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624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体外诊断过程的微板孵育装置。



背景技术:

ELISA因其成本低、效率高、结果可靠、操作简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领域,目前绝大多数的ELISA试验采用96孔微板作为实验载体,并且需要进行适当的孵育过程,以使免疫反应充分发生,达成理想的试验目的。目前针对ELIAS试验微板的孵育设备,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以液体作为加热媒介的孵育设备存在耗时过长,效率较低的问题,而采用空气作为加热媒介的孵育设备则存在孵育温度不均匀、孵育温度易受空气流动的影响等不足,因此,开发一款效率高、孵育温度稳定、均匀的微板孵育装置,很有必要,更进一步,随着当前医疗自动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尤其随着全实验室自动化进程的推进,自动化孵育也应成为新型孵育器的一个显著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满足当前技术需求,提供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为采用微板作为实验载体的相关实验的孵育过程提供一款小体积、封密式、孵育温度均匀稳定的自动化孵育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作为内部传热介质,设计封闭式、上下双层加热的孵育环境,解决当前微板孵育设备存在的孵育效率低、孵育温度不均匀、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封密式、孵育温度均匀稳定,并可自动化控制的微板孵育设备。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 方通孵育座沿A-A线剖面图。

图4 本实用新型组装示意图。

图5 上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6 左侧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由方通孵育组件1、翻转门2及后盖3。

如图4所示,所述方通孵育组件1由金属内框6、分别设于金属内框6上下方的上加热膜7及下加热膜8、外塑料板10组成,所述金属内框6为一设有矩形孔9的整体方通,由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组成,相应的待孵育微板置于所述矩形孔9内完成孵育过程,所述金属内框6上表面设有四个第三圆孔29,所述金属内框6上表面前侧设有指示灯12,所述金属内框6左右侧面分别设有固定左侧板19及右侧板20的第四圆孔30及用于固定弹簧4的固定螺钉25。

如图4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所述上加热膜7及下加热膜8均为矩形,面积分别与所述金属内框6的上下表面面积相同,通过设于其四角的第一圆孔16分别设于金属内框6上下方的,所述第一圆孔16与所述设于金属内框6上表面的第三圆孔29位置相对应。所述加热膜7与所述指示灯12重叠的区域设有凹形槽31以防止加热膜7与指示灯12相互的热影响。

如图3、4、5、6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所述外塑料板10包括上盖板17,下盖板18、左侧板19及右侧板20,所述上侧板17及下侧板18四角分别设有将所述上盖板17及下盖板18固定于所述金属内框6上下方的第一螺柱孔21,所述第一螺柱孔21的位置及大小与所述第一圆孔16及第三圆孔29的位置及大小相适配,通过螺丝穿过第一螺柱孔21、第一圆孔16及第三圆孔29将上盖板17及下盖板18、上加热膜7及下加热膜8分别固定在金属内框6的上下方,所述上盖板17前侧折边设有与所述提示灯12相吻合的圆形孔28便于所述提示灯12伸入所述圆形孔28内,所述置于圆形孔28的提示灯12在本实用新型正面可直接观察到其开关及颜色状态。所述左侧板19与右侧板20上设有将所述左侧板19与右侧板20固定于金属内框6侧壁的第二螺柱22,经固定的左侧板19及右侧板20分别与所述金属内框6的左右侧壁保留有一矩形空隙23,所述矩形空隙23的厚度稍大于所述弹簧4的直径,所述右侧板20前侧上方设有一个与所述滚轮5与相适配的半圆形槽32。

如图4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所述翻转门2设于所述下盖板18前端,其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挂钩24,所述挂钩24与所述矩形空隙23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弹簧4一端钩于挂钩24上,另一端固定于设于所述金属内框6侧壁的固定螺钉25上,在所述翻转门2的右侧壁上方设有向右伸出的滚轮5,所述滚轮5与设于右侧板20前端的半圆形槽32相吻合,翻转门2闭合后,所述滚轮5刚好处于半圆形槽32内。

如图4所示,所述后盖3主要包括后盖板14及设于后盖板14背面的控制板13,所述后盖板14固定于金属内框6后端面上,所述后盖板14为矩形板结构,其中央设有矩形方孔26。所述控制板13固定于所述后盖板14背面,设于控制板13上的光电开关感应器15及温度传感器11向前伸出穿过矩形方孔26进入所述金属内框6的矩形孔9区域,探测矩形孔9内的温度值并感应有无微板的信息。

如图4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所述上加热膜7、下加热膜8、指示灯12、温度传感器11、光电传感器15均与所述控制板13进行电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15与所述指示灯12形成联动机制,待孵育微板正常放入所述矩形孔9时,光电传感器15感应到经微板反射的信号,此时控制板13上传矩形孔9内置有微板的信息,指示灯12正常开启并显示相应状态色(如绿色),反之,无微板时指示灯12显示另一种状态色(如红色);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所述上加热膜7、下加热膜8的工作状态形成反馈机制,温度传感器11探测到矩形孔9内温度达到或超过设置温度时,上加热膜7、下加热膜8不工作,反之,温度传感器11探测到矩形孔9内温度低于设置温度时,上加热膜7、下加热膜8开始工作。

如图3、6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作为优选,在所述金属内框6上表面与上盖板17之间及金属内框6下表面与下盖板18之间的空隙内,可增设隔热性材料层27以提升孵育效率,水平方向上,隔热性材料层27可设于所述金属内框6侧臂与左侧板19及右侧板20之间的矩形空隙23内,但不影响所述弹簧4的正常伸缩。

如图1到图6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微板孵育装置,所述微板孵育装置可以完成半自动或者全自动孵育过程,半自动孵育时由人工打开翻转门2放入或取出待孵育微板,全自动孵育时,由相应的微板自动抓取装置自动打开翻转门2,自动放入或取出待孵育微板,并自动关闭所述翻转门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