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腔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1920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隔热腔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隔热腔体。



背景技术:

低温物质(例如:液化空气、液氧、液氢、液氮等)和高温物质(例如:高温水蒸气等)需要储存时,容器的隔热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隔热腔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隔热腔体,包括腔体,在所述腔体的壁上设置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腔体的内腔连通。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道在所述壁的厚度方向上至少有两层分布。

方案3: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壁设为隔热体和/或所述壁上设有隔热层。

方案4: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壁设为隔热体和/或所述壁上设有隔热层。

方案5: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道的靠近所述壁的内侧的流道口与所述腔体的内腔连通。

方案6:在方案1至方案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流道与所述腔体的内腔中的高温区和/或易流相区连通。

方案7:在方案1至方案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流道与所述腔体的内腔中的低温区和/或难流相区连通。

方案8:在方案1至方案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道设为所述腔体的压力平衡通道。

方案9:在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道设为所述腔体的压力平衡通道。

方案10:在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道设为所述腔体的压力平衡通道。

方案11:一种隔热腔体,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壁包括两层壁体,两层所述壁体之间的缝隙与所述腔体的内腔串联连通。

方案12:一种隔热腔体,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壁包括三层以上的壁体,所述壁体之间的缝隙相互连通,相互连通后的组合缝隙与所述腔体的内腔连通。

方案13:在方案1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相邻所述壁体之间的缝隙串联连通,串联连通后的组合缝隙与所述腔体的内腔连通。

方案14:在方案1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相邻所述壁体之间的缝隙沿壁厚方向依次串联连通,串联连通后的组合缝隙的最内侧的缝隙与所述腔体的内腔连通。

方案15:在方案11至方案1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至少一层所述壁体设为隔热体和/或所述腔体的壁上设有隔热层。

方案16:在方案1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缝隙与所述腔体的内腔中的高温区和/或易流相区连通。

方案17:在方案1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缝隙与所述腔体的内腔中的低温区和/或难流相区连通。

方案18:在方案12至方案1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组合缝隙与所述腔体的内腔中的高温区和/或易流相区连通。

方案19:在方案15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组合缝隙与所述腔体的内腔中的高温区和/或易流相区连通。

方案20:在方案12至1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组合缝隙与所述腔体的内腔中的低温区和/或难流相区连通。

方案21:在方案15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组合缝隙与所述腔体的内腔中的低温区和/或难流相区连通。

方案22:在方案1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缝隙设为所述腔体内腔的压力平衡通道。

方案23:在方案12至方案1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组合缝隙设为所述腔体内腔的压力平衡通道。

方案24:在方案15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组合缝隙设为所述腔体内腔的压力平衡通道。

本发明中,所谓的“以上”或“以下”均包括本数。例如“三层以上”包括三层。

本发明中,所谓的“易流相”是指容易流动的相,例如:所述腔体内储存的液体,所述易流相是指所述液体的气体;所述腔体内储存的是固体,所述易流相是指所述固体的液体或气体。

本发明中,所述“液体的气体”是指液体发生相变所形成的气体。

本发明中,所述“固体的液体”是指固体发生相变所形成的液体。

本发明中,所述“固体的气体”是指固体发生相变所形成的气体。

本发明中,所谓的“难流相”是指流动性差的相,例如:所述腔体内储存的气体,所述难流相是指所述气体的液体。

本发明中,所述“气体的液化体”是指气体发生相变所形成的液体。例如液氧、液氢、液化空气或液氮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隔热体”是指热量传递阻力较大的物体,例如热传导系数小的物质组成的壁和/或含有真空层的结构体,以及包括微孔结构(例如:聚苯材料、玻璃纤维等)的隔热层。

本发明的原理是:将所述腔体内的一部分工质导入所述腔体壁内的缝隙或流道内,从而降低所述腔体的壁的温度梯度,最终降低热量损失(或冷量损失)。

本发明中,应根据热能和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公开的隔热腔体结构简单且隔热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腔体,2流道,3壁,4隔热层,5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隔热腔体,如图1所示,包括腔体1,在所述腔体1的壁3上设置流道2,所述流道2的一端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连通。

实施例2

一种隔热腔体,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流道2在所述壁3的厚度方向上有两层分布。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也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流道2在所述壁3的厚度方向上设三层以上、四层以上、五层以上、六层以上、七层以上或八层以上。

实施例3

一种隔热腔体,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壁3上设有隔热层4。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1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壁3设为隔热体或在所述壁3上设有隔热层4。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使所述流道2的靠近所述壁3的内侧的流道口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连通。

实施例4

一种隔热腔体,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1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流道2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中的高温区和/或易流相区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1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使所述腔体1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流道2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中的高温区和/或易流区连通。

实施例5

一种隔热腔体,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1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流道2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中的低温区和/或难流相区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使所述腔体1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流道2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中的低温区和/或难流相区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上述所有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流道2设为所述腔体1的压力平衡通道。

实施例6

一种隔热腔体,如图4所示,包括腔体1,所述腔体1的壁3包括两层壁体,两层所述壁体之间的缝隙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串联连通。

实施例7

一种隔热腔体,如图5所示,包括腔体1,所述腔体1的壁3包括四层的壁体,所述壁体之间的缝隙相互连通,相互连通后的组合缝隙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7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腔体1的壁3包括四层以上的壁体,且使所述壁体之间的缝隙相互连通,相互连通的组合缝隙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相邻所述壁体之间的缝隙串联连通,串联连通后的组合缝隙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连通;或使相邻所述壁体之间的缝隙沿壁厚方向依次串联连通,串联连通后的组合缝隙的最内侧的缝隙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6和实施例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至少一层所述壁体设为隔热体和/或所述腔体1的壁3上设有隔热层4。

实施例8

一种隔热腔体,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1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缝隙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中的高温区和/或易流相区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6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使所述腔体1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缝隙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中的高温区和/或易流区连通。

实施例9

一种隔热腔体,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腔体1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缝隙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中的低温区和/或难流相区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本发明实施例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6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使所述腔体1内储存的物质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物质,所述缝隙与所述腔体1的内腔5中的低温区和/或难流相区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至实施例9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缝隙设为所述腔体1内腔5的压力平衡通道。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