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1307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样本涂片广泛用于菌落接种、培养、分离、检测,是微生物样本检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采用人工涂片的方法,以对生物样本为处理对象为例,采集样本,如尿液、大便、拭子或痰液等非血液类生物样本,操作人员手拿样本盒沾取待测样本,沾有待测样本笔将少量待测样本轻轻压在载玻片上完成涂片。

显然,现有的微生物样本涂片方法,采用人工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一)、在操作时,操作人员根据手的感觉进行涂片,该操作过程不具有稳定性,人工涂片的任意性较高;

二)、全程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每人每次仅仅能操作一个样本、进行依次涂片;

三)、人员操作时,生物样本暴露在环境中,一方面对环境有潜在的生物污染性,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离致病菌较近,容易受到伤害。

总的来说,现有技术的微生物样本涂片方法存在着生物安全性低、操作不能标准化、人工操作随意性大、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微生物样本涂片方法存在的生物安全性低、操作不能标准化、人工操作随意性大、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

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包括涂片笔机构、载玻片放置机构、标本盒放置机构、涂片机构、样品盒抛弃机构和机架;涂片笔机构、载玻片放置机构、标本盒放置机构、涂片机构和样品盒抛弃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机架为龙骨框架结构,所属机架还固定设置有一个与水平面平行的平板;所述涂片机构和样品盒抛弃机构整体位于机架的平板上;

所述涂片笔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第三直线模组、吸盘A、涂载玻片笔和连接板A,所述涂片笔机构的连接板A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滑轨连接,第一直线模组设置于滑轨的X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A,第二直线模组设置于滑轨的Y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B,第三直线模组设置于滑轨的Z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C;所述第三直线模组的底部与吸盘A固定连接;所述吸盘A的底部与涂载玻片笔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载玻片放置机构包括第六直线模组、载玻片框和连接板B,所述载玻片放置机构的连接板B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直线模组设置为Z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F,载玻片框固定设置于载玻片放置机构的一侧;

所述标本盒放置机构包括第四直线模组、标本盒座、标本盒和连接板C;所述标本盒放置机构的连接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直线模组设置为Z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D;所述标本盒座固定设置于标本盒放置机构的一侧;标本盒座的顶部放置标本盒;

所述涂片机构包括载玻片涂片定位块、载玻片收集盒、载玻片笔盘和载玻片;所述涂片机构与平板固定连接,且位于平板的上方;涂片定位块为顶部开口的盒装结构,顶部开口的尺寸与载玻片的尺寸相配合,所述载玻片放置于涂片定位块上;所述载玻片收集盒位于涂片定位块的一侧;载玻片笔盘与涂载玻片笔相配合;所述标本盒丢弃孔为平板上设置的一个通孔,且尺寸大于标本盒;

所述载玻片框用于放置载玻片;

所述样品盒抛弃机构,包括第五直线模组、吸盘B和标本盒丢弃孔盖;所述样品盒抛弃机构与平板固定连接,且位于平板的上方;所述第五直线模组设置为X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E;吸盘B与标本盒可拆卸的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涂片机构的标本盒丢弃孔下方还设置垃圾桶,所述垃圾桶放置于机架上。

进一步的,吸盘A与涂载玻片笔的配合方式为真空吸取配合、抓取配合或T驳头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A与载玻片的配合方式为真空吸取配合。

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生物安全性问题得以解决,保护实验环境及操作人员,操作标准化,人力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增高、操作流程标准化机械化,实验结果复认率增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标本盒放置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涂片笔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涂片机构、样品盒抛弃机构的载玻片笔盘底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放置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吸盘A和涂载玻片笔配合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微生物培养基系统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标本盒放置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涂片笔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本实用新型涂片机构、样品盒抛弃机构的载玻片笔盘底板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放置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吸盘A和涂载玻片笔配合示意图,图中,1为涂片笔机构、2为载玻片放置机构、3为标本盒放置机构、4为涂片机构、5为样品盒抛弃机构、6为机架、7为垃圾桶、1-1为第一直线模组、1-2为第二直线模组、1-3为第三直线模组、1-4为吸盘A、1-5为涂载玻片笔、1-6为连接板A、2-1为第六直线模组、2-2为载玻片框、2-3为连接板B、3-1为第四直线模组、3-2为标本盒座、3-3为标本盒、3-4为连接板C、4-1为载玻片涂片定位块、4-2为载玻片收集盒、4-3为载玻片笔盘、4-4为载玻片、5-1为第五直线模组、5-2为吸盘B、5-3为标本盒丢弃孔盖、6-1为平板。如图所示,包括涂片笔机构1、载玻片放置机构2、标本盒放置机构3、涂片机构4、样品盒抛弃机构5和机架6;涂片笔机构、载玻片放置机构、标本盒放置机构、涂片机构和样品盒抛弃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为龙骨框架结构,所属机架还固定设置有一个与水平面平行的平板6-1;所述涂片机构和样品盒抛弃机构整体位于机架的平板6-1上;所述涂片笔机构1包括第一直线模组1-1、第二直线模组1-2、第三直线模组1-3、吸盘A1-4、涂载玻片笔1-5和连接板A1-6,所述涂片笔机构1的连接板A1-6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模组1-1、第二直线模组1-2和第三直线模组1-3滑轨连接,第一直线模组1-1设置于滑轨的X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A,第二直线模组1-2设置于滑轨的Y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B,第三直线模组1-3设置于滑轨的Z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C;所述第三直线模组1-3的底部与吸盘A1-4固定连接;所述吸盘A1-4的底部与涂载玻片1-5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载玻片放置机构2包括第六直线模组2-1、载玻片框2-2和连接板B2-3,所述载玻片放置机构2的连接板B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直线模组2-1设置为Z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F,载玻片框2-2固定设置于载玻片放置机构2的一侧;所述标本盒放置机构3包括第四直线模组3-1、标本盒座3-2、标本盒3-3和连接板C3-4;所述标本盒放置机构3的连接板C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直线模组3-1设置为Z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D;所述标本盒座3-2固定设置于标本盒放置机构3的一侧;标本盒座3-2的顶部放置标本盒3-3;所述涂片机构4包括载玻片涂片定位块4-1、载玻片收集盒4-2、载玻片笔盘4-3和载玻片4-4;所述涂片机构4与平板6-1固定连接,且位于平板6-1的上方;涂片定位块4-1为顶部开口的盒装结构,顶部开口的尺寸与载玻片4-4的尺寸相配合,所述载玻片4-4放置于涂片定位块4-1上;所述载玻片收集盒4-2位于涂片定位块4-1的一侧;载玻片笔盘4-3与涂载玻片笔1-5相配合;所述标本盒丢弃孔4-5为平板6-1上设置的一个通孔,且尺寸大于标本盒3-2;所述载玻片框2-2用于放置载玻片4-4;所述样品盒抛弃机构5,包括第五直线模组5-1、吸盘B5-2和标本盒丢弃孔盖5-3;所述样品盒抛弃机构5与平板6-1固定连接,且位于平板6-1的上方;所述第五直线模组5-1设置为X向,且固定连接驱动电机E;吸盘B5-2与标本盒3-3可拆卸的配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是控制吸盘A在X、Y或/和Z向的运动,具体的说,第一直线模组通过电机A驱动且位于X向,用于驱动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作X向往复运动,第二直线模组通过电机B驱动且位于Y向,驱动第三直线模组作Y向往复运动,第三直线模组通过电机C驱动且位于Z向,用于带动吸盘A作Z向运动,第六直线模组用于带动载玻片作Z向运动,第四直线模组带动标本盒作Z向运动。涂片定位块的顶部水平方向放置载玻片,载玻片收集盒水平位于涂片定位块同一水平方向,载玻片完成涂片动作后收集至此,载玻片笔盘用于涂载玻片笔置于此备用。标本盒丢弃孔盖下方还设置的垃圾桶用于收集丢弃的标本盒与丢弃的涂载玻片笔。

具体操作时,第一步,吸盘A在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的带动下运行到载玻片框处,吸取其中载玻片,再带动载玻片放于载玻片涂片定位块上;第二步,第四直线模组通过标本盒座带动标本盒作Z向运动到蘸液位;第三步,吸盘A在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的带动下运行到载玻片笔盘,吸取其上的涂载玻片笔,再带动涂载玻片笔运行至标本盒处进行蘸液,完成蘸液后涂载玻片笔运行到载玻片涂片定位块处涂片;第四步,第五直线模组带动吸盘B去吸取标本盒,再将标本盒运行至丢弃孔位,第五直线模组打开标本盒丢弃孔盖,将标本盒丢入垃圾桶中,然后关闭标本盒丢弃孔盖;第五步,第五直线模组打开标本盒丢弃孔盖,吸盘A在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已完成涂片动作的涂载玻片笔运行到丢弃孔位,将涂载玻片笔丢入垃圾桶中,然后关闭标本盒丢弃孔盖;第六步,吸盘A在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将载玻片涂片定位块中已涂片的载玻片吸取到载玻片收集盒内,完成涂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T驳头配合是指一种配合机构,当吸盘A与涂载玻片笔的配合方式为T驳头配合时,即吸盘A有撞击头,而涂载玻片笔有相应的撞击孔与之配合;或吸盘A有撞击孔,而涂载玻片笔有相应的撞击头与之配合。

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样本自动涂片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生物安全性问题得以解决,保护实验环境及操作人员,操作标准化,人力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增高、操作流程标准化机械化,实验结果复认率增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