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片及利用此试片的拉伸测试方法

文档序号:624081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试片及利用此试片的拉伸测试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溢胶槽将试片本体的一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且溢胶槽环绕胶体承载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试片的拉伸测试方法,可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度。
【专利说明】试片及利用此试片的拉伸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试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溢胶槽的试片及利用此试片的拉伸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实验器材的良莠,往往对于实验结果及实验数据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在现今高度的科技发展中,多数实验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成品往往被要求微型化。更甚者,有要求其必需达到纳米的等级。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用以形容现今实验所要求的高精准度,亦不为过。
[0003]习知技术中,为了取得某种胶体对于两种材料的黏力参数,往往会透过拉伸测试实验,并配合不同的薄型试片。举例而言,试片A以材料A所制成,试片B以材料B所制成。若欲取得胶体C对于A、B两种材料的黏力参数,须将试片A以及试片B分别固定于不同的拉伸组件,并将试片A以及试片B以胶体C黏合,以垫片控制胶体C的厚度。最后,以拉伸试验机拉伸各拉伸组件,并记录实验过程中,力与位移的历程。
[0004]然而,试片A以及试片B皆为正方形,对各试片的黏合面边界而言,其距离中心点的长度皆不相等,将造成黏合面施力不平均。进一步地,将造成实验失真。此外,由于实验中以垫片控制胶体C的厚度,如此将导致试片A的黏合面的所有区域,并非百分之百地通过胶体C黏合于试片B的黏合面,如此同样地亦会造成实验失真。
[0005]承前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试片,除了令使用者能沿用故有的实验设备以进行实验夕卜,同时亦能够提闻实验精确度,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试片,用以令使用者能沿用故有的实验设备以进行实验,同时亦能够提闻实验精确度。
[0007]本发明所揭露的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溢胶槽将试片本体的一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且溢胶槽环绕胶体承载面。
[0008]本发明所揭露的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一测试面以及至少一侧表面。溢胶槽将试片本体的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其中,溢胶槽环绕胶体承载面,胶体承载面为圆形,溢胶槽具有一缺口位于侧表面,侧表面垂直于测试面。
[0009]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拉伸测试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二试片,各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各试片本体具有一测试面以及一固定面,其中一试片的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溢胶槽将试片本体的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提供二拉伸组件,并将各试片的固定面分别固定于各拉伸组件;设置至少一垫片于其中一试片的垫片承载面上;以一胶体将各试片的胶体承载面相互黏合;以及将各拉伸组件朝固定于上的各试片的固定面法线方向拉伸。
[0010]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拉伸测试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二试片,各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各试片本体具有一测试面以及一固定面,其中一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溢胶槽将试片本体的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提供二拉伸组件,并将各试片的固定面分别固定于各拉伸组件;设置至少一垫片于其中一试片的垫片承载面上;以一胶体将其中一试片的胶体承载面与另一试片的测试面相互黏合;以及将各拉伸组件朝固定于上的各试片的固定面法线方向拉伸。
[0011]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试片,试片具有溢胶槽,溢胶槽将试片本体的测试面区分成胶体承载面及垫片承载面。其中,胶体承载面为圆形且用以承载胶体,使得各试片的黏合面距离中心点的长度皆相等。垫片承载面用以供垫片置放,且垫片承载面通过溢胶槽而与胶体承载面相区隔,故垫片所设置的位置并不会与胶体相重迭。此外,溢胶槽可用以容置多余的胶体,且溢胶槽的缺口可将多余的胶体顺利排出溢胶槽。因此,应用本发明的试片,可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度。
[0012]以上关于本
【发明内容】
的说明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的上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的前视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拉伸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5A及图5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与拉伸组件相互固定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6A及图6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应用于拉伸测试实验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6C为图6B的立体剖示图。
[0020]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拉伸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8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与拉伸组件相互固定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S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不具有溢胶槽的试片与拉伸组件相互固定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9A及图9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与图8B所述的试片应用于拉伸测试实验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9C为图9B的立体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26]本说明书中关于方位的描述性用语(如:「上」、「下」、「侧」、「前」等等),仅为例示或相对性的用语,需依据使用者的不同或依据使用方式的差异,而作概念性地调整,其并非列举或绝对性的用语,在此说明。
[0027]请参见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试片I包含有一试片本体10,试片本体10具有一溢胶槽11、一测试面100以及至少一侧表面103。
[0028]溢胶槽11位于测试面100而进一步地将测试面100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101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102。在实际应用中,胶体承载面101用以承载一胶体(未显示于图中)。垫片承载面102用以承载至少一垫片(未显示于图中)。
[0029]在本实施例中,胶体承载面101为圆形。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的上视示意图。如图所示,由于胶体承载面101为圆形,使胶体承载面101的边界距离中心点的长度皆相等,进一步地,胶体承载面101的边界因受力而对中心点所造成的力矩皆相等。因此,圆形的胶体承载面101于拉伸测试时所受的应力分布可较为平均,以使等效力矩趋进于零,以提升试验的精确度。
[0030]此外,溢胶槽11环布于胶体承载面101的边界。详细来说,溢胶槽11自胶体承载面101的边界而延伸,呈一环形结构,以环绕胶体承载面101。请并参见图1及图2,当胶体承载面101承载过多的胶体时,多余的胶体可流入溢胶槽11,溢胶槽11可用以容置所述多余的胶体。需注意的是,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了解,凡可用以容置自胶体承载面101流出的多余胶体者,皆属于本发明的溢胶槽11的范畴。因此,本发明对于溢胶槽11的形状以及分布方法,并不加以限制。
[0031]进一步地,溢胶槽11可具有至少一缺口 111,位于试片本体10的侧表面103。请参见图3,并参见图1及图2,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的前视示意图。如图所示,试片本体10的侧表面103垂直于试片本体10的测试面100。
[0032]溢胶槽11可用以容置自胶体承载面101流出的多余胶体,已如前述。然而,若多余的胶体的量过多,甚至超过溢胶槽11的容积,此时溢胶槽11将失去其本身的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溢胶槽11通过缺口 111的设置,以使过多的胶体可自溢胶槽11的缺口 111排出。然而,关于缺口 111的数量,应视多余胶体的量或使用者的需求而定,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了解,故于此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
[0033]于本实施例中,缺口 111的数量为四。据此,由图2 (上视示意图)观之,溢胶槽11与试片本体10的测试面100的四个边有所交集。详细以言,由于本实施例中溢胶槽11成环形结构,试片的测试面100为正方形,溢胶槽11的外径大于测试面100的边长,故溢胶槽11与测试面100的四个边有所交集,以形成四个缺口 111于试片本体10的侧表面103。并将测试面100区分成一个胶体承载面101与四个垫片承载面102,四个垫片承载面102各自位于测试面100的一角落。
[0034]由于垫片承载面102的数量为四,并位于测试面100的角落,对应的垫片(未显示于图中)数量亦为四,并可分别设置于垫片承载面102之上。亦即是说,四个垫片可分别地设置于测试面100的四个角落。此外,由于溢胶槽11将测试面100区分成胶体承载面101及四个垫片承载面102,并介于胶体承载面101及垫片承载面102之间,因此垫片的设置位置与胶体的设置位置并不会重迭。因此,应用本发明的试片可降低误差因子的数量,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0035]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所揭露的试片I可应用于一拉伸测试实验。此外,试片本体10亦进一步地具有一固定面,可与拉伸组件相固定。
[0036]以下介绍运用本发明所揭露的试片I的拉伸测试方法。请参见图4,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拉伸测试方法的流程图。拉伸测试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二试片,各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各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一测试面以及一固定面,各溢胶槽将各试片本体的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S30)。接着,提供二拉伸组件,并将各试片的固定面分别固定于各拉伸组件(S32)。接着,设置至少一垫片于垫片承载面上(S34)。并且,以一胶体将各试片的胶体承载面相互黏合(S36)。最后,将各拉伸组件朝固定于上的各试片的固定面法线方向拉伸(S38)。
[0037]针对上述拉伸测试方法的流程,进一步说明如下。请参见图5A至图6C,图5A及图5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与拉伸组件相互固定的立体示意图。图6A及图6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应用于拉伸测试实验的立体示意图。图6C为依据图6B的立体剖示图。
[0038]对应于步骤S30及步骤S32,于本实施例中,试片I的数量为二(试片la、试片Ib),拉伸组件的数量亦为二(拉伸组件19a、拉伸组件19b)。使用者可透过拉伸测试实验,以测试胶体17对应于不同试片(试片la、试片Ib)的黏力参数。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试片la、试片Ib的试片本体10a、10b皆具有溢胶槽(IlaUlb),以使溢胶效果更为明显,并进一步地增加拉伸测试实验的准确度。
[0039]如图5A所75,试片Ib包含一试片本体1b,试片本体1b具有一固定面104b。固定面104b相对于测试面100b,且亦垂直于侧表面103b。此外,试片本体1b的固定面104b固定于一拉伸组件1%。关于固定面104b与拉伸组件19b的固定方式,本发明于此并不加以限制。举例而言,亦可以黏胶(未显示于图中)黏合固定面104b及拉伸组件1%,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了解,故在此不予赘述。
[0040]同样地,复参见图5B,试片本体1a亦具有一固定面104a。试片本体1a的固定面104a相对于测试面100a,且亦垂直于侧表面103a。此外,试片本体1a的固定面104a亦固定于一拉伸组件19a。
[0041]接着,对应于步骤S34及步骤S36,在拉伸测试实验中,使用者可将四个垫片18设置于试片Ib的四个垫片承载面102b上,再将胶体17涂布于试片Ib的胶体承载面101b。此时,并参照图6A、图6B及图6C,将试片本体1a的测试面10a面对试片本体1b的测试面100b,并将试片本体1a的胶体承载面1la对准试片本体1b的胶体承载面101b,将胶体17夹合于二胶体承载面101a、1lb之间。此时,胶体17将二胶体承载面101a、1lb (或二试片la、lb,)相互黏合,且分布于二个胶体承载面101a、1lb (或二试片la、lb,)之间。
[0042]在实际应用中,垫片18用以控制胶体17的厚度。举例以言,若垫片18的厚度为D,此时二个胶体承载面101a、1lb之间的胶体17,其厚度亦可控制为D。进一步而言,若试片Ib的胶体承载面1lb的面积为W,此时介于二个胶体承载面1laUOlb之间的胶体17,其体积大约被控制为WXD。当胶体17原本的体积大于WXD时,其多余的部份即可先被试片Ia的溢胶槽Ila及试片Ib的溢胶槽Ilb所容置,若多余的胶体17量过多,可进一步地透过试片Ia的缺口 Illa以及试片Ib的缺口 Illb将其排出。此时,介于试片Ia的胶体承载面1la与试片Ib的胶体承载面1lb之间的胶体17,其体积可被精准地控制,进而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0043]最后,对应于步骤S38,并参见图6B,将各拉伸组件19a、19b朝固定于上的各试片(IaUb)的固定面(104a、104b)法线方向拉伸。据此,使用者可记录拉伸测试实验中力与位移的历程,以获得测试胶体17对应于试片Ia及试片Ib的黏力参数。于实务中,使用者可使用一拉伸实验机(未显示于图中)拉伸各拉伸组件19a、19b,以进行拉伸测试实验。
[0044]需注意者,上述关于本发明所揭露的拉伸测试方法,二试片(la、lb)皆具有溢胶槽(IlaUlb)。如此,可使溢胶的效果更为显著,进而提高实验的精确度。然而,本发明的拉伸测试方法,并不限于二试片皆需具有溢胶槽。
[0045]请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拉伸测试方法的流程图。拉伸测试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二试片,各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各试片本体具有一测试面以及一固定面,其中一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溢胶槽将试片本体的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S40)。接着,提供二拉伸组件,并将各试片的固定面分别固定于各拉伸组件(S42)。接着,设置至少一垫片于其中一试片的垫片承载面上(S44)。并且,以一胶体将其中一试片的胶体承载面与另一试片的测试面相互黏合(S46)。最后,将各拉伸组件朝固定于上的各试片的固定面法线方向拉伸(S48)。
[0046]针对上述拉伸测试方法的流程,进一步说明如下。请参见图8A至图9C,图8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与拉伸组件相互固定的立体示意图。图8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不具有溢胶槽的试片与拉伸组件相互固定的立体示意图。图9A及图9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试片与图8B所述的试片应用于拉伸测试实验的立体示意图。图9C为依据图9B的立体剖示图。
[0047]对应于步骤S40及步骤S42,在本实施例中,试片的数量为二(试片2a、试片2b),拉伸组件的数量亦为二(拉伸组件29a、拉伸组件29b)。使用者可透过拉伸测试实验,以测试胶体27对应于不同试片(试片2a、试片2b)的黏力参数。需注意的是,于本实施例中,仅试片2b的试片本体20b具有溢胶槽21b,试片2a的试片本体20a不具有溢胶槽。
[0048]如图8A所示,试片2b包含一试片本体20b,试片本体20b具有一固定面204b。固定面204b相对于测试面200b,且亦垂直于侧表面203b。此外,试片本体20b的固定面204b固定于一拉伸组件2%。关于固定面204b与拉伸组件29b的固定方式,本发明于此亦不加以限制。
[0049]如图8B所示,试片本体20a亦具有一固定面204a。试片本体20a的固定面204a相对于测试面200a。此外,试片本体20a的固定面204a亦固定于一拉伸组件29a。
[0050]接着,对应于步骤S34及步骤S36,于拉伸测试实验中使用者可将四个垫片28设置于试片2b的四个垫片承载面202b上,再将胶体27涂布于试片2b的胶体承载面201b。此时,并参照图9A、图9B及图9C,将试片本体20a的测试面200a对准试片本体20b的胶体承载面201b,将胶体27夹合于试片2b的胶体承载面201b与试片2a的测试面200a之间。此时,胶体27将胶体承载面201b、测试面200a相互黏合,且分布于胶体承载面201b、测试面200a之间。
[0051]在实际应用中,垫片28用以控制胶体27的厚度。举例以言,若垫片28的厚度为D,此时试片2b的胶体承载面201b与试片2a的测试面200a之间的胶体27,其厚度亦可控制为D。此时,胶体27多余的部份,可先被试片2b的溢胶槽21b所容置,若多余的胶体27量过多,可进一步地透过试片2b的缺口 211b将其排出,进而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0052]最后,对应于步骤S48,并参见图9B,将各拉伸组件29a、29b朝固定于上的各试片(2a、2b)的固定面(204a、204b)法线方向拉伸。据此,使用者可记录拉伸测试实验中力与位移的历程,以获得测试胶体27对应于试片2a及试片2b的黏力参数。在实务中,使用者亦可使用一拉伸实验机(未显示于图中)拉伸各拉伸组件29a、29b,以进行拉伸测试实验。
[0053]需注意者,本实施例援引的拉伸测试实验仅为一例示说明,而非列举。凡运用本发明的试片者,皆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了解。本发明对于试片运用的方法,并不加以限制。
[005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试片,由于其黏合面距离中心点的长度皆不相等,将造成黏合面施力不平均。此外,由于实验中以垫片控制胶体的厚度,如此将导致各试片的黏合面并非百分之百地相互黏合,皆会造成实验失真。相较于习知技术,本发明的试片具有溢胶槽,溢胶槽将试片本体的测试面区分成胶体承载面及垫片承载面。其中,胶体承载面为圆形且用以承载胶体,使得各试片的黏合面距离中心点的长度皆相等。垫片承载面用以供垫片置放,且垫片承载面通过溢胶槽而与胶体承载面相区隔,故垫片所设置的位置并不会与胶体相重迭。此外,溢胶槽可用以容置多余的胶体,且溢胶槽的缺口可将多余的胶体顺利排出溢胶槽。因此,应用本发明的试片,可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度。
[0055]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所述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所述溢胶槽将所述试片本体的一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且所述溢胶槽环绕所述胶体承载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片,其中所述胶体承载面为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片,其中所述试片本体还具有至少一侧表面,所述溢胶槽具有一缺口位于所述侧表面,所述侧表面垂直于所述测试面。
4.一种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所述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一测试面以及至少一侧表面,所述溢胶槽将所述试片本体的所述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 其中,所述溢胶槽环绕所述胶体承载面,所述胶体承载面为圆形,所述溢胶槽具有一缺口位于所述侧表面,所述侧表面垂直于所述测试面。
5.一种拉伸测试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二试片,各所述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各所述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一测试面以及一固定面,各所述溢胶槽将各所述试片本体的所述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 提供二拉伸组件,并将各所述试片的所述固定面分别固定于各所述拉伸组件; 设置至少一垫片于其中一所述试片的所述垫片承载面上; 以一胶体将各所述试片的所述胶体承载面相互黏合;以及 将各所述拉伸组件朝固定于上的各所述试片的所述固定面法线方向拉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测试方法,其中各所述胶体承载面为圆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测试方法,其中各所述试片本体还具有至少一侧表面,各所述溢胶槽具有一缺口位于各所述侧表面,各所述侧表面垂直于各所述试片的所述测试面以及所述固定面。
8.—种拉伸测试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二试片,各所述试片包含一试片本体,各所述试片本体具有一测试面以及一固定面,其中一所述试片本体具有一溢胶槽,所述溢胶槽将所述试片本体的所述测试面区分成一胶体承载面及至少一垫片承载面; 提供二拉伸组件,并将各所述试片的所述固定面分别固定于各所述拉伸组件; 设置至少一垫片于其中一所述试片的所述垫片承载面上; 以一胶体将其中一所述试片的所述胶体承载面与另一所述试片的所述测试面相互黏合;以及 将各所述拉伸组件朝固定于上的各所述试片的所述固定面法线方向拉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伸测试方法,其中所述胶体承载面为圆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伸测试方法,其中具有所述溢胶槽的所述试片的所述试片本体还具有至少一侧表面,所述溢胶槽具有一缺口位于所述侧表面,所述侧表面垂直于具有所述溢胶槽的所述试片的所述测试面以及所述固定面。
【文档编号】G01N3/08GK104198253SQ20141046924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黄冠霖, 陈振兴, 陈学良, 黄振洲, 洪宗显, 刘昶贤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