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内孔及轴肩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766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蜗轮内孔及轴肩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蜗轮内孔及轴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蜗轮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蜗轮转轴的内孔以及蜗轮的轴肩进行测量,用来获取内孔的孔径以及轴肩的厚度,如此能够有效的方便后面的工序生产,保证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成品率。

然而现有的测量蜗轮转轴的内孔的方法是采用一个硅塞块,通过将不同直径的硅塞块按照由小到大的方式依次的塞入到蜗轮转轴的内孔里,直至塞入的硅塞块无法再塞入到蜗轮转轴的内孔内,如此就确定之前可以塞入的硅塞块的直径为蜗轮转轴的内孔的孔径,而在测量蜗轮的轴肩的时候,则是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上述两种测量方式,在测量蜗轮转轴的内孔孔径的时候,由于现有的硅塞块之间的直径差值不能够设置的相当的小,所以最后通过硅塞块方法测量出来的蜗轮转轴的内孔的孔径误差就会很大,而通过游标卡尺的方式来测量蜗轮的轴肩数据,则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蜗轮工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误差小、且测量效率高的蜗轮内孔及轴肩测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蜗轮内孔及轴肩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和相间隔的设置在底座上的孔径测量装置和轴肩测量装置,所述孔径测量装置包括孔径测量仪和测量底座,所述测量底座可旋转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孔径测量仪固定在测量底座上,并随着测量底座在底座上可旋转,所述孔径测量仪包括光发射头和光接收头以及呈长条装的座板,所述座板与测量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光发射头和光接收头分别固定在座板的两端,并相互之间相对设置,测量孔径时,蜗轮转轴设置在光发射头和光接收头之间,光发射头发射光透过蜗轮转轴进入到光接收头内,所述轴肩测量装置包括左距离传感器和右距离传感器,所述左距离传感器和右距离传感器相对的设置在底座靠近孔径测量仪的位置上,所述左距离传感器和右距离传感器上均具有接触头,测量轴肩时,左距离传感器上的接触头和右距离传感器上的接触头分别与蜗轮工件的蜗轮体的两端相抵,测量蜗轮的轴肩数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量底座包括固定盘、旋转盘和连接盘,所述固定盘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可旋转的同轴设置在固定盘上,所述连接盘同轴固定到旋转盘上,所述座板固定在连接盘上,所述固定盘的侧面上设有用于驱动旋转盘旋转的调节机构,所述固定盘的侧面远离调节机构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指标块,所述连接盘的侧面上设有刻度,所述指标块指示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调节杆和驱动杆,所述调节座与固定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朝向旋转盘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调节座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座与旋转盘相邻的一侧开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杆为螺杆,该调节杆一端穿过调节螺纹孔后伸入到调节孔内,所述调节杆与调节螺纹孔螺纹配合,驱动杆的一端与旋转盘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到调节孔内并与调节杆的端部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座相对于调节螺纹孔的一侧开设有测量螺纹孔,所述测量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所述测量杆的一端伸入到调节孔内与驱动杆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杆背向旋转盘的一端开设有定位螺纹孔,所述定位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的一端与定位螺纹孔定位连接,另一端从调节孔穿出到外界,并在该端上同轴定位连接定位帽,当定位螺杆旋入到定位螺纹孔内时,定位帽与调节孔的孔沿相抵触,将驱动杆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指标块包括均呈圆弧块状的上块和下块,所述下块的内圆弧面与固定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块的下端面与下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块的内圆弧面靠近旋转盘的侧面设置,所述上块的外圆弧面上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从下块的端面向上延伸,并朝向旋转盘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盘相对于连接盘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旋转槽,所述连接盘相对于旋转盘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有旋转凸盘,所述旋转凸盘嵌入到旋转槽以将连接盘同轴固定到旋转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底座和底座上的孔径测量装置以及轴肩测量装置的设置,便可以有效的实现通过孔径测量装置去测量蜗轮转轴端面上的孔的孔径,通过轴肩测量装置去测量蜗轮体上的轴肩厚度,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测量方式,采用了电子化自动化测量,减少了测量时所产生的误差,增加了整个测量效率,而将孔径测量装置设置成测量底座和孔径测量仪,以及将孔径测量仪设置成光发射头和光接收头,便可以利用光发射头发射光穿过蜗轮转轴,然后供光接收头接收,通过光透原理如此快速有效的测量出蜗轮转轴的直径,然后通过转轴的直径减去孔壁厚度的方式,如此实现一个自动化检测蜗轮转轴上的孔的孔径的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硅塞块的方式,误差更低,效率更高,而通过将轴肩测量装置设置成左距离传感器和右距离传感器,便可以通过两个传感器的接触头与蜗轮体的两个端面接触的方式有效的计算出轴肩数值了,因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游标卡尺的方式,检测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蜗轮内孔及轴肩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测量底座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的测量底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蜗轮内孔及轴肩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和相间隔的设置在底座1上的孔径测量装置2和轴肩测量装置3,所述孔径测量装置2包括孔径测量仪21和测量底座22,所述测量底座22可旋转的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孔径测量仪21固定在测量底座22上,并随着测量底座22在底座1上可旋转,所述孔径测量仪21包括光发射头211和光接收头212以及呈长条装的座板213,所述座板213与测量底座22固定连接,所述光发射头211和光接收头212分别固定在座板213的两端,并相互之间相对设置,测量孔径时,蜗轮转轴设置在光发射头211和光接收头212之间,光发射头211发射光透过蜗轮转轴进入到光接收头212内,所述轴肩测量装置3包括左距离传感器31和右距离传感器32,所述左距离传感器31和右距离传感器32相对的设置在底座1靠近孔径测量仪21的位置上,所述左距离传感器31和右距离传感器32上均具有接触头33,测量轴肩时,左距离传感器31上的接触头33和右距离传感器32上的接触头33分别与蜗轮工件的蜗轮体的两端相抵,测量蜗轮的轴肩数值,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测量装置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外部的机械手抓住蜗轮转轴,然后机械手将蜗轮体放入到轴肩测量装置3内测量轴肩,在轴肩测量装置3测量轴肩的时候,机械手将蜗轮体放置到左距离传感器31和右距离传感器32之间,在机械手将蜗轮体放置到左距离传感器31和右距离传感器32之间的时候,左距离传感器31和右距离传感器32就会伸长其上面的接触头33,直到接触头33接触到蜗轮体的端面的时候停止,之后测量左距离传感器31与右距离传感器32上的接触头33之间的距离即可,如此便可实现一个自动化检测轴肩数值的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游标卡尺的方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在测量完轴肩数值以后,机械手就会将蜗轮的转轴放入到孔径测量装置2内,通过孔径测量装置2测量蜗轮的转轴端面上的孔的孔径,在孔径测量装置2测量孔径之前,由于机械手将蜗轮的转轴放置到孔径测量装置2的角度是一定的,无法有效的改变,因而为了保证孔径测量仪21内的光发射头211所发射出的光能够垂直的穿过蜗轮的转轴的侧面,在测量孔径之间就需要通过调整测量底座22在底座1上旋转的方式,保证机械手抓取到蜗轮转轴伸入到孔径测量装置2内的时候,光发射头211发射出的光能够有效的垂直于蜗轮转轴的侧面,然后利用光透原理测量出蜗轮转轴的直径,之后通过将直径减去孔壁的厚度的方式,便可有效的实现一个自动化测量孔径的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硅塞块测量方式,测量时数值之间没有阶梯性,因而可以大大的减小测量的误差,同时测量的过程中只需要将蜗轮转轴放入到光发射头211和光接收头212之间即可,十分的简单方便,同时测量速度比起塞硅塞块的方式要快的多,如此测量效率也比现有技术高得多。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测量底座22包括固定盘221、旋转盘222和连接盘223,所述固定盘221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222可旋转的同轴设置在固定盘221上,所述连接盘223同轴固定到旋转盘222上,所述座板213固定在连接盘223上,所述固定盘221的侧面上设有用于驱动旋转盘222旋转的调节机构4,所述固定盘221的侧面远离调节机构4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指标块5,所述连接盘223的侧面上设有刻度,所述指标块5指示刻度,在调节测量底座22旋转的过程中,只需要用手去驱动调节机构4进而驱动旋转盘222旋转即可,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调节光发射头211和光接收头212的角度,同时在调节的过程中通过指标块5和刻度的设置,便能够更加的精确调整测量底座22的旋转角度了,而通过连接盘223的设置,便可以有效的实现与旋转盘222和座板213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在旋转盘222旋转的过程中带着座板213和光发射头211以及光接收头212旋转了,如此很好的实现了一个调整光发射头211与光接收头212的角度的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座41、调节杆42和驱动杆43,所述调节座41与固定盘2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41朝向旋转盘222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调节座41的调节孔411,所述调节座41与旋转盘222相邻的一侧开设有调节螺纹孔412,所述调节杆42为螺杆,该调节杆42一端穿过调节螺纹孔412后伸入到调节孔411内,所述调节杆42与调节螺纹孔412螺纹配合,驱动杆43的一端与旋转盘222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到调节孔411内并与调节杆42的端部相抵触,在通过调节机构4调节旋转盘222旋转角度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手去旋转调节杆42,那么由于调节杆42和调节螺纹孔412之间是螺纹配合的,因而在调节杆42旋转的过程中,调节杆42就会在调节螺纹孔412内来回运动,由于驱动杆43与调节杆42之间是相互抵触的关系,因而在调节杆42来回运动的过程中,驱动杆43就会随着调节杆42在调节孔411内来回运动,进而带着旋转盘222旋转了,如此很好的实现一个驱动旋转盘222旋转的效果,同时由于调节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调节杆42与调节螺纹孔412之间的配合实现调节杆42运动来完成调节的,因而调节杆42运动的过程中,其每个运动间距都会十分的小,如此便能够大大的提升调节旋转盘222旋转角度的精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座41相对于调节螺纹孔412的一侧开设有测量螺纹孔413,所述测量螺纹孔413内螺纹连接有测量杆6,所述测量杆6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所述测量杆6的一端伸入到调节孔411内与驱动杆43相抵触,通过测量螺纹孔413的设置,便可利用其内的测量杆6测量出驱动杆43被调节杆42所带动移动的距离,如此便能够很好的与指标块5指示的旋转盘222上的刻度形成一个反馈互补的作用,进一步的增加了旋转盘222角度调节的精度,同时本实施例中通过测量杆6的端部与调节杆42的端部相互配合夹住驱动杆43的方式来实现驱动杆43随着调节杆42运动,实现与调节杆42之间一个同步运动的效果,进一步的增加了调整后的精度,在本实施例调节的过程中,则是通过同步旋转调节杆42和测量杆6来实现调节的测量,如此能够更好的实现一个测量调节杆42带动驱动杆43移动距离的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杆43背向旋转盘222的一端开设有定位螺纹孔431,所述定位螺纹孔431内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7,所述定位螺杆7的一端与定位螺纹孔431定位连接,另一端从调节孔411穿出到外界,并在该端上同轴定位连接定位帽71,当定位螺杆7旋入到定位螺纹孔431内时,定位帽71与调节孔411的孔沿相抵触,将驱动杆43进行定位,在通过调节杆42调节完成以后,若是利用旋转盘222与固定盘221之间摩擦力来实现保持旋转盘222调节后的角度的方式,就很容易出现在人们不小心碰到旋转盘222的时候,使得旋转盘222的角度发生改变的问题,因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螺杆7的定位作用便可以有效的保持旋转盘222旋转后与固定盘221之间的角度状态,避免在旋转盘222不小心被人碰到的时候,旋转盘222发生旋转导致的角度被改变的问题,而在定位螺杆7对驱动杆43进行定位的过程中,是通过用手旋转定位螺杆7,使得定位螺杆7在定位螺纹孔431内进行移动,使得定位帽71不断的靠近调节孔411的孔沿,在定位帽71与调节孔411的孔沿相抵触的时候,便可以有效的利用定位帽71与调节孔411的孔沿之间的摩擦力对驱动杆43进行定位,由于定位帽71可以尽可能的旋入到定位螺纹孔431内,如此定位帽71施加到调节孔411的孔沿上的压力尽可能的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实现一个定位的作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指标块5包括均呈圆弧块状的上块51和下块52,所述下块52的内圆弧面与固定盘2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块51的下端面与下块5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块51的内圆弧面靠近旋转盘222的侧面设置,所述上块51的外圆弧面上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从下块52的端面向上延伸,并朝向旋转盘222倾斜,通过上块51和下块52设置,便可以通过下块52有效的将整个指标块5固定到固定盘221上,而通过上块51的设置,可以起到一个与旋转盘222的侧面的刻度相配合实现测量此时旋转盘222旋转的角度的效果,而通过斜面的设置,便可实现上块51的上边沿能够更好的与旋转盘222的外侧面上的刻度相对进而实现更好的测量旋转盘222的旋转角度的效果,而通过斜面的设置,便可实现在上块51用于与刻度相比对观察的一侧厚度尽可能的小,减少在观察的时候,上块51与刻度之间的视觉偏差,进一步的增加旋转盘222旋转调整过程中的精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旋转盘222相对于连接盘223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旋转槽2221,所述连接盘223相对于旋转盘222的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有旋转凸盘2222,所述旋转凸盘2222嵌入到旋转槽2221以将连接盘223同轴固定到旋转盘222上,通过旋转槽2221和旋转凸盘2222的设置,便可以有效的实现一个连接盘223与旋转盘222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并且在连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旋转凸盘2222与旋转槽2221相互配合的作用,实现一个引导的效果,使得旋转盘222与连接盘223之间能够更好的同轴固定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中蜗轮内孔及轴肩测量装置,通过孔径测量装置2的设置,可以有效的自动化测量蜗轮转轴的端部的孔的孔径,而通过轴肩测量装置3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测量蜗轮工件的蜗轮体的轴肩,如此便可实现蜗轮转轴的孔径的自动化测量和轴肩的自动化测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测量方式,精度更高,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