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模拟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972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模拟断路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保护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组合式模拟断路器。



背景技术:

模拟断路器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或成套继电保护屏的整组试验,可真实地模拟断路器动作和时序,方便保护装置或整组试验的调试和验收,可以减少保护装置或整组试验中的断路器的反复分合操作,延长断路器的使用寿命。而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模拟断路器是以固定的组合呈现,体积大,不能根据实际应用增减元件。进一步的,当模拟断路器内的元件损坏时,不便于检查和更换,需更换整个模拟断路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根据实际应用增减元件模块且便于更换元件模块的组合式模拟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模拟断路器,包括并排设置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阻抗模块、辅助触头模块;还包括安装底座,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阻抗模块、辅助触头模块的底部均与安装底座拆卸式连接;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阻抗模块、辅助触头模块的顶部一端两侧均设有插头,相邻的两插头通过连接线束依次连接;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的顶部还设有开关;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阻抗模块、辅助触头模块的前侧面上均设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组合式模拟断路器两端的模块的外侧均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与安装底座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阻抗模块、辅助触头模块的顶部另一端均设有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凹型底座本体、设于凹型底座本体的顶部并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和均匀设于凹型底座本体上的若干个固定孔。

优选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阻抗模块、辅助触头模块的底部通过卡扣与所述延伸部卡接。

优选的,所述阻抗模块包括跳闸阻抗模块、合闸阻抗模块。

优选的,所述辅助触头模块包括常开触头模块、常闭触头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模拟断路器,通过将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阻抗模块、辅助触头模块与安装底座拆卸式连接,且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阻抗模块、辅助触头模块的顶部的插头通过连接线束依次连接,便于增减、更换模块,且整个装置体积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模拟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模拟断路器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模拟断路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阻抗模块3、辅助触头模块4、安装底座5。

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阻抗模块3、辅助触头模块4并排设置。且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阻抗模块3、辅助触头模块4的底部均与安装底座5拆卸式连接。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阻抗模块3、辅助触头模块4的顶部一端两侧均设有插头6。相邻的两插头6通过连接线束10依次将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阻抗模块3、辅助触头模块4连接。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阻抗模块3、辅助触头模块4的顶部另一端均设有指示灯7。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的顶部还设有开关8。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阻抗模块3、辅助触头模块4的前侧面上均设有连接孔9。组合式模拟断路器两端的模块的外侧均设有固定件11,固定件11与安装底座5拆卸式连接。

安装底座5包括凹型底座本体5.1、设于凹型底座本体5.1的顶部并向外延伸的延伸部5.2和均匀设于凹型底座本体5.1上的若干个固定孔5.3。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阻抗模块3、辅助触头模块4的底部通过卡扣与延伸部5.2卡接。或者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阻抗模块3、辅助触头模块4的底部也可采用其它常见的拆卸式方式如螺钉等固定于延伸部5.2。固定件11通过卡扣与延伸部5.2卡接,也可采用其它常见的方式固定。此外,安装底座5通过固定孔5.3固定在其它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模拟断路器的原理方框图如图2所示,其中,电源模块1通过连接孔9与外部的交直流电源连接,并将交直流电源转换为其它模块所需电源。阻抗模块3包括跳闸阻抗模块3.1、合闸阻抗模块3.2。辅助触头模块4包括常开触头模块4.1、常闭触头模块4.2。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增减其它阻抗模块和辅助触头模块。连接线束10包括电源线、控制信号线、电流信号。控制模块2通过连接孔9与跳闸阻抗模块3.1、合闸阻抗模块3.2,根据跳闸阻抗模块3.1、合闸阻抗模块3.2的电流信号通过连接线束10控制辅助触头模块4的接通或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模拟断路器分为不同的标准件,可进行任意组装。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增减不同其它阻抗模块和辅助触头模块。当其中一个模块损坏时,可直接进行更换。且整个模拟断路器体积小,使用方便。

说明书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该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价置换等修改均认为是落入该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