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铸件X射线检测的异常缺陷图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3181发布日期:2018-12-25 20:58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精铸件X射线检测的异常缺陷图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精铸件X射线检测的异常缺陷图谱。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精铸件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不慎等原因,易导致精铸件表面和内部产生缺陷,精铸件缺陷是导致精铸件性能低下、使用寿命短、报废和失效的重要原因。特别在新机研制阶段,不可预见的缺陷太多,缺陷性质和形态以及缺陷位置都存在不可预见性,给X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者带来很高的漏检风险,特别是对于没有经验的新人,漏检的风险更高。而异常缺陷与一般缺陷的影像形貌、位置、性质不一样,认知的程度更低,底片评定的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铸件X射线检测的异常缺陷图谱,以解决异常缺陷易漏检、认知程度低以及底片评定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精铸件X射线检测的异常缺陷图谱,包括至少一页图页,图页包括用于承载精铸件异常缺陷经X射线透照形成的异常缺陷影像以对待检测精铸件的异常缺陷评片构成参考的底片以及用于承载底片的底板,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底片上的异常缺陷影像透光观察的透光口,底片固定在底板上且底片上的异常缺陷影像处于透光口上。

进一步地,透光口的形状与底片上的异常缺陷影像的形状相匹配,透光口的尺寸大于异常缺陷影像的尺寸;或者透光口的形状采用规则多边形,透光口的最小尺寸大于异常缺陷影像的最大尺寸。

进一步地,底板上同时固定有多张底片,多张底片沿横向、竖向或斜向中的至少一个布设方向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承载有同一种类精铸件的异常缺陷影像的底片处于同一页图页上;或者承载有同一个精铸件的异常缺陷影像的底片处于同一页图页上。

进一步地,底片的四周采用双面胶条固定、胶水固定、胶带固定、卡固、穿孔固定、穿针固定或夹持固定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固定定位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图页还包括用于将底片压紧并固定在底板上的盖板,盖板上开设有与底板上的透光口相匹配的开窗;盖板与底板之间采用双面胶条粘接、胶水粘接、插接、卡接或扣合连接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盖板上处于开窗周边的部位和/或底板上处于透光口周边的部位设有用于记录底片上精铸件异常缺陷信息的信息记录区。

进一步地,图页的角部或者页边部开设有装订孔,多页图页通过装订孔装订成册。

进一步地,多页图页采用环扣、装订夹、装订线或回形针中的至少一种装订成册。

进一步地,异常缺陷图谱还包括用于按照类别查找底片提供索引的索引标签;和/或异常缺陷图谱还包括用于对底片形成外部保护的封面和封底。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精铸件X射线检测的异常缺陷图谱,图页包括底片和底板。底片固定在底板上,底片不会轻易移动或脱落,便于底片评定者参照底片进行评片;底板上的透光口使得光线能从透光口进入并透过底片,底片上的异常缺陷影像处于透光口范围内,使得底片评定者能更好地识别底片上的异常缺陷影像。将精铸件X射线检测工作中首次发现的异常缺陷,通过对异常缺陷位置再进行透照,将所得承载有异常缺陷影像的底片制作成异常缺陷图谱,底片评定者评片前先看异常缺陷图谱,对异常缺陷有所认知后,再进行评片,这样能不断提高底片评定者对精铸件异常缺陷的认知和底片评定水平,降低新人没有底片评定经验而带来的漏检风险,提高检测质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底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底板粘附用于固定底片的双面胶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底片通过双面胶条固定在底板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底板粘附用于固定盖板的双面胶条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盖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盖板通过双面胶条固定在底板上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图页通过环扣装订成册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图页通过环扣装订成册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开窗的形状与异常缺陷影像的形状相匹配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底板同时固定多张底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异常缺陷影像;2、底片;3、底板;4、透光口;5、双面胶条;6、盖板;7、开窗;8、装订孔;9、环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底板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底板粘附用于固定底片的双面胶条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底片通过双面胶条固定在底板上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底板粘附用于固定盖板的双面胶条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盖板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盖板通过双面胶条固定在底板上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图页通过环扣装订成册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图页通过环扣装订成册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开窗的形状与异常缺陷影像的形状相匹配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底板同时固定多张底片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精铸件X射线检测的异常缺陷图谱,包括至少一页图页,图页包括用于承载精铸件异常缺陷经X射线透照形成的异常缺陷影像1以对待检测精铸件的异常缺陷评片构成参考的底片2以及用于承载底片2的底板3,底板3上开设有用于底片2上的异常缺陷影像1透光观察的透光口4,底片2固定在底板3上且底片2上的异常缺陷影像1处于透光口4上。本实用新型的精铸件X射线检测的异常缺陷图谱,图页包括底片2和底板3。底片2固定在底板3上,底片2不会轻易移动或脱落,便于底片评定者参照底片2进行评片;底板3上的透光口4使得光线能从透光口4进入并透过底片2,底片2上的异常缺陷影像1处于透光口4范围内,使得底片评定者能更好地识别底片2上的异常缺陷影像1。将精铸件X射线检测工作中首次发现的异常缺陷,通过对异常缺陷位置再进行透照,将所得承载有异常缺陷影像1的底片2制作成异常缺陷图谱,底片评定者评片前先看异常缺陷图谱,对异常缺陷有所认知后,再进行评片,这样能不断提高底片评定者对精铸件异常缺陷的认知和底片评定水平,降低新人没有底片评定经验而带来的漏检风险,提高检测质量。可选地,底板3为纸板、木板或塑料板。

如图3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透光口4的形状与底片2上的异常缺陷影像1的形状相匹配,透光口4的尺寸大于异常缺陷影像1的尺寸;或者透光口4的形状采用规则多边形,透光口4的最小尺寸大于异常缺陷影像1的最大尺寸。透光口4的形状与异常缺陷影像1的形状相匹配,透光口4的面积较小,底板3与底片2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承载及固定底片2;且能够方便在同一块底板3上多个底片2的灵活排布,底片2排布的数量更多,以方便同类底片2排布于同一页图页上供底片评片者综合评片、对比评片和参照评片。透光口4的形状采用规则多边形,规则多边形形制规整,裁剪制作透光口4更加容易,能提高异常缺陷图谱的制作速度;并且各种形状的异常缺陷影像1均可适用,能够提高通用性,降低制作成本。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板3上同时固定有多张底片2,多张底片2沿横向、竖向或斜向中的至少一个布设方向间隔排布。底板3上固定多张底片2,有利于提高底板3的利用率,减少底板3的使用量。多张底片2有规律地排布,能更好地利用底板3的面积,也方便同类底片2排布于同一页图页上供底片评片者综合评片、对比评片和参照评片。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承载有同一种类精铸件的异常缺陷影像1的底片2处于同一页图页上;或者承载有同一个精铸件的异常缺陷影像1的底片2处于同一页图页上。承载有同一种类或者同一个精铸件的异常缺陷影像1的底片2处于同一页图页上,便于底片评定者集中对这一种类或者这一个精铸件的异常缺陷进行学习和参考,可以迅速提高底片评定者对这一种类或者这一个精铸件的异常缺陷的认知水平。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底片2的四周采用双面胶条5固定、胶水固定、胶带固定、卡固、穿孔固定、穿针固定或夹持固定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固定定位在底板3上。图2中所示出的底片2的四周采用双面胶条5固定在底板3上。可以根据需要以及底片2的形状与底板3的结构材料,选择不同的固定方式,使底片2牢固地固定在底板3上,确保底片2不会从底板3上脱落。可选地,底板3上设有开缝,底片2卡固在开缝内。可选地,底片2采用图钉固定在底板3上。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图页还包括用于将底片2压紧并固定在底板3上的盖板6,盖板6上开设有与底板3上的透光口4相匹配的开窗7。盖板6与底板3之间采用双面胶条5粘接、胶水粘接、插接、卡接或扣合连接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连接固定。利用盖板6与底板3配合以对底片2进行夹持固定,将底片2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底板3上,同时对底片2形成上下夹盖形式的保护。开窗7便于底片评定者观察底片2。图4中所示出的盖板6采用双面胶条5固定在底板3上。可以根据需要以及盖板6和底板3的结构材料,选择不同的固定方式,使盖板6牢固地固定在底板3上,确保底片2不会从底板3上脱落。可选地,透光口4和/或开窗7上覆盖有透光保护膜,以保护底片2,避免底片2受到外界影响及污染。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盖板6上处于开窗7周边的部位和/或底板3上处于透光口4周边的部位设有用于记录底片2上精铸件异常缺陷信息的信息记录区。信息记录区设置在对应底片2的周边,便于对照底片2记录信息。信息包括异常缺陷性质、精铸件图号和名称等,便于底片评定者将异常缺陷性质及对应的精铸件联系起来,提高底片评定者对异常缺陷的认知水平。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图页的角部或者页边部开设有装订孔8,多页图页通过装订孔8装订成册。可选地,可以采用环扣9、装订夹或装订线穿过装订孔8,使多页图页装订成册。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多页图页采用环扣9、装订夹、装订线或回形针中的至少一种装订成册。图7和图8中所示出的多页图页采用环扣9装订成册。环扣9可以分开,便于将新的图页加入到异常缺陷图谱中或将图页从异常缺陷图谱中取出进行观察。可以根据需要以及图页的形状材料厚度,选择不同的装订方式,保证图页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确保图页不会脱落。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异常缺陷图谱还包括用于按照类别查找底片2提供索引的索引标签;和/或异常缺陷图谱还包括用于对底片2形成外部保护的封面和封底。索引标签记录有精铸件的类别及其对应的底片2所处的图页编号,索引标签能让底片评定者按照精铸件的类别快速查找到底片2,提高查找效率。封面和封底对底片2形成外部保护,保护底片2不受损伤,不会对底片2的观察识别造成不利影响。

具体实施时,提供一种异常缺陷图谱,如图7所示,它包括:纸板(厚度0.5mm)、双面胶条5(0.5mm宽、高粘强力超薄)、底片2、环扣9(直径Φ5)。

该异常缺陷图谱采用环扣9将制作的图页归集,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工作中发现的承载有异常缺陷影像1的底片2裁剪出所需尺寸,此尺寸应大于所需观看的异常缺陷影像1的尺寸;

②将两张纸板的中心同时裁剪出大于异常缺陷影像1且小于底片2的尺寸,如图1和图5所示;

③将底片2通过双面胶条5固定在纸板上,如图2所示;

④再通过双面胶条5固定好另一张纸板,如图4所示;

⑤将底片2中的信息记录在相应底片2下方的纸板上,信息包括:异常缺陷性质、精铸件图号和名称;

⑥在两张纸板的左上角打一个装订孔8,将环扣9穿入装订孔8中,工作中后续制作的图页都可继续通过环扣9归集,如图7所示。

检测相应精铸件时,可查看异常缺陷图谱,帮助底片评定者进行底片评定,新人可通过异常缺陷图谱提高异常缺陷认知和底片评定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