚珠顶在所述外圈的凹槽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调节螺钉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把手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把手上开有锁紧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旋转把手的锁紧螺钉,锁紧状态下,锁紧螺钉拧入锁紧螺纹孔内,并顶紧于闷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脚头、套管、柄管、阻尼管、堵头、堵块、空心活塞杆、活塞、空心螺钉、阀片、弹性片、阀针、阀针弹簧、顶杆、闷头、大压缩弹簧、用于调节复原阻尼力的上调节装置及用于调节压缩阻尼力的下调节装置。所述一种新型摩托车前减震器可通过上调节装置调节流经活塞处的液压油流量,进而实现复原阻尼力大小的调节,亦可通过下调节装置调节流经堵头处的液压油流量,进而实现压缩阻尼力大小的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骑乘舒适性,此外,通过设置锁紧螺钉,可在调节完成后将旋转把手锁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IPC分类】F16F9/34
【公开号】CN205207523
【申请号】CN201520738306
【发明人】费建平
【申请人】无锡市振华机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