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055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试验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冲击试验机。



背景技术:

冲击试验机是指对试样施加冲击试验力,进行冲击试验的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是用于测定金属材料在动负荷下抵抗冲击的性能,从而判断材料在动负荷作用下的质量状况的检测仪。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2757849U的中国专利,一种冲击试验机,其包括机架、冲击摆、冲击摆释放装置及钳口座,所述机架水平延伸出一安装轴,冲击摆释放装置具有一支撑臂,支撑臂一端安装在安装轴上,支撑臂另一端上设置有伸缩可控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冲击摆为扇形结构,其上设有至少一个可装配不同质量砝码的配重孔,其小端设置有轴孔与所述机架上的安装轴配合安装,其大端设置有冲击刀刃。

冲击试验机在进行冲击试验的时候,冲击试验一般都会在护栏内操作,测验时需要将护栏的门进行关闭,一旦工作人员在启动冲击试验机时,没有将护栏的门门进行关闭,而工作人员靠近冲击试验机时,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受伤,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试验机,当护栏的门没有关闭时,就会无法启动冲击试验机,提高了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冲击试验机,包括冲击试验机本体、安装在冲击试验机本体周围的护栏,用于启闭护栏的门板,所述护栏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护栏上是否有物体并输出红外发射信号的红外发射装置,所述护栏上还设置有耦接于红外发射装置以接收红外发射信号并输出红外接收信号的红外接收装置,所述护栏上设置有用固定于红外发射装置的第一支架,所述护栏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红外接收装置与第一支架处于一体直线上且互相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架,所述门板上设置有用于隔离红外接收装置、红外发射装置的挡板;

还包括耦接于红外接收装置以接收红外接收信号并输出红外控制信号的红外控制装置、耦接于红外控制装置以接收红外控制信号并响应于红外控制信号以实现切断冲击试验机体的供电回路的切断装置;

当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红外发射信号被挡板隔断,导致所述红外接收装置不能接收到红外发射信号时,所述冲击试验机本体不能启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支架将红外发射装置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二支架将红外接收装置进行固定,同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处于一天直线且与互相对称设置,使红外发射装置发射的红外发射信号可以被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当护栏上的门板没有闭合时,就会将冲击试验机的供电回路切断,此时冲击试验机无法启动,提高了冲击试验机的使用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红外发射装置的第一上管夹、第一下管夹,所述第一下管夹上远离第一上管夹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下管夹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与护栏上均设置有供螺栓安装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红外发射装置且通过螺栓固定的第二上管夹、第二下管夹,所述第二下管夹上远离第二上管夹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下管夹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护栏上均设置有供螺栓安装的第二安装孔。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螺栓将第一上管夹、第一下管夹进行锁紧使红外发射装置得到固定,通过螺栓将第二上管夹、第二下管夹对红外接收装置进行锁紧。同时螺栓的连接,使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在拆卸时,更加方便。而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均与护栏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在维修与安装时,拆卸、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包括用于输出振荡信号的振荡电路、耦接于振荡电路以接收振荡信号并输出红外发射信号至红外接收装置的红外发射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振荡电路的设置,在电路中主要起到驱动红外发射电路启动的作用,振荡电路通电时,会产生振荡从而进行起振,并输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电路将信号发射出去,使红外发射电路的输出频率一致,提高了红外发射电路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接收装置包括耦接于红外发射装置以接收红外发射信号并输出红外开关信号的红外开关电路、耦接于红外开关电路以接收红外开关信号并输出红外接收信号至红外控制装置的红外控制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红外开关电路在电路中作为一个开关作用的电路,当红外开关电路接收到红外发射装置输出的红外发射信号后,就会导通,从而使红外控制装置触发,并控制红外控制装置的启动,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的能力,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控制装置包括耦接于红外接收装置以接收红外接收信号并输出翻转信号的翻转电路、耦接于翻转电路以接收翻转信号并输出红外控制开关信号的红外控制开关电路、耦接于红外控制开关电路以接收红外控制开关信号并输出红外控制信号至切断装置的红外触发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翻转电路的设置,将红外接收装置输出的低电平的信号进行翻转,从而变成高电平的信号进行输出,同时配合红外控制开关电路,红外控制开关电路在电路中作为开关作用的电路,当红外控制开关电路一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就会导通,导通速度快,同时使红外触发电路触发从而迅速控制闭合装置进行工作,反应速度快,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控制装置还包括耦接于红外控制开关电路以接收红外控制开关信号并输出光线收发信号的光线收发电路,所述红外触发电路耦接于光线收发电路以接收光线收发信号并输出红外控制信号至切断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光线收发电路的设置,对输入、输出电信号起隔离作用,由于光线收发电路的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又由于光线收发电路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光线收发电路包括耦接于红外控制开关电路以接收红外控制开关信号并输出光线发射信号的光线发射器、耦接于光线发射器以接收光线发射信号并输出光线收发信号至红外触发电路的光线接收器。

采用上述方案,光线发射电路可以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线接收电路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从电到光,从光到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还包括耦接于红外控制装置以接收红外控制信号并响应于红外控制信号以实现告警的告警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告警装置的设置,当红外控制装置输出红外控制信号时,除了冲击试验机本体的供电回路被断开,冲击试验机本体不工作之外,告警装置也会启动,从而发出告警,提醒位于冲击试验机本体周围的工作人员前去检查,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告警装置包括耦接于红外控制装置以接收红外控制信号并输出告警开关信号的告警开关电路、耦接于告警开关电路以接收告警开关信号并响应于告警开关信号以实现告警的告警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告警开关电路在电路中作为开关作用的电路,当红外控制装置输出红外控制信号后,告警开关电路就会导通,此时告警电路瞬间得电,告警电路就会发出声音,提醒位于冲击试验机本体周围的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还包括耦接于红外控制装置以接收红外控制信号并输出无线发射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耦接于无线发射电路以接收无线发射信号并输出无线接收信号的无线接收电路、耦接于无线接收电路以接收无线接收信号并响应于无线接收信号以实现振动提示的振动设备。

采用上述方案,当无线发射电路接收到红外控制信号时,就会导通,此时无线发射电路就会发出无线发射信号,无线接收电路一接收到无线发射电路发出的无线发射信号后,就会使振动设备开始振动,用来提醒办公室中的人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护栏上的门板没有关闭时,冲击试验机就无法启动;

2、配合报警装置、远程提示装置,当护栏上的门板没有被关闭时,就会在冲击试验机本体周围发出声音进行告警,同时用过远程提示装置在远处实现同步提示。

附图说明

图1为冲击试验测试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红外发射装置、护栏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红外接收装置、护栏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红外发射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红外接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红外控制装置、切断装置、告警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7为远程提示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冲击试验机本体;2、护栏;3、红外发射装置;4、第一上管夹;5、第一下管夹;6、第一连接杆;7、第一基座;8、第一安装孔;9、红外接收装置;10、第二上管夹;11、第二下管夹;12、第二连接杆;13、第二基座;14、第二安装孔;15、螺栓;16、红外控制装置;17、切断装置;18、振荡电路;19、红外发射电路;20、红外开关电路;21、红外控制电路;22、翻转电路;23、红外控制开关电路;24、红外触发电路;25、光线收发电路;26、光线发射器;27、光线接收器;28、告警装置;29、告警开关电路;30、告警电路;31、挡板;32、无线发射电路;33、无线接收电路;34、振动设备;

35、第一支架;36、第二支架;37、门板;38、门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冲击试验机,包括冲击试验机本体1、安装在冲击试验机本体1周围的护栏2,护栏2由金属制成,且护栏2上设置有启闭护栏2的门,且护栏2为金属丝线互相交叉编制而成,护栏2上枢接有门板37,门板37上设置有用于隔断红外发射装置3的信号的挡板31,挡板31焊接至门板37上。且门板37上还设置有门锁38,方便门板37锁紧固定。

如图1-3所示,护栏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8与第二安装孔14,第一安装孔8第二安装孔14设置在护栏2的上端,且第一安装孔8与第二安装孔14互相对称设置。

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35包括第一上管夹4、第一下管夹5。红外发射装置3上设置有第一上管夹4、第一下管夹5,第一上管夹4、第一下管夹5通过螺栓15进行固定连接,第一下管夹5远离第一上管夹4的一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呈圆柱形设置,第一连接杆6远离第一下管夹5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基座7,第一基座7成长腰形设置,且第一连接杆6安装于第一基座7的中央,第一基座7上位于第一连接杆6的两侧设置有与护栏2上的第一固定孔相同且供螺栓15固定的第一固定孔。

如图3所示,第二支架36包括第二上管夹10、第二下管夹11。红外发射装置3上设置有第二上管夹10、第二下管夹11,第二上管夹10、第二下管夹11通过螺栓15进行固定连接,第二下管夹11远离第二上管夹10的两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2呈圆柱形设置,第二连接杆12远离第二下管夹11的两侧焊接有第二基座13,第二基座13成长腰形设置,且第二连接杆12安装于第二基座13的中央,第二基座13上位于第二连接杆12的两侧设置有与护栏2上的第二固定孔相同且供螺栓15固定的第二固定孔。

如图1-3所示,红外发射装置3与红外接收装置9互相对应设置,且可以设置在护栏2上,护栏2上设置有两个安装位置,当门板37关闭时,红外接收装置9就接收不到红外发射装置3发出的信号。

如图4所示,红外发射装置3包括振荡电路18、红外发射电路19。振荡电路18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芯片U1可以为NE555、UA555、SL555时基集成电路,本实施例中优先采用NE555。红外发射电路19为红外发射管LED1。

如图4所示,芯片U1的1脚分别与地GND、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芯片U1的2脚、芯片U1的6脚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7脚、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4脚、芯片U1的8脚、电阻R3的一端、电源VCC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红外发光管LED1的阳极连接,红外发光管LED1的阴极与芯片U1的3脚连接。

如图4所示,当芯片U1得电时,就会发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振荡信号的频率由电阻和电容控制,并通过红外发光管LED1输出信号。

如图5所示,红外接收装置9包括红外开关电路20、红外控制电路21。红外开关电路20为红外接收管LED2。红外控制电路21包括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感L、芯片U2,芯片U2的型号为UPC1373H。

如图5所示,芯片U2的3脚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感L的一端连接,电感L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芯片U2的8脚、电阻R5的一端、电源VCC、电容C7的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正极、红外接收管LED2的阴极连接,电容C2的负极与地GND连接,红外接收管LED2的阳极与芯片U2的7脚连接,芯片U2的6脚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地GND、电容C4的一端、芯片U2的5脚、电容C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2脚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2的1脚、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与芯片U2的4脚、电容C7的负极连接。

如图5、6所示,当红外发光管LED1发射的信号被红外接收管LED2接收到时,芯片U2的1脚输出高电平的信号。当红外发光管LED1发射的信号被隔断,导致红外接收管LED2无法接收到红外发光管LED1发射的信号时,芯片U2的1脚输出低电平的信号。

如图6所示,红外控制装置16包括翻转电路22、红外控制开关电路23、光线收发电路25、红外触发电路24,光线收发电路25包括光线发射器26、光线接收器27。翻转电路22为反相器N1,反相器N1的型号为74LS240,红外控制开关电路23为三极管Q1,三极管Q1为PNP型的三极管且型号为S8550,红外触发电路24为继电器KM1,光线发射器26为发光二极管LED3,光线接收器27为光敏三极管Q2,光线发射器26、光线接收器27组成一对光耦合器。切断装置17包括电阻R8、三极管Q3,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告警装置28包括告警开关电路29、告警电路30。告警开关电路29包括电阻R9、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告警电路30为电铃HA。

如图5、6所示,芯片U2的1脚与反相器N1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N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与电源VCC连接,光敏三极管Q2耦接于发光二极管LED3,光敏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M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光敏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KM1-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KM1-1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冲击试验机本体1的一端连接,冲击试验机本体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1-2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1-2的另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铃HA的一端连接,电铃HA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

如图5、6所示,当反相器N1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后,反相器N1将低电平的信号转换为高电平的信号输出,此时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后,不导通,发光二极管LED3不发光,光敏三极管Q2不导通,因此继电器KM1不得电,继电器常闭触点KM1-1失电闭合,三极管Q3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因此冲击试验机本体1的供电回路闭合,冲击试验机本体1可以启动并检测;继电器常开触点KM1-2失电断开,三极管Q4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因此电铃HA不工作。当反相器N1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后,反相器N1将高电平的信号转换为低电平的信号输出,此时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后导通,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光敏三极管Q2导通,因此继电器KM1得电,继电器常闭触点KM1-1得电断开,三极管Q3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不导通,因此冲击试验机本体1的供电回路断开,冲击试验机本体1不能启动;继电器常开触点KM1-2得电闭合,三极管Q4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导通,因此电铃HA开始发出声音,进行告警。

如图7所示,无线发射电路32包括电源VDD、发射器,无线接收电路33包括接收器、电阻R10,振动设备34为振动器。振动器的型号为RB-02S082A,发射器、接收器为315M超再生模块。

如图7所示,继电器常开触点KM1-3的一端与发射器的一端连接,发射器的另一端与电源VDD的正极连接,电源VDD的负极与继电器常开触点KM1-3的另一端连接,发射器耦接于接收器,接收器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接收器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振动器的一端连接,振动器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

如图7所示,当继电器常开触点KM1-3闭合后,发射器开始输出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发射器的信号后,振动器开始工作。当继电器常开触点KM1-3断开后,发射器不输出信号,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发射器的信号,振动器不工作。

工作过程:

1、芯片U1组成的振荡电路18输出振荡信号给红外发光管LED1,当护栏2上的门板37打开时,红外发光管LED1输出的信号被红外接收管LED2接收到,芯片U2的1脚输出低电平的信号,经过反相器N1后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此时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不导通,此时发光二极管LED3不发光,光敏三极管Q2不导通,此时继电器KM1不导通,继电器常闭触点KM1-1失电闭合,冲击试验机本体1启动工作,继电器常开触点KM1-2失电断开,三极管Q4不导通,电铃HA不响,继电器常开触点KM1-3失电断开,发射器工作,接收器接收不到发射器的信号,振动器不工作。

2、芯片U1组成的振荡电路18输出振荡信号给红外发光管LED1,当护栏2上的门板37关闭时,红外发光管LED1输出的信号不能被红外接收管LED2接收到,芯片U2的1脚输出高电平的信号,经过反相器N1后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此时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导通,此时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光敏三极管Q2导通,此时继电器KM1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得电闭合,三极管Q3导通,因此,继电器KM2得电,继电器常闭触点KM1-1得电断开,冲击试验机本体1的供电回路断开,继电器常开触点KM1-2得电闭合,三极管Q4导通,电铃HA响,继电器常开触点KM1-3得电闭合,发射器工作,接收器接收到发射器的信号,振动器开始振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