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张线夹DR检测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9402阅读:980来源:国知局
耐张线夹DR检测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装置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耐张线夹DR检测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耐张线夹用来将导线或避雷线固定在非直线杆塔的耐张绝缘子上,起锚固作用,耐张线夹按结构可分为:(1)螺栓型耐张线夹;(2)楔型耐张线夹;(3)压缩型耐张线夹。用螺栓型耐张线夹安装大截面积钢芯铝绞线时,线夹的握力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因而必须采用压缩型耐张线夹。本新型所研制的耐张线夹DR检测平台中的耐张线夹,特指压缩型耐张线夹。耐张线夹在压接完成后通常采取测量外观尺寸来判断压接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于压接管内部压接是否良好缺少有效检测手段。

DR系统是新一代X射线检测系统,即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是一种广义上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而狭义上的直接数字化摄影,通常指采用平板探测器的影像直接换技术的数字放射影像,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数字化X摄像摄影系统。

目前,在工程实际中通常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地面DR检测作业。在运行线路的导、地线停电检修时将耐张线夹松放到地面进行DR检测探伤作业。此种作业方式松线、收线时间长;搭设跨越架时间长;需协调高速、高铁配合停电探伤作业,常态化探伤作业难以开展。

(2)塔上DR检测作业。DR检测作业时要保持设备的相对位置固定,塔上作业时需两人配合进行作业,探伤精准度受外在因素影响:一是人员手臂疲劳产生的抖动;二是风力产生的人员身体晃动;另X射线具有辐射,作业人员近距离手持设备将受辐射影响,耐张线夹DR检测塔上作业难度大。

例如,专利“一种输电线路检修探伤装置”中也公开了一种线夹X射线探伤作业平台,但是此检修装置无法实现DR检测。

因此,基于上述分析,需要设计一种耐张线夹DR检测作业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耐张线夹DR检测作业平台,此耐张线夹X射线探伤作业平台,能够解决探伤设备塔上不便操作的难题,使得耐张线夹X光探伤作业便捷,省时省力;而且减少绝缘子作业人员数量和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耐张线夹DR检测作业平台,它包括型钢框架,所述型钢框架的顶端焊接有成像板固定框,所述成像板固定框上安装有成像板;在成像板固定框的两侧壁上对称固定有悬挂卡槽,所述悬挂卡槽上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型钢框架的底部通过电源卡槽可拆卸的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卡槽的侧面通过X光源卡槽可拆卸的安装有X射线源装置,在电源和X射线源装置的外部设置有钢丝网罩。

所述型钢框架之间焊接有加强横杆。

所述成像板固定框上设置有插装槽,在插装槽的边缘焊接固定有多个挡片,所述成像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插装槽上;在成像板固定框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起吊环。

所述成像板的一边设置有把手,在起吊环上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钩挂在把手上,并将其固定在插装槽上。

所述定滑轮与线缆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悬挂卡槽上加工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配合安装有封锁销,将整个平台固定在待检测的线缆上。

所述电源的顶部设置有电源提手。

所述电源卡槽铆接在底部安装板上,所述底部安装板固定在型钢框架的底部,所述X光源卡槽铆接在底部挡条上,所述底部挡条固定在型钢框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研制的探伤作业平台使用后,实现了塔上耐张线夹X射线的精准探伤作业,对于存在的潜在缺陷能予及时发现处理,消除了线路的运行隐患。

2、研制的探伤作业平台进行现场测试计时结果显示,50组耐张塔跨越侧3支耐张线夹X光探伤作业完成时间约为62.12分钟,小于目标设定值90min,同时仅需1人出绝缘子即可完成平台使用安装,达到了预期目标。

3、耐张线夹X射线探伤作业助力线路安全运行可靠性提高,减少了意外停电事故对工业、农业带来的损失,尤其是保障了“三跨”通道的高铁、高速等的运行安全。

4、上述的作业平台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在大范围内推动使用,降低了作业成本,而且便于标准化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电源、X射线源装置和成像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X光源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型钢框架1、加强横杆2、把手3、悬挂卡槽4、起吊环5、成像板固定框6、定滑轮7、安装孔8、成像板9、挡片10、钢丝网罩11、电源12、电源提手13、X射线源装置14、电源卡槽15、底部安装板16、X光源卡槽17、底部挡条18、挂钩19、拉簧20、插装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耐张线夹DR检测作业平台,它包括型钢框架1,所述型钢框架1的顶端焊接有成像板固定框6,所述成像板固定框6上安装有成像板9;在成像板固定框6的两侧壁上对称固定有悬挂卡槽4,所述悬挂卡槽4上安装有定滑轮7;所述型钢框架1的底部通过电源卡槽15可拆卸的安装有电源12,所述电源卡槽15的侧面通过X光源卡槽17可拆卸的安装有X射线源装置14,在电源12和X射线源装置14的外部设置有钢丝网罩11。通过采用上述的检测作业平台,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缆绳将其吊挂到需要检测的线缆上,然后,启动X射线源装置14对耐张线夹进行X射线检测,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简化了检测过程,而且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通过现场实操发现了两个问题:1、平台在起吊上塔过程中右可能触碰铁塔,易损坏X光探伤设备;2、平台起吊时起吊绳无固定位置绑扎起吊。针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并实施;1、在探伤设备外加钢丝网罩11;2、在平台上加装起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型钢框架1之间焊接有加强横杆2。通过所述的加强横杆2保证了整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成像板固定框6上设置有插装槽21,在插装槽21的边缘焊接固定有多个挡片10,所述成像板9可拆卸的安装在插装槽21上;在成像板固定框6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起吊环5。通过所述插装槽21方便了成像板9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成像板9的一边设置有把手3,在起吊环5上连接有拉簧20,所述拉簧20的另一端连接有挂钩19,所述挂钩19钩挂在把手3上,并将其固定在插装槽21上。通过所述拉簧20方便成像板9的固定。在安装过程中,将挂钩19钩挂在成像板9的边缘,进而对其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7与线缆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悬挂卡槽4上加工有安装孔8,所述安装孔8上配合安装有封锁销,将整个平台固定在待检测的线缆上。悬挂卡槽4悬挂方案能满足探伤作业平台挂设稳定性需求,需要时又便于平台的移动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12的顶部设置有电源提手13。方便了电源的更换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卡槽15铆接在底部安装板16上,所述底部安装板16固定在型钢框架1的底部,所述X光源卡槽17铆接在底部挡条18上,所述底部挡条18固定在型钢框架1的底部。通过上述的电源卡槽15和X光源卡槽17能够分别对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设备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为使耐张线夹X射线塔上探伤作业平台安装后,能实现线夹上快速移动并稳定下来,便于探伤工作开展,需要设计定滑轮7,主要考虑材质、直径及价格,小组采用正交试验法寻找最佳组合,材质主要有钢材、塑料和橡胶;导线用滑轮要求槽底直径大于导线直径10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缆绳将其吊挂到需要检测的线缆上;

然后,启动X射线源装置14对耐张线夹进行X射线检测,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简化了检测过程,而且便于操作。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