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722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台,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底盘零部件的性能对汽车整体安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汽车底盘零部件在生产后会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以达到安全标准。

现有的汽车底盘结构件试验台将设备作动器安装在基础固定支架的长腰孔处,且作动器只能后端固定,调节作动器位置时,只能通过手抬方式实现上下调节,具有上下调节不方便且无法精确调节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实现上下精确调节的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包括,

基础固定支架,用于支撑整个作动器,其具有门框型支座,所述门框型支座的一端面处沿其纵向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的腰孔;

作动器,安装在所述基础固定支架处,用于给所述试验台提供驱动力;

升降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门框型支座的顶部且穿过所述顶部并与所述作动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作动器实施上下运动,以实现所述作动器上下位置的精确调节;和

连接杆,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球铰和后球铰,其中,所述前球铰用于连接试验部件,所述后球铰用于连接所述作动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前端移动板,所述前端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作动器的连接处,所述前端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前端且可相对所述固定板上下运动,用于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作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作动器贯穿所述前端移动板,所述前端移动板上对应所述腰孔位置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用于穿过螺栓以将所述前端移动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处。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丝杠升降机构,所述丝杠升降机构上还设置有手动升降盘,所述手动升降盘与所述丝杠升降机构之间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传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与所述作动器电连接,用于精确控制试验所需的驱动力;

可选地,所述作动器为液压作动器,所述作动器上设置有液压伺服阀;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计算机系统,控制所述作动器动作;

液压伺服阀,设置于所述作动器处且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电连接,接收来自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液压油的流量,进而控制所述作动器动作;

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作动器内部,用于测量所述作动器的实时位置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计算机系统;和

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作动器内部,用于测量所述作动器的输出力值并将所述力的信息反馈给所述计算机系统;

其中,所述液压伺服阀、所述作动器与所述计算机系统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

特别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包括,

基础固定支架,用于支撑整个作动器,其具有门框型支座,所述门框型支座的一端面处沿其纵向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的腰孔;

固定支架,沿所述基础固定支架横向轴线设置在其前方,用于与基础固定支架一起支撑整个作动器;

作动器,安装在所述基础固定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之间,用于给所述试验台提供驱动力,其中,所述作动器前后端分别设有前球铰和后球铰,所述前球铰用于连接试验部件;

第一升降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门框型支座的顶部且穿过所述顶部并与所述作动器后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作动器后端实施上下运动;和

第二升降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且穿过所述顶部并与所述作动器前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作动器前端实施上下运动;

其中,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以实现所述作动器上下位置的精确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为丝杠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分别设置有第一手动升降盘和第二手动升降盘,所述第一手动升降盘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手动升降盘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之间通过对应的蜗轮蜗杆机构传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前端移动板,所述前端移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作动器后端的连接处,所述前端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前端且可相对所述固定板上下运动,用于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作动器;

可选地,所述前端移动板上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作动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作动器贯穿所述前端移动板,所述前端移动板上对应所述腰孔位置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用于穿过螺栓以将所述前端移动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处。

进一步地,所述作动器顶部设置有挂钩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挂钩。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与所述作动器电连接,用于精确控制试验所需的驱动力;

可选地,所述作动器为液压作动器,所述作动器上设置有液压伺服阀;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计算机系统,控制所述作动器动作;

液压伺服阀,设置于所述作动器处且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电连接,接收来自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液压油的流量,进而控制所述作动器动作;

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作动器内部,用于测量所述作动器的实时位置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计算机系统;和

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作动器内部,用于测量所述作动器的输出力值并将所述力的信息反馈给所述计算机系统;

其中,所述液压伺服阀、所述作动器与所述计算机系统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

本发明增加了升降机构与作动器连接,能够精确控制作动器上下运动,实现了对作动器精确调节,使调节更加方便、试验更精确。

本发明增加了前端移动板,作动器通过前端移动板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当升降机构在对作动器实施上下运动时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作动器偏移。另外,当作动器到达指定位置时,可以用螺栓将前端移动板固定在基础固定支架上,作动器也可以固定在基础固定支架上,起到很好的支撑固定作用。

本发明在作动器上设置了位移传感器及力传感器,同时与计算机系统电连接,计算机系统能够根据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中传输的数据,精确的控制整个作动器的驱动情况,使整个试验台更加智能化、精确化,大大提高了试验的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作动器可以独立连接于所述基础固定支架上,也可以由所述基础固定支架和固定支架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灵活多变,且本试验台可以测试汽车底盘不同的零部件的不同的性能如刚度、强度、耐久力等,增大了试验台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的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可以包括:基础固定支架1、作动器2、升降机构3和连接杆4。

基础固定支架1用于支撑整个作动器2,其具有门框型支座11,所述门框型支座11的一端面处沿其纵向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的腰孔13。作动器2安装在所述基础固定支架1处,用于给所述试验台提供驱动力。升降机构3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门框型支座11的顶部111且穿过所述顶部111并与所述作动器2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作动器2实施上下运动,以实现所述作动器2上下位置的精确调节。连接杆4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球铰41和后球铰42,其中,所述前球铰41用于连接试验部件,所述后球铰42用于连接所述作动器2。

本发明通过升降机构3连接作动器2,可以精确调节作动器2上下运动,方便快捷,精确度高。

进一步地,本试验台还可以包括前端移动板14,所述前端移动板14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3与所述作动器2的连接处,所述前端移动板14位于所述固定板12的前端且可相对所述固定板12上下运动,用于连接所述升降机构3和所述作动器2。所述作动器2贯穿所述前端移动板14,所述前端移动板14上对应所述腰孔13位置设有多个通孔15,所述多个通孔15用于穿过螺栓以将所述前端移动板14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2处。

所述前端移动板14主要对所述作动器2起到导向和固定支撑的作用。当升降机构在对所述作动器2实施上下运动时,所述前端移动板14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作动器2偏移位置。当所述作动器2达到了需要的位置时,可以用螺栓通过通孔15将前端移动板14固定在基础固定支架1的固定板12上,作动器也同时被固定在基础固定支架1上,起到很好的固定支撑作用。

具体是实施时,所述升降机构3可以为丝杠升降机构,也可采用其他升降机构,例如电动升降机构、液压升降机构等,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丝杠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3上还设置有手动升降盘31,所述手动升降盘31与所述丝杠升降机构3之间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传动。其动作原理为:当手动升降盘31转动时会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在转动时带动与之相互啮合的涡杆上下运动,即升降机构3上下运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由手动调节作动器2的上下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电机带动丝杠机构运动自动调节作动器2上下位置。

作动器2升降的动作原理是,所述升降机构3与所述前端移动板14连接,所述作动器2又贯穿于所述前端移动板14上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前端移动板14上,所述前端移动板14可调节的设置在基础固定支架1的固定板12上。当需要调整作动器2时,只需要转动所述手动调节升降盘31,即可带动所述升降机构3上下移动,进一步带动所述前端移动板14上下移动,所述前端移动板14再进一步带动所述作动器2上下移动达到需要的位置。达到所需要试验位置后,利用螺栓通过通孔15将前端移动板14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2上,然后整个试验台开始实施后续的试验。当试验结束或者需要更换试验方式需要调整作动器2的高度时,将螺栓松开,然后再利用升降机构3将作动器2调节到所需要的位置,再栓紧螺栓,重复之前的动作。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的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图。本实施例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还可以包括控制系统5,与所述作动器2电连接,用于精确控制试验所需的驱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作动器2可选为液压作动器,所述作动器2上设置有液压伺服阀21。

所述控制系统可以包括:计算机系统51、液压伺服阀21、位移传感器52及力传感器53。

计算机系统51控制所述作动器2动作。液压伺服阀21设置于所述作动器2处且与所述计算机系统51电连接,接收来自所述计算机系统51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液压油的流量,进而控制所述作动器2动作。位移传感器52设置于所述作动器2内部,用于测量所述作动器2的实时位置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计算机系统51。力传感器53设置于所述作动器2内部,用于测量所述作动器2的输出力值并将所述力的信息反馈给所述计算机系统51。其中,所述液压伺服阀21、所述作动器2与所述计算机系统51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

所述计算机系统51输出信号控制液压伺服阀21来控制液压油的流量,进一步控制所述作动器2动作。设置在作动器2上的力传感器53和位移传感器52检测到信号之后将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系统51,计算机系统51会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再进一步的输出下面的控制信号。

整个控制系统5能够精确测量出整个作动器的位置信息和力的信息,从而为后面的进一步的控制或者数据分析提供数据信息。

随着控制系统5对整个试验台的精确控制,本试验台可以根据需要对汽车底盘不同的零部件进行不同的性能的测试。根据零部件的规格不同或者根据所要测试的性能的不同如刚度、耐久、强度等,需要调节作动器2的高度,且同时需要控制系统5控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测到的结果会反馈给计算机系统51,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实施例二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汽车底盘零部件试验台可以包括:基础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6、作动器2、第一升降机构7和第二升降机构8。

基础固定支架1用于支撑整个作动器2,其具有门框型支座11,所述门框型支座11的一端面处沿其纵向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的腰孔13。固定支架6沿所述基础固定支架1横向轴线设置在其前方,用于与基础固定支架1一起支撑整个作动器2。作动器2安装在所述基础固定支架1和所述固定支架6之间,用于给所述试验台提供驱动力。其中,所述作动器2前后端分别设有前球铰22和后球铰23,所述前球铰22用于连接试验部件。第一升降机构7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门框型支座11的顶部111且穿过所述顶部111并与所述作动器2后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作动器2后端实施上下运动。第二升降机构8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6的顶部61且穿过所述顶部61并与所述作动器2前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作动器2前端实施上下运动。其中,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以实现所述作动器2上下位置的精确调节。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分别设置于所述基础固定支架1和固定支架6上,所述作动器2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上,通过升降机构调节作动器2上下运动,同时能做到精确调节作动器2上下运动的位置。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均可以为丝杠升降机构,也可以选择其他升降机构如电动升降机构、液压升降机构等。本实施例中为丝杠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分别设置有第一手动升降盘71和第二手动升降盘81,所述第一手动升降盘71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手动升降盘81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之间通过对应的蜗轮蜗杆机构传动。所述升降机构可以由手动调节上下,也可以自动调节上下。为了节省力气,使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进行升降会更加实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的利用手动升降盘上下动作的原理与实施例一中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台还可以包括前端移动板14,所述前端移动板14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与所述作动器2后端的连接处,所述前端移动板14位于所述固定板12的前端且可相对所述固定板12上下运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和所述作动器2。所述前端移动板14上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41和第二连接座142。所述第一连接座141与所述作动器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142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连接。所述作动器2贯穿所述前端移动板14,所述前端移动板14上对应所述腰孔13位置设有多个通孔15,所述多个通孔15用于穿过螺栓以将所述前端移动板14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2处。

所述前端移动板14主要对所述作动器2起到导向和固定支撑的作用。当升降机构在对所述作动器2实施上下运动时,所述前端移动板14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作动器2偏移位置。当所述作动器2达到了需要的位置时,可以用螺栓通过通孔15将前端移动板14固定在基础固定支架1的固定板12上,作动器后端也同时被固定在基础固定支架1上,起到很好的固定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作动器2顶部设置有挂钩24和弹簧25,所述弹簧25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所述弹簧25另一端连接所述挂钩24。所述作动器2的前端设置挂钩24和弹簧25主要对所述作动器2起到支撑作用。当所述作动器2的顶部需要上下运动时,调节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第二升降机构8通过弹簧25带动所述作动器2上下运动。此处设置弹簧的原因是为了在作动器2工作的时候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作动器上下运动的原理为:当需要调节作动器2后端上下位置时,转动第一手动升降盘71,带动第一升降机构7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座142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连接座142进而带动前端移动板14和第一连接座141上下移动,第一连接座141再带动所述作动器2的后侧上下移动。需要调节所述作动器2前端位置时,转动第二手动升降盘81,带动第二升降机构8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带动所述弹簧25上下移动,弹簧25再进一步带动所述作动器2的前侧上下移动。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作动器2的位置。

参阅图3,本实施例试验台还可以包括控制系统5,与所述作动器2电连接,用于精确控制试验所需的驱动力。

可选地,所述作动器2为液压作动器,所述作动器2上设置有液压伺服阀21。

所述控制系统5可以包括:计算机系统51、液压伺服阀21、位移传感器52及力传感器53。

计算机系统51控制所述作动器2动作。液压伺服阀21设置于所述作动器2处且与所述计算机系统51电连接,接收来自所述计算机系统51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液压油的流量,进而控制所述作动器2动作。位移传感器52设置于所述作动器2内部,用于测量所述作动器2的实时位置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计算机系统51。力传感器53设置于所述作动器2内部,用于测量所述作动器2的输出力值并将所述力的信息反馈给所述计算机系统51。其中,所述液压伺服阀21、所述作动器2与所述计算机系统51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

所述计算机系统51输出信号控制液压伺服阀21来控制液压油的流量,进一步控制所述作动器2动作。设置在作动器2上的力传感器53和位移传感器52检测到信号之后将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系统51,计算机系统51会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再进一步的输出下面的控制信号。

整个控制系统5能够精确测量出整个作动器2的位置信息和力的信息,从而为后面的进一步的控制或者数据分析提供数据信息。

随着控制系统5对整个试验台的精确控制,本试验台可以根据需要对汽车底盘不同的零部件进行不同的性能的测试。根据零部件的规格不同或者根据所要测试的性能的不同如刚度、耐久、强度等,需要调节作动器2的高度,且同时需要控制系统5控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测到的结果会反馈给计算机系统51,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