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6486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燃气体保安装置,即一种用于控制管道燃气系统中表前阀的非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器。
目前,社会上正在制造和使用中的管道燃气保安装置皆为介入式结构,即将保安装置串接在燃气管道中,当管道或用气炉具发生漏气时,设置于保安装置中的控制阀将自动切断气源,这种结构的保安装置虽能实现保安的任务,但存在有以下不可克服缺陷一是因燃气要通过保安装置,燃气中的有害物质易对保安装置中的部件造成腐蚀,使其损坏失灵,造成使用寿命短的缺陷;二是对保安装置中部件之间的密封配合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加大了对保安装置的制造难度;三是其拆卸安装难度较大,其安装和维修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为克服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非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器,且具有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灵敏度高、安全可靠、宜于推广普及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当管道中的可燃气体泄漏时,与保安器配接的燃气报警器探测到后自动输出一电信号给设置于保安器中的线圈,其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吸引衔铁动作,使其衔铁与齿盘脱钩并通过扭簧驱动套装在扭杆上的扭盘顺时针旋转90度角,带动按装在表前的控制阀门同步旋转,从而实现关闭气源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以如下附图所示方案实现的。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给出了附图1中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给出了附图1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给出了附图1中的扭簧(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给出了附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给出了附图1中的扭杆(6)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给出了附图1中的齿盘(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给出了附图1中的扭盘(5)的结构示意附图9给出了附图1中的衔铁(9)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给出了附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1给出了附图1中的铁芯(16)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2给出了附图1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3给出了附图1中的铁芯(1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4给出了附图1中的定位轴(1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5和附图16给出了附图1中的双扭簧(1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7给出了附图1中的骨架(13)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为螺钉、(2)为壳体、(3)为扭簧、(4)为齿盘、(5)为扭盘、(6)为扭杆、(7)为旋扭、(8)为壳体盖、(9)为衔铁、(10)为挡圈、(11)为定位轴、(12)为双扭簧、(13)为骨架、(14)为铁芯、(15)为线圈、(16)为铁芯、(17)为螺钉、(18)为螺钉、(19)为螺钉、(20)为护套、(21)为引出导线、(22)为柱体、(23)为表前阀、(24)为压板、(25)为垫圈、(26)为螺母、(27)为螺钉、(28)为表前阀手柄。
根据附图,在壳体(2)的上端通过螺钉(1)定位有壳体盖(8),在壳体(2)内腔中的一侧通过螺钉(19)定位有铁芯(16)和与之配装的带有线圈(15)的铁芯(14),在铁芯(14)的端部通过定位在壳体(2)上的定位轴(11)定位有衔铁(9),在定位轴(11)上装置有双扭簧(12),衔铁(9)与套装在扭杆(6)上的齿盘(4)相配合,在齿盘(4)上通过螺钉(18)定位有扭簧(3),扭簧(3)的另一端钩挂于定位在壳体(2)上的柱体(22)上,在齿盘(4)的上侧的扭杆(6)上定位有扭盘(5),扭杆(6)的上端通过螺钉(17)定位有旋钮(7),扭杆(6)的下端与设置在燃气管道系统中表前阀(23)上的手柄(28)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非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器通过压板(24)、螺母(27)、垫圈(25)定位在燃气管道系统中的表前阀上。
本实用新型非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器应与以气敏件为传感器的报警器配套使用,线圈(15)通过引出导线(21)与以气敏件为传感器的报警器上的信号输出线相联接。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描述如下当报警器探测到有泄漏燃气时,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输出脉冲电信号使线圈(15)中有脉冲电流流过,铁芯(14)和(16)中产生磁性,吸动衔铁(9)使其与齿盘(4)脱钩,齿盘(4)在扭簧(3)的驱动下带动扭盘(5)、扭杆(6)、表前阀手柄(28)顺时针旋转90度角,从而实现切断气源的任务。当泄漏事故排除后,逆时针旋动旋扭(7)90度角即可实现打开表前阀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由于采用了非介入式方案,即燃气不直接通过本保安器,避免了燃气对保安器本身结构件的腐蚀,所以具有使用寿命长和安全性能好的特点;二是具有整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宜于普及的特点;三是具有安装和拆卸方便的特点。
综上所述可有效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任务,为社会提供一种非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器。
权利要求1.非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器,包括螺钉(1)、壳体(2)、扭簧(3)、齿盘(4)、扭盘(5)、扭杆(6)、旋扭(7)、壳体盖(8)、衔铁(9)、挡圈(10)、定位轴(11)、双扭簧(12)、骨架(13)、铁芯(14)、线圈(15)、铁芯(16)、螺钉(17)、螺钉(18)、螺钉(19)、护套(20)、引出导线(21)、柱体(22)、表前阀(23)、压板(24)、垫圈(25)、螺母(26)、螺钉(27)、表前阀手柄(28),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的上端通过螺钉(1)定位有壳体盖(8),在壳体(2)内腔中的一侧通过螺钉(19)定位有铁芯(16)和与之配装的带有线圈(15)的铁芯(14),在铁芯(14)的端部通过定位在壳体(2)上的定位轴(11)定位有衔铁(9),在定位轴(11)上装置有双扭簧(12),衔铁(9)与套装在扭杆(6)上的齿盘(4)相配合,在齿盘(4)上通过螺钉(18)定位有扭簧(3),扭簧(3)的另一端钩挂于定位在壳体(2)上的柱体(22)上,在齿盘(4)的上侧的扭杆(6)上定位有扭盘(5),扭杆(6)的上端通过螺钉(17)定位有旋钮(7),扭杆(6)的下端与设置在燃气管道系统中表前阀(23)上的手柄(2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器,其特征在于线圈(15)通过引出导线(21)与以气敏件为传感器的报警器上的信号输出线相联接。
专利摘要非介入式管道燃气保安器,是在壳体(2)内定位有带有线圈(15)的铁芯(14)和(16),通过装有双扭簧(12)的定位轴定位有衔铁(9),衔铁(9)与套装在扭杆(6)上的定位有扭簧(3)的齿盘(4)配合,在齿盘(4)上侧的扭杆(6)上定位有扭盘(5),扭杆(6)的下端与表前阀手柄相连接,线圈(15)通过导线与报警器上的信号输出线相连接。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好,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F17D5/00GK2294373SQ9723354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5日
发明者龙云钦 申请人:龙云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