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平台及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841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平台及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上射击训练中,对于弹体的落点统计还是采用人员观测,通过估算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弹体落点位置统计方法的误差较大且费时费力,不利于对弹体落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无人机平台及定位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误差较大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弹体落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平台,至少包括:平台本体、用于对待定位物体进行拍摄的拍摄设备、用于对所述平台本体距离海平面的高度进行测量的测高设备以及用于将所述拍摄设备和所述测高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远端的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拍摄设备、所述测高设备和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均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上。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用于对所述平台本体的姿态进行监测的姿态感应设备;所述姿态感应设备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上;所述姿态感应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姿态感应设备至少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及通信模块;所述陀螺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磁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姿态感应设备还至少包括:电路板和设备本体;所述陀螺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磁阻传感器和所述通信模块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中;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减震层;所述设备本体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层用减震材料填充。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数据压缩设备;所述拍摄设备、所述测高设备和所述姿态感应设备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数据压缩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压缩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数据加密设备;所述数据压缩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加密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加密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数据存储设备;所述拍摄设备、所述测高设备、所述陀螺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磁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存储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系统,至少包括:上述的无人机平台的无人机平台和控制室;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控制室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室至少包括:数据接收设备、数据解密设备及数据解压缩设备;所述数据接收设备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数据接收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解密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解密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解压缩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设置拍摄设备对待定位物体进行拍摄,通过设置测高设备对无人机平台距离海平面的高度进行测量,并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到远端进行分析,得出待定位物体的位置,从而避免了通过人工观测的方法进行目标定位,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误差较大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弹体落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平台本体,2-待定位物体,3-拍摄设备,4-测高设备,5-无线通信设备,6-姿态感应设备,7-控制室,8-数据接收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无人机平台及定位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误差较大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弹体落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设置拍摄设备对待定位物体进行拍摄,通过设置测高设备对无人机平台距离海平面的高度进行测量,并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到远端进行分析,得出待定位物体的位置,从而避免了通过人工观测的方法进行目标定位,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误差较大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弹体落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平台,至少包括:平台本体1、用于对待定位物体2进行拍摄的拍摄设备3、用于对平台本体1距离海平面的高度进行测量的测高设备4以及用于将拍摄设备3和测高设备4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远端的无线通信设备5;拍摄设备3、测高设备4和无线通信设备5均设置在平台本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5为WiFi通信模块和/或蓝牙通信模块等。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还至少包括:用于对平台本体1的姿态进行监测的姿态感应设备6;姿态感应设备6设置在平台本体1上;姿态感应设备6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通信设备5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对姿态感应设备6的结构进行说明,姿态感应设备6至少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及通信模块;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磁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通信设备5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对姿态感应设备6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姿态感应设备6还至少包括:电路板和设备本体;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均设置在电路板上;电路板设置在设备本体中;电路板与设备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减震层;设备本体设置在平台本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本体以可拆分的方式设置在平台本体1上。减震层用减震材料填充。

具体地,在设备本体和平台本体1上均开设通孔,将螺栓穿过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还至少包括:数据压缩设备;拍摄设备3、测高设备4和姿态感应设备6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数据压缩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数据压缩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通信设备5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还至少包括:数据加密设备;数据压缩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加密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数据加密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通信设备5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还至少包括:数据存储设备;拍摄设备3、测高设备4、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磁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存储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系统,至少包括:上述的无人机平台和控制室7;无线通信设备5与控制室7无线通信连接。

对控制室7的结构进行说明,控制室7至少包括:数据接收设备8、数据解密设备及数据解压缩设备;数据接收设备8与无线通信设备5通信连接;数据接收设备8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解密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数据解密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解压缩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对控制室7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控制室7还至少包括:显示设备;数据解压缩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海面弹体落点进行定位的过程包括:

先通过无人机平台上的拍摄设备3对弹体落入海面时激起的水柱进行拍摄,并将该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设备5发送至远端的控制室7。同时,测高设备4和姿态感应设备6分别将无人机平台距离海平面的高度数据和无人机平台的姿态数据也通过无线通信设备5发送至远端的控制室7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弹体落点的位置(经纬度)。需要说明的是,图像数据、高度数据和姿态数据均在无人机平台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处理,并在控制室7进行数据解密和解压缩处理,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拍摄设备3对待定位物体2进行拍摄,通过设置测高设备4对无人机平台距离海平面的高度进行测量,并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设备5发送到远端的控制室7进行分析,得出待定位物体2的位置,从而避免了通过人工观测的方法进行目标定位,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误差较大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弹体落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的技术效果。

2、通过设置姿态感应设备6对无人机平台的姿态进行监测,从而可以结合无人机平台的姿态数据对待定位物体2的位置进行分析,进而提高了定位的精度。

3、在姿态感应设备6的设备本体与电路板之间有减震层,从而减小了电路板上的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因恶劣天气而引起的剧烈晃动,进而提高了数据监测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的精度。

4、通过设置数据压缩设备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高度数据和姿态数据进行压缩处理,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5、通过设置数据加密设备对压缩之后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