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5931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激光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激光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光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检测的激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及社会的进步,产品的加工及制造精度在不断提升,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就是对制造出来的产品的检测要求也在不断加强,以保证产品达到预先设定的精度要求,而且同时要能够实现快速加速检测,以满足生产速度的需求。中国CN92105788. I号发明专利揭示了这样一种激光检测方法,其利用激光发射器想产品表面发射线性激光束,利用光波衍射效应来检测产品表面质量,因为其照射在 产品表面的是一个激光点,工业中称之为点检测法。然而,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当利用激光束点检测法检测产品质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即只能检测产品的某个局部点,当要扫面产品的某一个面的时候,其无法快速且准确地进行检测,而且当产品表面精度要求高时,点检测法容易漏检,即无法测出产品表面的瑕疵。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激光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的激光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用于固定产品的工装台、安装于支架上的滑轨及安装于滑轨上且能够发射出扇形的激光束的激光发射器,所述扇形的激光束在产品上的投影呈线状,所述激光发射器可以在滑轨上移动,所述激光发射器仅需单次、单方向上的移动就能实现对产品某一表面的完全检测。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扇形的激光束的夹角的大小是可调整的。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激光检测装置能够同时检测多个产品。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及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且横跨所述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的第三轨道,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于所述第三轨道上。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轨道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三轨道移动的丝杠。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轨道设有支撑所述第三轨并供其滑动的导轨。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轨的端面上下宽且中部窄。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导轨设有驱动所述激光发射器运动的丝杠,所述激光发射器在第三导轨上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三导轨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激光检测装置工作时,所述扇形的激光束垂直于所需检测的产品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激光检测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所述激光发射器可以发射出垂直于产品所需检测面的扇形激光束,所述激光束的投影呈线行,且所述激光发射器只需在所述滑轨上单向、单次运动即可完成对产品某一表面的完全检测,同时线性检测大大提闻了检测精度,整体检测效率也得到鲜有的提闻。

图I是本发明激光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激光检测装置的部分组件图。图3是图I所示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激光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用于固定产品的工装台、安装于支架上的滑轨及安装于滑轨上且能够发射出扇形的激光束的激光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的激光束在产品上的投影呈线状,所述激光发射器可以在滑轨上移动,所述激光发射器仅需单次、单方向上的移动就能实现对产品某一表面的完全检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的激光束的夹角的大小是可调整的。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检测装置能够同时检测多个产品。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及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且横跨所述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的第三轨道,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于所述第三轨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三轨道移动的丝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设有支撑所述第三轨并供其滑动的导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端面上下宽且中部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轨设有驱动所述激光发射器运动的丝杠,所述激光发射器在第三导轨上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三导轨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移动。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激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检测装置工作时,所述扇形的激光束垂直于所述工装台的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激光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用于固定产品的工装台、安装于支架上的滑轨及安装于滑轨上且能够发射出扇形的激光束的激光发射器,所述扇形的激光束在产品上的投影呈线状,所述激光发射器可以在滑轨上移动,所述激光发射器仅需单次、单方向上的移动就能实现对产品某一表面的完全检测,这样的线性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更提高了整体检测的效率。
文档编号G01N21/88GK102854197SQ20121038193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0日
发明者缪磊, 任锋, 吴加福 申请人: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