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后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4873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用后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后减震器,包括阻尼筒、减震弹簧和活塞杆,所述阻尼筒上设置有上弹簧座圈,所述活塞杆伸出该阻尼筒下端,该活塞杆的伸出部分上设置有下弹簧座圈,所述减震弹簧套在阻尼筒和活塞杆外,该减震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上弹簧座圈和下弹簧座圈上,活塞杆外围套设有防尘密封罩,该防尘密封罩一端与下弹簧座圈连接,另一端与阻尼筒外壁连接,且该防尘密封罩位于活塞杆与减震弹簧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防尘密封罩将活塞杆与外界隔绝,避免灰尘和泥沙附着活塞杆磨损油封,造成漏油。能够避免减震弹簧弯曲与阻尼筒刚性摩擦产生异响,并对减震弹簧工作过程起到导向作用,保障减震器工作性能的稳定可靠性。
【专利说明】摩托车用后减震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用后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摩托车用后减震器防止漏油主要依靠油封密封结构,在单独试验测试时密封效果良好,但装在整车上后,由于传统的减震器上接头和下接头均采用普通的自润滑轴承,在装配时存在一定的装配偏磨角度和因使用环境使活塞杆附着灰尘泥沙磨损油封密封结构,很容易造成漏油现象和由于摩擦力增大产生的减震性能的不稳定。此外,弹簧与阻尼筒存在一定间隙,因弹簧绕度,当弹簧压缩时,容易与阻尼筒摩擦干涉发出异响,长期可能磨坏阻尼筒,引起安全事故。同时,也加剧了油封的偏磨现象,增大漏油可能性。
[0003]后减震漏油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装配和弹簧弯曲产生的偏磨角度,以及活塞杆附着灰尘泥沙磨损油封。装配产生的偏磨角度是可以避免的,而活塞杆附着灰尘泥沙磨损油封是不可避免的,亟需解决。同时,偏磨现象也会增加减震摩擦力,减震性能损失。弹簧弯曲与阻尼器筒摩擦异响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摩托车用后减震器漏油和减震弹簧干涉阻尼筒是影响减震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摩托车产品反馈最多的质量问题之一,设计一种结构可靠、性能稳定的减震器结构很有必要。
[0004]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现有的后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活塞杆附着灰尘泥沙会磨损油封,由于装配的原因可能造成偏磨现象,以上两种现象会造成减震器漏油,摩擦力增大使减震器性能不稳定,减震弹簧在压缩过程中干涉阻尼筒会影响摩托车减震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后减震器,能防止活塞杆附着灰尘和泥沙后磨损油封,发生漏油现象。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用后减震器,包括阻尼筒、减震弹簧和活塞杆,所述阻尼筒上设置有上弹簧座圈,所述活塞杆伸出该阻尼筒下端,该活塞杆的伸出部分上设置有下弹簧座圈,所述减震弹簧套在阻尼筒和活塞杆外,该减震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上弹簧座圈和下弹簧座圈上,所述活塞杆外围套设有防尘密封罩,该防尘密封罩一端与下弹簧座圈连接,另一端与阻尼筒外壁连接,且该防尘密封罩位于活塞杆与减震弹簧之间。
[0007]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阻尼筒套在活塞杆和活塞外,活塞杆上部位于阻尼筒内,下部伸出阻尼筒下端,在活塞杆伸出部分的外部套设一个防尘密封罩,可隔绝活塞杆与外界灰尘泥沙接触,避免活塞杆附着灰尘和泥沙后磨损油封,发生漏油现象,将此防尘密封罩上部延长到阻尼筒上,防尘密封罩随活塞杆的上下移动同步上下移动,避免弹簧弯曲时与阻尼筒的直接刚性摩擦接触,消除异响,也能加强弹簧的导向作用,稳定减震器的整体工作性倉泛。
[0008]上述结构综合起来,就能够从源头有效解决后减震器漏油问题,同时也可以消除弹簧异响,更好的保障减震器性能的稳定一致性。
[0009]所述防尘密封罩的上端外卡套有橡胶环,该橡胶环一端套在防尘密封罩上,另一端套在阻尼筒的外侧壁上。
[0010]采用上述结构,橡胶环将防尘密封罩的上端套在阻尼筒的外侧壁上,通过橡胶环保证其密封效果,而且橡胶环具有一定弹性,在减震器工作时,橡胶环和防尘密封罩可以随活塞杆的运动在阻尼筒上来回滑动,防尘密封罩的上端可以延伸至阻尼筒的中部或上部。
[0011]所述防尘密封罩的下端向外翻边,该翻边与所述下弹簧座圈连接,所述减震弹簧一端抵接在该翻边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上弹簧座圈上。
[0012]采用该结构便于防尘密封罩与下弹簧座圈的连接,增强密封效果,同时减震弹簧能更好的通过翻边抵接在下弹簧座圈上。
[0013]所述阻尼筒上端连接有筒状的上连接体,该上连接体内设置有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
[0014]上接头包括上连接体和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将上接头处设计为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连接,该轴承在承受径向载荷的同时能够承受较小的任一方向轴向载荷,能够自动修正装配时上接头与下接头间存在的偏角。
[0015]所述阻尼筒下端连接有筒状的下连接体,该下连接体内装有衬套,在该衬套与下连接体之间设置有筒状的硫化橡胶结构。
[0016]下接头包括下连接体、衬套和硫化橡胶结构,采用硫化橡胶结构替换原有的普通自润滑轴承结构,也能够较小的修正装配时产生偏移角度,同时成本也能得到一定控制。综合使用,能很好的改善减震器偏磨造成的漏油现象。
[0017]所述防尘密封罩由塑料制成。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从减震漏油原因入手,采用能够修正减震装配产生的偏移角度的上接头和下接头结构,改善减震器偏磨现象;同时,设计防尘密封罩将活塞杆与外界隔绝,避免灰尘和泥沙附着活塞杆磨损油封,造成漏油。加长防尘密封罩至阻尼筒还能够避免减震弹簧弯曲与阻尼筒刚性摩擦产生异响,并对减震弹簧工作过程起到导向作用,稳定减震器工作性能,可以有效避免减震器漏油现象,以及保障减震器工作性能的稳定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用后减震器,一种摩托车用后减震器,包括阻尼筒1、减震弹簧2、活塞杆6和活塞,阻尼筒I套在活塞杆6和活塞外,阻尼筒I的上部外壁设置有上弹簧座圈7,活塞杆6下部伸出阻尼筒I下端,并设置有下弹簧座圈8,减震弹簧2套在阻尼筒
I和活塞杆6外,所述阻尼筒I和活塞杆6外围套设有由塑料制成的防尘密封罩3,该防尘密封罩3位于阻尼筒I与减震弹簧2之间,防尘密封罩3的上端外卡套有橡胶环9,该橡胶环9 一端套在防尘密封罩3上,另一端套在阻尼筒I的外侧壁上,防尘密封罩3下端向外翻边,该翻边与下弹簧座圈8连接,防尘密封罩3上端套在阻尼筒I中部外侧壁上,减震弹簧
2一端抵接在该翻边上,另一端抵接在上弹簧座圈7上。
[0022]所述阻尼筒I上端连接有筒状的上连接体42,该上连接体42内设置有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41,阻尼筒I下端连接有筒状的下连接体52,该下连接体52内装有衬套53,在该衬套53与下连接体52之间设置有筒状的硫化橡胶结构51,上述中的上端和下端,是该减震器在使用状态时的上端和下端,在使用时,上接头与车架连接,下接头与平叉安装孔连接。
[0023]该结构,从减震漏油原因入手,采用能够修正减震装配产生的偏移角度的上接头和下接头结构,改善减震器偏磨现象;同时,设计防尘密封罩3将活塞杆6与外界隔绝,避免灰尘和泥沙附着活塞杆6磨损油封,造成漏油。加长防尘密封罩3至阻尼筒I还能够避免减震弹簧2弯曲与阻尼筒I刚性摩擦产生异响,并对减震弹簧2工作过程起到导向作用,稳定减震器工作性能,可以有效避免减震器漏油现象,以及保障减震器工作性能的稳定可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用后减震器,包括阻尼筒(I)、减震弹簧(2)和活塞杆(6),所述阻尼筒(I)上设置有上弹簧座圈(7),所述活塞杆(6)伸出该阻尼筒(I)下端,该活塞杆(6)的伸出部分上设置有下弹簧座圈(8),所述减震弹簧(2)套在阻尼筒(I)和活塞杆(6)外,该减震弹簧(2)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上弹簧座圈(7)和下弹簧座圈(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6)外围套设有防尘密封罩(3),该防尘密封罩(3)—端与下弹簧座圈(8)连接,另一端与阻尼筒(I)外壁连接,且该防尘密封罩(3)位于活塞杆(6)与减震弹簧(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密封罩(3)的上端外卡套有橡胶环(9),该橡胶环(9) 一端套在防尘密封罩(3)上,另一端套在阻尼筒(I)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密封罩(3)的下端向外翻边,该翻边与所述下弹簧座圈(8)连接,所述减震弹簧(2)—端抵接在该翻边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上弹黃座圈(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筒(I)上端连接有筒状的上连接体(42 ),该上连接体(42 )内设置有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筒(I)下端连接有筒状的下连接体(52),该下连接体(52)内装有衬套(53),在该衬套(53)与下连接体(52)之间设置有筒状的硫化橡胶结构(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密封罩(3)由塑料制成。
【文档编号】F16F13/00GK203500367SQ20132058095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张显艺, 李永红 申请人: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