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硬管涡流探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298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硬管涡流探伤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不锈钢管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识别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不锈钢硬管涡流探伤设备。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而油管作为供给心脏的动力来源,油管的质量对发动机会造成致命的伤害,所以油管是重要的安全件。耐高压冷加工硬态管人工成本高,质量保证稳定性差,当其处于冷加工状态,内部的硬度高,故对周围的磁场产生的干扰信号大,探伤时很难区分自然伤与管材本身的噪声。无损涡流检测技术的原理是用激磁线圈使导电构件内产生涡电流,借助探测线圈测定涡电流的变化量,从而获得构件缺陷的有关信息。现有无损涡流检测技术上还没有成熟,仅仅依靠简单的人工外观检测实现缺陷的筛查是不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防不锈钢管不良品流出,确保安全件产品质量,提高检验效率的不锈钢硬管涡流探伤设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不锈钢硬管涡流探伤设备,包括探伤仪和计算机,所述探伤仪输入端与所述计算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不锈钢硬管两端的夹紧装置、设置在所述夹紧装置下方的不良品排出装置和设置在所述不良品排出装置底部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控制所述运输装置以及探伤仪的停止与启动、控制所述夹紧装置带着不锈钢硬管沿着所述不良品排出装置的排出工位移动并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夹紧装置上设置有使不锈钢硬管旋转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不锈钢硬管涡流探伤设备,设置不良品排出装置方便及时将不良品排出扰乱后面的工序,也避免了探伤后对所有检测样品进行合格品与不良品的第二次挑选区分;对不锈钢硬管旋转进行多方位探伤,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不锈钢硬管涡流探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不锈钢硬管自然伤振幅变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不锈钢硬管自然伤与其本身噪音相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不锈钢硬管涡流探伤设备,包括探伤仪100和计算机200,探伤仪100输入端与计算机200连接,计算机200控制探伤仪100的停止与启动;在探伤仪100底部设置有探伤线圈110,当探伤线圈110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时,由于电磁感应;当遇到金属物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还包括设置在不锈钢硬管300两端的夹紧装置400,夹紧装置400为与不锈钢硬管300接触面设置有一个内孔,在内孔内设置有至少三个可旋动深浅的定位销。在夹紧装置400上设置有使不锈钢硬管300旋转的转动机构410,转动机构410一端设置有发动机进行带动夹紧装置400旋转;转动机构400的输入端连接计算机200,由计算机200控制其的开启停止以及正反转。

在不良品排出装置500底部设置有运输装置600,运输装置600上设置有两条运输线路:合格品通道以及不良品通道,运输装置600的输入端与计算机200连接,计算机200控制运输装置600的开启与停止。在不良品通道上设置有不良品排出装置500,不良品排出装置500是在合格品通道与不良品通道之间连通一条推送通道510,推送通道510为设置在夹紧装置400的底脚处并与合格品通道与不良品通道垂直。不良品排出装置500连接计算机200,计算机200控制不良品排出装置500推动夹紧装置400两底脚中上部使得不锈钢硬管300沿着不良品排出装置500的排出工位移动并排出。

根据国家无损探伤标准:GB/T7735-2004中要求,最高探伤等级为B级,新发明设备可实现高强度耐高压冷加工硬态管按国家标准最高精度的探伤;如下表1验收等级A和验收等级B的通孔直径。

表1

参见图2,按国标GB/T 7735-2004标准(如表1)中最高精度要求,探伤高强度耐高压冷加工硬态管的标样管缺陷清楚的探出,无漏报,误报现象。

参见图3,经过系列的试验验证,高强度耐高压冷加工硬态管本身的噪声和自然伤缺陷的相位可以清楚的区分开,可以对自然伤进行识别,实现了耐高压冷加工硬态管的自动无损检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基本工作原理为:

当交流电通入探伤线圈110时,探伤仪100下方的不锈钢硬管300表面感生周向电流,即涡流。涡流磁场方向与外加电流的磁化方向相反,因此将抵消一部分外加电流,从而使探伤线圈110的阻抗、通过电流的大小相位均发生变化。涡流信号不仅能给出缺陷的大小,同时由于涡流探伤时可以根据表面下的涡流滞后于表面涡流一定相位,采用相位分析能判断出缺陷的深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同等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