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线感应器的配电柜绝缘子环识别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1830发布日期:2020-02-21 19:5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基于红外线感应器的配电柜绝缘子环识别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子检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器的配电柜绝缘子环识别仪。



背景技术: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和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和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和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配电柜接线端的外部安装有陶瓷绝缘子环、绝缘橡胶垫和绝缘环,可将接线端与配电柜绝缘,并且起到密封配电柜与接线端连接缝隙的效果。

公告号为cn2089394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配电柜,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包括外壳和内层,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层,所述保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陶瓷绝缘子环,所述陶瓷绝缘子环的内部固定穿设有一端延伸至保护箱内部并与配电柜电连接的接线端,所述保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陶瓷绝缘子环外侧的绝缘橡胶垫,所述保护箱的顶部且位于绝缘橡胶垫底部和接线端外侧固定安装有绝缘环,所述接线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绝缘环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块。

但是在配电柜生产安装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配电柜顶部的绝缘子环漏装或安装不到位的问题,在配电柜高于人体高度时,离得太近不能发现配电柜顶部是否安装绝缘子环,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器的配电柜绝缘子环识别仪。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器的配电柜绝缘子环识别仪,其能够通过红外线感应器感应配电柜的顶部的绝缘子环是否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器的配电柜绝缘子环识别仪,包括设置在保护箱顶部的立板以及设置在保护箱外壁的与绝缘子环数量一致的led灯,所述led灯设置在保护箱位于竖直面的侧壁上,所述立板正对保护箱顶部的各个绝缘子环设置,所述立板内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沿各个绝缘子排列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立板在通槽内设有与绝缘子环数量一致的红外线发射器,各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正对各个绝子环的位置设置,所述立板在对应红外线发射器的位置设有贯穿至立板外壁的供红外线发射器发射出红外线的发射口,所述保护箱顶部在绝缘子环远离红外线发射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立板在通槽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led灯的控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以及所述led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通槽的槽壁上设有将红外线发射器固定在通槽槽壁上的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上壁开设有供红外线发射器进入通槽内的开口,所述立板上设有堵塞开口使得开口封闭的弹性盖板,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通槽槽底的且位于红外线发射器两侧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在远离限位板的一侧均设有与红外线发射器外壁抵触的抵触板。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槽底和槽壁均设有供限位板边缘嵌入的嵌入槽,位于通槽槽壁上的嵌入槽延伸出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与保护箱上端外壁滑移连接,所述保护箱上设有限制立板在保护箱上方移动的限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立板移动方向两侧壁上的l形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在立板上,另一侧边平行于保护箱上端壁,且在平行于保护箱上端壁的位置设有于保护箱上端壁抵触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红外线感应器的配电柜绝缘子环识别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操作者将绝缘子环安装在保护箱顶部时,绝缘子环对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形成遮挡,导致此时的红外线接收器没能接收到信号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led灯亮起,当操作者忘记安装某一个绝缘子环时,绝缘子环对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并没有形成遮挡,此时的红外线接收器能接收到信号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led灯不亮,此时站在地面上的人能够通过各个led灯的开关信号,判断绝缘子环有未安装,并不需要爬上保护箱顶部查看,节约了劳动力。

2.固定件便于更换红外线发射器,使得红外线发射器安装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保护箱;11、立板;111、发射口;112、开口;113、盖板;12、led灯;13、通槽;14、红外线发射器;15、红外线接收器;16、限位板;161、压缩弹簧;162、抵触板;163、通孔;164、嵌入槽;17、连接板;171、限位杆;2、绝缘子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器的配电柜绝缘子环识别仪包括设置在保护箱1顶部的立板11以及设置在保护箱1外壁的与绝缘子环2数量一致的led灯12,led灯12设置在保护箱1位于竖直面的侧壁上,便于地面上的人查看。保护箱1的结构可以为公告号为cn2089394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配电柜中的保护箱1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立板11正对保护箱1顶部的各个绝缘子环2设置,立板11内开设有通槽13,通槽13的长度方向沿各个绝缘子排列的长度方向分布,立板11在通槽13内设有与绝缘子环2数量一致的红外线发射器14,各个红外线发射器14正对各个绝子环的位置设置,立板11在对应红外线发射器14的位置设有贯穿至立板11外壁的发射口111,发射口111供红外线发射器14发射出红外线射出,保护箱1顶部在绝缘子环2远离红外线发射器14的一侧设有与红外线发射器14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15,此时红外线发射器14和红外线接收器15位于绝缘子环2的两侧,红外线发射器14和红外线接收器15为红外线感应器。

如图1和图2所示,若安装了绝缘子环2,此时绝缘子环2对红外线发射器14发射的红外线形成遮挡,导致此时的红外线接收器15没能接收到信号,立板11在通槽13内设有用于控制led灯12的控制器,红外线接收器15、红外线发射器14以及led灯1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若安装了绝缘子环2,红外线接收器15没能接收到信号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led灯12亮起,使用者根据led灯12亮起表示此处的绝缘子环2已经安装。当操作者忘记安装某一个绝缘子环2时,绝缘子环2对红外线发射器14发射的红外线并没有形成遮挡,此时的红外线接收器15能接收到信号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led灯12不亮,此时站在地面上的人能够通过各个led灯12的开关信号,判断绝缘子环2有未安装,并不需要爬上保护箱1顶部查看,节约了劳动力。

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器包括控制箱和控制箱内的控制主板,控制箱可以固定在立板11的一侧,控制主板其可以选用型号为stm32f103的plc控制主板实现控制,使用方便,成本低。

如图1和图2所示,此时红外线发射器14、红外线接收器15、控制器与led灯12的控制,类同公告号为cn209027243u的一种传输装置,红外线接收器15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来驱动液压缸的滑杆伸缩运动。

如图2和图3所示,通槽13的槽壁上设有将红外线发射器14固定在通槽13槽壁上的固定件,而红外线接收器15也可以通过设置在保护箱1顶部的立杆而固定在保护箱1上。

如图2和图3所示,立板11上壁开设有供红外线发射器14进入通槽13内的开口112,立板11上设有堵塞开口112使得开口112封闭的弹性盖板113,固定件包括设置在通槽13槽底的且位于红外线发射器14两侧的限位板16,两个限位板16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压缩弹簧161,压缩弹簧161在远离限位板16的一侧均设有与红外线发射器14外壁抵触的抵触板162。压缩弹簧161处于原始状态时,两块抵触板162之间的距离小于红外线发射器14的尺寸,当将红外线发射器14放入两块抵触板162之间时,先将压缩弹簧161压缩而具有弹性恢复力,随后松开抵触板162,抵触板162在压缩弹簧161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红外线发射器14固定在两块抵触板162之间。此外红外线接收器15也可以采用与红外线发射器14一样的固定结构。方便拆卸安装红外线发射器14或红外线接收器15。

如图2和图3所示,在长时间使用红外线发射器14或红外线接收器15后,抵触板16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63,便于红外线发射器14或红外线接收器15的散热。

如图2和图3所示,通槽13槽底和槽壁均设有供限位板16边缘嵌入的嵌入槽164,位于通槽13槽壁上的嵌入槽164延伸出开口112。此时便于限位板16可拆卸的放入通槽13内,便于在限位板16长期使用变形后,更换限位板16,当限位板16通过嵌入槽164进入通槽13内后,盖板113在封闭开口112后与限位板16的上端壁抵触,更加稳定了限位板16的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立板11与保护箱1上端外壁滑移连接,保护箱1上设有限制立板11在保护箱1上方移动的限位件。此时为了方便安装红外线发射器14将立板11移动到保护箱1的一侧,随后再将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14的立板11移动到靠近绝缘子环2的位置,使得绝缘子环2处于红外线发射器14的使用范围内。

如图1所示,限位件包括设置在立板11移动方向两侧壁上的l形连接板17,连接板17设置在立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减小连接板17对发射口111的阻挡,连接板17的一侧固定在立板11上,另一侧边平行于保护箱1上端壁,且在平行于保护箱1上端壁的位置设有于保护箱1上端壁抵触的限位杆171,限位杆171与连接板17螺纹连接。此时当立板11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向保护箱1顶部旋动限位杆171,使得限位杆171与保护箱1顶部抵触,此时限位杆171与保护箱1顶部的摩擦力限制了立板11在保护箱1顶部的滑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