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高精度远距离小位移二维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104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高精度远距离小位移测量系统,其基于摄影测量学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远距离目标的微小位移进行高精度、快速、全自动测量,为工程测量领域提供一种全新的测量方法和手段。系统能够对桥梁建筑道路等大型构筑物进行远程、长期和实时监测。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这些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监控变得十分重要。由于物体(山体、大坝、桥梁等)发生重大事故之前一般都有一个缓慢的变形过程,而物体的变形表现为其许多组成部分的位置发生改变,因此可以通过监测物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微小位移分析出其变形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实现对各种物体安全性能的监控。针对远程目标微小位移监测系统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也初步建立了一些实验性的系统,例如GPS山体滑坡监控系统、真空激光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等,但是由于这些系统大多具有成本过高、安装和使用过于复杂等缺点,一直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到目前为止可以实用化的微小位移自动监测系统还是非常缺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接触式高精度远距离小位移二维测量系统,以实现对高层建筑或大型物体的微小位移自动监测及监测信息远程推送。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高精度远距离小位移二维测量系统,包括网络摄像头装置、高速图像处理中心、通信模块以及云端服务器;所述网络摄像头装置安装在距离被测物体0.1-1000米的测量位置上,所述高速图像处理中心通过千兆网与网络摄像头装置连接;通信模块分别与高速图像处理中心电信号连接、与云端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高速图像处理中心具有4核CPU J1900图像处理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符合技术要求的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网络摄像头装置的测量精度为1角秒,测量范围为±15角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被测物体包括山体、大坝、桥梁或构筑物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网络摄像头装置可用于对山体、大坝或者桥梁等大型物体或高层建筑进行自动拍摄并传输至高速图像处理中心,高速图像处理中心对网络摄像头装置发来的不同时段的图像进行像素分析,得出小位移的二维数据,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从而实现非接触式高精度远距离小位移自动监测。

2、测量精确,进一步方案中,测量精度可达到1角秒,测量范围为±15角分。

3、应用简易,安装之后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自动摄图、上传、得出测量结果、(云端服务器)发出报警。

4、结果直观,可边摄图边得出测量结果(二维数据),测量结果会自动发送到远处的云端服务器;获取的图片易于保存,而且便于对历史测量图片的检查,分析及对比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高精度远距离小位移二维测量系统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高精度远距离小位移二维测量系统,包括网络摄像头装置10、高速图像处理中心20、通信模块30以及云端服务器40。所述网络摄像头装置10安装在距离被测物体0.1-1000米的测量位置上,该被测物体可包括山体、大坝或者桥梁中的任一种,或其他大型物体或高层建筑。所述高速图像处理中心20通过千兆网与网络摄像头装置10连接;通信模块30分别与高速图像处理中心20电信号连接、与云端服务器40通过互联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图像处理中心20具有4核CPU J1900图像处理器。所述网络摄像头装置10的测量精度为1角秒,测量范围为±15角分(相当于±400毫米/百米)。

本实施例中,网络摄像头装置10可用于对山体、大坝或者桥梁等大型物体或高层建筑进行自动拍摄并传输至高速图像处理中心20,高速图像处理中心20对网络摄像头装置10发来的不同时段的图像进行像素分析,得出小位移的二维数据,并通过通信模块30传输至云端服务器40,从而实现非接触式高精度远距离小位移自动监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