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路检测多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510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电路检测多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路检测用连接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电路检测多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的汽车电路检测,在检测时候,需要人工将每条线路进行盘查,其人工使用的工具,只能做到单一线路的连接,在检测线路具有正常工作,这样一来非常麻烦,增加检测的时间,同时检测人员工作压力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汽车电路检测多用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路检测多用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一端位于其外壁上开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连接盒,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螺纹与连接盒啮合,所述连接盒内部左右外壁等角度固定多根导电插柱,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底部内部具有圆板,所述圆板上等角度固定多根导电插针,所述导电插针与所述导电插柱配合,所述连接盒内部呈空腔机构且外部为圆柱形,所述连接盒内部延其侧壁等角度开有两对簧槽,该簧槽内配装弹簧左右所述相对位置的弹簧上固定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上嵌装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导电插柱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盒外壁等角度开有多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插装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与所述接触板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绝缘体上固定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外壁开有防滑棱。

优选的,所述连接盒外壁开有嵌装槽,该嵌装槽内嵌装LED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为金属导电片。

优选的,所述接触板为绝缘橡胶板。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汽车电路检测多用连接器,本技术方案具有多根插针,在将汽车上的多根电路线同时连接,通过每个独立的按钮,并且结合指示灯提醒,便可以轻松的对多根线路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电路检测多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壳体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电路检测多用连接器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连接盒;4、圆板;5、导电插柱;6、导电插针;7、簧槽;8、弹簧;9、接触板;10、连接条;11、LED指示灯;12、绝缘体;13、按压件;14、嵌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汽车电路检测多用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一端位于其外壁上开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设有连接盒3,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通过螺纹与连接盒3啮合,所述连接盒3内部左右外壁等角度固定多根导电插柱5,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底部内部具有圆板4,所述圆板4上等角度固定多根导电插针6,所述导电插针6与所述导电插柱5配合,所述连接盒内部呈空腔机构且外部为圆柱形,所述连接盒3内部延其侧壁等角度开有两对簧槽7,该簧槽7内配装弹簧8左右所述相对位置的弹簧8上固定接触板9,所述接触板9上嵌装连接条10,所述连接条10与导电插柱5配合;所述连接盒3外壁等角度开有多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插装绝缘体12,所述绝缘体12与所述接触板9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体12上固定按压件13,所述按压件13外壁开有防滑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3外壁开有嵌装槽,该嵌装槽14内嵌装LED指示灯11;所述连接条10为金属导电片;所述接触板9为绝缘橡胶板。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外壁通过外螺纹啮合到具有内螺纹的连接盒3左右两端,并且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嵌装圆板4,并且在圆板4上固定导电插针6,将导电插针6与连接盒3内部的导电插柱5配合,人工将汽车线路分别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导电插针6配合,人工分别按下对应的按压件13后,使得接触板9上的连接片分别与连接盒3内部的导电插柱5配合贴合后,可通过位于连接盒3外壁上的LED指示灯11进行是否通过的提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