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物PM<sub>2.5</sub>粒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6525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颗粒物PM<sub>2.5</sub>粒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属于大气气溶胶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エ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环境空气污染越发严重,我国已经由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转为以臭氧和大气细粒子为主要特征的复合污染。特别是随着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PM2.5质量浓度測量正式列入环境控制质量监测范围。目前,真正能够实现环境空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原位测量的仪器是基于振荡天平法,而PM2.5粒径切割装置的研发,将对于质量浓度的精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基于颗粒物运动学特性的常规冲击式粒子采样器主要用于实现大颗粒物的滤膜采样分析或者去除,而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特定环境颗粒物粒径切割的准确性、运行稳定性及易维护性等,并充分考虑切割器体积的设计限制等,基于微型旋风分离器的粒径切割装置将更具应用前景。专利ZL201220149409. 6中设计了ー种基于旋风分离器的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器,可以用于以环境空气采样或测量为目的的粒径切割,但其仅仅作为PMltl粒径切割器的配套附件使用,无法单独应用。同时,该切割器结构采用分离腔横放模式,很难保证长时间高颗粒物浓度下的粒径精确切割,且分离腔内部容易受颗粒物沉积污染,不利于后期维护。本发明_在设计ー种能够满足各种环境监测需求的、维护方便并可单独使用的PM2.5切割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颗粒物粒径切割装置,使其能够同时适应环境颗粒物高浓度或者低浓度条件下的PM2.5精确切割需求,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方便,实现空气中2. 5 ii m以上颗粒物粒径的原位切割。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包括样气进气管1、旋风分离器2、颗粒物收集室3、转接器4和样气出气管5 ;所述旋风分离器2由进气ロ 6、分离腔7和出气ロ 8组成;所述分离腔7上半部为圆柱形,与出气ロ 8外壁形成圆环形样气整流区,下半部形状为倒圆锥形,为样气气流加速区;所述出气ロ 8位于所述分离腔7腔体的上方,且与分离腔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气ロ 6位于分离腔7腔体的侧壁,并与分离腔7样气整流区垂直贯通连接;所述样气进气管I的一端作为进气端开ロ向下,样气进气管I的另一端螺合在进气ロ 6上;所述颗粒物收集室3固定于旋风分离器2的下部,并与旋风分离器2的分离腔7的下方贯通连接;出气ロ 8通过转接器4与样气出气管5连接。所述进气ロ 6采用圆锥体向长方体过渡的进气方式,即进气ロ 6前端为圆锥体,实现与样气进气管I的密闭连接,进气ロ 6后端逐渐过渡为长方体,使得样气进入分离腔7时,气流内侧与出气ロ 8下部外侧相切。这种结构可以保证样气进入分离腔7之前实现进气管切面由圆形向矩形的平稳过渡,保证分离腔7样气整流区内样流层流结构的形成,有效的避免进气ロ 6与分离腔7过渡区域紊流的出现。所述出气ロ 8底端深入分离腔7内,且出气ロ 8底端端面略低于进气ロ 6的下端端面,从而形成分离腔7样气整流区的环形结构。所述的样气出气管5呈倒U型结构,一端通过螺纹与转接器4相连接,连接处有0圈密封,另一端与后续颗粒物分析仪连接,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出气管内的粒子碰撞损失,并方便后续设备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2、转接器4和颗粒物收集室3同轴安装。这种结构可以在实现颗粒物高效切割的同时,使得碰撞在分离腔7内壁上的颗粒物在自身重力及气流的共同作用下沉降至颗粒物收集室3。·
所述进气ロ 6与分离腔7的侧壁采用密封胶粘接,出气ロ 8与分离腔7的内壁为螺纹连接,连接处有0型密封圏。 所述出气ロ 6上端通过螺纹与转接器4连接,连接处通过0形密封圏。所述颗粒物收集室3通过螺纹连接于旋风分离器2的分离腔7的下方,连接处通过0形密封圏。本发明的切割装置的机体均采用铝合金材质,表面及内壁均喷涂聚四氟こ烯。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本发明主要借鉴了常规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的是惯性分离法,其结构原理图如附图
2所示。图中a为样气进气ロ 6的高度,b为样气进气ロ6的宽度,h为环形旋风分离腔7样气整流区的高度。根据常规旋风分离器筛分理论,当粒子在离心カ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径向速度与返回气流的径向速度相等时,可以直接得到切割粒径,经整理为
权利要求
1.一种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样气进气管(I)、旋风分离器(2)、颗粒物收集室(3)、转接器(4)和样气出气管(5);所述旋风分离器(2)由进气口(6)、分离腔(7)和出气口(8)组成;所述分离腔(7)上半部为圆柱形,与出气口(8)外壁形成圆环形样气整流区,下半部形状为倒圆锥形,为样气气流加速区;所述出气口(8)位于所述分离腔(7)腔体的上方,且与分离腔(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口(6)位于分离腔(7)腔体的侧壁,并与分离腔(7)样气整流区垂直贯通连接;所述样气进气管(I)的一端作为进气端开口向下,样气进气管(I)的另一端螺合在进气口(6)上;所述颗粒物收集室(3)固定于旋风分离器(2)的下部,并与旋风分离器(2)的分离腔(7)的下方贯通连接;出气口(8)通过转接器(4)与样气出气管(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6)采用圆锥体向长方体过渡的进气方式,即进气口(6)前端为圆锥体,实现与样气进气管(I)的密闭连接,进气口(6)后端逐渐过渡为长方体,使得样气流入分离腔(7)时,气流内侧与出气口(8)下部外侧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8)底端深入分离腔(7)内,且出气口(8)底端端面略低于与进气口(6)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气出气管(5)呈倒U型结构,一端通过螺纹与转接器(4)相连接,连接处有O圈密封,另一端与后续颗粒物分析仪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2)、转接器(4)和颗粒物收集室(3)同轴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6)与分离腔(7)的侧壁采用密封胶粘接,出气口(8)与分离腔(7)的内壁为螺纹连接,连接处有O型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8)上端通过螺纹与转接器(4)连接,连接处通过O形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收集室(3 )通过螺纹连接于旋风分离器(2 )的分离腔(7 )的下方,连接处通过O形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装置的机体均采用铝合金材质,表面及内壁均喷涂聚四氟乙烯。
全文摘要
一种颗粒物PM2.5粒径切割装置,利用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性质,实现粒径2.5μm以上颗粒物有效切割。本发明包括样气进气管、旋风分离器、转接器、样气出气管。旋风分离由进气口、分离腔、出气口、颗粒物收集室组成。本发明结构紧凑,维护方便,在恒定流速下可实现2.5μm颗粒物的高效切割。本发明可以作为环境监测设备的前级颗粒物粒径切割。
文档编号G01N1/22GK103018076SQ20121052761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王杰, 刘建国, 陆亦怀, 桂华侨, 王亚萍, 陈军, 陆钒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