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滚动体接触疲劳寿命实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520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大型滚动体接触疲劳寿命实验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滚动体接触疲

劳寿命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需要实验的大型滚动体,比如滚珠,其直径至少在40mm以上;由于大型滚动体的耐久性决定了安装其设备的质量,如果不对大型滚动体进行测试试验直接出厂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庞大的维修成本,因此需要在销售前对大型滚动体的接触疲劳寿命进行抽样疲劳寿命试验测试,达到一定的指标方可使用;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厂家生产和销售此大型滚动体的接触疲劳寿命试验设备,因此为解决这一技术空白和对质量的苛求,急需设计一种大型滚动体接触疲劳寿命试验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型滚动体接

触疲劳寿命试验设备,填补了市场空白,可对大型滚动体接触疲劳寿命的滚动体进行实验达到了预先检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大型滚动体接触疲劳寿命实验设备,包括总支架,所述总支架用于支撑位于其上方的力加载机构和下方的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伺服电机的上方设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连接旋转轴,所述齿轮箱的上方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承载轴,所述轴承座和所述承载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座的外圈和下滚道之间设有胀套;

所述力加载机构,上滚道的上方中心设有碟簧衬和碟簧,所述碟簧衬的上方设有第二螺栓;

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轴承座;

所述总支架的下部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连接有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固定伺服电机,即可固定旋转机构;所述总支架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有支撑垫块,所述支撑垫块通过第二螺钉连接轴承座;所述总支架的顶部设有加载板架,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加载板架;

更进一步,所述上滚道和下滚道至少有一个为弧形滚道。

更进一步,所述碟簧衬的上方通过第三螺钉固定有承重载荷传感器,所述承重载荷传感器将承重载荷传递给测控系统;

更进一步,所述轴承座的上表面通过第四螺钉连接有蓄油板;

更进一步,所述上滚道的端部设有限位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对大型滚动体进行接触疲劳寿命实验,实验场景接近实际,实验测试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型滚动体接触疲劳寿命实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大型滚动体接触疲劳寿命实验设备,包括总支架1,所述总支架1用于支撑位于其上方的力加载机构和下方的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伺服电机8的上方设有齿轮箱10,所述齿轮箱10连接旋转轴30,所述齿轮箱10的上方套设有轴承座14,所述轴承座14内设有承载轴18,所述轴承座10和所述承载轴18之间设有轴承15,所述轴承座10的外圈和下滚道16之间设有胀套17;所述轴承座10的上表面通过第四螺钉26连接有蓄油板27;

所述力加载机构,上滚道19的上方中心设有碟簧衬21和碟簧20,所述碟簧衬21的上方设有第二螺栓7;所述碟簧衬21的上方通过第三螺钉24固定有承重载荷传感器23,所述承重载荷传感器23将承重载荷传递给计算机;所述上滚道19的端部设有限位板25。

所述旋转轴30贯穿所述轴承座14;

所述总支架1的下部通过第一螺栓3和第一螺母连接有侧支架2,所述侧支架2固定伺服电机8,所述总支架1通过第一螺钉12连接有支撑垫块11,所述支撑垫块11通过第二螺钉13连接轴承座14;所述总支架1的顶部设有加载板架6,所述第二螺栓7贯穿所述加载板架6;

所述上滚道19的形状可根据大型滚动体设计,优选为平板、半球形或半圆柱形;

所述下滚道16的形状可根据大型滚动体设计,优选弧形轨道,可为半球形或半圆柱形;

所述总支架1可为立柱与横梁连接组成。

所述总支架1的高度为1295mm,宽度为650mm。

工作原理:将大型滚动体,比如滚珠,放置在总支架下方的旋转机构的下滚道中,总支架上方的力加载机构向下加载力,由承重载荷传感器向测控系统反馈承重载荷;旋转机构的伺服电机带动齿轮箱对旋转柱的转动起加速或减速作用,由测控系统收集时间和承重载荷信息,并对比大型滚动体的磨损情况,进行计算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