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4164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碰撞模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可用 于汽车车门、安全带、安全锁、安全座椅、安全气囊、汽车内饰物等主动和被动安全产品的 性能检验和设计改进试验,可也为碰撞环境下相关人体生物力学的研究提供一种试验手段。
技术背景改进汽车的安全性,有效地减少汽车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我国汽车行业近几年的 重要工作之一。与正面碰撞相比,侧面碰撞对乘员造成的伤害更大,近年来交通事故的统计 数据表明,大约40%的事故是侧面碰撞事故,造成致死和重伤的事故中侧碰事故也大约是 30%-40%。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展了汽车侧面碰撞试验研究并制动了相 应的试验法规。美国于1990年颁布实施了FMVSS214侧面碰撞法规,欧洲于1995年颁布实施了 ECER95侧面碰撞法规,日本于1998年10月颁布了侧面碰撞试验法规,采用了与ECER95—样的 试验方法。我国也以ECER95为蓝本制定了《汽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法规,并于2006年正式 实施。现有技术中,汽车侧面碰撞试验的方法主要有移动屏壁撞车试验、台车试验及试验台冲 击试验。移动屏壁撞车试验是一种实车侧碰试验,需要真实的车辆进行碰撞试验,主要用来 对已开发出的成品车型按汽车侧碰相关法规要求进行试验,以鉴定是否达到法规要求。由于实 车侧面碰撞试验中一部整车只能使用一次、费用很高,对于安全气囊等主被动安全产品的开 发和产品验收,完全采用实车碰撞、其费用相当高,在实际研发中是不可能的。台车试验及试验台冲击试验,是用一个比较坚固的台车代替汽车,在台车上安装车身、车 门、座椅、安全气囊等相应汽车零部件,无需破坏真实汽车的碰撞模拟设备,用于乘员保护装 置的性能评价和零部位的耐惯性力试验,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开发的必备设备。目前,国外已开发了一些汽车侧碰的试验设备。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利用冲击器冲击 车门外表面的动态车门部件试验装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待测预先碰撞过的侧门固定在台 架上的试验台冲击侧碰模拟装置。虽然该类冲击试验装置可以较好模拟撞击整个过程,缺点 是不易控制撞击瞬间的加速度过程。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通过静力试验、内饰物试验、车门外 侧的第2次撞击和计算机模拟实车碰撞4个步骤来推断模拟假人在汽车侧碰时将受到的损伤, 该方法综合了实车试验和部件试验优点,但由于计算机性能和模拟方法的限制,特别是在进 行车身结构的抗撞性研究方面,计算机仿真不能完全脱离试验或完全代替试验,计算机仿真 结果最终仍需要试验来验证。此外,德国申克(SCHENCK)公司生产了一套液压伺服控制的汽 车碰撞模拟试验设备,可以进行侧碰的模拟试验,但价格昂贵。国内对汽车侧碰模拟试验装 置的研究刚刚起步,清华大学公布了一种侧碰模拟试验台的方案,但仅能模拟车门运动状态, 其它大都是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汽车侧碰曲线与实车碰撞曲线对比,来验证仿真的正确性。 目前,能同时模拟汽车侧碰过程中的车体、车门和座椅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的试 验装置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满足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设备的迫切要求,实现了根据不同的车型的侧面 碰撞试验数据,通过设计不同的车门和座椅凸轮曲线槽形状,结合碰撞吸能器的设计,控制 侧碰台车上的车门和座椅的运动状态,使台车上的车门和座椅获得与实车侧碰时相同的位移、 速度和加速度,能比较清晰地反映汽车侧面结构及其内饰面与作用到乘员身上的载荷之间的 相互关系以及结构抗撞/冲击变形等特性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模拟移动障碍壁车(模拟MDB车)、可相对地面移 动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模拟移动障碍壁车上安装台车吸能器和车门吸能器;台车上安装车门 运动控制机构和座椅运动控制机构,台车前端安装制动吸能器-,所述的车门运动控制机构包括相对地面固定的车门曲线板,车门曲线板上开有车门凸轮 曲线槽,车门凸轮曲线槽内安装车门滚轮,车门滚轮经车门拐臂杠杆连接车门滑块,车门滑 块安装于车门滑块导轨内,车门滑块导轨设置于车门支架上;所述的座椅运动控制机构包括相对地面固定的座椅曲线板,座椅曲线板上开有座椅凸轮 曲线槽,座椅凸轮曲线槽内安装座椅滚轮,座椅滚轮经座椅拐臂杠杆连接座椅滑块,座椅滑 块安装于座椅滑块导轨内,座椅滑块导轨设置于座椅支架上;车门拐臂杠杆包括下端设置车门滚轮的车门拐臂杠杆下摆臂,车门拐臂杠杆下摆臂通过 车门拐臂杠杆轴连接车门拐臂杠杆上摆臂的下端,车门拐臂杠杆上摆臂的上端通过销轴连接 车门滑块,车门拐臂杠杆轴通过车门拐臂杠杆支座安装在台车上。座椅拐臂杠杆包括下端设置座椅滚轮的座椅拐臂杠杆下摆臂,座椅拐臂杠杆下摆臂通过 座椅拐臂杠杆轴连接座椅拐臂杠杆上摆臂的下端,座椅拐臂杠杆上摆臂的上端通过销轴连接 座椅滑块,座椅拐臂杠杆轴通过座椅拐臂杠杆支座安装在台车上。所述的台车吸能器、车门吸能器和制动吸能器,采用了 ZL011019.6.9《节制杆式模拟器
车碰撞试验装置及其方法》中的节制杆式液压吸能器结构模式。制备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的方法,其步骤为1) 、获取实车侧碰撞试验的数据,包括车体的质量,碰撞时MDB的速度,侧碰过程中车 体质心沿碰撞轴线的速度、位移、加速度时间曲线,侧碰过程中座椅和车门的速度、位移时 间曲线。2) 、根据实车车体的试验数据,依据ZL011019.6.9《节制杆式模拟器车碰撞试验装置及 其方法》中的方法,结合汽车侧面碰撞的动力学方程,设计模拟MDB车吸能器和制动吸能器 节制杆形状,满足台车碰撞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波形与实车数据一致。3) 、根据实车车体的试验数据,计算侧碰过程中实车的座椅和车门位移与车体的相对关 系。采用凸轮传动分析的机构单元法建立车门和座椅运动分析数学模型,编制计算程序,依 据实车波形的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分别计算车门凸轮曲线槽和座椅凸轮曲线槽的理论轮廓曲线数据。4) 、台车碰撞仿真计算,满足精度要求,车门、座椅凸轮曲线槽数据输出;不满足精度, 重新进行第二步,确定新的车门凸轮曲线槽形状、座椅凸轮曲线槽形状。5) 、加工吸能器、车门和座椅运动控制机构,完成整体试验设备。在汽车设计中,实车侧面碰撞是检验车辆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但实车碰撞试验,费用较 高,而且不利于获取某一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动态力学参数。本发明利用可重复的、接近于实 车侧面碰撞的台车模拟装置,其采取了台车车门和座椅凸轮曲线控制机构,模拟汽车侧碰中 的车门、座椅和车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可以真实再现汽车侧面碰撞时车门、 座椅、安全带和假人等的动力学过程,并且为侧碰安全气囊、安全带和座椅等不受车辆碰撞 影响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再现车辆侧面碰撞的动力过程。试验费用便宜,对汽车的设计和检验 是非常有利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点l)能够同时模拟不同车型侧面碰撞中车门、车体和座椅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波形,重复性好,精度高;2)充分考虑了汽车侧面结构及 其内饰面与作用到乘员身上的载荷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同时进行乘员保护装置的性能评价和 零部件的耐惯性力试验;3)设计程序简单,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安全性好;4)装置结构 紧凑,体积小,安装调试简单,易于维修保养;5)试验和设备成本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2为车门运动控制机构 图3为座椅运动控制机构 图4为车门拐臂杠杆机构图5为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装置试验原理6为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装置台车结构7为图6的A-A剖面8为车门和座椅曲线板的布置示意9为本发明的系统设计流程10为凸轮曲线槽理论轮廓设计原理11为座椅曲线槽的三维设计模型图12为车门曲线槽的三维设计模型图13为设计的座椅凸轮曲线槽理论轮廓数据中1-固定壁,2-制动吸能器,3-制动吸能器碰撞杆,4-车门、座椅运动导轨,5-车 门曲线板,6-车门拐臂杠杆下摆臂,7-车门拐臂杠杆支座,8-车门拐臂杠杆轴,9-车门拐臂 杠杆上摆臂,10-车门滑±央,11-销轴,12-车门滑块导轨,13-座椅拐臂杠杆上摆臂,14-座椅 滑块,15-销轴,16-座椅,17-车门,18-车门吸能器碰撞杆,19-车门吸能器,20-地面,21-模拟移动障碍壁车,22-台车吸能器,23-车门支架,24-座椅支架,25-座椅滑块导轨,26-座椅滑块导轨支架,27-座椅曲线板,28-座椅拐臂杠杆速下摆臂,29-座椅拐臂杠杆轴,30-座椅拐臂杠杆支座,31-车门滑块导轨支架,32-车门支架滚轮轴,33-车门支架滚轮,34-台 车,35-车门、座椅曲线板固定座,36-台车、模拟MDB车固定导轨,37-台车滚轮,38-座椅 支架滚轮轴,39-座椅支架滚轮,40-座椅滚轮,41-安全带,42-侧碰假人,43-车门架体,44-台车侧滚轮,45-车门、座椅凸轮曲线板固定板,46-车门滚轮,47-车门凸轮曲线槽,48-座 椅凸轮曲线槽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了一套精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的模拟汽车侧面碰撞真实环境的设备和试 验方法,为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座椅、内饰物等的产品研发和检验、人体生物力学 研究的提供试验手段。本发明所述的试验装置己经成功模拟了某红旗轿车的侧面碰撞运动过程,通过试验曲线 验证表明,该试验装置能同时模拟和控制车体、车门和座椅的正加速度和减加速度波形,精 确再现汽车侧面碰撞的动力学历程。一、本发明所述系统的整体设计步骤如下(如图9): (1)获取已有车型实车侧面碰撞的特征数据。这些数据包括 MDB车的质量和碰撞速度;侧碰中车体质心处的水平X方向的位移——时间、速度一 一时间和加速度——时间数据。侧碰中车门的X方向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和加速 度——时间数据。侧碰中座椅的X方向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和加速度——时间数 据;车体的质量。(2)利用ZL011019.6.9《节制杆式模拟器车碰撞试验装置及其方法》中的方法,建立节 制杆式汽车碰撞吸能器模型,代入实车侧碰数据设计车门吸能器、台车吸能器和台车制动吸 能器中节制杆的形状和碰撞杆的拉出长度。ZL011019.6.9所述的节制杆式模拟器车碰撞试验 装置为本发明中所述的吸能器。G)根据实车中的数据,计算实车车门和座椅相对车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关系,设 计车门曲线槽的理论形状;同理,由实车座椅相对车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关系,设计座 椅曲线槽的理论形状。(4) 台车模拟碰撞仿真计算,不满足精度要求,转入步骤(2);(5) 节制杆、车门凸轮曲线槽、座椅凸轮曲线槽加工和试验。这样,在吸能器和曲线槽的控制下,利用台车可以同时得到车体、座椅、车门在碰撞过 程的位移、速度关系,真实地再现汽车侧碰过程中真实环境。不同的车型,只需更换节制杆 和凸轮曲线槽。并且由于车门和座椅的运动是通过凸轮曲线槽和拐臂杠杆、滑块等机械机构 来实现,能严格地模拟车门和座椅对车体的相对运动,运动的可靠性和重复性都较高。可以 说,本装置可同时模拟汽车侧面中的车体、车门和座椅运动位移和速度曲线(含相对运动), 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本发明所述试验装置的核心部件为车门、座椅运动控制机构(图2、图3),其关键是车 门、座椅凸轮曲线槽的设计。车门和座椅运动控制机构的凸轮曲线槽设计依据实车试验参数 (如MDB车的速度、减速度和减加速度等)来确定,设计流程为获取实车侧面碰撞数据(速 度、加速度、位移波形)一进行汽车侧面碰撞动力学分析一建立数学模型一吸能器设计一确 定车门和座椅凸轮曲线一最后加工台车车门和座椅运动控制机构。二、车门和座椅凸轮曲线槽设计过程(如图10所示)凸轮曲线的设计采用凸轮传动分析的机构单元法,依据实车波形的数据分析处理,完成 实车的碰撞加速度数据采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合成,计算凸轮曲线的数据。以座椅凸轮曲线槽设计为例,如图IO所示,设座椅拐臂杠杆的初始位置为JSO,在台 车运动某时刻"H,座椅拐臂杠杆的位置为45,0,。此时,台车运动的位移5B,,在吸能器的控制下台车与实车碰撞中的位移相等,这由ZL011019.6.9所述的方法可保证。要使得台车上
座椅的水平位移^4,也必须与实车座椅的数据相同,只要台车上的座椅与台车的相对位移A5, 与实车及实车座椅上的相对位移A5,相同,即可得到模拟效果,而AS,可由实车数据得到。因 此,只要座椅拐臂杠杆在该时间内转动一个角度A^,即可保证座椅与台车的相对水平位移 △&。这一转动角度通过座椅运动控制凸轮曲线槽的形状即可控制,也就是要设计出座椅运 动控制摆臂下臂O,的轨迹。为此,在座椅运动控制摆臂下臂的初始位置O点建立地面固定坐标系xqy。 q(Zo/,lW) 由台车的位移、座椅运动控制摆臂的运动关系/U万D和A45,",,可得^ cos(外)—弓cos(p。 + Ap,.) = AiS, 由于结构参数/l,p。事先由结构设计确定,相对运动位移A5,由实车数据得到,根据上式 可得到座椅运动控制摆臂转角与AS,的对应关系。由于座椅拐臂杠杆下摆臂与上摆臂的转动角度都是A^,根据下摆臂运动关系,由 A5,0,5、 A5,QF并注意到位移00'与AB,相等,都是台车在该时刻/台车的位移《,则由座 椅拐臂杠杆下摆臂<9,的轨迹与台车水平位移Z,可计算出义。,=I, -[。 sin(A r2 sin(A)]= r2 sin(A) - r2 sin(/ 0 - 一) 其中,^和下臂初始角度A可由结构设计事先确定。因此,通过编程可计算出任意时刻Ti,当台车的水平位移为义,时,座椅凸轮曲线槽的理论中心点坐标,根据滚轮的半径大小,即可得到座椅凸轮曲线槽工作面理论轮廓形状。 根据以上方法设计的某型汽车侧碰模拟试验装置的座椅凸轮曲线槽理论轮廓线(如图13)、座椅凸轮曲线槽三维模型(图ll)和车门凸轮曲线槽三维模型(如图12)。 三、本发明的结构组成本发明的组成原理如图5和图6、图7所示。模拟汽车侧面碰撞试验装置由模拟移动障 碍壁车21、车门运动控制机构(图2)、座椅运动控制机构(图3)、台车34和制动吸能器2 等五大部分结构组成,其核心部件为运动控制机构——拐臂杠杆机构(图4)。该试验装置 可以同时模拟车体、车门和座椅的汽车侧面碰撞位移、速度、加速度波形。 在台车轨道上安装车门运动控制机构(图2)和座椅运动控制机构(图3),依靠车门和 座椅运动控制机构重现汽车侧面碰撞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波形。车门曲线板5和座椅曲 线板27的设计依靠实车碰撞数据设计。该试验装置无需破坏真实汽车,用一个比较坚固的台 车34代替真实汽车,车门、座椅凸轮控制机构和各吸能器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汽车零部件在 侧面碰撞过中的能量吸收,载荷分布以及结构抗撞/冲击变形等特性,可以模拟较宽范围内的 汽车侧面碰撞实情。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组成为包括模拟移动障碍壁车(模拟MDB车)、可相对地面移动的台车。1、 模拟移动障碍壁车(MDB车)其上安装有车门吸能器19和台车吸能器22,利用台车吸能器22和制动吸能器2获得模 拟台车(34)的位移速度数据。车门吸能器19对正台车上车门下方撞击板,各吸能器撞击的 部位设置橡胶缓冲垫。2、 台车可移动的台车总体上由三部分组成。(l)台车本体。(2)车门运动控制机构。(3)座椅运 动控制机构。台车上安装车门运动控制机构和座椅运动控制机构,台车前端安装制动吸能器。台车本体采用钢板和槽钢焊接而成。台车的前后两侧安装有4个滚轮37,使台车可沿 地面固定导轨36前后移动;台车上安装有供车门支架滚轮32和座椅支架滚轮39运动的轨道 (图6中的车身导轨),保证车门支架23和座椅支架24可相对台车前后运动。台车后部左右 各安装有车门拐臂杠杆机构,车门拐臂杠杆下摆臂6通过车门滚轮46与车门曲线槽48配合, 车门拐臂杠杆相对台车的转动由车门凸轮曲线槽控制;车门拐臂杠杆上摆臂9通过销轴与车 门滑块10连接。台车中部左右各安装有座椅拐臂杠杆,座椅拐臂杠杆下摆臂28通过座椅滚 轮40与座椅曲线槽47配合,座椅拐臂杠杆相对台车的转动由座椅凸轮曲线槽控制;座椅拐 臂杠杆上摆臂13通过销轴与座椅滑块14连接。车门运动控制机构,如图2所示车门支架23是个框架结构,采用钢板和角钢焊接而成。 车门支架前面可根据需要安装不同车型车门17,车门支架23后面安装有和车门拐臂杠杆相 连接的车门滑块10、车门滑块导轨12以及车门滑块导轨支架31。车门支架23的前后各安装 有2个车门支架滚轮33,车门拐臂杠杆在转动的同时,驱动车门滑块10在车门滑块导轨12 中上下运动并带动车门支架23沿台车前后相对运动。座椅运动控制机构,如图3所示座椅支架24也是由钢板和角钢焊接而成。座椅支架上 固定有汽车座椅16,座椅上放置侧碰假人42,并用安全带41约束好。座椅的后面安装有和 座椅拐臂杠杆相连接的座椅滑块14、座椅滑块导轨25和滑块导轨支架26。座椅支架的下方
前后各安装有2个座椅支架滚轮39,座椅拐臂杠杆在转动的同时,驱动座椅滑块M在座椅 滑块导轨25中上下运动并带动座椅支架24沿台车前后相对运动。3、 车门和座椅曲线板车门曲线板5在台车左右对称布置,如图8所示,固定在地面上。车门曲线板上根据计 算数据加工有控制车门支架运动的半封闭车门凸轮曲线槽48,车门拐臂杠杆下摆臂6中的车 门滚轮46在该曲线槽中运动。该曲线槽的上表面是工作面。同样,座椅曲线板27也在台车左右对称布置,如图8所示,固定在地面上。座椅曲线板 上根据计算数据加工有控制座椅支架运动的半封闭座椅凸轮曲线槽47,座椅拐臂杠杆下摆臂 28中的座椅滚轮40在该曲线槽中运动。该曲线槽的上表面是工作面。为了保证运动中不干涉,车门曲线板和座椅曲线板平行布置,车门曲线板内侧到台车侧 面的距离为150mm,座椅曲线板内侧到台车侧面的距离为205rara,其布置如图8。4、 台车吸能器。制动吸能器2与模拟MDB车上的台车吸能器22相配合,控制台车的运动,使其能模拟实 车侧碰时前后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状态。四、试验步骤与碰撞过程的机构动作描述如下-1、 安装台车上的车门、侧碰假人及各种测试传感器。2、 根据设计结果,分别将车门吸能器、台车吸能器和台车制动吸能器的碰撞杆拉出指定 的长度。3、 安装左右对称的车门和座椅运动控制曲线板,座椅拐臂杠杆下摆臂中的滚轮与座椅曲 线槽配合,车门拐臂杠杆下摆臂的滚轮与车门运动控制曲线配合,分别处于起始位置。4、 拖动模拟MDB车,根据侧碰速度要求,拉到指定位置。5、 释放模拟MDB车,使模拟MDB车在与台车碰撞瞬间得到规定的速度,比如48km/h。6、 模拟MDB车上的车门吸能器碰撞杆与车门支架前端碰撞结合,使车门产生所设计的 初始运动位移与速度。此后,模拟MDB车上的台车吸能器的碰撞杆与台车碰撞结合,再与 台车制动吸能器的碰撞结合,在两个吸能器的共同作用下使台车产生所需的位移、速度和加 速度。台车上的车门拐臂杠杆在随台车向后运动的同时,在车门曲线槽工作面的约束下,车 门拐臂杠杆同时产生转动,其上摆臂将控制车门滑块上下运动并迫使车门产生相对与台车的 运动。同理,在座椅曲线槽工作面的约束下,座椅门也将产生相对与台车的运动。设计不同 的曲线槽可以控制车门和座椅相对与台车的不同运动规律。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模拟移动障碍壁车(21)、可相对地面移动的台车(34),其特征在于模拟移动障碍壁车(21)上安装台车吸能器(22)和车门吸能器(19);台车(34)上安装车门运动控制机构和座椅运动控制机构,台车(34)前端安装制动吸能器(2);所述的车门运动控制机构包括相对地面固定的车门曲线板(5),车门曲线板(5)上开有车门凸轮曲线槽(47),车门凸轮曲线槽(47)内安装车门滚轮(46),车门滚轮(46)经车门拐臂杠杆连接车门滑块(10),车门滑块(10)安装于车门滑块导轨(12)内,车门滑块导轨(12)设置于车门支架(23)上;所述的座椅运动控制机构包括相对地面固定的座椅曲线板(27),座椅曲线板(27)上开有座椅凸轮曲线槽(48),座椅凸轮曲线槽(48)内安装座椅滚轮(40),座椅滚轮(40)经座椅拐臂杠杆连接座椅滑块(14),座椅滑块(14)安装于座椅滑块导轨(25)内,座椅滑块导轨(25)设置于座椅支架(24)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门拐臂杠杆 包括下端设置车门滚轮(46)的车门拐臂杠杆下摆臂(6),车门拐臂杠杆下摆臂(6)通过车 门拐臂杠杆轴(8)连接车门拐臂杠杆上摆臂(9)的下端,车门拐臂杠杆上摆臂(9)的上端 通过销轴连接车门滑块(10),车门拐臂杠杆轴(8)通过车门拐臂杠杆支座(7)安装在台车(34)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拐臂 杠杆包括下端设置座椅滚轮(40)的座椅拐臂杠杆下摆臂(28),座椅拐臂杠杆下摆臂(28) 通过座椅拐臂杠杆轴(29)连接座椅拐臂杠杆上摆臂(13)的下端,座椅拐臂杠杆上摆臂(13) 的上端通过销轴连接座椅滑块(14),座椅拐臂杠杆轴(29)通过座椅拐臂杠杆支座(30)安 装在台车(34)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汽车碰撞模拟的技术领域,其可再现汽车侧面碰撞的真实力学环境,可用于汽车车门、安全带、安全锁、安全座椅、安全气囊、汽车内饰物等主动和被动安全产品的性能的检验和改进设计,可也为碰撞环境下人体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一种手段。汽车侧面碰撞模拟试验装置,由模拟移动障碍壁车上的液压车门吸能器、台车吸能器、制动吸能器构成一套汽车侧碰模拟系统,台车上安装车门运动控制机构和座椅运动控制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比较清晰地反映汽车侧面碰撞中车门、座椅以及车门的运动关系,模拟汽车侧面碰撞过程中主动和被动安全产品等的工作环境,具有模拟精度高,设计程序简单,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操作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M17/007GK101398342SQ20081016720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5日
发明者强 李, 臻 杨, 韩晓明 申请人:中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