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测试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7311发布日期:2018-08-10 20:3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测试探针,属于测试探针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池片串焊前必须先进行全数检测分类,如何快速准确地对电池片进行电性能进行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直接影响到电池组件的最终性能指标,而且直接影响到检测效率。由于现有的金属探针是刚性的,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时常出现电池片被压破或检测不准确的缺陷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探针向下运动时,导致探头偏离等现象,造成测量不精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测试探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探针向下运动时,导致探头偏离等现象,造成测量不精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丝杆转动,使螺母座移动并使驱动块驱动压板移动,又在压板两侧和支撑块两侧各设置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使探针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防止探头出现偏离等现象,解决了测量不精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测试探针,包括壳体,伸缩壳体内设有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顶部贯穿所述壳体且连接转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一侧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底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连接所述隔板,且所述支撑杆底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两侧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压板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两侧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连接探针,所述探针贯穿所述壳体底部,且所述探针位于所述壳体之外部分连接有探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顶部连接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母座套接在所述丝杆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一侧均与所述壳体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针两侧设有凸出部,所述第二空腔底部连接有卡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与所述隔板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丝杆转动,使螺母座移动并使驱动块驱动压板移动,又在压板两侧和支撑块两侧各设置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使探针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防止探头出现偏离等现象,解决了测量不精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中:1、壳体;2、第一空腔;3、第二空腔;4、隔板;5、丝杆;6、转杆; 7、螺母座;8、驱动块;9、支撑杆;10、压板;11、第一滑块;12、弹簧;13、支撑块;14、第二滑块;15、探针;16、探头;17、手柄;18、卡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测试探针,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 1内设有第一空腔2与第二空腔3,所述第一空腔2与第二空腔3之间设有隔板 4,所述第一空腔2内设有丝杆5,所述丝杆5顶部贯穿所述壳体1且连接转杆6,所述丝杆5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座7,所述螺母座7一侧连接有驱动块8,所述驱动块8底部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贯穿连接所述隔板4,且所述支撑杆 9底部连接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两侧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压板10底部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底部连接有支撑块13,所述支撑块13两侧连接有第二滑块14,所述支撑块13底部连接探针15,所述探针15贯穿所述壳体1底部,且所述探针15位于所述壳体1之外部分连接有探头16。

所述转杆6顶部连接手柄17,用手柄17来转动转杆6,所述螺母座7套接在所述丝杆5外侧,丝杆5选转时,螺母座7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滑块 11与所述第二滑块14一侧均与所述壳体1内壁滑动连接,使探针15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所述探针15两侧设有凸出部,所述第二空腔3底部连接有卡位块18,凸出部与卡位块18配合起到限位作用,所述丝杆5与所述隔板4转动连接,使丝杆5方便旋转。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手柄17来转动转杆6,转杆6带动丝杆5转动,使螺母座7移动并使驱动块8驱动压板10移动,又在压板10两侧和支撑块13 两侧各设置有第一滑块11与第二滑块14,使探针15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防止探头16出现偏离等现象,解决了测量不精确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