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拉伸测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867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可拉伸测量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拉伸测量组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够精准地测量水平和/或竖直距离且可实现单人测量的可拉伸测量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机朝着大发电量的方向发展,叶片的长度越来越长、宽度越来越大。以2MW的风力发电机为例,叶片的长度已经超过50m,叶根处的宽度超过2m,翼型区的宽度约3~5m。

通常,叶片模具在出厂前往往已经在模具两边标注好了轴向方向的米标,因此在叶片模具两边缘上可以快速定位出轴向位置,但是在叶片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叶片模具内定位铺层位置、定位腹板及一些工装的位置或者在叶片生产完成后需要定位缺陷的位置,这就不只需要定位叶片的轴向位置,还常常需要测量叶片模具上某一点到叶片模具边缘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或者已知叶片模具上某一点到叶片模具边缘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来定位该位置。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水平尺、铅锤、定位板以及钢卷尺等工具来进行上述测量或定位。

在现有技术的测量或定位方法中,上述测量或定位过程通常需要4个人共同完成,即,一个人手扶定位板,一个人观察水平尺,一个人放置铅锤,最后一个人用钢卷尺测出距离。因此,这种测量或定位过程非常麻烦。此外,这种测量或定位方法的精度不高,在放置铅锤和用钢卷尺测量距离等过程中,容易产生人为误差,从而影响测量效果,同时,这种测量或定位方法耗费时间长,会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精准地测量水平和/或竖直距离且可实现单人测量的可拉伸测量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拉伸测量组件,所述可拉伸测量组件包括:底座;可拉伸构件,所述可拉伸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可拉伸构件的第二端能够从所述底座伸出或缩回;水平仪,设置在所述可拉伸构件上;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可拉伸构件的第二端,并且沿与所述可拉伸构件垂直的方向延伸;测距装置,包括发射构件,并且所述发射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底表面的方向发射光束。

所述发射构件可为测距仪或直线激光灯,在所述可拉伸构件上沿长度方向可设置有刻度。

所述测距装置还可包括测距仪和挡板,所述测距仪可设置在所述可拉伸构件的上表面上,所述挡板可与所述测距仪相对,并且所述挡板可以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可拉伸构件的上表面上,所述测距仪能够朝着所述挡板发射光束。

所述发射构件可为测距仪或直线激光灯。

所述测距装置还可包括挡板,所述发射构件可为测距仪,并且所述发射构件能够从所述定位板上拆卸,以设置在所述可拉伸构件的上表面上,所述挡板可与所述发射构件相对,并且所述挡板可以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可拉伸构件的上表面上;当所述发射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时,所述发射构件可向下发射光束,当所述发射构件设置在所述可拉伸构件的上表面上时,所述发射构件可朝着所述挡板发射光束。

所述可拉伸构件上可设置有供所述挡板滑动的滑槽。

所述可拉伸构件可包括滑动基座和滑动板,所述滑动基座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动板可沿所述滑动基座滑动。

所述滑动板可呈中空状,以容纳所述滑动基座,并可相对于所述滑动基座滑动。

所述可拉伸测量组件还可包括增重装置,所述增重装置可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与所述可拉伸构件相对的端部上。

所述可拉伸测量组件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构件,所述至少一个支撑构件可设置在所述可拉伸构件的下方,以支撑所述可拉伸构件。

所述支撑构件可包括:支撑杆,可垂直于所述可拉伸构件的底表面设置;第一磁性体,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第二磁性体,可设置在所述可拉伸构件的下表面的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磁性体的磁极可与所述第一磁性体相同;吸附部,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以固定所述支撑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可拉伸测量组件能够精准地测量水平和/或竖直距离并且可实现单人测量,同时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描述的特征可按照不同的方式实施,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使得本公开是彻底的和完整的,且将把本公开的全部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立体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100可包括底座110、可拉伸构件120、水平仪130、定位板140和测距装置150。

底座110可作为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支撑部分,在测量过程中,确保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稳定性。底座110优选为如图1所示呈平板状,但底座110的形状不限于此,根据实际测量需要,底座110也可呈诸如便于放置底座110的弧形、几字形等的其他任何形状。可通过将底座110放置在某一位置来定位待测位置的参考位置。

可拉伸构件120连接在底座110的一端,用于加长底座110的长度,便于测量不同位置。

可拉伸构件120可包括滑动基座121和滑动板122,滑动板122能够相对于滑动基座121滑动,以相对于底座110伸长或缩回。滑动基座121的一端可固定连接到底座110,例如,可与底座110一体地形成。滑动板122可沿着滑动基座121滑动,即,可在滑动基座121上沿着滑动基座121的长度方向伸出和缩回,以对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滑动基座121和滑动板122中的一个上可设置有滑轨,滑动基座121和滑动板122中的另一个上可设置有滑块,使得滑动板122可相对于滑动基座121滑动。

可选地,滑动基座121可为从底座110延伸的长条板状,滑动板122可为具有沿滑动方向设置的容纳空间的套筒状,从而容纳滑动基座121并相对于滑动基座121滑动。

可拉伸构件120的上表面可形成有凹槽,以用于放置诸如水平仪130等的其他构件。显然,可拉伸构件120的上表面也可以为平面。

水平仪130可放置在滑动板122上。水平仪130可测量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水平度,以确保测量时可拉伸测量组件100保持水平,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水平仪130可使用包括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液泡的水平尺。水平仪130可具有数显装置,以便于读取倾斜角度。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定位板140设置在滑动板122的外端,可设置为从滑动板122的端部垂直向下延伸,从而底座110与定位板140成90度直角固定,以保证水平仪显示0度时,定位板在90度的竖直方向上。如此,在测量或定位过程中,如果将可拉伸测量组件100放置为沿水平方向,则可确保定位板140的延伸方向为垂直于水平方向的铅锤方向(即,竖直方向)。

定位板140可与滑动板122一体地形成,也可以是从滑动板122上可拆卸的,只要确保在测量过程中定位板140与滑动板122呈直角固定即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测距装置150可包括发射直线光束的发射构件151。发射构件151可设置在定位板140上。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将发射构件151设置在定位板140上,并且发射构件151沿与滑动板122垂直的方向(例如,竖直向下)发射光束时,通过使光点与待测位置点重合,能够对待测位置进行精确定位,而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单独的定位板和铅锤。这里,发射构件151可以是直线激光灯,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对待测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后,可利用本领域中的任何测距仪器(例如,刻度尺等),通过测量可拉伸构件的长度来测量待测位置的水平距离。例如,如图1所示,可沿可拉伸构件120的长度方向在可拉伸构件120上设置刻度152。优选地,刻度152可设置在可拉伸构件120的侧部上,但不限于此。可在滑动基座121和滑动板122上均设置刻度152,从而当滑动板122沿滑动基座121滑出时,可通过对滑动基座121和滑动板122上的刻度进行例如求和运算测出待测位置相对于参考位置的水平距离。此外,当发射构件151为激光测距仪时,可以直接测量待测位置的相对于参考位置的竖直距离,从而能够同时获得待测位置相对于参考位置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的立体图。

参照图2,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100可包括底座110、可拉伸构件120、水平仪130、定位板140和测距装置150。

如图2所示,除了包括能够发射直线光束的发射构件151之外,测距装置150还可包括发射直线光束且能够测量距离的测距仪153以及阻挡所述测距仪153所发出的光束的挡板154。测距仪153可设置在滑动板122的与定位板140连接的一端。挡板154沿可拉伸构件120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可拉伸构件120上。如图2所示,可在可拉伸构件120的凹槽中设置滑槽,以使挡板154沿着可拉伸构件120的上表面滑动。

挡板154可用于定位待测位置的参考位置并阻挡测距仪153发射的光束。当将挡板154定位在参考位置并将测距仪153定位在待测位置时,测距仪153可以通过朝着挡板154发射直线光束来测量待测位置与挡板154之间的水平距离,从而测出待测位置相对于参考位置的水平距离。

可利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100来测量待测位置的水平距离。通过利用发射构件151发射光束来定位待测位置并将挡板154定位在参考位置之后,可以通过使测距仪153朝着挡板154发射光束来测量待测位置相对于参考位置的水平距离。

此外,当需要测量待测位置相对于参考位置的竖直距离时,可将发射构件151也设置成可发射直线光束且能够测量距离的测距仪,以同时对待测位置的竖直距离进行测量。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的立体图。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可拉伸测量组件100可包括底座110、可拉伸构件120、水平仪130、定位板140和测距装置150。

如图3所示,测距装置150包括发射构件151以及挡板154。发射构件151可设置为能够向挡板154发射光束的测距仪。可将发射构件151设置为相对于定位板140可拆卸的(例如,发射构件151可粘接到定位板140,或通过磁性材料吸附到定位板140)。由于发射构件151是可拆卸的,因此,可以先将发射构件151附着到定位板140并垂直于底座110朝着待测位置发射光束,在完成对待测位置的定位和/或测量竖直距离的功能之后,可将发射构件151从定位板140上拆卸下来,并放置在滑动板122上侧,以通过向挡板154发射光束来测量水平距离。

相对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将发射构件151设置为可拆卸的测距仪,因此,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100可以少设置一个测距仪或发射构件。

在以上描述中,根据本公开的发射构件151和测距仪153可以是利用诸如光波的反射、干涉等特性的任何测距仪(例如,激光测距仪或红外测距仪)。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100还可包括增重装置160,以平衡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重量并增强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稳定性。

增重装置160可放置在底座110的上表面上,并且增重装置160的重量是可调节的,以在可拉伸构件120伸出不同长度时使可拉伸测量组件100整体上保持平衡和稳定。此外,在底座110的重量足够时,可省略增重装置160。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100还可包括支撑构件170,以支撑可拉伸构件120。

支撑构件170可包括:支撑杆171,垂直于可拉伸构件120的底表面设置;第一磁性体172,固定在支撑杆171的上端;第二磁性体(未示出),设置在可拉伸构件120的下表面的与第一磁性体172相对应的部分,第二磁性体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体172相同。设置在支撑杆171上的第一磁性体172与设置在可拉伸构件120的下表面上的第二磁性体互相排斥,对可拉伸测量组件100形成顶升力,以确保整个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受力平衡和测量稳定。尽管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支撑构件170可通过磁悬浮原理支撑可拉伸构件120,但不限于此,支撑构件170也可通过机械支撑等的支撑方式来支撑可拉伸构件120。

支撑构件170还可包括设置在支撑杆171的另一端的诸如吸盘的吸附部173,以通过吸附将支撑杆171固定在需要的位置处。但支撑杆171的底部的构造不限于此,也可形成为可固定支撑杆171的其他构造。

此外,在底座110的受力面积较小(例如,沿底座110的宽度方向的线状受力)或可拉伸构件120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可拉伸测量组件100可同时设置有支撑构件170和上面描述的增重装置160。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同时设置增重装置160和支撑构件170的情况下,可通过增重装置160施加的重力和支撑构件170施加的顶升力协同作用,使可拉伸测量组件100整体保持平衡和稳定。

另外,由于在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整体长度较长或较重的情况下,其中央部分容易受到重力作用而导致形变,因此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根据可拉伸测量组件100在测量时的长度和其整体重量,在可拉伸构件120的下方设置多个支撑构件170,以在多个位置更稳定地支撑可拉伸构件120。从而,可使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各个部分保持水平,以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拉伸测量组件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模具中使用时的示意图。

参照图4,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模具1中,可使用如图3所示的可拉伸测量组件100对叶片模具1上的位置P进行测量或定位。即,测量位置P与叶片模具1的第一边缘2和第二边缘3的弦向距离(即,水平距离)和距叶片模具1的边缘2和3的竖直距离,或者,已知弦向距离和竖直距离来定位位置P。

在使用可拉伸测量组件100对叶片模具1上的位置P进行测量时,首先将叶片模具1稳定放置(例如,如图4所示地放置在支架上),然后将可拉伸测量组件100沿着第一边缘2上的米标(叶片模具在出厂时在模具边缘处标记的米标线,其方向与叶片模具的长度方向垂直)方向放置,以确保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拉伸方向与叶片模具1的轴向方向(即,叶片模具1的长度方向)垂直。

然后,通过调节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在叶片模具1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定位测量参考位置(例如,叶片模具1的第一边缘2的内侧的棱),并且调整可拉伸构件120伸出的长度,将发射构件151发出的光束定位在位置P。

接着,通过调节增重装置160和/或支撑构件170,使水平仪130保持水平。应理解的是,在定位位置P的过程中,可能会重复进行调节水平和定位的步骤。

在对位置P完成精确定位后,可通过直接读取发射构件151的读数来获得位置P的竖直距离h。

然后,可将发射构件151从定位板140上拆卸下来,水平放置在可拉伸构件120上(如图4所示)。将挡板154调整至测量的参考位置(例如将挡板154调整至第一边缘2处),从而通过读取发射构件151的读数来获得位置P与第一边缘2之间的弦向距离L1。

然后,将发射构件151相反地放置(即,使发射构件151的光束的出射方向沿着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二边缘3),可在第二边缘3上放置可阻挡光束的阻挡物,从而通过读取发射构件151的读数而获得位置P与第二边缘3之间的弦向距离L2。

此外,对弦向距离L1、L2和竖直距离h的测量顺序不受上面描述的限制,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弦向距离L1、L2和竖直距离h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进行测量。

在使用可拉伸测量组件100对叶片模具1上的位置P进行定位时,可先将可拉伸测量组件100沿着第一边缘2上的米标方向放置,然后将可拉伸测量组件100的长度调节至需要定位位置P的弦向距离的值,并且将发射构件151放置在定位板140上,然后沿着叶片模具1的长度方向移动可拉伸测量组件100,以通过发射构件151的读数确定竖直距离h,从而对位置P进行定位。由于定位过程的其他步骤与测量过程类似,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根据实际测量或定位需要,在测量或定位过程中,也可使用如图1或2所示的可拉伸测量组件。

例如,在无需测量或定位位置P的竖直距离时,可使用如图1所示的可拉伸测量组件来测量位置P相对于参考位置的水平距离,在对位置P进行精确定位后,可通过读取刻度152的刻度值来获得位置P与参考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也可使用图2所示的可拉伸测量组件,在对位置P进行精确定位后,通过读取测距仪153来获得位置P与参考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

上述测量或定位过程可用于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生产中的以下测量或定位:在用玻纤布铺层过程中,可快速定位玻纤布的边缘到叶片模具边缘的弦向距离,也可测出已铺设的铺玻纤布的厚度;在完成一支叶片时,可快速测出叶片任何一个位置的厚度(在做叶片之前测出空模具中某一位置到模具边缘的竖直距离,在叶片起模之前,测出叶片内该位置到模具边缘的竖直距离,两个竖直距离互减即为该点的叶片厚度);当发现叶片有缺陷时,可快速定位缺陷所在位置和大小;当工艺给出缺陷修改方案需要打磨时,可利用根据本公开的可拉伸测量组件及时测量出打磨的厚度,方便工艺及质量人员的测量,方便叶片缺陷的及时修改;在腹板位置装定位块(定位块是方便腹板快速定位的小方块,腹板置于两排方块中)时,可快速找到定位块要放置的位置;当定位粘接角时,可以快速定位粘接角的位置,方便粘接角的放置;当制造的叶片与模具不完全一致(例如叶尖需要加长或缩短)时,或在叶根处加设工装时,可以采用本公开的可拉伸测量组件定位。

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生产中,利用本公开的可拉伸测量组件可以快速定位模具上的任意一点到模具边缘的竖直距离和/或弦向距离。反之,如果已知一个点的竖直距离和/或弦向距离,也可以快速定位这个点。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可拉伸测量组件不限于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也可使用根据本公开的可拉伸测量组件对其他结构或设备中的某一位置的水平和/或竖直距离进行测量或定位。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可拉伸测量组件,能够避免使用单独的铅锤和定位板,精准地测量水平和/或竖直距离,并且可实现单人测量。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可拉伸测量组件,减少了人为放置铅锤和定位板测量产生的人为误差,同时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虽然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