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4103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牵引特性试验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包括:支座模块、运动控制模块A、运动控制模块B、载荷控制模块、传动比调节模块、内球面滚子A、内球面滚子B,其连接关系如下:运动控制模块A、内球面滚子A均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底板上,运动控制模块B、内球面滚子B均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上,其中,内球面滚子A和内球面滚子B具有相同的接触区曲率中心;液压缸体固定在支座A的水平板上,且与运动控制模块B位于同一轴线上,液压盖和轴承均套装在液压缸体的圆环型空腔内,涡轮丝杆升降机固定在支座B上,且支撑杆与涡轮丝杆升降机活动配合连接;滑道固定在底板的下表面,且滑块嵌在滑道上。
【专利说明】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弓I特性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牵引特性试验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牵引传动是车辆无级变速器(CVT)的一种形式,其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加工方便等优点,在一些车辆中已得到运用。牵引传动依靠两光滑金属滚轮间弹性流体润滑膜的剪切力传递扭矩和功率,因此油膜的剪切特性(牵引特性)直接影响着传动装置的性能。但是,由于影响油膜牵引特性的因素较多,如温度、压力、相对速度、表面形貌以及油液的物化特性,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在理论上难以获得一个准确的牵引模型,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牵引传动装置的推广应用。
[0003]国内外对牵引系数试验装置进行了不竭的探索,现在的牵引系数试验装置一般能够满足多因素测量,并且测量范围也能够满足需要,加载范围可以从mN-KN,在接触区可以产生GP级的高压,能够做到对实际工况的模拟。根据摩擦副结构与运动形式,目前牵引系数试验装置可分为三类:四球机、双圆盘机以及滚子——圆盘机。其中,四球机由主轴驱动系统、摩擦副、导向主轴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和弹簧加载部分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低位的三个被夹紧的钢球保持固定,同时上面一个可旋转的钢球压在低位的三个钢球使其保持三点接触,转速和负荷可在试验期间设定。其典型代表为日本Nissan用于高接触压力和高滚动速度的试验装置。双圆盘机试验装置代表有美国的Bruker nano公司、英国Torotrak公司和日本的NSK公司。其工作原理是两圆盘沿转轴方向保持接触,并可绕各自轴线转动,在试验过程中,两圆盘转速可独立控制,并对其进行负荷加载。滚子圆盘试验装置工作原理与双盘机类似,但是其中一件试件由圆盘变为滚子。其代表为日本丰田公司和英国帝国理工PCS。
[0004]牵引传动接触点的接触形式有两种:内接触与外接触。相比于外接触形式,内接触形式在相同正压力条件下,其接触面积更大,能够获得更大牵引力,因而为了使牵引传动能够传递更大的扭矩与功率,实际应用中的牵引传动多为内接触式。但是四球机、双盘机和滚子——圆盘机一般为外接触式,其试验结果难以真实反映内接触式牵引传动的牵引特性。并且,在工作过程中,牵引传动的速比是可以自由变化调节的,但大部分试验装置的速比是不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调节的。故传统的牵引特性试验装置无法很好地实现对实际牵引传动工况的模拟。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能够准确地得到牵引特性参数数值。
[000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模块、运动控制模块A、运动控制模块B、载荷控制模块、传动比调节模块、内球面滚子A、内球面滚子B ;
[0008]所述支座模块由底板、支座A、支座B、底座组成;
[0009]所述运动控制模块A由电机A、扭矩传感器、轴A、轴承座、预紧螺母、圆锥滚子轴承A、套筒A组成;
[0010]所述运动控制模块B由电机B、连接套、轴B、支撑套、圆锥滚子轴承B、套筒B组成;
[0011]所述载荷控制模块由液压缸体、调整垫片、液压盖、推力球轴承、0型圈A、0型圈B组成;
[0012]所述传动比调节模块由涡轮丝杆升降机、滑道、滑块、支撑杆组成;
[0013]所述内球面滚子A由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截取球形结构而得到的中间部分,同时内球面滚子A的平面上均布螺纹通孔;
[0014]所述内球面滚子B为圆柱形结构,且上表面与内球面滚子A相对的部分与内球面滚子A为球面配合,同时内球面滚子B的平面上均布螺纹通孔;
[0015]所述轴B为T型结构,在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与竖直部分相交处有环形凹槽,且在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有环形凸起;
[0016]所述液压盖的外圆周面和内圆周面均有一条凹槽以安装0型圈,且液压盖的上端面有环形凸起结构;
[0017]其连接关系如下:运动控制模块A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底板上,内球面滚子A固定在运动控制模块A的末端上,运动控制模块B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上,内球面滚子B固定在运动控制模块B的顶端上,其中,内球面滚子A的接触区曲率中心与内球面滚子B的接触区曲率中心重合;一对轴承将支座A的竖直板与轴承座配合连接起来,且该对轴承中心轴的连线经过内球面滚子A和内球面滚子B共同的接触区曲率中心;
[0018]液压缸体固定在支座A的水平板上,且与运动控制模块B位于同一轴线上,两个0型圈分别套装在液压盖的凹槽内,液压盖和轴承均套装在液压缸体的圆环型空腔内,且轴承位于液压盖的上端面;涡轮丝杆升降机固定在支座B上,且支撑杆与涡轮丝杆升降机活动配合连接;滑道固定在底板的下表面,滑块与支撑杆活动连接即滑块可绕支撑杆转动,且滑块嵌在滑道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电机A和扭矩传感器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底板上,扭矩传感器一端和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轴A固定连接,且轴A通过轴承与轴承座配合,并通过轴A上的预紧螺母预紧轴承,轴承座安装在底板上,内球面滚子A固定在轴A的端面,其中电机A、转矩传感器、内球面滚子A位于同一轴线上;
[0020]所述电机B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上,连接套一端和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轴B活动连接,且轴B竖直部分的底端与连接套内孔的顶端留有间隙,轴B通过轴承与液压缸体配合,并通过固定在支座A水平板上的支撑套支撑轴承,液压缸体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的水平板上,内球面滚子B固定在轴B竖直部分的上端面,其中电机B、连接套、液压缸体、内球面滚子B位于同一轴线上;
[0021]所述电机A与扭矩传感器通过平键和平键槽的配合传动扭矩,且均由各自的支架轴向固定,扭矩传感器与轴A通过花键与内花键的配合传动扭矩,且轴A通过锁紧螺母和轴承轴向固定;
[0022]所述轴A通过轴承与轴承座5配合中的轴承选用圆锥滚子轴承A,圆锥滚子轴承A、套筒A均套装在轴A的外圆周面上及轴承座的内圆周面上,其中,圆锥滚子轴承A背靠背成对使用,位于套筒A的两端,套筒A与轴承座的内圆周面贴合,与轴A的外圆周面保持间隙;
[0023]所述电机B与连接套通过平键和平键槽的配合传动扭矩,且在连接套上有螺纹孔,以螺钉将其与电机轴轴向固定,连接套与轴B通过花键与内花键的配合传动扭矩,且在轴向上可相对运动;
[0024]所述轴B从液压缸体中间穿过,且通过轴承与液压缸体配合,其中的轴承选用圆锥滚子轴承B,圆锥滚子轴承B、套筒B均套装在轴B的外圆周面上及液压缸体的内圆周面上,其中,圆锥滚子轴承B面对面成对使用,位于套筒B的两端,套筒B与轴B的外圆周面贴合,与液压缸体的内圆周面保持间隙;
[0025]所述轴承座的两侧有两个固定的轴;一对轴承由轴承座端盖固定在支座A的竖直板上,同时与轴承座两侧的固定轴进行配合连接,并且使轴承座与支座A的竖直板固连,且该对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
[0026]所述液压缸体、支座A的水平板、支撑套均有圆孔结构;且安装时使液压缸体、支座A的水平板、支撑套上的孔的位置一致;
[0027]所述液压盖套装在液压缸体的圆环型空腔内,两侧均与空腔的内、外圆周面贴合,轴承套装在液压缸体的空腔内,轴承的内圆周面与液压缸体空腔的内圆周面保持间隙,且外圆周面紧靠在液压盖上端面的环形凸起,当施加载荷时,轴承与轴B的下端面接触,轴承的外圆周面同时紧靠在轴B水平部分下表面的环形凸起;且该轴承选用推力球轴承。
[0028]工作原理:当电机A转动时,带动扭动传感器、轴A及内球面滚子A的转动,同时,圆锥滚子轴承A实现了旋转件轴A和不动件轴承座的分离;当电机B转动时,带动连接套、轴B及内球面滚子B的转动,同时,圆锥滚子轴承B实现了旋转件轴B和不动件液压缸体的分离;通过电机A和电机B的转速控制,控制内球面滚子A和内球面滚子B的转速,即试验过程滑滚比确定,实现纯滚、纯滑以及一定滑滚比的试验情况,且试验过程中的牵引传动依靠内球面滚子A和内球面滚子B间弹性流体润滑膜的剪切力传递扭矩和功率,牵引力由扭矩传感器测量得出;
[0029]当从油孔注入压力油时,推动液压盖和推力球轴承向上移动,至推力球轴承上端面与轴B的端面接触时,推动轴B和内球面滚子B向上移动,液压缸体上端面和轴B端面形成间隙,同时内球面滚子A和内球面滚子B紧密抵触,即通过调整液压缸体内油液压力改变给内球面滚子B的加载力,并且推力球轴承实现了旋转件轴B与非旋转件液压盖的分离;当从油孔流出油时,液压盖和推力球轴承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内球面滚子B失去加载力,在重力的作用下,内球面滚子B和轴B也向下移动,即内球面滚子B和内球面滚子A分离,从而方便内球面滚子A和内球面滚子B的装卸;
[0030]通过涡轮丝杆升降机来调节支撑杆的垂直运动并保证支撑杆的自锁,当支撑杆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带动滑块绕支撑杆旋转且带动滑块在滑道内平移,同时使底板以一对深沟球轴承的轴线为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使内球面滚子A和内球面滚子B的接触面发生变化,实现速比的变化;
[0031]支座模块是试验装置安装和固定的地方,将运动控制模块A、运动控制模块B、载荷控制模块、传动比调节模块联系在一起,并将载荷控制模块的加载力与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以及各个模块的重力传递到地面,实现整个装置的结构与受力上的平衡。
[00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3](1)本发明的内球面接触牵引特性试验装置除了具有结构简单,加载范围大,测量准确,操作方便等优点外,由于内球面滚子A与内球面滚子B外形设计决定其内接触牵引传动形式,且其可实现工作过程中的速比调节,因此能更真实模拟实际牵引传动接触点的工作特性;
[0034](2)本发明的两内球面滚子安装位置以及传动比调节系统,实现了试验装置试验过程中速比可调节的目标,使其能够获得牵引式CVT速比变化试验数据;
[0035](3)本发明选用液压加载,并且通过调节油液压力,控制加载力,整个过程加载力稳定可调;
[0036](4)本发明选用扭矩传感器进行牵引力测量,缩短了整个轴A运动控制系统的长度,使变化传动比时,支撑杆运动的垂直距离缩短,整个试验装置尺寸减小,并且相比于力传感器测量牵引力,选用扭矩传感器使试验装置结构更加简单;
[0037](5)本发明的电机轴A与扭矩传感器的平键连接、轴A与扭矩传感器的花键连接,具有方便拆装、传动可靠的优点;同时,电机轴B与连接套的平键连接、轴B与连接套的花键连接也具有方便拆装、传动可靠的优点,尤其轴B与连接套的花键连接,使得轴B在其轴向方向上可移动,方便内球面滚子A、内球面滚子B的安装、拆除与更换;
[0038](6)本发明选用圆锥滚子轴承与套筒适应了轴承座和液压缸体的长度,且使轴A和轴B传动更加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发明的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发明的内球面滚子A和内球面滚子B接触区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发明的运动控制模块A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4为本发明的运动控制模块B与载荷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0043]图5为本发明的运动控制模块B中的轴B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6为本发明的传动比调节模块结构示意图;
[0045]其中,1_电机A, 2~电机B, 3~扭矩传感器,4-轴A, 5-轴承座,6-轴承端盖,7-深沟球轴承,8-内球面滚子A,9-内球面滚子B,10-轴B,11-液压系统,12-连接套,13-支座A,14-底座,15-底板,16-涡轮丝杆升降机,17-支座B,18-预紧螺母,19-圆锥滚子轴承A,20-套筒A,21-螺钉A,22-圆锥滚子轴承B,23-推力球轴承,24-液压盖,25-液压缸体,26-支撑套,27-调整垫片,28-0型圈A、29-0型圈B,30-套筒B,31-螺钉B,32-滑道,33-滑块,3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47]参见附图1,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包括:支座模块、运动控制模块A、运动控制模块B、载荷控制模块、传动比调节模块、内球面滚子A8、内球面滚子B9 ;
[0048]所述支座模块由底板15、支座A13、支座B17、底座14组成;
[0049]参见附图3,所述运动控制模块A由电机A1、扭矩传感器3、轴A4、轴承座5、预紧螺母18、圆锥滚子轴承A19、套筒A20、螺钉A21组成;
[0050]参见附图4,所述运动控制模块B由电机B2、连接套12、轴B10、支撑套26、圆锥滚子轴承B22、套筒B30、螺钉B31组成;
[0051]参见附图4,所述载荷控制模块由液压缸体25、调整垫片27、液压盖24、推力球轴承23、0型圈A28、0型圈B29组成;
[0052]参见附图6,所述传动比调节模块由涡轮丝杆升降机16、滑道32、滑块33、支撑杆34组成;
[0053]所述扭矩传感器3 —端的传动轴有平键槽结构,另一端的传动轴有花键结构;
[0054]所述轴A4的一端为内花键结构,另一端的平面上有4个螺纹孔;
[0055]所述轴承座5的两侧有两个固定的轴;
[0056]参见附图2,所述内球面滚子A8由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截取球形结构而得到的中间部分,同时内球面滚子A8的平面上均布4个螺纹通孔;
[0057]所述内球面滚子B9为圆柱形结构,且上表面与内球面滚子A8相对的部分与内球面滚子A8为球面配合,同时内球面滚子B9的平面上均布4个螺纹通孔;
[0058]参见附图5,所述轴B10为T型结构,在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与竖直部分相交处有环形凹槽,且在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有环形凸起,在竖直部分的顶端有4个螺纹孔,底端有花键结构;
[0059]所述连接套12为两端带孔的阶梯式的圆柱形结构,连接套12大圆柱一端的内有平键槽,小圆柱一端的内有内花键;
[0060]所述液压缸体25、支座A13的水平板、支撑套26均有大小相等的圆孔结构,用来进出油液;
[0061]所述液压盖24的外圆周面和内圆周面均有一条凹槽以安装0型圈,且液压盖24的上端面有环形凸起结构;
[0062]其连接关系如下:电机A1和扭矩传感器3沿水平方向由各自的支架固定在底板15上,扭矩传感器3由平键和电机轴连接,由花键和轴A4连接;一对圆锥滚子轴承A19、套筒A20均套装在轴A4的外圆周面上,其中,一对圆锥滚子轴承A19背靠背位于套筒A20的两端,同时,该对圆锥滚子轴承A19、套筒A20均套装在轴承座5的内圆周面,并通过轴A4上的预紧螺母18预紧该对圆锥滚子轴承A19,其中,轴承座5安装在底板15上,套筒A20与轴承座5的内圆周面贴合,与轴A4的外圆周面保持间隙;内球面滚子A8由螺钉A21固定在轴A4的端面,其中电机A1、转矩传感器3、内球面滚子A8位于同一轴线上;
[0063]电机B2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13上,连接套12 —端和电机轴由平键连接,且为防止连接套12由于离心力向垂直方向运动,在连接套12上有螺纹孔,以螺钉将其与电机轴固定,另一端和轴B10由花键连接,且在轴向上可相对运动,且轴B10竖直部分的底端与连接套12内孔的顶端留有间隙,轴B10从液压缸体25中间穿过,液压缸体25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13的水平板上,一对圆锥滚子轴承B22、套筒B30均套装在轴B10的外圆周面,其中,一对圆锥滚子轴承B22面对面位于套筒B30的两端,再将该对圆锥滚子轴承B22、套筒B30套装在液压缸体25的内圆周面,并通过固定在支座A13水平板上的支撑套26压紧该对圆锥滚子轴承B22,其中,套筒B30与轴B10的外圆周面贴合,与液压缸体25的内圆周面保持间隙;内球面滚子B9由螺钉B31固定在轴B10竖直部分的上端面,其中电机B2、连接套12、液压缸体25、内球面滚子B9位于同一轴线上;
[0064]其中,内球面滚子A8和内球面滚子B9具有相同的接触区曲率中心;一对深沟球轴承7由轴承座端盖6固定在支座A13的竖直板上,同时与轴承座5两侧的固定轴进行配合连接,并且使轴承座5与支座A13的竖直板固连,该对深沟球轴承7中心轴的连线经过内球面滚子A8和内球面滚子B9共同的曲率中心;
[0065]液压缸体25固定在支座A13的水平板上,且使液压缸体25、支座A13的水平板、支撑套26上的孔的位置一致,形成油孔;0型圈A28和0型圈B29分别套装在液压盖24的内圆周面和外圆周面的两个凹槽内,液压盖24套装在液压缸体25的圆环型空腔内,两侧均与空腔的内、外圆周面贴合,推力球轴承23套装在液压缸体25的空腔内,推力球轴承23的内圆周面与液压缸体25空腔的内圆周面贴合,且外圆周面紧靠在液压盖24上端面的环形凸起,当施加载荷时,推力球轴承23与轴B10的下端面接触,推力球轴承23的外圆周面同时紧靠在轴B10水平部分下表面的环形凸起;
[0066]涡轮丝杆升降机16由螺栓固定在支座B17上,且支撑杆34穿过涡轮丝杆升降机16上的孔;滑道32由螺钉固定在底板15的下表面,滑块33与支撑杆34活动连接即滑块33可绕支撑杆34转动,且滑块33嵌在滑道32上。
[0067]工作原理:当电机A1转动时,带动扭动传感器、轴A4及内球面滚子A8的转动,同时,圆锥滚子轴承A19实现了旋转件轴A4和不动件轴承座5的分离;当电机B2转动时,带动连接套12、轴B10及内球面滚子B9的转动,同时,圆锥滚子轴承B22实现了旋转件轴B10和不动件液压缸体25的分离;通过电机A1和电机B2的转速控制,控制内球面滚子A8和内球面滚子B9的转速,即试验过程滑滚比确定,实现纯滚、纯滑以及一定滑滚比的试验情况,且试验过程中的牵引传动依靠内球面滚子A8和内球面滚子B9间弹性流体润滑膜的剪切力传递扭矩和功率,牵引力由扭矩传感器3测量得出;
[0068]当从油孔注入油时,推动液压盖24和推力球轴承23向上移动,至推力球轴承23上端面与轴B10的端面接触时,推动轴B10和内球面滚子B9向上移动,液压缸体25上端面和轴B10端面形成间隙,同时内球面滚子A8和内球面滚子B9紧密抵触,即通过调整液压缸体25内油液压力改变给内球面滚子B9的加载力,并且推力球轴承23实现了旋转件轴B10与非旋转件液压盖24的分离;当从油孔流出油时,液压盖24和推力球轴承23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内球面滚子B9失去加载力,在重力的作用下,内球面滚子B9和轴B10也向下移动,即内球面滚子B9和内球面滚子A8分离,从而方便内球面滚子A8和内球面滚子B9的装卸;
[0069]通过涡轮丝杆升降机16来调节支撑杆34的垂直运动并保证支撑杆34的自锁,当支撑杆34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带动滑块33绕支撑杆34旋转且带动滑块33在滑道32内平移,同时使底板15以一对深沟球轴承7的轴线为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使内球面滚子A8和内球面滚子B9的接触面发生变化,实现速比的变化;
[0070]支座模块是试验装置安装和固定的地方,将运动控制模块A、运动控制模块B、载荷控制模块、传动比调节模块联系在一起,并将载荷控制模块的加载力与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以及各个模块的重力传递到地面,实现整个装置的结构与受力上的平衡。
[0071]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模块、运动控制模块A、运动控制模块B、载荷控制模块、传动比调节模块、内球面滚子A(S)、内球面滚子B (9); 所述支座模块由底板(15)、支座A (13)、支座B (17)、底座(14)组成; 所述载荷控制模块由液压缸体(25)、调整垫片(27)、液压盖(24)、推力球轴承(23)、O型圈A (28)、O型圈B (29)组成; 所述传动比调节模块由涡轮丝杆升降机(16)、滑道(32)、滑块(33)、支撑杆(34)组成; 所述内球面滚子A(S)由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截取球形结构而得到的中间部分,同时内球面滚子A(S)的平面上均布螺纹通孔; 所述内球面滚子B(9)为圆柱形结构,且上表面与内球面滚子A(8)相对的部分与内球面滚子A(S)为球面配合,同时内球面滚子B(9)的平面上均布螺纹通孔; 其连接关系如下:运动控制模块A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底板(15)上,内球面滚子A(S)固定在运动控制模块A的末端上,运动控制模块B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13)上,内球面滚子B(9)固定在运动控制模块B的顶端上,其中,内球面滚子A(8)的接触区曲率中心与内球面滚子B (9)的接触区曲率中心重合;一对轴承将支座A (13)的竖直板与轴承座(5)配合连接起来,且该对轴承中心轴的连线经过该接触区曲率中心; 液压缸体(25)固定在支座A(13)的水平板上,且与运动控制模块B位于同一轴线上,两个O型圈分别套装在液压盖(24)的凹槽内,液压盖(24)和轴承均套装在液压缸体(25)的圆环型空腔内,且轴承位于液压盖的上端面;涡轮丝杆升降机(16)固定在支座B(17)上,且支撑杆(34)与涡轮丝杆升降机(16)活动配合连接; 滑道(32)固定在底板(15)的下表面,滑块(33)与支撑杆(34)活动连接即滑块(33)可绕支撑杆(34)转动,且滑块(33)嵌在滑道(3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A由电机A(I)、扭矩传感器(3)、轴A(4)、轴承座(5)、预紧螺母(18)、圆锥滚子轴承A(19)、套筒A(20)组成;电机A(I)和扭矩传感器(3)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底板(15)上,扭矩传感器(3) —端和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轴A(4)固定连接,且轴A(4)通过轴承与轴承座(5)配合,并通过轴A (4)上的预紧螺母(18)预紧轴承,轴承座(5)安装在底板(15)上,内球面滚子A(S)固定在轴A(4)的端面,其中电机A(I)、转矩传感器(3)、内球面滚子A (8)位于同一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B由电机B (2)、连接套(12)、轴B(1)、支撑套(26)、圆锥滚子轴承B (22)、套筒B(30)组成;所述轴B(10)为T型结构,在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与竖直部分相交处有环形凹槽,且在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有环形凸起;电机B(2)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13)上,连接套(12) —端和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轴B(10)活动连接,且轴B(10)竖直部分的底端与连接套(12)内孔的顶端留有间隙,轴B (10)通过轴承与液压缸体(25)配合,并通过固定在支座A (13)水平板上的支撑套(26)支撑轴承,液压缸体(25)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 (13)的水平板上,内球面滚子B (9)固定在轴B(1)竖直部分的上端面,其中电机B (2)、连接套(12)、液压缸体(25)、内球面滚子B (9)位于同一轴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A(I)与扭矩传感器(3)通过平键和平键槽的配合传动扭矩,且均由各自的支架轴向固定,扭矩传感器(3)与轴A (4)通过花键与内花键的配合传动扭矩,且轴A (4)通过锁紧螺母(18)和轴承轴向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A(4)通过轴承与轴承座(5)配合,配合中的轴承选用圆锥滚子轴承A(19),圆锥滚子轴承A(19)、套筒A(20)均套装在轴A(4)的外圆周面上及轴承座(5)的内圆周面上,其中,圆锥滚子轴承A (19)背靠背成对使用,位于套筒A (20)的两端,套筒A (20)与轴承座(5)的内圆周面贴合,与轴A(4)的外圆周面保持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B (2)与连接套(12)通过平键和平键槽的配合传动扭矩,且在连接套(12)上有螺纹孔,以螺钉将其与电机轴轴向固定,连接套(12)与轴B(1)通过花键与内花键的配合传动扭矩,且在轴向上可相对运动。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B(1)通过轴承与液压缸体(25)配合中的轴承选用圆锥滚子轴承B(22),圆锥滚子轴承B (22)、套筒B (30)均套装在轴B (10)的外圆周面上及液压缸体(25)的内圆周面上,其中,圆锥滚子轴承B (22)面对面成对使用,位于套筒B (30)的两端,套筒B (30)与轴B (10)的外圆周面贴合,与液压缸体(25)的内圆周面保持间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5)的两侧有两个固定的轴;一对轴承由轴承座端盖¢)固定在支座A(13)的竖直板上,同时与轴承座(5)两侧的固定轴进行配合连接,并且使轴承座(5)与支座A(13)的竖直板固连,且该对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体(25)、支座A(13)的水平板、支撑套(26)均有圆孔结构;且安装时使液压缸体(25)、支座A (13)的水平板、支撑套(26)上的孔的位置一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盖(24)的上端面有环形凸起结构;液压盖(24)套装在液压缸体(25)的圆环型空腔内,两侧均与空腔的内、外圆周面贴合,轴承套装在液压缸体(25)的空腔内,轴承的内圆周面与液压缸体(25)空腔的内圆周面贴合,且外圆周面紧靠在液压盖(24)上端面的环形凸起,当轴承与轴B (10)的下端面接触时,轴承的外圆周面同时紧靠在轴B (10)水平部分下表面的环形凸起;且该轴承选用推力球轴承(23)。
【文档编号】G01M13/02GK104251775SQ20141047459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魏超, 赵欣, 吴维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