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内部检测用螺旋轮式爬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661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管内部检测用螺旋轮式爬行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内部检测用螺旋轮式爬行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弯曲管道是经常用到的流体输送管道,比如流体食品运输、风力输送管道等,生产中,需要经常对其内壁进行维护检测,目前没有合适的设备实现通过连续弯头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弯管内部检测用螺旋轮式爬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弯管内部检测用螺旋轮式爬行器,包括用万向节连接的前车体和后车体,前车体头部设检测镜头;每个车体均设一个支撑居中轮组和一个带有动力装置的螺旋轮组;每个螺旋轮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支撑杆及位于支撑杆端部的螺旋轮,螺旋轮轴心与车体轴心的夹角小于45℃。

所述螺旋轮组位于前车体的后部和后车体的前部。

每个螺旋轮组设3-4个支撑杆,支撑杆绕支架环形设置。

螺旋轮轴心与车体轴心的夹角为35℃。

所述后车体尾部连接控制电缆,控制电缆一端与镜头及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连接控制系统。

所述前车体头部设三种镜头组件,分别为35mm170度广角镜头组件,28mm电动对焦镜头组件,35mm旋转翻转镜头组件。

所述镜头上设角度传感器;前车体或后车体内部设三维运动轨迹记录装置。

所述三维运动轨迹记录装置为电子陀螺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轮的轴心与车体轴心有小于90℃的夹角,当支撑杆带动螺旋轮进行转动时,螺旋轮将会像螺丝转动一样向前运动通过弯曲部位,本实用新型设置前后两个用万向节连接的车体,动力强,过弯曲管道能力比较强,容易通过连续弯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弯管内部检测用螺旋轮式爬行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万向节4连接的前车体1和后车体2,前车体1头部设检测镜头3,后车体2尾部连接控制电缆7;每个车体均设一个带有动力装置的螺旋轮组和一个支撑居中轮组,每个螺旋轮组包括支架,支架与动力装置输出轴连接,支架上环形设置3-4个支撑杆5及位于支撑杆5端部的螺旋轮6,螺旋轮6的轴心与车体轴心的夹角小于45℃,优选为35℃;每个支架上的支撑杆5优选为4个;支撑居中轮7组结构与螺旋轮组类似,但不设动力装置,即不进行转动,仅起居中支撑作用,支撑居中轮7轴心与车体轴心可平行;如图1所示,前车体和后车体均分为可旋转部分8和不可旋转部分,车体可旋转部分优选位于万向节4两侧,即前车体的后部和后车体的前部,螺旋轮组支架即为车体可旋转部分8,车体可旋转部分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支撑杆和螺旋轮进行转动,这样,该爬行器两端即前车体的前部和后车体的后部不能进行转动,支撑居中轮7仅起支撑作用,方便在爬行器两端设置其他配件。

控制电缆7一端与镜头3及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连接控制系统,可由控制系统控制镜头旋转及动力装置动力输出;镜头上设角度传感器,可探测镜头旋转角度,车体内部设三维运动轨迹记录装置,可实时反映车体在三维空间上的运动轨迹便于掌握车体在管道中的位置;所述三维运动轨迹记录装置为电子陀螺仪;前车体头部设三种镜头组件,分别为35mm170度广角镜头组件,28mm电动对焦镜头组件,35mm旋转翻转镜头组件,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

由于螺旋轮的轴心与车体轴心有小于45℃的夹角,当动力装置带动支撑杆以及螺旋轮进行转动时,螺旋轮将会像螺丝转动一样向前运动通过弯曲部位,而设置前后两个用万向节连接的车体,动力强,过弯曲管道能力比较强,容易通过连续弯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