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3862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便携仪器样品室的保温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源的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化工区、工业集中区及周边环境,污染方式与生态破坏类型日趋复杂,环境污染负荷逐渐增加,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同时,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纠纷日益频繁,因此对环境监测的种类、要求越来越高。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进一步深入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作,研究大气低浓度有机物快速在线测量技术以满足当前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的科技需求;为在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大气有机物提供有效的在线测量技术,我国迫切需要对当前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和大气有机物在线监测的设备的进行研究开发。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同时测定样品所有频率的信息,扫描速度快,分辨率和灵敏度高,也可和多种仪器联用,主要应用于跟踪化学反应过程,分析和鉴别各种化合物和化学键,高聚物的聚集态取向以及表面研究等。傅里叶红外光谱是建立在分子振动和转动的基本理论上的光谱技术,它提供了官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频率,利用分子基团的特征频率和红外“指纹”可以对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也可以进行官能团的鉴别。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在环境试验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这种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试验样品进行微观结构以及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内在关系的分析研究,找出其基本规律以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从而提高环境试验技术的水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基于对干涉后的红外光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原理而开发的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光阑、干涉仪、样品池、检测器以及各种红外反射镜、激光器、控制电路板和电源组成。可以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被测对象是气态量是,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样品池一般在180℃高温下工作。

目前,实验室中大型检测设备的保温使用硅酸铝作为保温材料,外面由金属壳作为保护罩。硅酸铝保温材料密度大,这种方式重量较重,体积较大,不易在便携设备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温隔热装置,可用于便携式仪器样品室的隔热保温,保温层采用轻质保温材料,无拼接,解决了拼接处的热损耗问题;外壳采用导热系数低的轻质材料,增强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隔热装置,用于便携式仪器样品室的隔热保温,包括:外壳和保温层;

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为一面开口的壳体,所述下壳为一面开口的壳体,所述上壳开口面和下壳开口面相对应连接,由所述上壳和下壳限定出所述保温隔热装置的空间,所述外壳为轻质非金属材料;

所述保温层采用轻质保温材料,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保温层内部为空腔,一面可打开,所述保温层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紧密贴合。保温层为一体的,无拼接,解决了拼接处的热损耗问题。保温层的一面,使用时可打开,将样品室装入保温层后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隔热装置还包括进光孔和出光孔,所述进光孔和出光孔连接所述保温层的内部空腔。进光孔和出光孔用于检测仪器的光线进出样品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保温隔热装置进一步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保温层的空腔内。加热器为样品室的加热装置,可以使样品室的保持恒温,避免被测气体在定性定量的检测过程中,不同气体组分的交叉干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温隔热装置还包括锡箔层,所述锡箔层位于所述外壳和保温层之间,用于包裹所述保温层。锡箔层包覆保温层,可以发挥锡箔层的热反射性,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壳的材质为有机玻璃。有机玻璃的材质轻,作为承载结构可与保温层紧密贴合。有机玻璃导热系数0.14~0.2w/m·k,不锈钢导热系数17w/m·k,与不锈钢比较,有机玻璃的导热系数更低,热传导更慢。同时,有机玻璃为无色透明材料,可提高锡箔层的热反射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保温材料的材质为发泡保温棉。采用发泡保温棉可显著减小保温层重量。

本实用新型中w/m·k代表:瓦/米·度。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装置,采用轻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作为承重外壳,保温层采用轻质保温材料,显著降低了保温隔热装置的重量;保温层无拼接的全密闭结构,没有拼接处的热损问题;便于在便携仪器上使用,隔热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温隔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温隔热装置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隔热装置,用于便携式仪器样品室的隔热保温,包括:外壳1、锡箔层2、保温层3、加热器4、进光孔5和出光孔6。

外壳1包括上壳101和下壳102。上壳101为下面开口的长方壳体,下壳102为上面开口的长方壳体。将上壳101和下壳102组装,上壳的下面和下壳上面相对应,通过螺钉连接。由上壳101和下壳102限定出保温隔热装置的空间。

外壳1材质为轻质非金属材料有机玻璃。有机玻璃作为承载结构可与保温层壳内结构紧密贴合。有机玻璃导热系数0.14~0.2w/m·k,导热系数更低,热传导更慢,有利于整个装置的保温。

锡箔层2位于外壳1和保温层3之间,用于包裹保温层3。锡箔层2包覆保温层3,可以发挥锡箔层2的热反射性,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率。同时,外壳1的材料有机玻璃为无色透明材料,可提高锡箔层2的热反射性。

保温层3采用轻质保温材料发泡保温棉。保温层3设置在外壳1内部,保温层3内部为空腔,一面可打开。保温层3为一体的,无拼接,解决了拼接处的热损耗问题。保温层的一面,使用时可打开,将样品室装入保温层后闭合。

便携仪器的样品室7放置在保温层3的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器4设置在保温层3的空腔内。优选的方案为加热器设置在样品室7内。加热器4为样品室的加热装置,可以使样品室的保持恒温,避免被测气体在定性定量的检测过程中,不同气体组分的交叉干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光孔5和出光孔6相对应,连接保温层3的内部空腔。进光孔5和出光孔6用于检测仪器的光线进出样品室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隔热装置,外壳的材质采用轻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保温效果好;保温层采用发泡保温棉,显著降低了保温隔热装置的重量;保温层无拼接的全密闭结构,没有拼接处的热损问题;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实施例

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装置安装在便携式检测设备与普通保温装置进行对比,本实用新型隔热保温效果明显,保温有机玻璃外壳表面温度相较其他保温方式下降10摄氏度。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高仪器180℃的温度控制精度,可显著放宽红外分析仪其他对温度有要求的零部件及电子元器件的温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参照附图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此外,除上下文另有所指外,以单数形式出现的词包括复数形式,反之亦然。另外,除非特别说明,那么任何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结合任何其它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来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