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压力容器内两种不同比重液体的低压排放控制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229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罐的分水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内两种不同比重液体的低压排放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石化行业介质压力储罐,由于工艺的原因介质中含有不同比重的液体介质,依据工艺和产品质量的要求,需将压力储罐中的水排放出储罐。目前的排放方法都在储罐压力下进行,这种压力通常非常高,如液化气储罐的压力就高达10公斤,在这么高的压力下排放下层介质,无论采用任何已有设备都非常难于控制,更难避免液化气的夹带或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排放时易于控制,且能避免夹带或泄漏上层介质的适用于压力容器内两种不同比重液体的低压排放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适用于压力容器内两种不同比重液体的低压排放控制方法是配进水控制阀、前联通介质储罐的进水管线联通一侧面配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的前分水罐,前分水罐底部联通配移水控制阀、延接三通管的移水管线,三通管一端口联通一侧面配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的后分水罐底部、另一端口延接配排水控制阀的排水管线;所述进水控制阀、移水控制阀和排水控制阀及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和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都电连智能控制器;

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单独向后分水罐内进行一次切水,再由后分水罐单独向外进行二次切水。具有排放时易于控制,且能避免夹带或泄漏上层介质的优点。

作为优化,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单独蓄水,再由蓄水后的前分水罐单独向后分水罐内进行一次切水,最后由后分水罐单独向外进行二次切水。

作为优化,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单独蓄水,再由蓄水后的前分水罐单独向后分水罐内进行不彻底的一次切水,最后由后分水罐单独向外进行不彻底的二次切水。

作为优化,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前联通后隔离的前分水罐内水位上升到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高度时,前隔离的前分水罐在罐内残压作用下向后隔离的后分水罐进行一次切水,后分水罐内水位上升到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高度时,前隔离的后分水罐在罐内残压作用下向外进行二次切水,切水到水位下降至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高度下时,后分水罐重新后隔离,再次等待前联通后隔离的前分水罐内水位上升。

作为优化,在进水阀打开、移水控制阀和排水控制阀都关闭的初始状态下,当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前分水罐的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则关闭进水控制阀、打开移水控制阀;当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后分水罐的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则关闭移水控制阀,打开排水控制阀,开始排水;当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后分水罐的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不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排水控制阀,切水结束。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线在进水控制阀前配连接前后段进水管线的法兰盘。

作为优化,所述移水管线在移水控制阀前配连接前后段移水管线的法兰盘。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线连接在前分水罐的上部。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线、移水管线和排水管线都为耐压管线。

作为优化,所述前后分水罐都为立式压力容器。

作为优化,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配置在前分水罐的中部一侧,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配置在后分水罐的中部一侧。

作为优化,所述前后分水罐容积相等。

作为优化,所述前后分水罐形状相同。

即:有前后配置的两个分水罐,前分水罐的进水管线和介质储罐的排水管线通过法兰盘对接,在前分水罐的进水管线上安装有进水控制阀,在前分水罐的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在后分水罐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前分水罐底部引出一根金属管线,该管线上安装有移水控制阀,并经过三通管与后分水罐相联通,三通管的另一端管线上安装有排水控制阀,该管线为排水管线。

所述介质检测探头、控制阀与智能控制器相连,当智能控制器依据安装在前分水罐侧面上部和下部介质检测探头提供的数据判断前述探头所处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进水控制阀,打开移水控制阀,当智能控制器根据安装在后排水罐侧面上部和下部介质检测探头提供的数据判断前述探头所处位置介质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移水控制阀,打开排水控制阀,开始排水,当智能控制器判断后分水罐配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不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排水控制阀结束切水。改变后排水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改变后排水罐内的最大压力以及每次排水量。

用于实现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系统是配进水控制阀、前联通介质储罐的排水管线联通一侧面配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的前分水罐,前分水罐底部联通配移水控制阀、延接三通管的移水管线,三通管一端口联通一侧面配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的后分水罐底部、另一端口延接配排水控制阀的排水管线;所述进水控制阀、移水控制阀和排水控制阀及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和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都电连智能控制器;

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单独向后分水罐内进行一次切水,再由后分水罐单独向外进行二次切水。具有排放时易于控制,且能避免夹带或泄漏上层介质的优点。

作为优化,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单独蓄水,再由蓄水后的前分水罐单独向后分水罐内进行一次切水,最后由后分水罐单独向外进行二次切水。

作为优化,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单独蓄水,再由蓄水后的前分水罐单独向后分水罐内进行不彻底的一次切水,最后由后分水罐单独向外进行不彻底的二次切水。

作为优化,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前联通后隔离的前分水罐内水位上升到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高度时,前隔离的前分水罐在罐内残压作用下向后隔离的后分水罐进行一次切水,后分水罐内水位上升到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高度时,前隔离的后分水罐在罐内残压作用下向外进行二次切水,切水到水位下降至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高度下时,后分水罐重新后隔离,再次等待前联通后隔离的前分水罐内水位上升。

作为优化,在进水阀打开、移水控制阀和排水控制阀都关闭的初始状态下,当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前分水罐的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则关闭进水控制阀、打开移水控制阀;当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后分水罐的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则关闭移水控制阀,打开排水控制阀,开始排水;当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后分水罐的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不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排水控制阀,切水结束。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线在进水控制阀前配连接前后段进水管线的法兰盘。

作为优化,所述移水管线在移水控制阀前配连接前后段移水管线的法兰盘。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线连接在前分水罐的上部。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线、移水管线和排水管线都为耐压管线。

作为优化,所述前后分水罐都为立式压力容器。

作为优化,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配置在前分水罐的中部一侧,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配置在后分水罐的中部一侧。

作为优化,所述前后分水罐容积相等。

作为优化,所述前后分水罐形状相同。

即:有前后配置的两个分水罐,前分水罐的进水管线和介质储罐的排水管线通过法兰盘对接,在前分水罐的进水管线上安装有进水控制阀,在前分水罐的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在后分水罐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前分水罐底部引出一根金属管线,该管线上安装有移水控制阀,并经过三通管与后分水罐相联通,三通管的另一端管线上安装有排水控制阀,该管线为排水管线。

所述介质检测探头、控制阀与智能控制器相连,当智能控制器依据安装在前分水罐侧面上部和下部介质检测探头提供的数据判断前述探头所处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进水控制阀,打开移水控制阀,当智能控制器根据安装在后排水罐侧面上部和下部介质检测探头提供的数据判断前述探头所处位置介质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移水控制阀,打开排水控制阀,开始排水,当智能控制器判断后分水罐配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不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排水控制阀结束切水。改变后排水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改变后排水罐内的最大压力以及每次排水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适用于压力容器内两种不同比重液体的低压排放控制方法和系统具有排放时易于控制,且能避免夹带或泄漏上层介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适用于压力容器内两种不同比重液体的低压排放控制方法和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适用于压力容器内两种不同比重液体的低压排放控制方法是配进水控制阀和法兰盘、前联通介质储罐的进水管线联通一侧面配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的前分水罐,前分水罐底部联通配移水控制阀和法兰盘、延接三通管的移水管线,三通管一端口联通一侧面配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的后分水罐底部、另一端口延接配排水控制阀的排水管线;所述进水控制阀、移水控制阀和排水控制阀及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和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都电连智能控制器;

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向后分水罐内进行一次切水,再由后分水罐单独向外进行二次切水。

具体是;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单独蓄水,再由蓄水后的前分水罐单独向后分水罐内进行一次切水,最后由后分水罐单独向外进行二次切水。

更具体是: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单独蓄水,再由蓄水后的前分水罐单独向后分水罐内进行不彻底的一次切水,最后由后分水罐单独向外进行不彻底的二次切水。

优选:在智能控制器控制下:前联通后隔离的前分水罐内水位上升到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高度时,前隔离的前分水罐在罐内残压作用下向后隔离的后分水罐进行一次切水,后分水罐内水位上升到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高度时,前隔离的后分水罐在罐内残压作用下向外进行二次切水,切水到水位下降至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高度下时,后分水罐重新后隔离,再次等待前联通后隔离的前分水罐内水位上升。

具体是:在进水阀打开、移水控制阀和排水控制阀都关闭的初始状态下,当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前分水罐的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则关闭进水控制阀、打开移水控制阀;当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后分水罐的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则关闭移水控制阀,打开排水控制阀,开始排水;当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后分水罐的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不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排水控制阀,切水结束。

具体是:所述进水管线在进水控制阀前配连接前后段进水管线的法兰盘。所述移水管线在移水控制阀前配连接前后段移水管线的法兰盘。所述进水管线连接在前分水罐的上部。所述进水管线、移水管线和排水管线都为耐压管线。所述前后分水罐都为立式压力容器。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配置在前分水罐的中部一侧,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配置在后分水罐的中部一侧。所述前后分水罐容积相等。所述前后分水罐形状相同。

即:有前后配置的两个分水罐,前分水罐的进水管线和介质储罐的排水管线通过法兰盘对接,在前分水罐的进水管线上安装有进水控制阀,在前分水罐的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在后分水罐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前分水罐底部引出一根金属管线,该管线上安装有移水控制阀,并经过三通管与后分水罐相联通,三通管的另一端管线上安装有排水控制阀,该管线为排水管线。

所述介质检测探头、控制阀与智能控制器相连,当智能控制器依据安装在前分水罐侧面上部和下部介质检测探头提供的数据判断前述探头所处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进水控制阀,打开移水控制阀,当智能控制器根据安装在后排水罐侧面上部和下部介质检测探头提供的数据判断前述探头所处位置介质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移水控制阀,打开排水控制阀,开始排水,当智能控制器判断后分水罐配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不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排水控制阀结束切水。改变后排水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改变后排水罐内的最大压力以及每次排水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适用于压力容器内两种不同比重液体的低压排放控制方法和系统具有排放时易于控制,且能避免夹带或泄漏上层介质的优点。

如图所示,用于实现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系统是配进水控制阀V1和法兰盘7、前联通介质储罐6的进水管线1联通一侧面配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1T2的前分水罐51,前分水罐51底部联通配移水控制阀V2和法兰盘7、延接三通管的移水管线2,三通管一端口联通一侧面配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3T4的后分水罐52底部、另一端口延接配排水控制阀V3的排水管线3;所述进水控制阀V1、移水控制阀V2和排水控制阀V3及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1T2和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3T4都电连智能控制器4;

在智能控制器4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51向后分水罐52内进行一次切水,再由后分水罐52单独向外进行二次切水。

具体是:在智能控制器4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51单独蓄水,再由蓄水后的前分水罐51单独向后分水罐52内进行一次切水,最后由后分水罐52单独向外进行二次切水。

更具体是:在智能控制器4控制下:先由前分水罐51单独蓄水,再由蓄水后的前分水罐51单独向后分水罐52内进行不彻底的一次切水,最后由后分水罐52单独向外进行不彻底的二次切水。

优选:在智能控制器4控制下:前联通后隔离的前分水罐51内水位上升到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1T2高度时,前隔离的前分水罐51在罐内残压作用下向后隔离的后分水罐52进行一次切水,后分水罐52内水位上升到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3T4高度时,前隔离的后分水罐52在罐内残压作用下向外进行二次切水,切水到水位下降至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3T4高度下时,后分水罐52重新后隔离,再次等待前联通后隔离的前分水罐51内水位上升。

具体是:在进水控制阀V1打开、移水控制阀V2和排水控制阀V3都关闭的初始状态下,当智能控制器4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前分水罐51的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1T2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4则关闭进水控制阀V1、打开移水控制阀V2;当智能控制器4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后分水罐52的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3T4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4则关闭移水控制阀V2,打开排水控制阀V3,开始排水;当智能控制器4根据检测数据发现后分水罐52的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3T4位置不为水时,智能控制器4关闭排水控制阀,切水结束。

具体是:所述进水管线1在进水控制阀V1前配连接前后段进水管线的法兰盘7。所述移水管线2在移水控制阀V2前配连接前后段移水管线的法兰盘7。所述进水管线1连接在前分水罐51的上部。所述进水管线1、移水管线2和排水管线3都为耐压管线。所述前后分水罐51、52都为立式压力容器。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T1、T2配置在前分水罐51的中部一侧,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V3、V4配置在后分水罐52的中部一侧。所述前后分水罐51、52容积相等。所述前后分水罐51、52形状相同。

即:有前后配置的两个分水罐,前分水罐的进水管线和介质储罐的排水管线通过法兰盘对接,在前分水罐的进水管线上安装有进水控制阀,在前分水罐的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前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在后分水罐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后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前分水罐底部引出一根金属管线,该管线上安装有移水控制阀,并经过三通管与后分水罐相联通,三通管的另一端管线上安装有排水控制阀,该管线为排水管线。

所述介质检测探头、控制阀与智能控制器相连,当智能控制器依据安装在前分水罐侧面上部和下部介质检测探头提供的数据判断前述探头所处位置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进水控制阀,打开移水控制阀,当智能控制器根据安装在后排水罐侧面上部和下部介质检测探头提供的数据判断前述探头所处位置介质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移水控制阀,打开排水控制阀,开始排水,当智能控制器判断后分水罐配介质检测探头位置不为水时,智能控制器关闭排水控制阀结束切水。改变后排水罐上下介质检测探头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改变后排水罐内的最大压力以及每次排水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适用于压力容器内两种不同比重液体的低压排放控制方法和系统具有排放时易于控制,且能避免夹带或泄漏上层介质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