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寿命性能衰减的预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25079发布日期:2018-06-08 17:2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寿命性能衰减的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了电动汽车整体性能。而动力电池的寿命作为其重要性能之一,关系到了电动汽车的成本和可靠性。因此对于动力电池寿命的预测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对动力电池的寿命性能研究主要有循环寿命、日历寿命、寿命性能跟踪及预测等方面。近几年已有的和动力电池寿命相关的专利一部分集中在寿命性能监控跟踪和预测方面(参考专利CN102362190A、CN1913217A等),依据这些专利可以在整车使用过程中预测电池寿命性能,但在产品的前期开发过程中不容易应用。还有一些和动力电池寿命相关的专利(参考专利CN102778653A、CN103344923A等)将重点放在建立动力电池的衰减模型上,但大部分模型基于动力电池的循环充放电上,而没有考虑整车使用因素。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通过设计动力电池全寿命期间的综合工况、设计电池寿命试验,并根据电池的性能特点对测试结果进行不同手段的仿真拟合的过程,研究出一种快速预测动力电池寿命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预测电池全寿命期间的性能衰减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寿命性能衰减的预测方法,具体如下,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设计一系列工况,固定I值、T值,以E为变量,对电池进行工况循环测试,记录C与R随着E变化的值,按照逆幂指数规律,通过MATLAB拟合C与R的衰减,得到以下关系式:C=A1C0(100-M1*E^a1)/100-C1,R=A2R0(100+N1*E^a2)/100。这里的M1,N1为常数,以拟合结果为准;C0、R0分别是一段工况开始前电池的容量值和内阻值,C、R为经历循环之后电池的容量值和内阻值,E为能量吞吐量,I为一段工况的电流均方根,T为一段工况下电池的平均温度;C1为由内阻增加引起的C衰减量,C1=C0*(R-R0)/R;R1为由容量增加引起的R衰减量,R1=R0*(C0-C)/C;能量型电池,C1为0;功率型电池,R1为0;将测试得到的至少4组的C、R及输入的E值,通过MATLAB或其它拟合工具数学拟合得到M1、N1、a1、a2的值;第二步:固定I值,选取不同的3组T值,在3组条件下重复第一步,利用多项式拟合得到3组M1与T、N1与T的关系:M1=exp(-M2/T),N1=exp(-N2/T)。这里的M2,N2为常数,将第一步拟合得到的常数M1、N1及输入的至少4组的T值,通过MATLAB或ORIGIN指数拟合得到M2,N2的值;不同电池M2,N2值不同,大于0即合理,一般为0-100的范围。进一步得到:C=A1C0*(100-(exp(-M2/T))*E^a1)/100-C1,R=A2R0*(100+(exp(-N2/T)/100)*E^a2,第三步:固定T值,选取不同的不少于3组I值,重复第一步,利用数学指数拟合方法,得到不少于3组的M2与I、N2与I的关系:M2=k1*I+b1;N2=k2*I+b2。这里的k1,k2,b1,b2为常数,将第二步拟合得到的常数M2,N2及输入的至少4组的I值,通过MATLAB进行指数拟合;最后得到:C=A1C0*(100-exp(-f(I)/T))*E^a1)/100-C1,R=A2R0*(100+exp(-f(I)/T)*E^a2)/100+R1;其中,f(I)=k*I+b;A1、A2、a1、a2、k、b均为常数,第四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C与R的值。计算结果一般是相对C0、R0的变化量(百分数形式);当电池内阻增量高于20%或容量衰减量低于20%,即可判定电池寿命终止。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该方法可以精确的对动力电池的容量及电阻进行评估,因为容量及电阻直接反映电池所处的状态,由此可预测电池的寿命。预测过程依据整车行驶工况,与实际使用贴近,且测试周期短,不需要周期过长的测试就能较快速地得出电池的性能衰减规律,适合于整车前期开发过程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动力电池寿命性能衰减的预测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F厂某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寿命测试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该混合动力车为深混型HEV,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2s,寿命要求为10年/24万公里,工作温度范围为-30~45℃,销售范围为中国大陆地区。该电池为功率型电池,根据这款混合动力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设计一个等效工况,拆分成12个特征工况,各个工况均包含一段时间内的车速谱和载荷谱。这些工况的特征值如下:工况一:温度为25℃,电流均方根为20~30A,持续时间800s,循环n1次。反应在常温环境下,高速行驶期间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二:温度为25℃,电流均方根为30~40A,持续时间800s,循环n2次。反应在常温环境下,市区非行驶高峰期间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三:温度为25℃,电流均方根为40-60A,持续时间600s,循环n3次。反应在常温环境下,市区行驶高峰期间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四:温度为25℃,电流均方根为60-100A,持续时间12s,循环n4次。反应在常温环境下,百公里加速期间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五:温度为-40~40℃,电流均方根为0A,持续时间1h,循环n5次。反应混合动力车在不同季节期间停车时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六:温度为40℃,电流均方根为20~30A,持续时间800s,循环n6次。反应在高温环境下,市区行驶期间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七:温度为40℃,电流均方根为10~20A,持续时间800s,循环n7次。反应在高温环境下,高速行驶期间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八:温度为40~45℃,电流均方根为20~60A,持续时间300s,循环n8次。反应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静置后,刚开始行驶期间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九:温度为0~25℃,电流均方根为30~40A,持续时间800s,循环n9次。反应在0~25℃环境下,市区行驶期间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十:温度为25~35℃,电流均方根为100~150A,持续时间10~20s,循环n10次。反应在常温环境下,极限工况下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十一:温度为-30~0℃,电流均方根为5~20A,持续时间600s,循环n11次。反应在低温环境下,市区行驶期间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工况十二:温度为-30~0℃,电流均方根为0~10A,持续时间600s,循环n12次。反应在低温环境下,高速行驶期间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通过对整车使用进行统计,认为工况一、三、六及十一为主行驶工况,对动力电池寿命衰减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余工况下的衰减可合并在上述情况中考虑。其中工况一、三、六及十一在全寿命期间所占的比例为3:3:2:2。因在工况一、三、六及十一这四个工况中,电池经历的最大电流均方根为55A,最高温度为40℃。电池厂家给出电池最大20s持续电流耐受能力为120A,最高使用温度为55℃。加速测试制度设计原则在于将电池真实使用情况和极限使用情况整合在一起进行测试。因此在设计测试制度时进行合理加速,将其等效成如下五个测试制度:测试制度1:温度时间增量(s)累计时间(s)电流(A)25℃20206025℃4060025℃20100-4025℃40140025℃40160-10测试制度2:温度时间增量(s)累计时间(s)电流(A)25℃20208025℃4060025℃20100-6025℃40140025℃40160-10测试制度3:温度时间增量(s)累计时间(s)电流(A)25℃202012025℃4060025℃20100-8025℃40140025℃40160-20测试制度4:温度时间增量(s)累计时间(s)电流(A)40℃20206040℃4060040℃20100-4040℃40140040℃40160-10测试制度5:温度时间增量(s)累计时间(s)电流(A)55℃20206055℃4060055℃20100-4055℃40140055℃40160-10首先在测试制度1下进行测试:第一步:固定电流均方根为29.4A、25℃下,在能量吞吐量达到663kWh、1340kWh、1915kWh、2216kWh时,对电池进行工况循环测试,记录C与R随着E变化的值,按照逆幂指数规律,通过MATLAB拟合C与R的衰减,得到以下关系式:C=C0(100-(0.462*E^0.5)/100-C1,R=R0(100+0.457*E^0.5)/100------------------------------(1)第二步:固定电流均方根为29.4A,能量吞吐量固定为2216kWh,在测试制度1、4、5下进行测试,温度选取25℃、40℃、55℃,在3组条件下重复第一步,利用多项式拟合得到4组M1与T、N1与T的关系:M1=exp(-230.11/T),N1=exp(-380.55/T);进一步得到:C=C0*((100-(exp(-230.11/T)*E^0.5)/100)-C1,R=R0*(100+exp(-380.55/T)*E^0.5)/100)---------------------------------(2)第三步:在测试制度1、2、3下进行测试,温度固定为25℃,电流均方根I选取29.4A、41.4A、58.7A,能量吞吐量固定为2216kWh重复第一步,通过MATLAB进行指数拟合;C=C0*(100-exp((0.82*I-254.17)/T))*E^0.5)/100-C1,R=R0*(100+exp((1.72*I-329.79)/T))*E^0.5)/100-------------------------------(3)。第四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C与R的值,即可以计算出全寿命期间,动力电池任意时刻,任意E、I、T下,C与R的衰减情况。整车要求电池单体在综合工况下,能量吞吐量达到200kWh以上时,电池寿命终止。即要求该电池单体在25℃(298K),电流均方根为26.4A的条件下,经历60kWh能量吞吐量,25℃(298K),电流均方根为48.4A的条件下,经历60kWh能量吞吐量,在40℃(313K),电流均方根为26.4A的条件下,经历60kWh能量吞吐量,在0℃(273K),电流均方根为8.9A的条件下,经历20kWh能量吞吐量。分别计算电池的衰减情况为:在25℃(298K),电流均方根为26.4A,经历60kWh能量吞吐量的条件下R=R0*((100+exp((1.72*I1-329.79)/T1))*E1^0.5)/100)=1.03R0C=C0*((100-exp((0.82*Ii-254.17)/Ti)*Ei^0.5)/100)-(R0-R)*C0/R=0.965*C0-0.031C0=0.934C0在25℃(298K),电流均方根为48.4A,经历60kWh能量吞吐量的条件下R=R0*((100+exp((1.72*I1-329.79)/T1))*E1^0.5)/100)=1.033R0C=C0*((100-exp((0.82*Ii-254.17)/Ti)*Ei^0.5)/100)-(R0-R)*C0/R=0.963*C0-0.031C0=0.932C0在40℃(298K),电流均方根为26.4A,经历40kWh能量吞吐量的条件下R=R0*((100+exp((1.72*I1-329.79)/T1))*E1^0.5)/100)=1.025R0C=C0*((100-exp((0.82*Ii-254.17)/Ti)*Ei^0.5)/100)-(R0-R)*C0/R=0.97*C0-0.029C0=0.941C0在0℃(298K),电流均方根为8.9A,经历40kWh能量吞吐量的条件下R=R0*((100+exp((1.72*I1-329.79)/T1))*E1^0.5)/100)=1.02R0C=C0*((100-exp((0.82*Ii-254.17)/Ti)*Ei^0.5)/100)-(R0-R)*C0/R=0.975*C0-0.019C0=0.956C0累计内阻变化为增加了10.8%,累积容量变化为增加了23.7%。可见电池整车要求的使用条件下,内阻R增加10.8%,容量C降低23.7%。若整车寿命终止时要求电池内阻增量低于20%,容量衰减量低于20%,则预计到达在该使用条件下,该电池不能满足整车对动力电池的寿命要求。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