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仿生机器人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720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蚯蚓仿生机器人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机器人的智能装置。



背景技术:

仿生软体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的发展分支,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软体体机器人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即使搭出软体机器人原型机,也仅能够完成简单的运动,整体技术并不完善,其中主要存在有一下的不足:1、驱动力不足而导致运动速度缓慢;2、灵活性及柔性都较差。

利用如今软体这一新型技术和蚯蚓柔性的身体架构及蠕动的运动原理,来解决目前轮式和足式机器人存在的不足之处。如:1、在崎岖不平的地区运动时,存在着翻倒的危险;2、轮式和足式机器人整体质量大,受力面积小,无法运动于较为柔软的地表;3、整体框架基本采用刚性结构,而导致机器人躯体的整体柔性差;4、在狭小空间存在的移动受限,灵活性差等特点。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有类似的仿生机器人,但是这些机器人的结果过于简单,功能单一,而且机器人对于障碍物往往难以主动绕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帮助蚯蚓机器人方便通过障碍物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蚯蚓仿生机器人的检测装置,包括有头部,所述头部的上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头部的下端设有多个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头部内还包括有CPU,所述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均与CPU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有三个,三个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一字排开均匀地分布在头部的下端,所述的摄像头有一个,摄像头位于中间的红外线传感器的正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包括有上头体与下头体,所述下头体大于所述的上头体,所述下头体与上头体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摄像头安装在上头体的最前端;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于下头体的最前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像头与上头体之间包括有防撞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了摄像头以及红外线传感器,从而实现对周边环境的实时监测,再经由数据处理分析,自我判断道路上是否存在障碍物,并能发出指令绕开障碍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蚯蚓仿生机器人的检测装置,包括有头部1,所述头部1的上端设置有摄像头2,所述头部1的下端设有多个红外线传感器3,所述头部1内还包括有CPU,所述摄像头2、红外线传感器3均与CPU电连接。通过前方的三个红外线传感器的配合,实时监测前面道路的宽度,而利用摄像头可以监测前面道路的高度,实现的道路的分析,从而使得机器人能绕开障碍物。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红外线传感器3有三个,三个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3一字排开均匀地分布在头部1的下端,所述的摄像头2有一个,摄像头2位于中间的红外线传感器3的正上方。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头部1包括有上头体与下头体,所述下头体大于所述的上头体,所述下头体与上头体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摄像头2安装在上头体的最前端;所述红外线传感器3设于下头体的最前端。通过巧妙地安排摄像头与红外线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可以使得它们的工作不冲突,而且工作效率更高。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摄像头1与上头体之间包括有防撞胶圈。通过防撞胶圈可以保护摄像头的使用安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