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水舱拨动液位的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406发布日期:2018-12-18 20:39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船舶水舱拨动液位的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液位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舶水舱拨动液位的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有许多液舱,有压载水舱、平衡水舱等,液舱水量监测和水量控制直接影响到船舶的稳性和航行安全,而船舶水舱液位测量是实现船舶液舱水量监测和控制的核心技术。目前应用于船舶液位测量的技术主要有液位开关液位报警、船用吹气式液位测量、浮子式液位测量和差压式液位测量,以上技术适用于水舱较为平静的液面测量,对于液面波动较大的测量准确性很难保证。

该方式在测量液面波动大的动态液位时,负压侧引压管长度较长,容易产生积水,尤其是水舱进行注水或排水操作过程中,液面波动大,经常有水飞溅进入负压侧引压管,导致在水舱进行注水或排水操作动态过程无法正确测量水舱液位高度。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水舱液位测量的系统进行改进,以提高测量准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水舱液位测量的系统存在测量准确度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船舶水舱拨动液位的测量系统,包括:

负压室引压管,设置在水舱的液位上部,另一端向上倾斜并依次与负压侧隔离阀、三通管件连接,所述三通管件与负压室引压口的高度平齐,且另一侧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注水截止阀;

正压室引压管,设置在水舱的底部,另一端与差压变送器连接,所述正压室引压管上设有正压侧泄放阀;

负压室垂向引压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压变送器和所述三通管件的底部的接口连接,底部设有负压侧泄放阀;

控制模块,与负压侧隔离阀、注水截止阀、差压变送器、正压侧泄放阀和负压侧泄放阀分别连接并分别控制开启或关闭,并根据所述差压变送器的差压电信号,得到水舱液位高度。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管件上设有上下两条通道,上侧的所述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室引压管,另一端连接所述水舱,下侧的所述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负压室垂向引压管。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室引压管的长度在2m以下。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室引压管的倾斜角度为2~5°。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负压侧隔离阀、注水截止阀、负压侧泄放阀、正压侧泄放阀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三通管件与所述差压变送器的高度,并在所述负压室垂向引压管注满水、水舱为无水状态下对所述差压变送器进行负迁移,使得所述差压变送器输出水舱液位信号为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打开所述正压侧泄放阀,水舱的水流入所述正压室引压管,所述正压室引压管内的空气从所述正压侧泄放阀排出,注满水后关闭所述正压侧泄放阀。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打开所述负压侧泄放阀,打开所述注水截止阀,向所述负压室垂向引压管注水,所述负压室垂向引压管的空气从所述负压侧泄放阀排出,注满水后关闭所述负压侧泄放阀,关闭所述注水截止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差压式测量水舱液位基础上进行改进,解决了传统差压测量方式中的负压室引压管由于液体溅入导致液位测量不准确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水舱注水、排水操作过程液面波动甚至液体飞溅情况的液位测量,同时经济性较好,易于工程制造安装、计量和维护,既可用于敞口水舱液位测量,也可用于耐压的密封水舱液位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水舱拨动液位的测量系统,能够实现一步折叠,操作简单、快捷。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船舶水舱拨动液位的测量系统,包括负压室引压管2、正压室引压管10、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和控制模块11。

负压室引压管2设置在水舱1的液位上部,另一端向上倾斜并依次与负压侧隔离阀3、三通管件4连接,三通管件4与负压室引压口的高度平齐,且另一侧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注水截止阀5。

正压室引压管10设置在水舱1的底部,另一端与差压变送器8连接,正压室引压管10上设有正压侧泄放阀9。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的两端分别与差压变送器8和三通管件4的底部的接口连接,底部设有负压侧泄放阀7。由于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的顶端在三通管件4上,所以三通管件4、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的顶端均与负压室引压口的高度平齐。

控制模块11与负压侧隔离阀3、注水截止阀5、差压变送器8、正压侧泄放阀9和负压侧泄放阀7分别连接并分别控制开启或关闭,并根据差压变送器8的差压电信号,得到水舱1液位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差压式水舱液位测量系统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了三通管件4、注水截止阀5,并改进了测量方法,其中负压侧隔离阀3、注水截止阀5、负压侧泄放阀7、差压变送器8、正压侧泄放阀9等由控制模块11按程序自动控制。

负压室引压管2的长度在2m以下,长度较短,避免水舱1内的水进入过深,并且负压侧隔离阀3能有效防止水流进一步深入。

负压室引压管2的倾斜角度为2~5°,这个斜度可确保即使有水溅入到负压室引压管2,也会自行回流至水舱1内。

负压侧隔离阀3、注水截止阀5、负压侧泄放阀7、正压侧泄放阀9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在测量开始前,避免水流进入到各个管内。

控制模块11根据三通管件4与差压变送器8的高度,并在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注满水、水舱1为无水状态下对差压变送器8进行负迁移,使得差压变送器8输出水舱1液位信号为0。

控制模块11打开正压侧泄放阀9,水舱1的水流入正压室引压管10,正压室引压管10内的空气从正压侧泄放阀9排出,注满水后关闭正压侧泄放阀9。由于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为满水状态,即使液面波动剧烈导致水溅入负压式引压管也不会引起测量误差。

控制模块11控制打开负压侧泄放阀7,打开注水截止阀5,向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注水,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的空气从负压侧泄放阀7排出,注满水后关闭负压侧泄放阀7,关闭注水截止阀5。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的注水由单独的水源提供,且注满后即使水流再溅入,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现有技术在管路材料、阀门和变送器均有耐海水腐蚀的成熟工业产品,耐海水腐蚀能力强,特别适用船舶水舱1液位测量。

本实用新型实现液位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三通管件4与差压变送器8的高度,并在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满水、水舱1无水状态对差压变送器8进行负迁移,使得差压变送器8输出水舱1液位信号为0;

(2)负压侧隔离阀3、注水截止阀5、负压侧泄放阀7、正压侧泄放阀9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

(3)打开正压侧泄放阀9,水舱1的水流入正压室引压管10,引压管内的空气从正压侧泄放阀9排出,注满水后关闭正压侧泄放阀9;

(4)打开负压侧泄放阀7,打开注水截止阀5,向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注水,负压室垂向引压管6的空气从负压侧泄放阀7排出,注满水后关闭负压侧泄放阀7,关闭注水截止阀5;

(5)由控制模块11实时采集差压变送器8的液位信号,并换算得到水舱1液位高度,并实现水舱1注水、排水等自动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差压式测量水舱液位基础上进行改进,解决了传统差压测量方式中的负压室引压管由于液体溅入导致液位测量不准确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水舱注水、排水操作过程液面波动甚至液体飞溅情况的液位测量,同时经济性较好,易于工程制造安装、计量和维护,既可用于敞口水舱液位测量,也可用于耐压的密封水舱液位测量。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