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作物根瘤原基的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5931320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豆科作物根瘤原基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是一种豆科作物根瘤原基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根瘤原基是豆科植物固氮根瘤的前期物质,其主要功能是形成有固氮能力的根瘤。过去,只重视有固氮能力的根瘤,对根瘤原基重视不够,检测手段落后,检测出的数量少,误差大,精度低。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无固氮能力根瘤的增多,人们对生物固氮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豆科植物根瘤原基的重要性,它决定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源,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决定了植物的生长力。所以,国内外的植物生理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对豆科植物根瘤原基的研究非常重视。根瘤原基作为豆科植物形成根瘤的核心组份而成为植物生理研究工作的一个热点和突破口,而其检测方法相对滞后,很少有人研究。
传统的检测根瘤原基的方法一般采用在解剖镜下,解剖检测,这种方法,测量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工作效率低,误差大,使一些较小的根瘤原基检测不到,部分被忽视,致使根瘤原基总量偏低。本发明就是针对以上缺欠,进行改进,采取对豆科植物根瘤原基进行染色、脱余色,并与检测过程融为一体,使检测出的根瘤原基数据准确,精度提高,是目前最为可行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从以上技术背景出发,对豆科作物根瘤原基进行染色,增加可辨率,减少根瘤原基的视觉损失,然后脱余色得到准确的根瘤原基数。
本发明的关键是对染色剂的选择和检测步骤。我们经过多次的试验筛选,确定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亮绿作为染色剂直接给根瘤原基着色,而此染色剂不对其它组织染色,具有专一性。将染色的过程与检测的过程融为一体,最终获得根瘤原基的准确数据和信息,,从而更好的满足科研需要。具体染色检测方法按以下步骤a.前期准备整个试验过程全部采用去离子水(Mili-Q),配置脱色液10~15%NaOH、0.24NHCl和0.15~0.2%亮绿;b.根系的收集将豆科作物根系用自来水洗净,放入200mlMili-Q水漂洗;c.去杂质在室温25℃条件下,取一定量的豆科作物根系,放在洁净的烧杯中,用10~15%NaOH浸泡6小时;再用Mili-Q水洗去NaOH,直到根系的棕色清失,继续用0.24NHCl浸泡10分钟;d.根瘤原基染色取出以上处理过的根系,用0.15~0.2%亮绿浸泡染色30分钟;e.脱余色用Mili-Q水洗去根瘤原基以外质体上的绿色,用Mili-Q水浸泡8-10小时;f.进行检测用解剖镜检测根瘤原基的形成数。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5CB121101)课题中得到应用。在课题的进行中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与步骤对大豆根瘤原基的检测,较目前采用常规检测手段效率提高2倍,精度提高15%以上,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操作简便,精确度高,实用性强。对豆科作物根瘤原基的深入研究很有帮助,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权利要求
1.在豆科作物根瘤原基的检测中,一种检测豆科作物根瘤原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具有专一性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亮绿作为染色剂,将染色与脱余色的过程与检测融为一体,最终获取准确的根瘤原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下检测步骤a.前期准备整个试验过程全部采用去离子水(Mili-Q),配置脱色液10~15%NaOH、0.24NHCl和0.15~0.2%亮绿;b.根系的收集将豆科作物根系用自来水洗净,放入200mlMili-Q水漂洗;c.去杂质在室温25℃条件下,取一定量的豆科作物根系,放在洁净的烧杯中,用10~15%NaOH浸泡6小时;再用Mili-Q水洗去NaOH,直到根系的棕色清失,然后继续用0.24NHCl浸泡10分钟;d.根瘤原基染色取出以上处理过的根系,用0.15~0.2%亮绿浸泡染色30分钟;e.脱余色用Mili-Q水洗去根瘤原基以外质体上的绿色,用Mili-Q水浸泡8-10小时;f.进行检测用解剖镜检测根瘤原基的形成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中豆科作物根瘤原基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改进了传统检测豆科作物根瘤原基的检测方法,确定了具有专一性染色剂的种类和检测步骤,增加检测精度,提高检测效率,并在染色的过程中对根瘤原基细胞进行分离染色,将染色的过程与检测融为一体,最终获得高精度的检测结果,从而更好的满足科研需要。
文档编号G01N1/28GK1936551SQ20061001652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3日
发明者乔云发, 韩晓增, 苗淑杰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