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稳定性高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784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压稳定性高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压稳定性高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包括气密接头、第一连通管道、缓冲储气腔体、压力表、气阀、第二连通管道和输气设备;气密接头的进气口依次通过第一连通管道、缓冲储气腔体、气阀和第二连通管道与输气设备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密接头的出气口适配于受测补强圈的测试孔,所述压力表的测试口连通所述缓冲储气腔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输气设备输入的空气进行缓冲和储存,以能在气阀关闭后对受测补强圈的测试孔形成稳定的试验压力,并能在试验压力后通过气阀释放气压,具有加压稳定性高、操作方便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加压稳定性高的补强圈试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压稳定性高的补强圈试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管道、设备安装工程中,管道、设备的补强圈都需要进行气密试验。以往多采用空压机或气瓶进行试压检漏。传统的采用空压机进行试验检漏的主要缺点是:安装现场需要检漏的设备和管线分布较广,利用空压机及进行试压会出现电源不好寻找,且移动空压机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等问题。同时采用空压机进行检漏,会使部分水气和油气进入待检部位,造成压力表计数不准。由于设备、管道补强板试压所用的压力都很小,采用空压机加压,试验压力不好控制。如采用气瓶加压进行试压检漏其主要缺点是,所需试压部位在施工现场分布较广且分散,需要不断的进行移动气瓶,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不利于现场进度的控制。且采用气瓶进行加压检漏,需要每次开关气瓶进行压力控制,操作麻烦,且不易控制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压稳定性高的补强圈试漏装置。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加压稳定性高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包括气密接头、第一连通管道、缓冲储气腔体、压力表、气阀、第二连通管道和输气设备;气密接头的进气口依次通过第一连通管道、缓冲储气腔体、气阀和第二连通管道与输气设备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密接头的出气口适配于受测补强圈的测试孔,所述压力表的测试口连通所述缓冲储气腔体。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缓冲储气腔体包括第一螺纹短节、螺纹三通连接件和第二螺纹短节;所述螺纹三通连接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短节和第二螺纹短节的内径,所述第一螺纹短节的后端和第二螺纹短节的前端分别与螺纹三通连接件的两个流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压力表的测试口连接螺纹三通连接件的第三流通孔。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连通管道包括第一塑料软管和第一气路软管接头;所述第一塑料软管的前端与所述气密接头的进气口相连、后端通过第一气路软管接头与所述第一螺纹短节的前端相连接。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连通管道包括第三螺纹短节、第二气路软管接头和第二塑料软管;所述第二塑料软管的后端与所述输气设备的出气口相连、前端通过第二气路软管接头与第三螺纹短节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螺纹短节的前端通过所述气阀与所述第二螺纹短节的后端相连接。
[0009]为了能够在较小的流量时准确的控制流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气阀为针型阀。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输气设备为脚踏泵或打气筒。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第一,本实用新型的补强圈试漏装置设有缓冲储气腔体,能够对输气设备输入的空气进行缓冲和储存,以能在气阀关闭后对受测补强圈的测试孔形成稳定的试验压力,并能在试验压力后通过气阀释放气压,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需通过开关气瓶和开关空压机来控制压力,具有加压稳定性高、操作方便的优点;
[0013]第二,本实用新型采用脚踏泵或打气筒作为输气设备,其方便移动,不需要外接电源,不需额外的试压用气和搬运成本;
[0014]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重复使用,并且拆、装、移动方便,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便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补强圈试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压稳定性高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包括气密接头2、第一连通管道、缓冲储气腔体、压力表7、气阀9、第二连通管道和输气设备13。气阀9为针型阀,输气设备13为脚踏泵或打气筒,气密接头2的进气口依次通过第一连通管道、缓冲储气腔体、气阀9和第二连通管道与输气设备13的出气口相连通,气密接头2的出气口适配于受测补强圈用于测试气密性的测试孔,压力表7的测试口连通缓冲储气腔体。
[0019]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储气腔体包括第一螺纹短节5、螺纹三通连接件6和第二螺纹短节8 ;螺纹三通连接件6的内径大于第一螺纹短节5和第二螺纹短节8的内径,第一螺纹短节5的后端和第二螺纹短节8的前端分别与螺纹三通连接件6的两个流通孔螺纹连接,压力表7的测试口连接螺纹三通连接件6的第三流通孔。
[002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通管道包括第一塑料软管3和第一气路软管接头4 ;第一塑料软管3的前端与气密接头2的进气口相连、后端通过第一气路软管接头4与第一螺纹短节5的前端相连接。
[002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通管道包括第三螺纹短节10、第二气路软管接头11和第二塑料软管12 ;第二塑料软管12的后端与输气设备13的出气口相连、前端通过第二气路软管接头11与第三螺纹短节10的后端相连接,第三螺纹短节10的前端通过气阀9与第二螺纹短节8的后端相连接。
[0022]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接头2可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气密接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如图2所示的新型气密接头结构,该气密接头2包括一体成型的外螺纹前端部201、螺母中间部202和类坡面后端部203,类坡面后端部203由两个或以上具有外凸弧形外周面的异形圆柱体共轴层叠构成,相邻两个异形圆柱体相接的端面重合,每一个异形圆柱体的前端面外径大于后端面外径,从而使得类坡面后端部203形成后端小前端大的类坡面侧壁,并且,气密接头2设有与外螺纹前端部201、螺母中间部202和类坡面后端部203共轴的输气通孔2a。其中,外螺纹前端部201和类坡面后端部203即分别为气密接头2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外螺纹前端部201的外径适配于受测补强圈的测试孔孔径。
[0023]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对管道或设备的补强圈进行气密试验时,将气密接头2的出气口装接到受测补强圈的测试孔中,由输气设备13通过第二连通管道向缓冲储气腔体和第一连通管道中打气加压,在压力表7显示出缓冲储气腔体内达到试验压力后,关闭气阀9,停压5分钟,用发泡剂对补强圈的测试孔进行检查,如无泄漏并且压力表7显示无压力降则表示补强圈为合格。在补强圈试压合格后,打开气阀9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补强圈试漏装置降压后即可进行拆除。
[0024]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压稳定性高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包括气密接头(2)、第一连通管道、缓冲储气腔体、压力表(7)、气阀(9)、第二连通管道和输气设备(13);所述气密接头(2)的进气口依次通过第一连通管道、缓冲储气腔体、气阀(9)和第二连通管道与输气设备(13)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密接头(2)的出气口适配于受测补强圈的测试孔,所述压力表(7)的测试口连通所述缓冲储气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储气腔体包括第一螺纹短节(5)、螺纹三通连接件(6)和第二螺纹短节(8);所述螺纹三通连接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短节(5)和第二螺纹短节(8)的内径,所述第一螺纹短节(5)的后端和第二螺纹短节(8)的前端分别与螺纹三通连接件¢)的两个流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压力表(7)的测试口连接螺纹三通连接件¢)的第三流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通管道包括第一塑料软管(3)和第一气路软管接头(4);所述第一塑料软管(3)的前端与所述气密接头(2)的进气口相连、后端通过第一气路软管接头(4)与所述第一螺纹短节(5)的前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通管道包括第三螺纹短节(10)、第二气路软管接头(11)和第二塑料软管(12);所述第二塑料软管(12)的后端与所述输气设备(13)的出气口相连、前端通过第二气路软管接头(11)与第三螺纹短节(10)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螺纹短节(10)的前端通过所述气阀(9)与所述第二螺纹短节(8)的后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阀(9)为针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设备(13)为脚踏泵或打气筒。
【文档编号】G01M3/02GK204064559SQ201420488831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石玉玲, 张正山, 廖世泉 申请人: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