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高通量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614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位高通量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快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位高通量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撷取,冶金、采矿和燃煤等工业的发展以及含重金属农药的运用,大量的重金属被释放到环境中,造成了局部地区的高浓度重金属环境污染现象。目前,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变化的检测缺少原位、高效的监测手段,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和纳米技术相结合,用于化学和生物检测的新型手段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方法,LSPR检测相对于生物检测中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诸多优点:比如免标记,成本低,响应速度快,操作、结构简单,便于存储和携带,并且可以实现原位、高通量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原位高通量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原位高通量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制备三角形的Ag@Au核壳纳米粒子:

①制备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

将0.05~3mmol/L的AgNO3溶液和0.05~10m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按照体积比49:1~30:20的比例混合,使其总体积为50mL;然后加入0.1~1mL质量分数为10%~50%的H2O2溶液,最后,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新制冰冷的50~200mmol/L的NaBH4溶液0.1~1mL,反应结束后,即得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

②合成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

在所述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中加入0.1~2mmol/L的PVP溶液1~10mL,然后依次加入0.1~1mmol/L二乙胺溶液0.1~3mL、0.1~1m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0.1~3mL,混合均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01%~1%的HAuCl4溶液0.1~10mL,反应结束后,即得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

⑵基于Ag@Au三角纳米粒子的芯片的制备:

a. 制备处理后的玻璃基片:

将双面都没有磨砂的标准显微镜用玻璃基片裁成片状,清洗干净后依次浸入食人鱼酸洗液、质量浓度为10~50%的氨水中进行超声处理,使其表面羟基化,然后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后,在APTES混合液中浸泡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6~36h后得到表面已氨基化的玻璃基片,该表面已氨基化的玻璃基片在体积浓度为60~95%的乙醇中超声处理后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最后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即得处理后的玻璃基片;

b. 玻璃基片表面Ag@Au核壳纳米粒子的组装:

将所述处理后的玻璃基片放入表面皿中,倒入所述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并使该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没过所述处理后的玻璃基片,组装6~72h后,取出所述处理后的玻璃基片,并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即得Ag@Au三角纳米粒子芯片。

所述步骤a.中片状尺寸为1cm×1cm。

所述步骤a.中APTES混合液是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与无水乙醇按1:15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溶液。

所述步骤a.中超声处理条件是指超声波的频率为25kHz、功率为100~400W,处理时间为5~120mi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制得的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灵敏度对介质环境折光率的灵敏度可以达到570 nm/RIU如图1所示,明显的大于以前报道过的三角形的银纳米颗粒,球形的金、银纳米颗粒的灵敏度。

2、原则上讲,Ag纳米粒子由于更强和更窄的等离子体共振峰,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在化学和生物传感以及成像和催化方面,但是银纳米粒子的结构易在盐溶液,卤素,氧化剂,加热以及紫外灯照射等条件下发生改变,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纳米粒子在很多实际方面的应用。而当往银三角的表面镀上一层均匀且和很薄的金膜时,可以大大提高银三角的稳定性,从而提升银纳米粒子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所制备的银三角纳米颗粒以及Ag@A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照片如图2、3、4所示,可以看出银三角的表面镀上一层均匀且和很薄的金膜。

将Ag@Au核壳纳米颗粒分别浸入超纯水及PBS缓冲液(10 mM, pH= 7.4)中一段时间,经测定,其最大吸收波长未发生偏移,如图5、6所示,证明本发明所制备的Ag@Au核壳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3、金纳米粒子具有易修饰以及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性质,所以本发明在银纳米粒子表面上沉积一层金膜,不仅有效地保护了银纳米粒子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还有效提高了银纳米颗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将Ag@Au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分别浸入CH3OH (n = 1.3301), H2O (n = 1.333), CH3CN (n = 1.343), C2H5OH (n = 1.362), CH3(OH)CH3CH (n = 1.3776), HOCH2CH2OH (n = 1.4318)六种不同的溶剂中,测定紫外-近红外消光光谱的最大吸收光波如图7所示,并且将Ag@Au核壳纳米粒子的LSPR λmax的位移值与溶剂的折光率(n)进行线性回归,其线性关系较好(R2=0.992)如图8所示,证明本发明所制备的Ag@Au核壳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灵敏度。

4、本发明针对环境水体中砷的检测缺少原位、高效手段这一难题,制作LSPR检测芯片监测水体中砷含量变化,具有方便、迅速、灵敏、高通量的检测的特性及广泛的应用价值。

5、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灵敏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银三角纳米颗粒以及Ag@A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消光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银三角纳米颗粒以及Ag@A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照片(20nm)。

图3为本发明制备的银三角纳米颗粒以及Ag@A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照片(5nm)。

图4为本发明Ag@A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5为本发明Ag@Au核壳纳米粒子在超纯水中储存一定时间的紫外-可见消光光谱。

图6为本发明Ag@Au核壳纳米粒子在PBS缓冲液(10 mM, pH= 7.4)中储存一定时间的紫外-可见消光光谱。

图7为本发明Ag@Au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在六种不同的溶剂中紫外-近红外消光光谱,从左至右: CH3OH (n = 1.3301), H2O (n = 1.333), CH3CN (n = 1.343), C2H5OH (n = 1.362), CH3(OH)CH3CH (n = 1.3776), HOCH2CH2OH (n = 1.4318)。

图8为本发明Ag@Au核壳纳米粒子的LSPR λmax的位移值与溶剂的折光率(n)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原位高通量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制备三角形的Ag@Au核壳纳米粒子:

①制备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

将0.05mmol/L的AgNO3溶液和0.05m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按照体积比49:1的比例混合,使其总体积为50mL;然后加入0.1mL质量分数为10%的H2O2溶液,最后,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新制冰冷的50mmol/L的NaBH4溶液0.1mL,反应结束后,即得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

②合成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

在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中加入0.1mmol/L的PVP溶液1mL,然后依次加入0.1mmol/L二乙胺溶液0.1mL、0.1m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0.1mL,混合均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01%的HAuCl4溶液0.1mL,反应结束后,即得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

⑵基于Ag@Au三角纳米粒子的芯片的制备:

a. 制备处理后的玻璃基片:

将双面都没有磨砂的标准显微镜用玻璃基片裁成片状,清洗干净后依次浸入食人鱼酸洗液、质量浓度为10%的氨水中进行超声处理,使其表面羟基化,然后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后,在APTES混合液中浸泡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6h后得到表面已氨基化的玻璃基片,该表面已氨基化的玻璃基片在体积浓度为60%的乙醇中超声处理后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最后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即得处理后的玻璃基片。

其中:片状尺寸为1cm×1cm。

APTES混合液是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与无水乙醇按1:15的体积比(mL/ mL)混合而成的溶液。

超声处理条件是指超声波的频率为25kHz、功率为100W,处理时间为120min。

b. 玻璃基片表面Ag@Au核壳纳米粒子的组装:

将处理后的玻璃基片放入表面皿中,倒入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并使该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没过处理后的玻璃基片,组装6h后,取出处理后的玻璃基片,并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即得Ag@Au三角纳米粒子芯片。

实施例2 一种原位高通量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制备三角形的Ag@Au核壳纳米粒子:

①制备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

将3mmol/L的AgNO3溶液和10m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按照体积比30:20的比例混合,使其总体积为50mL;然后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0%的H2O2溶液,最后,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新制冰冷的200mmol/L的NaBH4溶液1mL,反应结束后,即得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

②合成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

在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中加入2mmol/L的PVP溶液10mL,然后依次加入1mmol/L二乙胺溶液3mL、1m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3mL,混合均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的HAuCl4溶液10mL,反应结束后,即得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

⑵基于Ag@Au三角纳米粒子的芯片的制备:

a. 制备处理后的玻璃基片:

将双面都没有磨砂的标准显微镜用玻璃基片裁成片状,清洗干净后依次浸入食人鱼酸洗液、质量浓度为50%的氨水中进行超声处理,使其表面羟基化,然后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后,在APTES混合液中浸泡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36h后得到表面已氨基化的玻璃基片,该表面已氨基化的玻璃基片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中超声处理后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最后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即得处理后的玻璃基片。

其中:片状尺寸、APTES混合液同实施例1。

超声处理条件是指超声波的频率为25kHz、功率为400W,处理时间为5min。

b. 玻璃基片表面Ag@Au核壳纳米粒子的组装:

将处理后的玻璃基片放入表面皿中,倒入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并使该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没过处理后的玻璃基片,组装36h后,取出处理后的玻璃基片,并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即得Ag@Au三角纳米粒子芯片。

实施例3 一种原位高通量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制备三角形的Ag@Au核壳纳米粒子:

①制备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

将1.5mmol/L的AgNO3溶液和5m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按照体积比35:15的比例混合,使其总体积为50mL;然后加入0.5mL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最后,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新制冰冷的150mmol/L的NaBH4溶液0.5mL,反应结束后,即得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

②合成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

在银三角纳米颗粒溶液中加入1mmol/L的PVP溶液5mL,然后依次加入0.5mmol/L二乙胺溶液1.5mL、0.5m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1.5mL,混合均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的HAuCl4溶液5mL,反应结束后,即得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

⑵基于Ag@Au三角纳米粒子的芯片的制备:

a. 制备处理后的玻璃基片:

将双面都没有磨砂的标准显微镜用玻璃基片裁成片状,清洗干净后依次浸入食人鱼酸洗液、质量浓度为30%的氨水中进行超声处理,使其表面羟基化,然后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后,在APTES混合液中浸泡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24h后得到表面已氨基化的玻璃基片,该表面已氨基化的玻璃基片在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中超声处理后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最后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即得处理后的玻璃基片。

其中:片状尺寸、APTES混合液同实施例1。

超声处理条件是指超声波的频率为25kHz、功率为250W,处理时间为65min。

b. 玻璃基片表面Ag@Au核壳纳米粒子的组装:

将处理后的玻璃基片放入表面皿中,倒入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并使该Ag@Au核壳纳米颗粒的水溶液没过处理后的玻璃基片,组装72h后,取出处理后的玻璃基片,并依次经超纯水清洗、氩气吹干,即得Ag@Au三角纳米粒子芯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