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测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5892发布日期:2018-07-07 06:2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测夹具。



背景技术:

电路板在制作完成后,通常还需要对其进行测试,测试其是否有开路、短路等不良现象,确保产品功能。目前在行业内,普遍的电测夹具大多是用来测量表面较为平整的电路板,并不适用于含补强的柔性板或者刚挠板(刚挠板两侧的刚性版与中间的挠性板之间配合形成阶梯槽)测量,导致含补强的柔性板或者刚挠板测量工作多有不便。而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高密度化、高集成度和多功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阶梯状的压合补强柔性板和刚挠板的使用越来越多。因此,目前亟需一种适用于含补强的柔性板和刚挠板的电测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测夹具,可有效地对刚挠板或压合补强的柔性板进行电性测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测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若干根测试针,所述模具本体面向所述第二模具的一面设有用于容置补强的容纳槽或与刚挠板的阶梯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测试针间隔设于所述模具本体面向所述第二模具的一面,所述测试针包括若干根第一测试针和若干根第二测试针,所述第一测试针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或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二测试针位于所述容纳槽或所述凸起以外的区域,所述第二模具可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试针和所述第二测试针的顶端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试针和所述第二测试针均通过弹性件设于所述模具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本体设有内腔、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测试针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测试针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测试针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测试针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具位于所述第一模具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具面向所述第一模具的一面呈平面状。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与所述补强之间的单边距离为0.15~10.0mm,或所述阶梯槽的内壁与所述凸起之间的单边距离为0.15~10.0mm。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的深度或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2~3.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然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

1、所述电测夹具的第一模具设有与柔性板上补强相适配的容纳槽,或设有与刚挠板的阶梯槽相适配的凸起。当需要测试产品时,可将刚挠板或带补强的柔性板放置于形状相适配的第一模具上,第一模具的测试针均能达到电路板上各处的测试点处,之后第二模具给产品施加压力,使得产品上的测试点与测试针充分接触,完成测试。所述电测夹具使得刚挠板或带补强的柔性板的电性能够得到有效测量,可以实现刚挠板或带补强的柔性板批量测试,操作方便,提高了检测效率。

2、所述第一测试针和所述第二测试针的顶端平齐,尽可能保证在测试的过程中,产品的各个测点均与测试针能够充分接触,保证测试精准。

3、所述第一测试针和所述第二测试针均通过弹性件设于所述模具本体上,使得产品受压时第一测试针和第二测试针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产品和测试针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210)、第一模具,111(211)、模具本体,112、容纳槽,212、凸起,113(213)、第一测试针,114(214)、第二测试针,115(215)、内腔,116(216)、第一通孔,117(217)、第二通孔,120(220)、第二模具,130、柔性板,131、补强,230、刚挠板,231、阶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居中的元件设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而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同时,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此外,除非特别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及“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测夹具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具110和第二模具120。所述第一模具110包括模具本体111和若干根测试针(如图1所示的第一测试针113和第二测试针114)。所述模具本体111面向所述第二模具120的一面设有用于容置补强131的容纳槽112,也即所述模具本体111呈高低落差不平整状态。所述测试针间隔设于所述模具本体111面向所述第二模具120的一面。所述测试针包括若干根第一测试针113和若干根第二测试针114。所述第一测试针113位于所述容纳槽112内,所述第二测试针114位于模具本体111表面上所述容纳槽112以外的区域。所述第二模具120可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模具110的方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模具110的方向移动。

下面对本实施例所述电测夹具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所述电测夹具的第一模具110设有与柔性板130上补强131相适配的容纳槽112。当需要测试产品时,可将带补强131的柔性板130放置于形状相适配的第一模具110上。第一模具110的测试针均能达到电路板上各处的测试点处,其中,第一测试针113穿过补强131上的穿孔后达到柔性板130的测点上。之后第二模具120给产品施加压力,使得产品上的测试点与测试针充分接触,完成测试。测试完成后,第二模具120朝远离第一模具110的方向移动复位。综上可知,所述电测夹具使得带补强131的柔性板130的电性能够得到有效测量,可以实现带补强131的柔性板130批量测试,操作方便,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具120位于所述第一模具110的上方,可通过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二模具120向下移动,下压产品即可使得产品与测试针充分接触。并且,在测试的过程中,产品放置于位于下方的第一模具110上,使得产品放置更加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所述第一模具110放置于第二模具120的上方,此时可在第一模具110上设置卡位结构来固定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具120面向所述第一模具110的一面呈平面状,从而保证第二模具120能够给产品均匀地施加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试针113和所述第二测试针114的顶端平齐,尽可能保证在测试的过程中,产品的各个测点均与测试针充分接触,保证测试精准。

可选地,所述第一测试针113和所述第二测试针114均通过弹性件(附图未示出)设于所述模具本体111上。测试针受压时会向下移动,使得产品受压时第一测试针113和第二测试针114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产品和测试针损坏。当第二模具120远离第一模具110移动时,测试针在弹性件的反弹下复位。

具体地,所述模具本体111设有内腔115、与所述内腔115连通的第一通孔116和与所述内腔115连通的第二通孔117。所述第一通孔116与所述第一测试针11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测试针113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116。所述第二通孔117与所述第二测试针114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测试针114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117。所述弹性件可为弹簧、弹片或弹性塑胶件等。此外,所述弹性件可为整体一体式的结构位于内腔中,也可为与测试针一一对应的零散件设于内腔115中。

可选地,在测试时,所述容纳槽112的内壁与所述补强131之间的单边距离为0.15~10.0mm,使得补强131可伸入容纳槽112中,也保证目前通用规格的产品均能顺利进出容纳槽112。所述容纳槽112的深度为0.2~3.0mm,与目前的大部分产品的规格相匹配,用以满足绝大部分产品的测试需求,提高测试的适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上述的尺寸设定均不是唯一设定,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改,不可成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述尺寸设定还包括第一模具110的整体尺寸以及测试针的长度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模具210的模具本体211面向所述第二模具220的一面设有与刚挠板230的阶梯槽231相匹配的凸起212。所述第一测试针213位于所述凸起216上,所述第二测试针214位于所述凸起213以外的区域。因此,当需要测试刚挠板230的电性时,可将刚挠板230放置于形状相适配的第一模具210上,第一模具210的测试针均能达到刚挠板230上各处的测试点(焊盘)处。所述电测夹具使得刚挠板230的电性能够得到有效测量,可以实现刚挠板批量测试,操作方便,提高了检测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电测夹具的其他结构和原理均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不在此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