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件安装座及电子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172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电子器件安装座及电子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器件安装座及电子秤。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人们经历着从人工手动设备到智能电子设备的不断转化与革新,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从前期的杠杆秤到现在的电子秤。

电子秤是一种称重计量装置,包括用于感应并显示计量结果的电子器件。以菜市场或超市中所使用的电子秤为例,由于在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关注更多的是电子秤的使用,却忽略了对电子秤应用环境的卫生清洁,因此,环境中腐败的菜叶及大量滋生的细菌吸引了各种小虫子前来聚集。并且,由于电子秤内部隐蔽性较高、温度适宜,这就导致了一些个头较小的虫子钻入秤体内部,并在秤体内部进行大量繁殖。由于这些虫子及其排泄物均为电的良导体,一旦其接触到秤体内部的核心区域,则会造成电子器件的短路,使电子秤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电子秤的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子秤的使用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器件安装座,以解决虫子钻入安装座内部而导致电子器件短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器件安装座,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本体设有用于容纳并安装电子器件的至少一个容纳腔,各所述容纳腔的边缘与所述盖体紧密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为多个且各自相互独立,相邻所述容纳腔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有内部穿线槽。

或者,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隔板,相邻所述隔板依次固接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为多个且各自相互独立,所述隔板上设有内部穿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穿线槽紧密匹配安装有内部堵头,所述内部堵头设有用于穿设线束的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堵头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设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外部穿线槽,所述外部穿线槽紧密匹配安装有外部堵头,所述外部堵头设有用于穿设线束的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堵头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为上下开口设置,且所述本体的内侧壁中间部位固设有基板,所述基板将所述容纳腔分割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盖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容纳腔的边缘与所述上盖板紧密抵接,所述下容纳腔的边缘与所述下盖板紧密抵接;所述基板上设有内部穿线槽。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将电子器件安装在本体中的容纳腔内,由于容纳腔的边缘与盖体紧密抵接,即本体的容纳腔与盖体紧密连接后形成了封闭腔室,将电子器件与外界环境隔离,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虫子进入到容纳腔内,从而大大减少了由于虫子进入安装座内部而造成的电子器件短路现象,降低了电子器件的故障率,进而降低了电子器件的更换及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秤,以解决虫子钻入秤体内部而导致电子器件短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秤,包括传感器、主板、电源和上述电子器件安装座,所述传感器、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源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子器件安装座的相应容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为上下开口设置,且所述本体的内侧壁中间部位固设有基板,所述基板将所述容纳腔分割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盖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容纳腔的边缘与所述上盖板紧密抵接,所述下容纳腔的边缘与所述下盖板紧密抵接;所述基板上设有内部穿线槽;所述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容纳腔内,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源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电子秤的核心电子器件包括传感器、主板和电源,这些核心电子器件均位于上述电子器件安装座内的相应容纳腔内,而容纳腔的边缘与盖体紧密连接,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虫子进入到容纳腔内,减少由于虫子进入安装座内部而造成的电子器件短路现象,降低电子秤的故障率,进而降低电子秤的更换及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器件安装座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器件安装座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内部堵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外部堵头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外部堵头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

1-本体;

101-外部穿线槽,102-外部堵头,103-传感器,

104-主板容纳腔,105-电源容纳腔,106-上隔板,107-下隔板,

108-内部穿线槽,109-电源线束,110-主板线束,

111-传感器线束,112-内部堵头,113-主板;

201-上盖板,202-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器件安装座,如图1-图4所示,该电子器件安装座包括本体1和盖体,本体1和盖体固定连接,本体1设有用于容纳并安装电子器件的至少一个容纳腔,各容纳腔的边缘与盖体紧密抵接。

将电子器件安装在本体1中的容纳腔内,由于容纳腔的边缘与盖体紧密抵接,即本体1的容纳腔与盖体紧密连接后形成了封闭腔室,将电子器件与外界环境隔离,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虫子进入到容纳腔内,从而大大减少了由于虫子进入安装座内部而造成的电子器件短路现象,降低了电子器件的故障率,进而降低了电子器件的更换及维护成本。

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容纳腔为多个且各自相互独立,相邻容纳腔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上设有内部穿线槽108。隔板将容纳腔分割成多个容纳腔,以容置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电子器件。

请继续参见图2-图5,本实施例中,或者在本体1上设有多个隔板,相邻隔板依次固接围成容纳腔;容纳腔为多个且各自相互独立,隔板上设有内部穿线槽108。如此设置,可以仅对用于容纳核心电子器件(例如,主板113)的容纳腔(例如,主板容纳腔104)进行隔离,对容易钻虫子的容纳腔(例如,电源容纳腔105)进行隔离;即,加工安装时,只需满足这些容纳腔的密闭性,满足这些容纳腔相对应的隔板与盖板的连接紧密要求即可,而对于其他的容纳腔相对应的隔板与盖板的连接紧密性只需满足一般要求即可,从而降低加工及安装成本。

如图3-图6所示,内部穿线槽108紧密匹配安装有内部堵头112,内部堵头112设有用于穿设线束的穿线孔。当内部穿线槽108比较大时,内部堵头112的设置可以阻挡小虫子通过内部穿线槽108顺着内部线束进入到核心器件的容纳腔内。对于线束直径较小的线束(例如,线束直径小于5mm)时,可以将线束直接卡在内部穿线槽108内。

具体的,如图6所示,内部堵头112为橡胶材质。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只要该内部堵头112与内部穿线槽108紧密配合,并实现阻挡小虫子的功能即可。该内部堵头112的形状可以采用多种,例如,可以为一设有通孔的倒“D”形结构,如图6所示,其圆弧部位侧面圆弧方向设有用于卡固在隔板上的圆弧槽,其平面部位与盖体(上盖板201或下盖板202)紧密贴合,从而阻止小虫子沿着线束(例如:电源线束109、主板线束110、传感器线束111等,如图5所示)爬入至核心电子器件容纳腔内。该内部堵头112的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与相应的内部穿线槽108相匹配并能有效阻止小虫子通过即可。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本体1设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外部穿线槽101,外部穿线槽101紧密匹配安装有外部堵头102,外部堵头102设有用于穿设线束的穿线孔。外部堵头102的设置可以阻挡小虫子通过外部穿线槽101顺着线束进入到电子器件安装座内。

具体的,外部堵头102为橡胶材质,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只要该外部堵头102与外部穿线槽101紧密配合,并实现阻挡小虫子的功能即可。该外部堵头102的形状可以采用多种,例如,可以为一设有通孔的厚板状或块状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其各个侧面与本体1及盖体(上盖板201或下盖板202)紧密贴合,从而阻止小虫子沿着线束爬入至电子器件安装座内。该外部堵头102的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圆柱形),只要外部堵头102与相应的外部穿线槽101相匹配并能有效阻止小虫子通过即可。

当该外部堵头102为橡胶材质时,在其上设有3个用于穿设线束的穿线孔,各穿线孔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缝隙以便于穿设、夹紧及更换线束,如图7和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中,本体1的结构具体可以采用多种,如图1-图4所示,本体1为上下开口设置,且本体1的内侧壁中间部位固设有基板,基板将容纳腔分割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即,本体1为上下两层结构,如此设置可以减小电子器件安装座的横向尺寸,结构更加紧凑,此外,两层结构设置,可以将不同功能的电子器件分别安装,便于维护与安装。

当本体1为上述两层结构时,相应的,盖体包括上盖板201和下盖板202,如图1和图2所示,此时,上容纳腔的边缘与上盖板201紧密抵接,下容纳腔的边缘与下盖板202紧密抵接,以保证将容纳腔与外界隔离,达到阻挡小虫子的目的。基板上设有内部穿线槽108,进而将不同容纳腔内的电子器件电连接,保证各电子器件配合工作,以实现相应功能。

此外,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均可以设置为多个且各自相互独立,相邻上容纳腔之间通过上隔板106隔开,相邻下容纳腔之间通过下隔板107隔开,上隔板106和下隔板107上均设有内部穿线槽108,以实现不同容纳腔内电子器件的电连接并配合工作。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各容纳腔边缘处设置长条状软质弹性条,例如,橡胶条或皮筋;安装后,橡胶条紧密的压紧在本体1与上盖板201或下盖板202之间,从而使橡胶条起到密封的作用,进一步将电子器件容纳腔与外界隔离,甚至可以达到完全隔离。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主板113上涂覆线路板保护胶,使得线路板免受侵蚀,以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在该电子器件安装座内设置超声波驱虫器,根据用户习惯或需求进行驱虫,从而保护电子器件,延长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秤,如图1-图4所示,该电子秤包括传感器103、主板113、电源和上述电子器件安装座,传感器103、主板113和电源固定安装于电子器件安装座的相应容纳腔内。由于电子秤的核心电子器件包括传感器103、主板113和电源,这些核心电子器件均位于上述电子器件安装座内的相应容纳腔内,而容纳腔的边缘与盖体紧密连接,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虫子进入到容纳腔内,减少由于虫子进入安装座内部而造成的电子器件短路现象,降低电子秤的故障率,进而降低电子秤的更换及维护成本。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103可以选择为称重传感器,用于将重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显示在电子秤的显示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在该电子秤中的传感器103除了可以为称重传感器,也可以为能够实现称重功能的其他传感器,只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实现对物体称重的传感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对于其他电子器件,则传感器103不限于称重传感器,可以为具有其他相应功能的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本体1为上下开口设置,且本体1的内侧壁中间部位固设有基板,基板将容纳腔分割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如图1和图2所示,盖体包括上盖板201和下盖板202,上容纳腔的边缘与上盖板201紧密抵接,下容纳腔的边缘与下盖板202紧密抵接;基板上设有内部穿线槽108。如图3所示,传感器103固定安装于上容纳腔内;主板113和电源固定安装于下容纳腔内,具体的,如图4所示,主板113位于主板容纳腔104内,电源位于电源容纳腔105内,其中,主板容纳腔104和电源容纳腔105均为位于基板下方的下容纳腔。

由于主板113和电源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热,其热量传递到相应的容纳腔内形成虫子喜欢的环境,而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将主板113和电源设置于下容纳腔中时,在该电子秤正常工作状态中,下容纳腔及其内的电子器件(例如,主板113和电源)呈倒挂状态。与下容纳腔相对应的下隔板107、各下隔板107上的内部穿线槽108、与内部穿线槽108相对应的内部堵头112以及基板和下盖板202共同作用将主板容纳腔104和电源容纳腔105围成了密闭区域,这些密闭区域能够阻止虫子的进入;此外,下容纳腔及其内的电子器件的倒挂设置状态,使虫子无法在这些倒挂设置的电子器件上行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虫子及其排泄物在上述电子器件上附着而造成的短路现象,从而提高了电子秤的工作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具体实施例电子秤的结构,现结合图3和图4进行详细说明。该具体实施例中的电子秤中的传感器103位于传感器容纳腔内,如图3所示,该容纳腔由四块依次固定连接的上隔板106围成,在相应上隔板106上开设有缺口,即内部穿线槽108,如图5所示,该内部穿线槽108上穿设有传感器线束111。其中,上隔板106可以为长条状筋板。该电子秤中的主板113位于主板容纳腔104内,电源位于电源容纳腔105内,主板容纳腔104和电源容纳腔105均为下容纳腔,且两容纳腔相互独立,如图4所示;电源容纳腔105由本体1的两个相邻侧壁和两个相邻下隔板107围设而成,并在其中一个下隔板107上开设有内部穿线槽108,用于电源线束109走线;主板容纳腔104是由本体1的三个相邻侧壁和一个下隔板107围设而成,与该容纳腔位置相对应的上容纳腔的一个侧壁用来固定安装主板113的各个接口,如图3所示。其中,下隔板107也为长条状隔板。另外,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由基板隔开,即基板与相应相邻隔板固定连接围设成相应的容纳腔。如图3和图5所示,传感器线束111穿过相应的上隔板106上的内部穿线槽108,电源线束109穿过基板上的内部穿线槽108进入到上容纳腔内,电源线束109和主板线束110穿过同一相应上隔板106,图中所示的内部穿线槽108为半圆弧状,故可以将图6中的“D”形内部堵头112卡在该内部穿线槽108内(图中并未显示卡入后的安装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外部穿线槽101设在电子器件安装座的背部位置处,为长方形开口;如图7和图8所示的外部堵头102则相应的安装在该外部穿线槽101位置处,两者紧密配合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