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669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重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面条是人们经常食用的快速食品,因而,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家里储存一些面条,一般的,面条分为已包装和散装两种,散装面条一般由市场上的摊贩现做现卖,而已包装的面条由于需要经过商家从食品厂进货再销售,有的可能会经过几道转卖才会到达终端客户手中,因此,从面条的新鲜度上对比,散装面条优于已包装面条;然而,由于已包装面条是按一定重量的标准包装,终端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已包装面条,因此,从客户的方便度上对比,已包装面条优于散装面条,拿取同等重量的面条,客户在拿取散装面条时花费的时间将大大多于拿取已包装面条。如上所述,已包装面条需要食品厂预先进行包装,而散装面条是由摊贩现场做好了就销售,因此,散装面条的价格肯定优于已包装面条,结合我国国情,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能够针对散装面条实现计重的装置,将会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重装置,该装置能够针对散装面条实现快速计重,为终端客户节约大量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计重装置,包括带体、结合部以及与所述结合部结合的被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设置在带体上的末端小、首端大的结合片,被结合部设置在带体的非结合部位置,所述被结合部为设置在带体上的多个环形带,所述多个环形带的大小不同,沿结合部向着被结合部的方向,所述环形带逐渐变小,优选的,所述环形带越大,其对应的重量值越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结合部与环形带结合形成包围圈时,全部环形带和结合部均位于二者形成的包围圈之外。优选的,所述结合部整体呈梯形。优选的,所述结合部整体呈三角形。为便于终端客户拿取,所述结合部设置有粗糙面;同时,为防止结合部与环形带脱离结合,所述计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带体上的卡接部,用于当结合部与被结合部结合后将结合部卡接固定。当需要称重时,只需要将结合部与被结合部的相应部位结合起来即可称出预设的重量值,从而为终端客户节约大量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计重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计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是本实施例中计重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计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计重装置包括结合部以及被结合部,通过所述结合部和被结合部的结合实现计重;本实施例中,所述计重装置为包装带1,如图所示,包装带1包括带体10、结合部121以及与所述结合部结合的被结合部,所述结合部121设置在带体10的其中一个末端12上,被结合部设置在带体10的非结合部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包装带1分别沿纵向d1和横向d2所示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被结合部为设置在带体10上的环形带,所述结合部121为末端小、首端大的结合片,当结合部与被结合部结合时,所述结合片的末端,即较小的一端首先进入环形带中,因而,整体上具有末端小、首端大结构的结合片均适用本实施例。优选的,为方便终端客户拿取,所述结合部121整体呈梯形,如图所示,结合部121的末端,即带体10的其中一个自由末端在横向d2所示方向上的长度最短,沿着纵向d1所示方向,从结合部121的末端向着环形带,所述结合部121在横向d2所示方向上的长度逐渐增大;所述结合部的首端是指结合部上与末端相对的一端,即结合部最靠近环形带的一端。当然,所述结合部12整体还可以呈三角形,也就是说结合部12的末端在横向d2所示方向上的长度为零,因而,此种结构的结合部的末端面积将比呈梯形的结合部的末端面积小,从终端客户拿取的舒适度上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舒适。如上所述,被结合部为环形带,环形带固定在带体10上,其固定方式可以为胶粘、焊接、缝制等常用手段。为适用多种重量值的计重,所述环形带的个数为多个,每个环形带对应一个重量值,如图1和图2所示,环形带有三个,分别为第一环形带111、第二环形带112和第三环形带113;沿纵向d1所示方向,所述第一环形带111、第二环形带112和第三环形带113与结合部121的距离逐渐增大。当多个环形带的大小均相同时,可能会出现终端客户需要某一重量的条状物,而商家却将结合部12插入至另一个重量对应的环形带的现象,因此,为防止此种失误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带的大小均不相同,此处所说的环形带的大小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情况:沿纵向d1所示方向的长度大小、沿横向d2所示方向的长度大小以及沿同时垂直于纵向d1和横向d2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大小。本实施例中,环形带沿横向d2所示方向的长度不同,具体为,沿横向d2所示方向,第一环形带111、第二环形带112和第三环形带113的长度逐渐减小,即沿结合部向着被结合部的方向,所述环形带逐渐变小。容易理解的是,环形带越大,结合部121穿过环形带的部分就越多,包装带1收缩形成的包围圈越小,位于包围圈中的条状物重量越小,因此,所述环形带与其对应的重量值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环形带越大,其对应的重量值越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带111对应50g重量值,第二环形带112对应100g重量值,第三环形带113对应150g重量值。如图2所示,当结合部121与环形带结合形成包围圈时,结合部121位于该包围圈内部,由于面条正好位于包围圈内,因而,此时的结合部121和环形带可能会影响面条的排布,进而导致称重不准以及面条掉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当结合部121和环形带结合形成包围圈时,全部环形带和结合部121均位于二者形成的包围圈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均描述了终端客户可以通过拿取结合部与被结合部结合后,结合部所处端的剩余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是,终端客户还可以通过拿取结合部与被结合部结合后,被结合部所处端的剩余部分;同时为增大摩擦力,所述结合部上设置有粗糙面;进一步的,为防止此时结合部与被结合部脱离,所述计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带体10上的卡接部(未示出),用于当结合部与被结合部结合后将结合部卡接固定。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计重装置包括带体以及在带体上设置的结合部和被结合部,当需要称重时,只需要将结合部与被结合部的相应部位结合起来即可称出预设的重量值,从而为终端客户节约大量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