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禽抗病毒颗粒的一板多药味快速薄层鉴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27001发布日期:2019-07-19 23:33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畜禽抗病毒颗粒的一板多药味快速薄层鉴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禽抗病毒颗粒的一板多药味快速薄层鉴别方法。多药味快速薄层鉴别方法是指采用薄层鉴别方法,对处方中的甘草、陈皮、大黄、知母、金银花、浙贝母、柴胡、丹参、大青叶、板蓝根10味中药进行了薄层鉴别。其特征在于一板多药味系指一块薄层板上鉴别2-3味药材;快速薄层鉴别方法是指每鉴别一味药材所花费时间平均不到20分钟、消耗的试剂不超过10ml。



背景技术:

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特别是十八味以上组方的水提取复方制剂,由于药味多,各药味又都是水提取的,依据相似相容的提取原则,脂溶性成分基本已不复存在,提取的都是水溶性或偏水溶性成分,对于一些含量低微的成分,由于提取过程中的成分聚合、分解、破坏,基本也很难再检测到。所以导致薄层鉴别增订率低,定量测定指标少。查阅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十六味以上的传统水提取复方制剂很少,有可比性的类似制剂有6种,即,午时茶颗粒由19味药材组成,以橙皮苷、连翘苷、甘草次酸为对照,薄层鉴别了3味药材,鉴别增订率为15.8%;孕康胶囊由23味中药组成,以黄芪甲苷、当归、芍药苷、黄芩苷、补骨脂素为对照,鉴别了5味药材,鉴别增订率为21.7%;防风通圣颗粒由17味药材组成,以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盐酸麻黄碱、大黄、栀子苷、桔梗、当归、川芎、黄芩苷、甘草为对照,鉴别了9味药材,鉴别增订率为52.9%;尪痹颗粒由17味药材组成,以独活、桂皮酸、芍药苷、菝葜皂苷元为对照,鉴别了4味药材,鉴别增订率为23.5%;解郁安神颗粒由16味药材组成,以远志、柴胡、甘草为对照,鉴别了3味药材,鉴别增订率为18.8%;甜梦胶囊由17味药材组成,以刺五加、黄芪甲苷、枸杞子、淫羊藿苷、橙皮苷为对照,鉴别了5为药材,鉴别增订率为29.4%;6种水提取制剂的薄层鉴别增订率平均为27.0%,也就是一个由18味药材组成的制剂,只有约1/4药材能够识别其有无投料,而众多的药材是无法控制其投料情况的,质量标准的检视水平太低,无法给质量监督提供有力支撑。

即便在薄层鉴别增订率最高的品种中,薄层鉴别也多是一个品种,如有n项鉴别,就要制备n种供试品溶液,n块薄层板,展开n次,鉴别n味药材的传统鉴别模式。为排除干扰,样品的前处理程序多复杂、烦琐,需用大量的有机试剂反复纯化处理,费力、费时、费试剂、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检测周期长。这样,一个有7~8味药材薄层鉴别和二项含量测定组成的质量标准检测完成,一般要花费一周的时间,如遇复试,时间翻倍,检测速度严重制约着中药现代化生产速度。所以寻找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就成了中药质量检测必须突破的难关。就以上述薄层鉴别增订率最高的防风通圣颗粒为例,剖析一下具体方法如下:

【鉴别】(1)取本品6g,研细,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约3分钟,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

(2)取本品6g,研细,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溶解,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提取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8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4∶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3)取本品6g,研细,加盐酸溶液(3→20)10ml,混匀,加三氯甲烷30ml,加热回流1小时,分取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502)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醇-甲酸-水(6∶2∶0.4∶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4)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5)取本品15g,研细,加7%硫酸乙醇溶液-水(1∶3)的混合溶液4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提取液,用水30ml洗涤,弃去水洗液,三氯甲烷用铺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502)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6)取本品20g,研细,加乙醚10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各0.5g,分别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μl、对照药材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7)取本品5g,研细,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l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弃去乙醚液,水溶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8)取本品1.5g,研细,加0.5mol/l盐酸溶液5ml,振摇10分钟,离心,残渣加50%乙醇30ml,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至7,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近干,残渣加50%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上述例子中的8项薄层鉴别,鉴别了9味药材,即,以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对照的防风、盐酸麻黄碱为对照的麻黄、栀子苷为对照的栀子、黄芩苷为对照的黄芩、还有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的大黄、桔梗、当归、川芎、甘草,仅样品前处理时间,就要花费20小时,样品60g,有机提取溶剂755ml,加上展开剂120ml与展开时间6小时,1批样品的薄层鉴别,就要花去约4天的时间与875ml有机溶剂。其前提还是有四味药材的鉴别都是采用的对照品做对照,如若采用对照药材,其样品处理时间和花费的溶剂会更多,对照品做对照,信息量单一,不利于质量监督。

如遇复试,其检测时间和有机试剂都要翻倍,检测速度无法与机械化大生产相匹配。像剖析实例一样的中药传统水提取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因大量脂溶性和含量低微成分的损失,供试品溶液都需要富集和纯化,甚至有的比实例还要更繁琐、复杂,花费的溶剂和时间更多。所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成了检测人员刻不容缓的奋斗目标,我们就是在该背景条件下,以传统水提取的一种畜禽抗病毒颗粒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简便、快捷、低成本、高效率薄层鉴别方法的探讨,并获得了成功。

一种畜禽抗病毒颗粒的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如下:

处方:板蓝根12~14份生石膏10~12份大青叶10~12份水牛角10~12份金银花10~12份知母5~6份浙贝母10~12份北沙参10~12份麦冬10~12份陈皮10~12份佩兰12~14份竹叶5~6份酒大黄5~6份丹参5~6份甘草5~6份柴胡5~6份炒山楂5~6份炒麦芽5~6份

制备工艺:处方中陈皮、金银花加水蒸馏提取挥发油后,药渣与大青叶等其他药材合并,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1.35的浸膏;取浸膏1份、加蔗糖粉4份、糊精1份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挥发油,闷润,混匀,包装,即得。



技术实现要素:

建立了一种畜禽抗病毒颗粒的一板多药味快速薄层鉴别方法。即,用简便、快捷的前处理方法得到供试品与对照药材溶液,采用同一供试品溶液,在四块薄层板上,鉴别了10味药材。在不同的检视条件下,检视不同的中药成分,虽各成分相互交叉,但在不同的层次上,互不干扰,都能呈现出清晰的颜色或荧光斑点。完成这些鉴别只需样品4g、各对照药材0.1~0.3g、提取溶剂与展开剂共90ml、时间3小时。简便、快捷、高效,是目前已报道方法都不具备的。为畜禽抗病毒颗粒的监督投料,提供了快速鉴别方法。且硫酸显色后知母、浙贝母的荧光斑点,陈皮的红色斑点;大青叶和板蓝根的新鉴别特征点为首次报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1)甘草、陈皮和大黄的薄层鉴别取畜禽抗病毒颗粒4g,研细,加甲醇1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1g、陈皮对照药材0.2g,研细,分别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取上清液作为甘草和陈皮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对照药材0.2g,加水40ml,小火煎煮30分钟,棉花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大黄对照药材;吸取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5~6μl、供试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体积比8∶2∶4∶0.5的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甘草和陈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亮蓝色荧光主斑点,在与大黄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至少显一个相同的红色荧光斑点(见图1);再喷以体积比为1∶6的5%香草醛硫酸溶液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陈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主斑点(见图2);

(2)知母和金银花的薄层鉴别取知母对照药材0.2g、金银花对照药材0.3g,分别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上清液作为各自的对照药材溶液;吸取对照药材溶液3~5μl,(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5~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3.1∶1∶1的正丁醇-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见图3);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再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知母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绿色荧光主斑点(见图4);

(3)浙贝母和柴胡的薄层鉴别取浙贝母对照药材0.3g、柴胡0.2g,分别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对照药材溶液和(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5~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10∶4∶3∶0.5的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柴胡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5);喷以10%的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浙贝母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紫色荧光主斑点(见图6);再置暗室内透过灯光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浙贝母和柴胡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棕褐色主斑点(见图7);

(4)丹参、大青叶、板蓝根的薄层鉴别取大青叶对照药材0.2g、板蓝根对照药材0.3g,分别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上清液作为大青叶和板蓝根对照药材溶液;另取丹参对照药材0.3g,加水40ml,小火煎煮30分钟,棉花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丹参对照药材溶液;吸取大青叶和板蓝根对照药材溶液各5~6μl、丹参对照药材溶液10μl、(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6∶4.5∶0.1的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丹参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主斑点(见图8);喷以体积比为1∶6的5%香草醛硫酸溶液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暗室内透过灯光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大青叶和板蓝根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主斑点(见图9)。

本发明原理如下:

根据中药各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和极性不同,随着展开剂的移动,在薄层板上的吸附、解吸附的能力而不一样,使各有效成分的斑点得以分离。又借助各成分极性大小,选取极性近似的有效成分,在不同的检视条件下,呈现各自不同的颜色斑点,虽相互重叠,但又互不干扰,在同一块薄层板上同时检测数种药材,同一供试品溶液,供多项鉴别应用。

本发明的创新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突破了一个传统水提取的中药复方制剂,有n项鉴别,就要制备n种供试品溶液,n块薄层板,展开n次,鉴别n味药材的传统鉴别方式。建立了采用同一供试品溶液,甲醇超声或水煎煮后,甲醇定容的各对照药材溶液,在四块薄层板上,鉴别了10味药材,不同的检视条件下,检视不同的中药成分;各斑点清晰,相互交叉,但不同层次的成分,又互不干扰。将传统水提取制备的畜禽抗病毒颗粒的鉴别增订率由平均27.0%,提高到55.6%。本申请的10味药材鉴别与防风通圣颗粒中的9味药材鉴别相比,各完成一批样品的检测,本申请只需样品4g、各对照药材0.1~0.3g、提取溶剂与展开剂共90ml、薄层板4块、时间3小时;而防风通圣颗粒则需要样品60g、时间26小时、溶剂875ml、薄层板8块。对比之下,彰显出本申请的简便、快捷、高效以及较高的鉴别增订率,目前是已报道方法都不具备的。既具有突破常规的创新性,又具有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实用性。

(2)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紫外光灯365nm下直接检测金银花的亮蓝色荧光斑点,而知母边缘不清晰的浅黄绿色荧光斑点不干扰(见图3),喷雾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样品原有的其他荧光斑点全部消失,仅呈现知母灵敏度很高的亮蓝绿色荧光斑点(见图4)。不同的检视条件下检视不同的药材,有效提高了鉴别的清晰度和专属性。

(3)目前文献收载的浙贝母薄层鉴别,多是鉴别的遇生物碱试剂显色的颜色斑点,所需浙贝母的量要达到5g,折算成水提取本制剂,即便按50%提取率折算,还要200g样品,取样量之大,是无法进行鉴别的。所以发明了采用增荧光的手段,大幅度降低了浙贝母的取样量,只需对照药材0.3g,即可,即5g的1/17。浙贝母在紫外光灯365nm下,直接检测是无任何信息斑点的(见图5中的1),但喷雾10%的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再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浙贝母对照药材呈现了4个蓝紫色荧光斑点,样品原有的其他荧光斑点全部消失,仅呈现出与硫酸反应的五个蓝紫色荧光斑点,其中2个为浙贝母的专属斑点,2个为共有斑点,1个为其他药材呈现的斑点(见图6),排除了样品原有的众多荧光斑点干扰,获得浙贝母增荧光后的新鉴别特征点。为水煎煮的浙贝母鉴别,提供了高灵敏度、简便、快捷的薄层鉴别方法,为初次报道。

(4)陈皮的薄层鉴别,中国药典一部陈皮项下是以陈皮苷为对照,进行检测的。需要配比不同的两种展开剂,进行二次展开后,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本申请是以陈皮药材为对照,以碱性展开剂,体积比8∶2∶4∶0.5的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展开后,直接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在与甘草和陈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亮蓝色荧光主斑点,喷以体积比为1∶6的5%香草醛硫酸溶液与乙醇的混合溶液显色后,日光下检视,供试品与陈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呈现了一个陈皮特有的红色斑点;陈皮在两种不同检视条件下呈现的不同颜色斑点,进一步增强了薄层鉴别的专属性,为首次报道。

(5)众所周知,板蓝根和大青叶是同一种植物,即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不同部位,大青叶为其叶部,板蓝根为其根部。大青叶都是以靛玉红和靛蓝为对照,进行薄层鉴别;板蓝根则是以氨基酸(精氨酸)和(r,s)-告依春对照品为对照,检测与茚三酮显色的氨基酸颜色斑点以及在紫外光灯254nm下,直接检视(r,s)-告依春的颜色斑点。靛玉红和靛蓝属于杂环化合物,为偏脂溶性成分,含量又低,原药材中约0.02%,水煎煮后是基本上检测不到其斑点信息的;而板蓝根的氨基酸类和紫外光灯254nm下呈现的颜色斑点,都不是专属斑点,在多种药材中是都存在的;所以由18味药材组成的畜禽抗病毒颗粒因空白的干扰,无法进行鉴别。经反复探讨发现一种既非氨基酸类,在紫外光灯254nm下又不呈现斑点的(见图8种的9),且含量很高的大青叶和板蓝根都具有的化学成分,即,与体积比为1∶6的5%香草醛硫酸溶液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呈现颜色的斑点(见图9中的5和9)。虽属于偏脂溶性的,但因含量高,大青叶对照药材仅需0.2g、板蓝根仅需0.3g,分别溶解在2ml甲醇中,点样5μl,即可呈现出很浓的颜色斑点,为大青叶和板蓝根水煎煮制剂提供了新的鉴别特征点,为首次报道。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6)本申请与目前组方和制备工艺类似的中药水煎煮制剂的薄层鉴别方法相比,不但检测的药味最多,而且花费的时间和有机试剂最少,环境污染低,形成了一套简便、快捷、高效、低耗、低污染、多药味、多信息快速薄层鉴别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的甘草、陈皮亮蓝色荧光主斑点和大黄的红色斑点tlc图。

图2喷雾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日光下检视的陈皮的红色斑点tlc图。

图3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的金银花亮蓝色荧光斑点tlc图。

图4喷雾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的知母亮蓝绿色荧光斑点tlc图。

图5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的桔梗蓝色荧光斑点tlc图。

图6喷雾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的浙贝母蓝紫色斑点tlc图。

图7为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透过灯光检视的桔梗和浙贝母棕褐色斑点tlc图。

图8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的丹参棕褐色斑点tlc图。

图9喷雾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透过灯光检视的板蓝根和大青叶棕红色主斑点tlc图。

图1、2为同一块薄层板,不同检视条件下的色谱图,图中,1.甘草对照药材;2.甘草空白;3.6.7样品;4.大黄空白;5.大黄;8.陈皮空白;9.陈皮对照药材。

图3、4为同一块薄层板,不同检视条件下的色谱图,图中,1.2.3样品;4.金银花空白;5.金银花对照药材;6.知母;7.知母空白。

图5、6、7为同一块薄层板,不同检视条件下的色谱图,图中,1.浙贝母对照药材;2.浙贝母空白;3.4.5样品;6.柴胡空白;7.柴胡对照药材。

图8、9为同一块薄层板,不同检视条件下的色谱图,图中,1.丹参对照药材;2.丹参空白;3.4.6.7样品;5.大青叶;8.大青叶和板蓝根空白;9.板蓝根对照药材。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甘草、陈皮和大黄的薄层鉴别取畜禽抗病毒颗粒4g,研细,加甲醇1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1g、陈皮对照药材0.2g,研细,分别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取上清液作为甘草和陈皮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对照药材0.2g,加水40ml,小火煎煮30分钟,棉花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大黄对照药材;吸取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5~6μl、供试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体积比8∶2∶4∶0.5的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甘草和陈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亮蓝色荧光主斑点,在与大黄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至少显一个相同的红色荧光斑点;再喷以体积比为1∶6的5%香草醛硫酸溶液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陈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主斑点;

(2)知母和金银花的薄层鉴别取知母对照药材0.2g、金银花对照药材0.3g,分别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上清液作为各自的对照药材溶液;吸取对照药材溶液3~5μl,(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5~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3.1∶1∶1的正丁醇-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金银花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再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知母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绿色荧光主斑点;

(3)浙贝母和柴胡的薄层鉴别取浙贝母对照药材0.3g、柴胡0.2g,分别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对照药材溶液和(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5~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10∶4∶3∶0.5的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柴胡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10%的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浙贝母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紫色荧光主斑点;再置暗室内透过灯光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浙贝母和柴胡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棕褐色主斑点;

(4)丹参、大青叶、板蓝根的薄层鉴别取大青叶对照药材0.2g、板蓝根对照药材0.3g,分别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上清液作为大青叶和板蓝根对照药材溶液;另取丹参对照药材0.3g,加水40ml,小火煎煮30分钟,棉花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丹参对照药材溶液;吸取大青叶和板蓝根对照药材溶液5~6μl、丹参对照药材溶液10μl、(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6∶4.5∶0.1的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丹参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主斑点;喷以体积比为1∶6的5%香草醛硫酸溶液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暗室内透过灯光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大青叶和板蓝根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主斑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