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6709发布日期:2018-10-26 20:10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耐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操作方便的耐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普及,充电桩枪头及连接线缆等配件在充电现场有可能遇到车辆碾压等现象,从而出现外部保护壳体碎裂及危险带电部件裸露等现象,这些现象均有可能导致充电桩使用过程出现危险。

传统的耐压检测设备,一般采用砝码模拟汽车重量,在实验时操作较困难,每次测试前后需根据测试要求进行砝码配重,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砝码等重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磨损并继而造成测量精度出现偏差等现象;测试设备重量较重,占地面积大,搬运不方便;用于模拟汽车碾压的轮胎较为单一(以R15为主)且无法更换,无法适应多种测试需要。另外,连接测试后的验证过程采用目视检测样品损坏情况等主观方法进行判定而没有实验数据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测试可靠的耐压检测装置。

一种耐压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加压机构、连接所述加压机构的动力传送组件、连接所述动力传送组件的承载机构、及连接所述承载机构与加压机构的控制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作动组件、及连接作动组件的动力元件;所述动力传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作动组件的从动件、及连接从动件的施力件;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抵接所述施力件的承载台、连接承载台的若干导杆、及连接各导杆的若干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带动导杆驱动所述承载台滑动,所述承载台用于固定待测物。

本实用新型的耐压检测装置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动力元件带动作动组件运动、作动组件带动从动件运动,从而从动件带动施力件运动;通过驱动件带动导杆驱动承载台滑动,从而使施力件碾压承载台上的待测物,实现对待测物的耐压检测。本耐压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施力件的连接杆、及安装连接杆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从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送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压力传感器、固定架、施力件、及承载台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的若干支撑柱、及连接相邻的支撑住的横杆;所述作动组件内置于所述支撑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柱一侧的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前侧的操作部;所述动力元件安装在靠近另一所述支撑柱的一侧的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包括测试台、及连接在测试台下的若干滑块;各所述导杆穿设在同一侧的各所述滑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测试台下的加强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台上设置若干固定件,各所述固定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测试台的挡板、及连接挡板的伸缩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承载台,各所述导杆连接对应的所述驱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压检测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底座的隔挡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耐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耐压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耐压检测装置中承载机构的测试图;

图4为图1耐压检测装置中承载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

耐压检测装置100、

底座10、限位件11、加压机构20、支撑柱21、横杆22、作动组件23、动力元件24、动力传送组件30、从动件31、压力传感器32、固定架33、连接杆34、施力件35;

承载机构40、承载台41、测试台42、固定件43、挡板44、伸缩杆45、滑块46、加强结构47、导杆48、驱动件49、控制机构50、壳体51、操作部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耐压检测装置100,包括底座10、安装在底座10上的加压机构20、连接加压机构20的动力传送组件30、连接动力传送组件30的承载机构40、及连接承载机构40与加压机构20的控制机构50;待测物固定在承载机构40上。本耐压检测装置100通过控制机构50控制加压机构20带动动力传送组件30运动、动力传送组件30抵接承载机构40上的待测物,从而实现对待测物的耐压检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方便取放待测物,底座10的前端设置一台阶(图未标);为了固定承载机构40,在底座10的两侧均设置一限位件11。加压机构20包括固定在底座10的若干支撑柱21、及连接相邻的支撑柱21的横杆22、内置于支撑柱21的作动组件23、及驱动作动组件23滑动的动力元件2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柱21为两个,两支撑柱21相对设置在底座10的两侧;横杆22连接在两支撑柱21的一端。可选地,作动组件23为丝杆。动力元件24安装在靠近支撑柱21的一侧的底座21上,以节省本检测装置的空间。可选地,动力元件24为液压泵。

动力传送组件30包括连接作动组件23的从动件31、连接从动件31的压力传感器32、安装压力传感器32的固定架33、连接固定架33的连接杆34、及固定在连接杆34的施力件3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从动件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作动组件23上,从而作动组件23带动从动件31滑动。可选地,从动件31为压板。为了实时监测压力值、保持检测过程中压力值的稳定、达到压力的精准以及灵敏、确保测试准确,在从动件31与固定架33之间连接压力传感器32。为了方便安装与拆卸施力件35,通过连接杆34将施力件35连接在固定架33上。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施力件35为轮胎。进一步地,根据检测需要,施力件35可更换不同尺寸的轮胎。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从动件31、压力传感器32、固定架33、及施力件35同轴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3与图4,承载机构40包括抵接施力件35的承载台41、连接承载台41的若干导杆48、及连接各导杆48的若干驱动件49;承载台41用于固定待测物。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承载台41包括测试台42、安装在测试台42上的若干固定件43、连接在测试台42下的若干滑块46、及连接在测试台42下的加强结构47;各导杆48穿设在同一侧的各滑块46上,各导杆48的一端设置对应的驱动件49,各导杆48的两端穿设在限位件11。为了固定待测物,测试台42上设置若干固定件4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各固定件43包括安装在测试台42的挡板44、及连接挡板44的伸缩杆45;可选地,固定件43为三个,三个固定件43呈“品”字形安装在测试台42上。为了让承载台41来回滑动,在承载台41的四端角各设置一滑块46,导杆48为2个,驱动件49为2个。进一步地,导杆48为螺杆;各驱动件49安装在测试台42上,驱动件49带动导杆48驱动承载台41滑动。具体地,驱动件49为电动机。为了保证承载台41结构的牢固性,在测试台42的两端的中部设置两加强结构47。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47为顶板。

控制机构50控制加压机构20与承载机构40的运作,该控制机构50包括安装于支撑柱21一侧的壳体51、及设置于壳体51前侧的操作部52。可选地,控制机构50与动力元件24靠近不同的支撑柱21。进一步地,根据检测需要,控制机构50的电压可调。耐压检测装置100还包括围绕底座10的隔挡机构(图未示),以防待测物在测试期间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破裂,产生的碎片发生溅射而误伤使用者。该隔档机构60也用于防止高压测试时可能出现的拉弧等现象,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可选地,隔挡机构采用铁丝网、围板等组成的封闭结构;检测时,隔挡机构围绕在底座四周。

使用本耐压检测装置100时,根据检测的需要,用连接杆34将合适的施力件35安装在固定架33上,再设置好控制机构50的测试参数,并将待测物采用铜箔包裹,再通过固定件43将包裹好的待测物固定在承载台41上,同时将控制机构50的正负极与待测物的输入端子及外部的铜箔相连,并用压力传感器32采集压力值的变化情况。驱动件49带动导杆48驱动承载台41前移及后退,并使得待测物受到施力件47的碾压,完成模拟碾压检测。在待测物经过碾压后,采用高压耐受测试待测物绝缘性能的方式确认待测物外壳表面是否有损坏;如控制机构50显示高压耐受试验中,发生漏电流值骤然增大现象,说明待测物的表面有缝隙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耐压检测装置100通过控制机构50控制动力元件24带动作动组件23运动、作动组件23带动从动件31运动,从而从动件31带动施力件35运动;通过驱动件49带动导杆48驱动承载台41滑动,从而使施力件35碾压承载台41上的待测物,实现对待测物的耐压检测。本耐压检测装置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