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监测装置信号采集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568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监测装置信号采集单元。



背景技术:

实现城市架空线路入地铺设,可以减少电力线路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也可节约土地资源,最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消除城市空气污染。但因电缆埋入地下,传统靠肉眼进行巡视很难进行有故障查找困难、出事故恢复速度慢、检修周期长等不足因此有必要使用一种信息采集装置来代替肉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号采集单元也得到了技术的提升,但是现在的设备采集信息不完整,而且容易丢失信息,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监测装置信号采集单元,解决了现在的设备采集信息不完整,而且容易丢失信息,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监测装置信号采集单元,其结构包括:车载服务器、TCP/IP通讯、信号接收器、信号放大器、电流传感器、DSP芯片、地址产生器、数据缓冲器、数据处理器、数据储存库、定位系统、箱体,所述车载服务器侧设有TCP/IP通讯,所述箱体内设有信号接收器,所述车载服务器通过TCP/IP通讯与信号接收器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侧设有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与信号接收器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侧设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信号放大器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侧设有DSP芯片,所述DSP芯片与电流传感器连接,所述DSP芯片下设有数据缓冲器,所述数据缓冲器与DSP芯片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下设有地址产生器,所述地址产生器与电流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地址产生器侧设有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与地址产生器连接,所述地址产生器与数据缓冲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缓冲器下设有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与数据缓冲器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侧设有数据储存库,所述数据储存库与数据处理器连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监测装置信号采集单元,车载服务器通过TCP/IP通讯传输至信号接收器,然后信号接收器通过信号放大器与电流传感器进行传输信号,随时通过DSP芯片、地址产生器、数据缓冲器等一系列零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传输至数据储存库。本实用新型采集信息完整,而且不易丢失信息,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监测装置信号采集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实现城市架空线路入地铺设,可以减少电力线路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也可节约土地资源,最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消除城市空气污染。但因电缆埋入地下,传统靠肉眼进行巡视很难进行有故障查找困难、出事故恢复速度慢、检修周期长等不足因此有必要使用一种信息采集装置来代替肉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号采集单元也得到了技术的提升,但是现在的设备采集信息不完整,而且容易丢失信息,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参考图1,一种电缆监测装置信号采集单元,其结构包括:车载服务器1、TCP/IP通讯2、信号接收器3、信号放大器4、电流传感器5、DSP芯片6、地址产生器7、数据缓冲器8、数据处理器9、数据储存库10、定位系统11、箱体12,车载服务器1侧设有TCP/IP通讯2,所述箱体12内设有信号接收器3,车载服务器1通过TCP/IP通讯2与信号接收器3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3侧设有信号放大器4,信号放大器4与信号接收器3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4侧设有电流传感器5,电流传感器5与信号放大器4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5侧设有DSP芯片6,DSP芯6与电流传感器5连接,所述DSP芯片6下设有数据缓冲器8,数据缓冲器8与DSP芯片6连接,电流传感器5下设有地址产生器7,地址产生器7与电流传感器5连接,地址产生器7侧设有定位系统11,所述定位系统11与地址产生器7连接,地址产生器7与数据缓冲器8连接,所述数据缓冲器8下设有数据处理器9,数据处理器9与数据缓冲器8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9侧设有数据储存库10,数据储存库10与数据处理器9连接。

车载服务器1通过TCP/IP通讯2传输至信号接收器3,然后信号接收器3通过信号放大器4与电流传感器5进行传输信号,随时通过DSP芯片6、地址产生器7、数据缓冲器8等一系列零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传输至数据储存库12。本实用新型采集信息完整,而且不易丢失信息,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