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装置及导光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2104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仪表装置及导光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仪表装置和导光部件。第三导光部件(123)具有引导由受光部(123af)接收的光而使其从上端部(123ad)射出的透光部(123a)、和以使透光部(123a)的受光部(123af)和上端部(123ad)露出的状态设在透光部(123a)的侧面上的遮光部(123b)。遮光部(123b)与透光部(123a)紧密接触,吸收由透光部(123a)引导并到达至遮光部(123b)的光。上端部(123ad)以具有明暗层次的方式发光。
【专利说明】仪表装置及导光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仪表装置及导光部件。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导光部件(在专利文献I中,由第二导光部65、第三导光部66、遮光板部9、和氛围(ambient)显不部10构成)的仪表装置,该导光部件在侧面具有遮光部,且由下部接收来自配置在框体部件内的光源的光并将其向上方引导,而使其从上端部射出。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3826号公报
[0005]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仪表装置中,导光部件的发光是均匀的,不会使导光部件(专利文献I中为氛围显示部10)以具有明暗层次(gradation,渐变)的方式发光。于是,本申请的发明人想到了在使导光部件发光的情况下,使导光部件以具有明暗层次的方式发光的方案。由此,能够使导光部件的发光具有良好的设计性。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这种结构中,第二导光部65和第三导光部66与遮光板部9分离,由此,由第二导光部65和第三导光部66引导的光在由第二导光部65和第三导光部66进行内反射(internal reflect ion)时会进行全反射,并且无法在层次的明暗差(具体为最暗部分与最亮部分的亮度差)很明显的状态下使导光部件发光。
[0006]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仪表装置中,导光部件配置在指针式仪表的外周部,由此,并不会使对警示灯或指示灯的标志等表示规定信息的图案(专利文献I中为符号标志(symbol mark) 23a)进行显示的部分(专利文献I中的指示器部23等)具有立体感。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导光部件以明暗差明显的层次发光的仪表装置、以及一种能够以明暗差明显的层次发光的导光部件。
[0008]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对用于表示规定信息的图案进行显示的部分表现出立体感的仪表装置。
[0009]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仪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0010]光源;和
[0011]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具有由下表面接收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并引导所接收的所述光而使其从上表面射出的透光部、和设在所述透光部的侧面上的遮光部,
[0012]所述遮光部与所述透光部紧密接触,吸收由所述透光部引导并到达至所述遮光部的光,由此,使从所述上表面射出的光的光量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部位向着第二部位减少。
[0013]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导光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0014]由下表面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并引导所接收的所述光而使其从上表面射出的透光部;和
[0015]设在所述透光部的侧面上的遮光部,
[0016]所述遮光部与所述透光部紧密接触,吸收由所述透光部引导并到达至所述遮光部的光,由此,使从所述上表面射出的光的光量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部位向着第二部位减少。
[0017]本发明的第三观点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018]构成框体的框体部件;
[0019]图案显示板,配置在所述框体部件上,设有表示第一信息的第一图案和表示第二信息的第二图案,通过从下侧照亮所述第一图案来显示所述第一图案,并通过与所述第一图案独立地从下侧照亮所述第二图案来显示所述第二图案;和
[0020]导光部件,包括上部及下部,所述上部中的除上端部以外的部分的侧面被遮光,由所述下部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在内部将所接收的光向上方引导,并将所引导的光从所述上端部射出,
[0021]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下部插入至设在所述框体部件上的插入孔内,
[0022]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上部通过设在所述图案显示板内的贯穿孔而从所述图案显示板向上方突出,
[0023]所述贯穿孔配置在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之间,所述导光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之间。
[0024]发明效果
[002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仪表装置,能够使导光部件以明暗差明显的层次发光。
[002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导光部件,能够以明暗差明显的层次发光。
[0027]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观点的仪表装置,能够使对用于表示规定信息的图案进行显示的部分表现出立体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0029]图2是除去图1的仪表装置中的环衬部件、窗部件、第三导光部件、第四导光部件后的部分,是表示拆除第二图案显示板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0]图3是除去图1的仪表装置中的环衬部件、窗部件后的部分,是表示拆除第二图案显示板、第三导光部件、第四导光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1]图4是除去图1的仪表装置中的环衬部件、窗部件后的部分的立体图。
[0032]图5是图4中的V-V线概略剖视图。
[0033]图6是从图4的左侧观察到的图4的第三导光部件等的图。
[0034]图7是表示在第一图案显示板或第二图案显示板上显示的图案的例子的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仪表装置,
[0037]103-第一框体部件,
[0038]105-电路基板,
[0039]106a_ 第一光源,
[0040]106b-第二光源,
[0041]106c-第三光源,
[0042]106d-第四光源,
[0043]106e_第五光源,
[0044]107-第二框体部件,
[0045]107x-上表面,
[0046]108a-第一插入孔,
[0047]108b-第二插入孔,
[0048]108c-第三插入孔,
[0049]108d-第四插入孔,
[0050]111-第一液晶显示装置,
[0051]112-第二液晶显示装置,
[0052]113-第三液晶显示装置,
[0053]114-指针,
[0054]115-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
[0055]121-第一导光部件,
[0056]122-第二导光部件,
[0057]123-第三导光部件,
[0058]123a-透光部,
[0059]123aa_ 下部,
[0060]123ab_ 上部,
[0061]123ac_透光性凸缘,
[0062]123ad_ 上端部,
[0063]123ada_ 上表面,
[0064]123af_ 受光部,
[0065]123ag_ 倾斜面,
[0066]123b_ 遮光部,
[0067]123ba_遮光性凸缘,
[0068]124-第四导光部件,
[0069]129-标识部,
[0070]131-第一图案显示板,
[0071]132-第二图案显示板,
[0072]135a-第一贯穿孔,
[0073]135b-第二贯穿孔,
[0074]135c-第三贯穿孔,
[0075]135d-第四贯穿孔,
[0076]139-图案,
[0077]141-环衬部件,
[0078]143-窗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79]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仪表装置10进行说明。仪表装置10是搭载在车辆上且显示速度等的车载用仪表。仪表装置10搭载在车辆的驾驶席前方的仪表板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车辆的上方为车顶方向、以下方为地面方向、以左方为左方、以右方为右方、以车辆的从前向后的方向为前方(或上方)、以车辆的从后向前的方向为后方(或下方)等(参照图1)。另外,俯视是指从使用者(驾驶员)侧的正面观察搭载在车辆上的仪表装置10的情况。
[0080]如图1所示,仪表装置10包括:第一框体部件103、电路基板105、第二框体部件107、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指针114、指针用液晶显不装置115、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三导光部件123、第四导光部件124、标识部129、第一图案显示板131、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环衬部件141、和窗部件143。
[0081]第一框体部件103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第一框体部件103是配置在后方的所谓下壳体。第一框体部件103具有上部开放的箱体状的形状,并收纳电路基板105。
[0082]电路基板105包括基材105a、控制部(未图示)、指针驱动部105b、第一?第五光源106a?106e、和各种布线图案及端子(未图不)。电路基板105收纳在第一框体部件103内,并由第一框体部件103的支承部件(未图示)支承。
[0083]基材105a通过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绝缘性板状部件构成。在基材105a上,形成有上述各种布线图案及端子等。在基材105a上安装有控制部(未图示)、指针驱动部105b、和第一?第五光源106a?106e。控制部、指针驱动部105b、和第一?第五光源106a?106e经由布线图案连接。
[0084]控制部经由上述布线图案及端子等与仪表装置10的外部、第一液晶显示装置
111、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及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连接。仪表装置10的外部例如为ECU (Electric Control Unit ;电子控制单元)等。
[0085]控制部安装在基材105a的背面(朝向后方的面)。控制部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控制部根据来自外部(例如ECU)的各种信号来控制指针驱动部105b、第一?第五光源106a?106e、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及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以向使用者报告车辆状态。车辆状态中包括车速、发动机转速、剩余油量、及各种警示等。
[0086]指针驱动部105b由步进马达(未图示)、指针轴等构成。指针轴安装在步进马达上。步进马达安装在基材105a的背面,根据控制部的控制而使指针轴旋转。指针轴经由设在基材105a上的贯穿孔而从步进马达向基材105a的表面侧延伸。在图1中,作为指针驱动部105b,示出了指针轴的部分。而且,指针轴通过设在第二框体部件107上的贯穿孔107a向第二框体部件107前方延伸。在指针轴的顶端安装有指针114。
[0087]第一?第五光源106a?106e由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等构成,根据控制部的控制而点亮或熄灭。第一?第五光源106a?106e在点亮时向上方射出光。多个第一光源106a设在与第一导光部件121的受光部相对的位置上。多个第二光源106b设在与第二导光部件122的受光部相对的位置上。多个第三光源106c设在与第三导光部件123的受光部123af相对的位置上(图6等)。多个第四光源106d设在与第四导光部件124的受光部相对的位置上。多个第五光源106e分别设在将设于第一图案显示板131和第二图案显示板132上的多个图案(表示规定信息的图案)照亮的位置上(图5等)。上述照亮位置是与上述图案相对的位置,是在俯视下与该图案重叠的位置。
[0088]第二框体部件107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第二框体部件107以封闭第一框体部件103的开口的方式安装在收纳有电路基板105的第一框体部件103上。收纳在第一框体部件103中的电路基板105位于第二框体部件107的后方。
[0089]第二框体部件107具有收纳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的空间107b。另外,第二框体部件107具有进入至标识部129内并向前方突出的壁部107c。第二框体部件107具有分别插入有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的一部分的第一?第四插入孔108a?108d。另夕卜,第二框体部件107在第一?第四插入孔108a?108d的周围具有后述的层差部(参照图2等,图1中省略)。第一?第四插入孔108a?108d是使第二框体部件107的前方空间与后方空间连通的贯穿孔。在俯视下,第一?第四插入孔108a?108d分别包围各个第一?第四光源106a?106d(图2等)。第二框体部件107具有多个导光路径108e。多个导光路径IOSe分别是使第二框体部件107的前方空间与后方空间连通的贯穿孔,将来自第五光源106e的光引导至设在第一图案显示板131或第二图案显示板132上的图案。在俯视下,多个导光路径108e分别包围多个第五光源106e (图2等)。为了高效率地导光,第二框体部件107的颜色是白色等。关于第二框体部件107的结构,之后会进一步详述。
[0090]第二框体部件107具有分别收纳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的空间。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分别以与电路基板105的各端子连接的状态收纳在第二框体部件107内。在图1中,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分别收纳在第二框体部件107内。
[0091]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分别根据控制部的控制而显示规定信息。例如,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显示剩余油量,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显示发动机转速,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显示当前的排挡的状态。
[0092]指针114由合成树脂等形成。指针114安装在指针驱动部105b的指针轴上。指针114随着指针轴的旋转而旋转。指针114从指针轴向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的侧方延伸,并向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的表面侧(向着前方的一侧)迂回,而且,从标识部129的贯穿孔129a内通过,以前端朝向外侧的形状形成,以支承标识部129的标识。
[0093]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收纳在空间107b内。此外,第二框体部件107在形成空间107b的部分的规定位置上具有未图示的贯穿孔。与电路基板105的端子连接的布线通过该贯穿孔与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连接。另外,在第二框体部件107的形成空间107b的部分的下部,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有未图示的支承部,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安装在该支承部上。由此,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相对于形成空间107b的底面隔开间隔地被支承,并被指针114的折曲部分所夹着的位置支承。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根据控制部的控制而显示行驶距离等规定信息。
[0094]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分别为板状的部件。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分别使其下部插入至第一?第四插入孔108a?108d中而安装在第二框体部件107上。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分别接收分别来自第一?第四光源106a?106d的光,并将所接收的光向上方(前方)弓I导而使其从上端部(前端部)射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端部为线状,因此,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各自的发光部分通过该上端部而成为线状。关于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等,详见后述。在此,线状的上端部虽然是曲线,但也可以是直线。
[0095]标识部129通过合成树脂等形成。标识部129例如通过在对透明板材实施拉深加工等而得到的部件(以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高度的方式立体地形成的部件)上进行喷涂等而形成。在俯视下,标识部129具有环状形状。通过上述喷涂等来表现标识。标识由多个刻度129b、和与多个刻度129b中的规定的多个刻度129b对应而设的表示车速的数字(未图示)等构成。在标识部129前方,指针114的顶端部从标识部129中央的贯穿孔129a迂回,并通过该指针114来指示刻度12%。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使用者表示车速。具体来说,控制部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对车速进行特定,并根据所特定的车速控制指针驱动部105b,使指针驱动部105b的指针轴以与所特定的车速对应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指针114随着该指针轴的旋转而旋转,由此,使用者通过旋转的指针114表示的方向与刻度129b之间的对比来识别车速。
[0096]第一图案显示板131是通过在合成树脂制的透明板材上以印刷或喷涂等形成多个图案139等而构成的(图1中未图示)。关于图案139等详见后述。另外,第一图案显示板131具有第一贯穿孔135a和第二贯穿孔135b。第一图案显示板131配置在第二框体部件107的上表面(前表面)107x上。这时,在第一贯穿孔135a中,穿插通过有插入在第二框体部件107内的第一导光部件121,在第二贯穿孔135b中,穿插通过有插入在第二框体部件107内的第二导光部件122。另外,第一图案显示板131具有用于向使用者显示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的显示内容的透明部分131a、和用于向使用者显示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的显示内容的透明部分131b。透明部分131a和透明部分131b由上述透明板材中的未实施上述印刷或喷涂等的部分形成。也就是说,不对透明板材中的、在俯视下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及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所在的区域内实施印刷或喷涂等,由此,形成透明部分131a和透明部分131b。
[0097]第二图案显示板132是通过在合成树脂制的透明板材上以印刷或喷涂等形成多个图案139等而构成的(图1中未图示)。关于图案139等详见后述。另外,第二图案显示板132具有第三贯穿孔135c和第四贯穿孔135d。第二图案显示板132配置在第二框体部件107的上表面107x上。这时,在第三贯穿孔135c中,穿插通过有插入在第二框体部件107内的第三导光部件123,在第四贯穿孔135d中,穿插通过有插入在第二框体部件107内的第四导光部件124。另外,第二图案显示板132具有用于向使用者显示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的显示内容的透明部分132a。透明部分132a由上述透明板材中的未实施上述印刷或喷涂等的部分形成。也就是说,不对透明板材中的、在俯视下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所在的区域内实施印刷或喷涂等,由此,形成透明部分132a。
[0098]环衬部件141是两端开口的筒状,在俯视下,包围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设在第一?第二图案显示板131?132上的图案、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指针式仪表部(由指针114、标识部129、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等构成。)等各种部件。环衬部件141由合成树脂等形成,并且为了使各种部件的显示内容等容易被看到而形成为黑色。
[0099]窗部件143以闭合环衬部件141的前侧的开口的方式安装在环衬部件141上。窗部件143是透明的,并由合成树脂等形成。使用者经由透明的窗部件143能够视觉辨认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设在第一?第二图案显不板131?132上的图案、第一液晶显示装置111、第二液晶显示装置112、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指针式仪表部等。
[0100]在此,对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第二框体部件107、第一图案显不板131、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等进一步具体说明。
[0101]在图2等中,设在第一图案显示板131及第二图案显示板132上的图案139被简略标绘为圆形标记,但实际的图案139形成为表示各种信息的标志(所谓的指示灯或警示灯的标志等)。各图案139表不各不相同的信息。各图案139所表不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车辆状态的信息。在车辆状态的信息中,还包括警示等。作为图案139,例如有油压警示灯的标志、安全带未系警示灯的标志、剩余油量警示灯的标志、车门/尾门开关警示灯的标志、充电警示灯的标志(参照图7 (A))、ABS警示灯的标志、头灯远光指示灯的标志(参照图7 (B))、点亮指示灯的标志、方向指示器指示灯的标志(参照图7 (C)及(D))、制动警示灯的标志(参照图7 (E))等。
[0102]在第一图案显示板131或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的透明板材中的例如设置各图案139的部分上,通过印刷等形成白色等透光性着色层。之后,在形成有透光性着色层的透明板材的透明部分131a、131b或透明部分132a以外的区域内,通过印刷等形成将各图案139避开的黑色等的遮光性着色层。由此,图案139由无遮光性着色层的部分(露出透光性着色层的部分)表现。图案139在未由第五光源106e照亮时并不显眼。
[0103]各图案139与各第五光源106e对应地形成。具体来说,在俯视下,一个图案139包围在一个导光路径108e (尤其是导光路径108e的第五光源106e侧的端部)内,与一个第五光源106e重叠(图2等)。由此,来自一个第五光源106e的光进入至导光路径108e内。这时,该光通过由导光路径IOSe的内面适当地反射而被引导。进入至导光路径IOSe内的光透过图案139而射出。这样,通过第五光源106e的点亮而从下侧照亮图案139 (参照图5的射出光,此外,图5中关于第五光源106e及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3省略了表示截面的阴影线。),该图案139点亮而能看到(例如油压警示灯点亮而能看到)。由此,使用者认定到警示灯、指示灯等已点亮的情况。在此,通过点亮警示灯、指示灯等,而显示图案139被显示的情况。通过点亮警示灯、指示灯等,向使用者告知所点亮的警示灯、指示灯等的标志(所显示的图案)所表示的信息。例如,如果所显示的图案139是剩余油量警示灯的标志,则是发出剩余油量很少的警告。此外,通过使第五光源106e根据对应的图案139以白色、红色、绿色、或黄色等发光颜色来发光,而能够使图案139以规定颜色点亮。多个图案139分别隔着第一?第四贯穿孔135a?135d而配置。也就是说,在车顶-地面方向上,图案139配置在各第一?第四贯穿孔135a?135d的内侧及外侧。
[010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案139与第五光源106e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但也可以例如对于一个图案139设有多个第五光源106e。另外,也可以由遮光性着色层形成图案,并由透光性着色层形成周围部分,以表现图案139。
[0105]第一导光部件121与第三导光部件123仅形状左右对称,而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二导光部件122与第四导光部件124仅形状左右对称,而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一导光部件121及第三导光部件123、与第二导光部件122及第四导光部件124仅尺寸等不同,而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以下,以第三导光部件123为例,说明其具体结构。
[0106]第三导光部件123为板状部件,具有在俯视下沿左右方向较长的形状。第三导光部件123具有沿左右方向较长的形状,并由使光透过并对其引导的透光部123a、和以包围透光部123a的侧面的方式形成的遮光部123b构成。遮光部123b与透光部123a紧密接触。此处的紧密接触是指,不经由粘结剂等其他物质(包括空气等)而将遮光部123b与透光部123a直接粘结。例如,遮光部123b与透光部123a通过熔敷而粘结。例如,遮光部123b与透光部123a通过将透光部123a嵌入至金属模具内来将遮光部123b成型的嵌入成型等而形成。遮光部123b与透光部123a通过紧密接触而一体化。通过嵌入成型能够低成本地制作第三导光部件123。
[0107]透光部123a由合成树脂等形成,是透明的。透光部123a具有进入至第二框体部件107的第三插入孔108c内的下部123aa、和未进入至第三插入孔108c内的上部123ab。而且,透光部123a还具有从上部123ab的下端向包括左右方向及车顶-地面方向在内的面内方向突出的透光性凸缘123ac。
[0108]遮光部123b由合成树脂等形成。遮光部123b以对进入至透光部123a内且到达至遮光部123b的光进行吸收的方式由规定颜色形成。在此,上述规定颜色为黑色。上述规定颜色优选为黑色系(也包括灰色等)的暗色。遮光部123b使透光部123a的上部123ab的上端部123ad露出,并且覆盖上部123ab的除此之外的部分。尤其是,遮光部123b覆盖上部123ab的侧面(凸缘123ac以外的部分)中的上端部123ad以外的整个侧面。另外,遮光部123b具有从上方覆盖透光性凸缘123ac的遮光性凸缘123ba。
[0109]透光性凸缘123ac与遮光性凸缘123ba形成第三导光部件123的凸缘部。若将第三导光部件123的除去凸缘部的部分作为第三导光部件主体,则凸缘部成为从板状的第三导光部件主体突出的部分。此外,该凸缘部也可以仅由遮光性凸缘123ba形成。如图2等所示(图1中省略),在第二框体部件107的第三插入孔108c的周围设有第三层差部107cc,该第三层差部107cc从第二框体部件107的上表面107x向下方仅降低了上述凸缘部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凸缘部的厚度)。第三层差部107cc具有在俯视下与凸缘部相同的形状,并收纳凸缘部。凸缘部的上表面与第二框体部件107的上表面107x相比并不位于上方。
[0110]另外,在第三插入孔108c中设有棘爪108c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棘爪108ca仅有一个,但也可以在规定部位上设置多个。棘爪IOSca能够弹性移动。另一方面,在第三导光部件123的下部123aa上设有用于供棘爪108ca钩挂的突出部123ae。
[0111]若第三导光部件123的下部123aa插入至第三插入孔108c内,则由透光性凸缘123ac和遮光性凸缘123ba构成的凸缘部就会碰到第三层差部107cc的下表面。由此,第三导光部件123不会更深地进入至第三插入孔108c内。另外,与此同时,棘爪108ca会挂到突出部123ae上。由此,第三导光部件123以使下部123aa插入至第二框体部件107内的状态固定。此外,固定方法并不限于这种方法,也可以使第三导光部件123的下部123aa与第三插入孔108c嵌合等。也可以使凸缘部与层差部107cc的侧面嵌合等。另外,第三导光部件123也可以与后述的第四导光部件124相同地仅是插入,而并不特别固定。
[0112]第一导光部件121及第一插入孔108a也具有与第三导光部件123及第三插入孔108c相同的结构,另外,在第二框体部件107的第一插入孔108a的周围,设有收纳第一导光部件121的凸缘部的第一层差部(与第三层差部107cc对应的部分)。由此,第一导光部件121与第三导光部件123相同地以使下部插入至第二框体部件107内的状态固定。
[0113]第四导光部件124及第四插入孔108d也具有与第三导光部件123及第三插入孔108c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由棘爪等进行的固定)。例如,第四导光部件124具有透光部124a及遮光部124b。另外,构成了由透光部124a的透光性凸缘部与遮光部124b的遮光性凸缘部构成的凸缘部。另外,在第二框体部件107的第四插入孔108d的周围设有收纳第四导光部件124的凸缘部的第四层差部107cd。第四导光部件124与第三导光部件123相同地使下部插入至第二框体部件107内,并且第四导光部件124安装在第二框体部件107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导光部件124并未固定在第二框体部件107上,但如后所述,通过配置第二图案显示板132,能够防止第四导光部件124从第二框体部件107上脱落等。此外,关于第四导光部件124及第四插入孔108d,也可以与第三导光部件123的情况相同地采用由棘爪等进行固定的结构。
[0114]第二导光部件122及第二插入孔108b也具有与第四导光部件124及第四插入孔108d相同的结构,另外,在第二框体部件107的第二插入孔108b的周围,设有收纳第二导光部件122的凸缘部的第二层差部(与第四层差部107cd对应的部分)。由此,第二导光部件122与第四导光部件124相同地将下部插入至第二框体部件107内,并且第二导光部件122安装在第二框体部件107上。此外,关于第二导光部件122及第二插入孔108b,也可以与第四导光部件124的情况相同地采用由棘爪等进行固定的结构。
[0115]另外,将第三导光部件123照亮的第三光源106c可以设置一个以上(在此为两个),但第三光源106c偏向第三导光部件123的长度方向(在此为左右方向)上的一端侧(在此为指针式仪表侧即左侧)。由此,第三导光部件123的受光部123af也位于一端侧。受光部123af是位于第三导光部件123的下部123aa的最下侧的最下表面,与第三光源106c相对。最下表面是下部123aa的尚电路基板105最近的面。
[0116]来自第三光源106c的光由受光部123af接收,由透光部123a引导,并从上端部123ad射出。也就是说,上端部123ad发光。在透光部123a内,通过成为透光部123a与空气之间的边界的内面(具体为下部123aa的内面)以及成为透光部123a与遮光部123b之间的边界的内面(具体为上部123ab的内面)等,来反射进入至透光部123a内的光。通过这种反射、即内反射,透光部123a对光进行引导。在此,由于第三光源106c偏向一端侧,所以光大多从上端部123ad的一端侧(具体为左侧)射出,并且越向另一端侧(具体为右侧)行进,光的射出量(即射出的光的光量)越逐渐减少。由此,上端部123ad的一端侧看起来很亮,并以随着向另一端侧行进而变暗的明暗层次状发光(参照图2的第一导光部件121的上端部121ad和第二导光部件122的上端部122ad)。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一端及另一端分别是第三导光部件123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一端及另一端。
[0117]此外,在如以往那样将透光部123a和吸收光的遮光部123b作为独立部件来组合的情况下,透光部123a与遮光部123b之间会出现空气层等。因该空气层,即使具有遮光部123b,进入至透光部123a内的光也会在进行内反射时进行全反射。这种情况下,由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射出的光量的差并不大,对于发光的上端部123ad也有无法得到充分的明暗层次的情况。
[0118]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透光部123a和吸收光的遮光部123b紧密接触,所以到达至成为透光部123a与遮光部123b之间的边界的透光部123a的内面(与遮光部123b的边界)的光(到达至遮光部123b的光)中的一部分被遮光部123b吸收,剩余的一部分被内反射(参照图6,图6的箭头表示从第三光源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行进路径)。由此,当上端部123ad发光时,随着向另一端侧接近而上端部123ad变得更暗。因此,与以往相比,层次的明暗的差(最暗部分与最亮部分的亮度差)变得明显(上述亮度差变大),且明暗层次得以强调。由此,仪表装置10的设计变好。此外,也可以为,到达至透光部123a的内面的光在理想情况下全部被遮光部123b吸收。这样,当上端部123ad发光时,随着向另一端侧接近而上端部123ad变得更暗。因此,与以往相比,层次的明暗的差变得明显,且明暗层次得以强调。这种紧密接触的结构尤其在无法较长地实现第三导光部件12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时很有效。此外,遮光部123b吸收的光可以是可见光,另外也可以是来自第三光源106c的光。
[0119]另外,第三导光部件123的下部123aa的下表面除了受光部123af (与电路基板105的上表面平行的受光面)之外,还包括相对于电路基板105的上表面具有倾斜的倾斜面123ag。该倾斜面123ag是与受光部123af连接的面,是从受光部123af向着另一端侧延伸的面。具体来说,倾斜面123ag是从受光部123af与受光部123af相比延伸至另一端侧的规定部位的面。该倾斜面123ag成为越从受光部123af趋向上述另一端侧就越从电路基板105远离的倾斜面。到达至该倾斜面123ag的光变得容易向着上端部123ad的上述一端侧反射,上端部123ad的上述一端侧变得更亮,层次的明暗的差变得明显,且明暗层次得以强调。
[0120]此外,在电路基板105上,也可以设置对来自第三光源106c的光进行遮挡的壁99(参照图6中用虚线描绘的壁99),以使来自该第三光源106c的光不向上述另一端侧行进而导致从第三导光部件123 (下部123aa)的下表面的另一端侧射入。由此,上端部123ad的上述另一端侧不会不必要地变亮,层次的明暗的差更明显,且明暗层次得以进一步强调。此夕卜,由于具有上述倾斜面123ag,所以能够增高该壁99,并能更有效地抑制上端部123ad的上述另一端侧不必要地变亮的情况。
[0121]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也同样地构成,各上端部121ad、上端部122ad、上端部124ad使一端侧(指针114侧)明亮地且具有明暗层次地发光。
[0122]第三导光部件123的下部123aa插入至第二框体部件107的第三插入孔108c内,并从设在第二图案显示板132内的第三贯穿孔135c中通过,其一部分从第二图案显示板132向上方突出。该构成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来说也是同样的。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显示图案139的部分具有立体感,使仪表装置10的设计变好。
[0123]尤其是,第三贯穿孔135c夹在至少两个图案139之间,由此,第三导光部件123位于夹在至少两个图案139之间的位置上(参照图2等),因此能够通过第三导光部件123与隔着该第三导光部件123的图案139之间的对比,而以立体的形状来表现对图案139进行显示的部分,从而使仪表装置10的设计变好。这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来说也是同样的。
[0124]另外,在上下方向上,第三导光部件123的上端部123ad的最高部分(顶部)与标识部129的最高部分(顶部)相比位于较高的位置上,因此,显示图案139的部分能够更加表现出立体感,仪表装置10的设计变好。这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也是同样的。此外,第三导光部件123的上端部123ad的最高部分(顶部)也可以与标识部129的最高部分(顶部)为相同高度,由此也能使显示图案139的部分更加表现出立体感,仪表装置10的设计变好。此夕卜,也可以为,设定第三导光部件123的高度,以使第三导光部件123的上端部123ad的最高部分(顶部)位于与标识部129的表示数字等(表示车速的数字)的部分(标识部129的刻度129b的内侧的平板部分129x)相比较高或相同的位置上。由此也能表现出立体感。
[0125]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第三导光部件123的上端部123ad以规定颜色发光,而向使用者报告某种信息。例如,也可以为,电路基板105的控制部基于来自外部的信号,在判断为向使用者报告规定信息时,使第三光源106c点亮,并使上端部123ad发光。通过该发光报告可以上述规定信息。例如,也可以为,控制部从外部接收表示加速器的踏入量的信号,若由该信号所示的踏入量不足规定量的话,则为了报告当前油耗良好的信息,使第三光源106c点亮,并使上端部123ad发光。此外,也可以为,控制部通常通过使第三光源106c以上述规定颜色(例如绿色)以外的颜色(例如白色)发光,而使上端部123ad以上述规定颜色以外的颜色发光,但在报告规定信息时使第三光源106c以上述规定颜色发光。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第三光源106c作为多色LED而使发光颜色改变,也可以准备发出上述规定颜色的光的第三光源106c和发出除此之外的颜色的光的第三光源106c,并切换发光的第三光源106c。通过在规定信息的报告上使用像第三导光部件123那样具有立体感的(容易引起使用者注意的)部件,使用者容易注意到该规定信息,仪表装置10的设计变好且功能性提高。尤其是,若上端部123ad的顶部位于与标识部129的最高部分(顶部)相比较高的位置或相同的位置上,则使用者更容易注意到上端部123ad的发光,因此,仪表装置10的设计变好且功能性提高。这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来说也是同样的。
[0126]而且,因为上端部123ad的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123ad的高度因场所而不同(在此为上端部123ad的一部分越向一端侧接近越逐渐降低),所以显示图案139的部分能够获得立体的形状,仪表装置10的设计变好。此外,由于该第三导光部件123以使其一部分从平板状的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突出的方式设置,所以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的平面成为基准,能够以强调高度变化的方式表现。另外,第三导光部件123并不仅设在多个图案139之间的可视性高的位置上,还以相对于该平面大致垂直竖起的状态设置,因此,即使是很小的显示空间,也能在与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相比更接近使用者侧的位置上进行具有存在感的发光(例如也包括由发光进行的规定信息的报告等)。这些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来说也是同样的。
[0127]另外,第三导光部件123的另一端侧的部分向着与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由此,被引导的光变得难以到达至另一端侧,与另一端侧笔直的情况相比,在弯曲的情况下变得更暗,且层次的明暗的差更明显。这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来说也是同样的。
[0128]在此说明仪表装置10的组装的大致情况。首先,在收纳有电路基板105的第一框体部件103上安装第二框体部件107。然后,使第一?第三液晶显示装置111?113以与电路基板105的控制部连接的状态收纳在第二框体部件107内。另外,将指针114安装在从设在第二框体部件107上的贯穿孔107a内通过并向第二框体部件107的前方伸出的指针驱动部105b的指针轴上。然后,将指针用液晶显示装置115以与控制部连接的状态收纳在空间107b内。之后,在第二框体部件107上安装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而且,使壁部107c进入至标识部129的后侧的凹部,并在第二框体部件107上配置标识部129。
[0129]然后,使第一导光部件121及第二导光部件122各自从上方分别从第一贯穿孔135a及第二贯穿孔135b通过,并将第一图案显示板131配置在第二框体部件107的上表面107x上。而且,使第三导光部件123及第四导光部件124各自从上方分别从第三贯穿孔135c及第四贯穿孔135d通过,并将第二图案显示板132配置在第二框体部件107的上表面107x上。最后,将安装有窗部件143的环衬部件141固定在第二框体部件上,从而完成仪表装置10。
[0130]此外,使第一图案显示板131及第二图案显示板132夹在环衬部件143与第二框体部件107之间,由此,使第一图案显示板131及第二图案显示板132以不移动的方式固定。而且,第一图案显示板131及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的一部分从上方与标识部129的外周端部重叠,因此,还能防止标识部129的浮起等。另外,第一图案显示板131及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的一部分即第一?第四贯穿孔135a?135d的周边部,从上方与各第一?第四导光部件121?124的凸缘部重叠,因此,尤其还能防止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的浮起。
[0131]第三导光部件123的凸缘部具有遮光性凸缘123ba,因此具有遮光性。而且,该凸缘部在第三导光部件123的整周范围内形成,且与第二框体部件107(具体为层差部107cc)接触,因此,第三插入孔108c由该凸缘部封闭。由此,能够减少从第三插入孔108c漏出的光(来自第三光源106c的光)的量。因此,能使第三导光部件123周边的外观变好。这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来说也是同样的。此外,减少漏出的光的量也包括消除漏出的光。
[0132]而且,第三导光部件123的凸缘部进入至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的第三贯穿孔135c的周边部的下方。由于该周边部具有遮光性,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从第三插入孔108c漏出的光(来自第三光源106c的光)的量。尤其能够通过该周边部减少从透光性凸缘123ac漏出的光的量。此外,减少漏出的光的量也包括消除漏出的光。此外,通过使凸缘部的上表面的颜色与该周边部的颜色成为相同颜色、近似的颜色、或同系的颜色,能够使第三导光部件123与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的接合难以区分,并使该部分的外观更好。这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来说也是同样的。
[0133](变形例)
[0134]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等,也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包括结构的删除)。以下,记载了变形例,但也可以将下述各变形例的至少一部分彼此适当地组合。
[0135](变形例I)
[0136]上端部123ad也可以为透光部123a的上端侧的一部分,是从遮光部123b露出的部分。上端部123ad也可以仅由透光部123a的上表面123ada构成。上端部123ad优选为至少包括透光部123a的整个上表面123ada,但也可以通过遮光部123b覆盖透光部123a的上表面123ada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上端部123ad是所覆盖的上表面123ada以外的部分,成为露出的部分。此外,上表面123ada除了是如该实施方式所述向着上方的平面之外,也可以为向着斜上方的平面、向着上方或斜上方突出的凸面、向着上方或斜上方开口的凹面等。这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来说也是同样的。
[0137](变形例2)
[0138]上述各部件的形状等可以适当地改变。例如,第三导光部件123也可以不弯曲。另夕卜,上端部123ad的高度也可以为一定的。这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来说也是同样的。导光部件也可以为一个。另外,指针114、标识部129等也可以以通过设在电路基板105上的规定的光源等来照亮的方式构成。例如,也可以将指针114作为导光部件,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并使规定部分发光。另外,例如,也可以使标识部129的一部分(例如刻度12%)具有透光性,并在标识部129上设置导光部件。这种情况下,导光部件引导来自光源的光并射出,所射出的光透过标识部129的具有透光性的部分。由此,也可以使标识部129的具有透光性的部分发光。
[0139](变形例3)
[0140]第一图案显示板131或第二图案显示板13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平板状,但也可以通过拉深加工来设置凹凸。由此,显示图案的部分的立体感增强。
[0141](变形例4)
[0142]第一框体部件103与第二框体部件107也可以不为独立部件而作为一个部件。第二图案显示板132等也可以配置在使第一框体部件103与第二框体部件107组合而成的框体部件上,并且也可以配置在将第一框体部件103和第二框体部件107作为一体的框体部件上。框体部件的形状等可以适当地改变。第一?第五光源106a?106e只要配置在这些框体部件内即可。
[0143](变形例5)
[0144]例如,导光部件也可以包括上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由上部123ab及覆盖其侧面的遮光部123b构成)及下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由下部123aa构成),使上述上部中的除上端部以外的部分的侧面被遮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被遮光部123b遮光),由上述下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下部的受光面123af )接收来自光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第三光源106c)的光,将所接收的光在内部向上方引导(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透光部123a内的内反射等来引导光),然后使所引导的光从上述上端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上端部123ad)射出。此外,被遮光的侧面也可以不是除上端部以外的所有侧面。
[0145]另外,例如,上述导光部件的上述下部插入至设在框体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是第一?第五光源106a?106e收纳在内部的第一框体部件与第二框体部件组合而成的部件)上的插入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第三插入孔108c)内,上述导光部件的上述上部也可以通过设在图案显示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第二图案显示板132)内的贯穿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第三贯穿孔135c)并从上述图案显示板向上方突出。另外,上述贯穿孔也可以配置在设于上述图案显示板上的至少第一图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与第三导光部件123相比位于车顶侧的图案139)与第二图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与第三导光部件123相比位于地面侧的图案139)之间,上述导光部件也可以至少配置在上述第一图案与上述第二图案之间。例如,上述导光部件的上述上部的高度可以是任何高度。
[0146]由此,例如,遮光部123b只要使受光部123af及上端部123ad露出即可,其形状可以适当地改变。遮光部123b也可以覆盖透光部123a的下部123aa的除受光部123af以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另外,也可以不具有凸缘部等。遮光部123b使受光部123af及上端部123ad露出的情况中包括仅露出受光部123af及上端部123ad的情况、和包含一并露出除此之外的部分的情况。
[0147]尤其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使上述上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由上部123ab及覆盖其侧面的遮光部123b构成)的从上述图案显示板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即使用者能够视觉辨认的部分)、即上述上端部以外的部分的所有侧面被遮光,由此,例如在第三导光部件123上,能够防止来自从第二图案显示板132发出的光从侧面中的除上端部123ad以外的侧面射出,从而能够使上端部123ad的发光引人注目。也可以仅使上述突出的部分的两个主要面(面积较大的侧面)中的除上端部以外的部分被遮光。由此,导光部件的发光部分从主要面以外的侧面过渡到上表面而形成为线状,因此,仪表装置10的设计变好。
[0148]另外,在使侧面被遮光时,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在使用透光部123a和遮光部123b的情况下,透光部123a与遮光部123b也可以不紧密接触,而是作为独立部件构成。而且,遮光部123b也可以不吸收由透光部123a引导的光、即到达至遮光部123b的光。例如,遮光部123b也可以为白色等明亮的色。遮光的方法也可以为喷涂等。
[0149]这对于第一导光部件121、第二导光部件122、第四导光部件124来说也是同样的。
[0150](变形例6)
[0151]例如,第三导光部件123等导光部件也可以由下表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受光部123af)接收来自光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第三光源106c)的光,引导所接收的上述光并使其从上表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上端部123ad的上表面123ada)射出,将从上述上表面射出的光的光量从上述上表面的第一部位向着第二部位减少。从上表面的第一部位向着第二部位减少是指,上表面123ada以层次状发光。
[0152]而且,例如,上述导光部件以包括上述下表面和上述上表面的方式构成,具有引导由上述下表面接收的光并使其从上述上表面射出的透光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透光部123a)、和以使上述上表面及上述下表面露出的状态设在上述透光部件的侧面上的遮光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为遮光部123b),上述遮光部也可以与上述透光部紧密接触,并吸收由上述透光部引导而到达至上述遮光部的光。
[0153]由此,上述导光部件也可以不是使一部分从第二图案显示板132内突出的部件。上述导光部件也可以用于仪表装置10以外的其他用途或装置。另外,上述遮光部也可以不设在上述透光部件的所有侧面上。但是,在透光部中的由使用者视觉辨认的部分(在假设未形成遮光部123b的情况下视觉辨认的部分)的侧面中,对于除希望其发光的部分(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上端部123ad所包括的侧面,例如为上表面附近的侧面等)以外的部分均设置遮光部,由此,对于无用的部分使其不发光即可。也就是说,上述遮光部设在由使用者视觉辨认的部分中的、除希望其发光的发光部(至少包括上表面的一部分在内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即可。另外,使上述上表面及上述下表面露出的状态只要是使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及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状态即可。另外,在透光部中的由使用者视觉辨认的部分(在假设未形成遮光部123b的情况下视觉辨认的部分)的侧面中,也可以以覆盖两个主面(面积较大的面)的除上端部以外的部分的方式来形成遮光部123b。由此,导光部件的发光部分从主面以外的侧面过渡到上表面并形成为线状,因此,仪表装置10的设计变好。
[0154]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第一部位(层次中最亮的地方)作为上表面123ada的一端(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将上述第二部位(层次中最暗的地方)作为上表面123ada的另一端(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但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只要是发光的上表面中的任一处即可。例如,也可以将第一部位例如作为上表面123ada的中央,并将第二部位作为上表面123ada的一端或另一端。在这种情况下,使受光部123af与第一部位对应并作为透光部123a的下表面中央,使第三光源106c与下表面中央的受光部123af相对即可。受光部123af只要位于与第一部位对应的位置上即可,例如位于第一部位的下方的位置上即可。倾斜面123ag只要是从与第一部位对应的位置上的受光部123af向着透光部123a的下表面中的与第二部位对应的部分延伸的面即可,而且,这种倾斜面123ag只要以越从受光部123af向与第二部位对应的部分接近就越从电路基板105远离的方式倾斜即可。此外,与第二部位对应的部分例如是位于第二部位的下方的部分。向着与第二部位对应的部分延伸的面也可以为未到达至与第二部位对应的部分的面。
[0155](变形例7)
[0156]仪表装置10也可以用于汽车以外的二轮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图案139只要是对交通工具等的仪表装置10的安装对象的状态(警示等)进行表示的图案即可。
[0157](附记)
[0158]上述说明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如下记载。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记载。
[0159](附记I)
[0160]一种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161]构成框体的框体部件;
[0162]图案显示板,配置在上述框体部件上,设有表示第一信息的第一图案和表示第二信息的第二图案,通过从下侧照亮上述第一图案来显示上述第一图案,并通过与上述第一图案独立地从下侧照亮上述第二图案来显示上述第二图案;和
[0163]导光部件,包括上部及下部,上述上部中的除上端部以外的部分的侧面被遮光,由上述下部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在内部将所接收的光向上方引导,并使所引导的光从上述上端部射出,
[0164]上述导光部件的上述下部插入至设在上述框体部件上的插入孔内,
[0165]上述导光部件的上述上部通过设在上述图案显示板内的贯穿孔而从上述图案显示板向上方突出,
[0166]上述贯穿孔配置在上述第一图案与上述第二图案之间,上述导光部件配置在上述第一图案与上述第二图案之间。
[0167](附记2)
[0168]根据附记I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图案为警示灯或指示灯的标志,
[0169]上述第二图案为警示灯或指示灯的标志。
[0170](附记3)
[0171]根据附记I或2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指针式仪表,其包括指针、和显示由上述指针指示的标识的标识部,
[0172]上述导光部件的顶部在将上述导光部件的上下方向作为高度方向的情况下位于与上述标识部的顶部相比较高的位置或相同的位置上。
[0173](附记4)
[0174]根据附记I?3中任一项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部件是通过从上述上端部射出规定颜色的光来报告规定信息的报告部。
[0175](附记5)
[0176]根据附记I?4中任一项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导光部件的上下方向作为高度方向的情况下,上述上端部的高度根据位置而变化。
[0177](附记6)
[0178]根据附记I?5中任一项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的从上述图案显示板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中的除上述上端部以外的部分的所有侧面被遮光。
[0179](附记7)
[0180]一种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181]光源;和
[0182]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具有由下表面接收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并引导所接收的上述光而使其从上表面射出的透光部、和设在上述透光部的侧面上的遮光部,
[0183]上述遮光部与上述透光部紧密接触,吸收由上述透光部引导并到达至上述遮光部的光,由此,使从上述上表面射出的光的光量从上述上表面的第一部位向着第二部位减少。
[0184](附记8)
[0185]根据附记7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透光部与上述遮光部通过嵌入成型而一体成型。
[0186](附记9)
[0187]根据附记7或8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构成框体的框体部件,
[0188]上述导光部件具有:包括上述下表面在内的一部分插入至设在上述框体部件上的插入孔内的导光部件主体;和从上述导光部件主体突出且即当上述一部分插入至上述插入孔内时封闭上述插入孔的遮光性的凸缘。
[0189](附记10)
[0190]根据附记9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置在上述框体部件上且显示图案的图案显不板,
[0191]上述图案显示板具有供上述导光部件通过的贯穿孔,并以使上述一部分插入至上述插入孔内后使上述导光部件从上述贯穿孔通过的状态配置在上述框体部件上,
[0192]上述凸缘的至少一部分进入至上述图案显示板的上述贯穿孔周边的部分的下方,
[0193]上述贯穿孔周边的部分具有遮光性。
[0194](附记11)
[0195]根据附记7?10中任一项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表面具有接收来自上述光源的光的受光部,
[0196]上述受光部是上述透光部的下表面中的、与上述导光部件上的上述第一部位对应的区域,
[0197]上述光源与上述受光部相对地配置在规定的基板上,
[0198]上述下表面具有从上述受光部向着上述下表面中的与上述第二部位对应的部分延伸的倾斜面,
[0199]上述倾斜面以越从上述受光部向与上述第二部位对应的部分接近就越从上述基板远离的方式倾斜。
[0200](附记12)
[0201]一种导光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0202]由下表面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并引导所接收的上述光而使其从上表面射出的透光部;和
[0203]设在上述透光部的侧面上的遮光部,
[0204]上述遮光部与上述透光部紧密接触,吸收由上述透光部引导并到达至上述遮光部的光,由此,使从上述上表面射出的光的光量从上述上表面的第一部位向着第二部位减少。
【权利要求】
1.一种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光源;和 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具有由下表面接收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并引导所接收的所述光而使其从上表面射出的透光部、和设在所述透光部的侧面上的遮光部, 所述遮光部与所述透光部紧密接触,并吸收由所述透光部引导并到达至所述遮光部的光,由此,使从所述上表面射出的光的光量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部位向着第二部位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与所述遮光部通过嵌入成型而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构成框体的框体部件, 所述导光部件具有:包括所述下表面在内的一部分插入至设在所述框体部件上的插入孔内的导光部件主体;和从所述导光部件主体突出且当所述一部分插入至所述插入孔内时封闭所述插入孔的遮光性的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置在所述框体部件上且显示图案的图案显示板, 所述图案显示板具有供所述导光部件通过的贯穿孔,并以使所述一部分插入至所述插入孔内后使所述导光部件从所述贯穿孔通过的状态,配置在所述框体部件上, 所述凸缘的至少一部分进入至所述图案显示板的所述贯穿孔周边的部分的下方, 所述贯穿孔周边的部分具有遮光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具有接收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的受光部, 所述受光部是所述透光部的下表面中的、与所述导光部件上的所述第一部位对应的区域, 所述光源与所述受光部相对地配置在规定的基板上, 所述下表面具有从所述受光部向着所述下表面中的与所述第二部位对应的部分延伸的倾斜面, 所述倾斜面以越从所述受光部向与所述第二部位对应的部分接近就越从所述基板远离的方式倾斜。
6.—种导光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由下表面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并引导所接收的所述光而使其从上表面射出的透光部;和 设在所述透光部的侧面上的遮光部, 所述遮光部与所述透光部紧密接触,吸收由所述透光部引导并到达至所述遮光部的光,由此,使从所述上表面射出的光的光量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部位向着第二部位减少。
7.一种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构成框体的框体部件; 图案显示板,配置在所述框体部件上,设有表示第一信息的第一图案和表示第二信息的第二图案,通过从下侧照亮所述第一图案来显示所述第一图案,并通过与所述第一图案独立地从下侧照亮所述第二图案来显示所述第二图案;和 导光部件,包括上部及下部,所述上部中的除上端部以外的部分的侧面被遮光,由所述下部接收来自光源的光,在内部将所接收的光向上方引导,并将所引导的光从所述上端部射出, 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下部插入至设在所述框体部件上的插入孔内, 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上部从设在所述图案显示板内的贯穿孔通过而从所述图案显示板向上方突出, 所述贯穿孔配置在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之间,所述导光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为警示灯或指示灯的丰不;志, 所述第二图案为警示灯或指示灯的标志。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指针式仪表,其包括指针、和显示由所述指针指示的标识的标识部, 所述导光部件的顶部在将所述导光部件的上下方向作为高度方向的情况下,位于与所述标识部的顶部相比较高的位置或相同的位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是通过从所述上端部射出规定颜色的光来报告规定信息的报告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导光部件的上下方向作为高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上端部的高度根据位置而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仪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从所述图案显示板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中的除所述上端部以外的部分的侧面全部被遮光。
【文档编号】G01D11/28GK104048690SQ20141009755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梅泽胜仁, 石桥靖, 结城雅史, 藤井聪 申请人: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