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8282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件外观品控装置,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连接件,该连接件固接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二侧面,具有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相对于该第二凹槽且相互平行设置,且在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的相对二端界定有第一槽口及第二槽口,该待检件自该第一槽口置入,以检视该待测对象是否通过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后自该第二槽口离开。其中,若该待测对象的尺寸达到标准规格,则待测对象可经过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且自该第二槽口离开。本发明一种零件外观品控装置,能够快速筛选待测对象且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品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发展,为讲求生产效率,发明各种合适的装置以方便快速地品控产品,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其中,现有的品控待检件(例如:电路板)的装置,为一凹槽形成于一底座上,凹槽的长度及宽度等同于电路板的长度及宽度。因此,品控者通过将电路板摆入凹槽,以品控电路板是否有裁切不准确以及毛边过大的缺点,进一步避免在组装制造过程中,发生尺寸不合的问题。然而,目前采取的人工摆放进入凹槽的方式,品控者必须花费时间仔细地将电路板与凹槽前后左右对位以摆入。品控完毕后,由于电路板符合凹槽的尺寸,品控者必须将底座倒翻,以拿取电路板。另外,可能因为将电路板置入时,其长度或宽度微大于凹槽,而因为品控者品控时的施力按压,而使电路板卡进凹槽,此时更必须使用工具将电路板取出,而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筛选待测对象、提高工作效率的零件外观品控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连接件,该连接件固接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二侧面,具有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相对于该第二凹槽且相互平行设置,且在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的相对二端界定有第一槽口及第二槽口,该待检件自该第一槽口置入,以检视该待测对象是否通过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后自该第二槽口离开。其中,若该待测对象的尺寸达到标准规格,则待测对象可经过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且自该第二槽口离开。
[0006]所述该连接件可为一底座,且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相互平行地竖设于该底座上。
[0007]所述该底座平面更可包括多个圆孔,且该第一侧面具有多个凸体,用以置入部分所述多个圆孔;所述该第二侧面可具有多个凸体,用以置入部分所述多个圆孔。
[0008]所述该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更可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具有一固定轴,且该底座通过该固定轴与该底座枢接。
[0009]所述的底座更可包括一内凹区,邻设有该第二槽口 ;所述的底座更可包括一连通孔,邻设有该第二槽口。
[0010]所述该第一侧面可具有至少一内侧面以界定该第一凹槽,且该至少一内侧面可以为粗糙表面或刮除面;所述该第二侧面可具有至少一内侧面以界定该第二凹槽,且该至少一内侧面可以为粗糙表面或刮除面。
[0011]所述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还可分别设置有一容置部,分别与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空间连通。
[0012]所述各该第一槽口相对于该底座具有第一高度,各该第二槽口相对于该底座具有第二高度,且该第一高度高于该第二高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发明在两侧壁上设置两条平行凹槽,并且相应于待检件的标准规格而设定平行凹槽之间的宽度。因此,品控者可通过观察待检件能否顺利通过凹槽,更快速地判断待检件是否符合标准规格,其能够快速筛选待测对象、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发明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发明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发明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为: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1、第一侧面11、第一凹槽110、第二侧面
12、第二凹槽120、凸体123、底座131、平面132、圆孔133、第一槽口 136a、第二槽口 136b、底座17、固定轴171、内凹区175、通孔176、待检件9、第一槽口与底座的距离H1、第二槽口与底座的距离H2、待检件宽度W1、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宽度W2、内凹区的宽度、通孔的宽度W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如图1所示,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包括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及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可为连杆或底座131,较佳为底座131,故以下叙述皆以底座131作说明,而非局限于底座131。其中,第一侧面11及第二侧面12分别具有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相对且相平行设置,且第一侧面11及第二侧面12相互平行地竖设于底座131。再者,在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的相对二端界定有第一槽口 136a及第二槽口 136b。
[0023]所述测物件9具有第一宽度Wl,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之间具有第二宽度W2,且第二宽度W2设定为略大于待检件9的标准规格。因此,当待检件9自第一槽口 136a置入,若待检件9达到标准规格,则待检件9可经由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自第二槽P 136b尚开。
[0024]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槽口 136a相对于底座131具有第一高度Hl,第二槽口 136b相对于底座131具有第二高度H2,且第一高度Hl高于第二高度H2。通过第一槽口 136a及第二槽口 136b的高度差,使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与底座131之间形成有一角度。因此,当测试者释放待检件9后,待检件9通过其重量的分力,沿倾斜的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自由滑落。若待检件9于制造过程中并未受到不当的变形挤压,仍为预定标准规格,则待检件9可顺利通过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此时,顺利通过品控的待检件9,其宽度Wl略微小于宽度W2,以容许待检件9的第一宽度Wl相较于标准尺寸存在些微误差。反之,若无法顺利通过第一凹槽Iio及第二凹槽120,则表示待检件9于制造过程中受到变形挤压,其尺寸已不符需求,必须淘汰。
[0025]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31还包括多个圆孔133设置在底座131的平面132,较佳为成行排列。另外,第二侧面12具有多个凸体123,相应于多个圆孔133形成,且第二侧面12通过多个凸体123置入多个圆孔133,以固定至底座131。借此,用户可视待检件9的宽度W1,而决定第二侧面12要插入的圆孔133,以调整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至适当的宽度。进一步而言,第一侧面11亦具有多个凸体123,可插入相对应圆孔133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侧面11,即为凸体123与圆孔133组合后的示意图。
[0026]须加以说明的是,上述调整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之间宽度的手段并不局限以圆孔133的方式调整,其它方式如宽度调整机构等方式亦可实现。
[0027]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17及固定轴171,底座131通过固定轴171与底座17枢接。另外,固定轴171可为多段式轴件,使用者可以调整底座131与底座17形成夹角,使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的倾斜度得以变化,使待检件9借其重力加速度快速滑下。
[0028]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131还包括一内凹区175,邻设于各第二槽口 136b。内凹区175具有的宽度W3,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之间的宽度W2,当待检件9离开第二槽口 136b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待检件9仍会滑行一小段距离,此时内凹区175发挥阻拦及容纳的功能。进一步而言,如图5所示,可使用通孔176以取代内凹区175,而在通孔176下方增加设置收集器(图未示),以方便收集所有通过品控的待检件9。
[0029]详细而言第一侧面11具有至少一内侧面以界定第一凹槽110,第二侧面12具有至少一内侧面以界定第二凹槽120,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内侧面可以为粗糙表面或刮除面,以利去除待检件9的毛边。另外,在第一侧面11及第二侧面12还分别设置有容置部(图未示),分别与第一凹槽110及第二凹槽120空间连通,使被粗糙表面或刮除面所刮除的毛边或毛屑,得以容置集中于容置部,以维持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I及环境的清洁。
[0030]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是利用二侧面所设置的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凹槽,将待检件置入凹槽中,使品控者可通过查看待检件是否顺利通过,更快速地判断待检件是否符合标准规格,其能够快速筛选待测对象、提高工作效率。
[0031]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零件外观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连接件,该连接件固接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二侧面,具有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相对于该第二凹槽且相互平行设置,且在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的相对二端界定有第一槽口及第二槽口,该待检件自该第一槽口置入,以检视该待测对象是否通过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后自该第二槽口离开。其中,若该待测对象的尺寸达到标准规格,则待测对象可经过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且自该第二槽口离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外观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底座平面更可包括多个圆孔,且该第一侧面具有多个凸体,用以置入部分所述多个圆孔;所述该第二侧面可具有多个凸体,用以置入部分所述多个圆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件外观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一种零件的外观品控装置更可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具有一固定轴,且该底座通过该固定轴与该底座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件外观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更可包括一内凹区,邻设有该第二槽口 ;所述的底座更可包括一连通孔,邻设有该第二槽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外观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侧面可具有至少一内侧面以界定该第一凹槽,且该至少一内侧面可以为粗糙表面或刮除面;所述该第二侧面可具有至少一内侧面以界定该第二凹槽,且该至少一内侧面可以为粗糙表面或刮除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零件外观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还可分别设置有一容置部,分别与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空间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外观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该第一槽口相对于该底座具有第一高度,各该第二槽口相对于该底座具有第二高度,且该第一高度高于该第二高度。
【文档编号】G01N21/88GK103575214SQ20131055307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孔红艳 申请人: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