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232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防伪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了一种用于检测涂覆或印刷在介质上的防伪标记真假的防伪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伪标记通常是在需要印刷的介质上印有肉眼可以看到的防伪图像、编码、条形码或文字,防伪标记的检测通常是通过肉眼或专用的扫码或读码装置进行检测。虽然,现在已经使用不可见的防伪标记,它是用特殊的油墨印刷出不可见的编码防伪标记,然后用装有红外摄像头的检测器进行检测,以判断防伪标记的真假,例如申请号为ZL200910136063. 9和ZL200910000647. 3号发明的专利均是在介质上用无色油墨印刷上信息编码。但是随着防伪水平的提高,造假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单一的防伪标记已经不能满 足日益增长的防伪需要,防伪标记的更新换代,同样也需要防伪检测装置的更新换代。
发明内容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的防伪检测装置只能检测单一防伪标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检测组合或综合防伪标记的防伪检测装置。为了完成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检测装置,该防伪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开有检测窗口和输出窗口,在壳体上装有电源开关,壳体内装有红外摄像头、解码器、中央处理器和信号输出器,红外摄像头通过信息线与解码器的输入端相连,解码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器的输入端相连,信号输出器对准输出窗口,其中壳体内还装有距离传感器、光源、接收器、光电转换器、信号提取器和微处理器,电源开关与距离传感器的输入端通过信息线相连,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信息线与光源和红外摄像头相连,接收器通过信息线依次与光电转换器、信号提取器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红外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光源和接收器对准检测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窗口包括第一窗口、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红外摄像头装在对准第一窗口的壳体内,光源和接收器装在对准第二窗口的壳体内,距离传感器装在对准第三窗口的壳体内;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光源的功率密度大于等于7mW/cm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发射出波长在780nm至1550nm的范围内和频率在10至2000Hz的范围内的光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为光谱接收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光谱接收器是接收470至2500nm波长光线的光谱接收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检测装置,其中所述信号输出器为声音输出器、指示灯、视屏显示器或信号输出接口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检测装置,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是带有内置数据库或外置数据库的中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是带有内置数据库或外置数据库的微处理器。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的防伪检测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检测装置不但可以检测出用专用油墨印刷在介质上的防伪信息编码图像,同时可以检测出用特殊油墨涂覆或印刷在介质上的防伪图案,防伪信息编码和防伪图案同时使用,增强了防伪力度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印刷后的防伪介质表面的视觉效果同未印刷时相同,防伪标记对于人的肉眼是不可见的,而光源发射的光在红外范围内,肉眼也是不可见的,因此隐蔽性好,接收器接受的光是较窄范围波长的可见光或不可见光,适用于防伪力度较高的产品要求,增加了防伪效果,是防伪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在图I中,标号I为第一窗口 ;标号2为第二窗口 ;标号3为第三窗口 ;标号4为电源开关;标号5为壳体;标号6为输出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防伪检测装置包括壳体5,在壳体5上装有电源开关4,壳体5内装有红外摄像头、解码器、中央处理器、信号输出器、距离传感器、光源、接收器、光电转换器、信号提取器和微处理器,电源开关4与距离传感器的输入端通过信息线相连,距离传感器输出端分别通过信息线与光源和红外摄像头相连,红外摄像头通过信息线与解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收器通过信息线依次与光电转换器、信号提取器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解码器的输出端和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器的输入端相连。在壳体5上开有检测窗口和输出窗口 6,检测窗口包括 第一窗口 I、第二窗口 2和第三窗口 3,红外摄像头装在对准第一窗口 I的壳体5内,光源和接收器装在对准第二窗口2的壳体5内,距离传感器装在对准第三窗口 3的壳体5内,信号输出器装在对准输出窗口6的壳体5内。光源发射出的光线是波长在780nm至1550nm范围内、频率在10至2000Hz范围内和功率密度大于等于7mW/cm2的光线。接收器为光谱接收器,它可以接收470至2500nm波长的光线。信号输出器为声音输出器(如喇叭或扩音器)、指示灯、视屏显示器(图像显示屏)和信号输出接口等(如USB接口)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中央处理器和微处理器是均是带有内置数据库或外置数据库的处理器。本实用新型防伪检测装置内装有电源,为了简化起见,图中未画出,电源分别与红外摄像头、解码器、中央处理器、信号输出器、距离传感器、光源、接收器、光电转换器、信号提取器和微处理器相连,电源可以为内置电源或外接电源,内置电源可以为充电的锂电池。用本实用新型防伪检测装置来检测的防伪标记是一种综合防伪标记,该标记分别是用吸收峰值波长在720nm-1200nm范围内的专用红外吸收油墨印制的防伪信息编码图像和用波长在780nm至1550nm范围的特殊防伪油墨印制的图形、条码、文子及字符构成的防伪标记,这两种防伪标记组合成综合防伪标记由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检测装置同时检测并进行综合判断,以确 定被检测物真伪。 以上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检测装置,该防伪检测装置包括壳体(5),在壳体(5)上开有检测窗口和输出窗口 ¢),在壳体(5)上装有电源开关(4),壳体(5)内装有红外摄像头、解码器、中央处理器和信号输出器,红外摄像头通过信息线与解码器的输入端相连,解码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器的输入端相连,信号输出器对准输出窗口 ¢),其特征在于壳体(5)内还装有距离传感器、光源、接收器、光电转换器、信号提取器和微处理器,电源开关(4)与距离传感器的输入端通过信息线相连,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信息线与光源和红外摄像头相连,接收器通过信息线依次与光电转换器、信号提取器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红外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光源和接收器对准检测窗口。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窗口包括第一窗口(I)、第二窗口(2)和第三窗口(3),红外摄像头装在对准第一窗口(I)的壳体(5)内,光源和接收器装在对准第二窗口(2)的壳体(5)内,距离传感器装在对准第三窗口(3)的壳体(5)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的功率密度大于等于7mff/cm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射出波长在780nm至1550nm的范围内和频率在10至2000Hz的范围内的光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为光谱接收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接收器是接收470至2500nm波长光线的光谱接收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器为声音输出器、指示灯、视屏显示器和信号输出接口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是带有内置数据库或外置数据库的中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是带有内置数据库或外置数据库的微处理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检测装置,该装置还包括距离传感器、光源、接收器、红外摄像头、解码器、光电转换器、信号提取器、微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信号输出器,电源开关与距离传感器的输入端通过信息线相连,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信息线与光源和红外摄像头相连,红外摄像头与解码器相连、接收器通过信息线依次与光电转换器、信号提取器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红外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光源和接收器对准检测窗口,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但可以检测出用专用油墨印刷在介质上的肉眼无法观察的隐形信息编码图像,同时可以检测出用特殊油墨涂覆或印刷在介质上的肉眼无法观察的隐形防伪图形标记。
文档编号G01N21/35GK202693471SQ2012202578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陈伟, 郭标 申请人:广东恒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